一、特征交互问题导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鑫[1](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赵颖[2](2020)在《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用户行为的限定性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2C型共享汽车是指租赁平台拥有车辆,并在城市的网点提供车辆给用户使用的自助式服务系统[1]。本文以B2C型共享汽车系统为研究载体,针对驾驶次任务中设备操作指引性弱、行为习惯劝导力小以及危险行为限制度低的人机交互问题,尝试运用交互设计“限定”用户行为的思维进行缓解和解决,按照“建模—测试—应用”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基于该系统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又针对模型开展了包括交互方案和人因实验的综合测试,对模型的有效性和交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最终通过设计和开发虚拟现实(VR)全景操作平台等功能模块将优化完善后的交互设计方案在B2C型共享汽车系统中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包括:(1)探究并归纳了用户、系统特征以及驾驶次任务中的人机交互问题。通过问卷调研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明确了用户群体、用户行为以及用户细分群体特征;运用服务猎奇方法明确了当前B2C型共享汽车系统全流程细节内容以及系统特征;又应用深入访谈的方法对于系统的利益相关方开展了半结构式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归纳了驾驶次任务中“设备操作指引性弱”、“行为习惯劝导力小”以及“危险行为限制度低”的三类常见人机交互问题。(2)建立针对驾驶次任务中人机交互问题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结合现有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自助型特点,以及驾驶次任务中的三类常见人机交互问题,提出了基于该系统的“限定性设计”和“限定性交互设计”概念,进而建立了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3)设计并实施针对所提模型的综合测试方案。综合测试方案涵盖了交互设计方案和实验方案两部分,交互设计方案以所提模型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制作,实验方案则以该交互设计方案为实验材料进行测试和分析。首先以车载信息系统的车机端中控界面和移动用户端智能手机界面为载体,根据已建立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中“IF/THEN规则集”的三类分项要素,从驾驶次任务中常见的三类人机交互问题里分别选择了空调调节、下车前携带随身物品以及锁车前的设备关闭三项典型问题,进行了相应的交互设计方案实践,之后又将不同视听觉形式的交互设计方案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人因学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从而对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交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4)实现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案的应用研究。根据综合测试方案的实验结论,分别从行为指引性、行为劝导性以及行为限制性交互设计三个角度提出了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交互设计准则。根据设计准则,将通过综合测试的交互设计方案继续完善后应用于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架构设计中;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指引和限制性交互设计的虚拟现实(VR)操作平台,该平台充分考虑用户的用车安全及使用习惯,创新地从车机端和移动用户端共同入手,应用三维立体方式示范具体操作动作及相关设备,将示范操作交互图标嵌于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中,以可循环播放的视频形式展现每个动作;此外还设计了体现劝导性交互设计理念的语音提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共享出行移动用户端和车机端的拓展功能开发中。
李美林[3](2020)在《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环境的互联性,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个体与个体、集体、资源、环境的交互。互联网引发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转变,产生课内与课外互联、线上与线下互联、个人与群体互联等教育互联的情形,形成互联互通的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学环境等进行多元的交互,以进一步引发课堂教学的深度互动,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基于传统面对面交互中学生参与范围受限、交互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在阐释教学交互、混合式教学、自带设备和同步互动平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三元交互理论等理论入手,构建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具体运用UMU互动学习平台为在线教学交互提供工具支架,拓展传统教学交互的方式,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形成混合式教学交互环境,连接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的教学交互。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收集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记录、线上教学交互内容和提交的作业等数据,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交互的看法和态度,并对以上的数据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步互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交互的兴趣,还有助于结合线上交互和线下交互的优势,扩大学生参与课内课外教学交互的范围,提高学生教学交互的参与度,拓展交互内容的广度。同时,也有助于引起个人认知的调节和反思,促进批判性思维、学习迁移、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等深度学习和交互,进而帮助学生实现高阶学习,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韩冬辰[4](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刘玉磊[5](2020)在《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警示信号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车载信息技术发展,以及越来越复杂的交通道路环境和驾驶任务操作,为了应对这种状态,利用技术给予用户良好辅助和信息体验,让驾驶出行变得更加美好,研究警示系统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警示信号交互问题,具有良好意义,利用情境感知的方法,不断求解,构建警示信号与用户之间的良好体验。本文对驾驶情境中车载警示信号系统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典型风险情境梳理、用户在驾驶情境中的视听特征、感知风险与实际风险之间差异的特征、警示信号在视听等构成形态上的设计及评估、警示信号在情境下的可视化评估及优化。首先,从警示系统的相关发展历史、工作原理以及警示信号进行了论述和归纳,剖析了警示信号的组成要素以及用户关注的安全要素。对警示信号与用户交互的生理、心理要素进行了阐述,在交互设计方法论的基础上利用情境感知方法进行探索。还对交互设计方法、典型场景、意象工尺等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情境中典型场景、典型用户画像、主要驾驶任务的梳理,明确驾驶情境中的各要素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用户在驾驶场景中的视觉、视线、听觉等进行了实验探索,提炼出驾驶情境中用户的视听特征,并依据“友好情境需求”原则,以上述两个特征,总结出警示信号的设计目标。其次,将驾驶情境中的风险因子归纳为主动驾驶风险因子、非主动驾驶风险因子,探讨各种风险因子下用户在驾驶情境中所能感知到的风险程度与客观风险程度之间的差异性,而警示信号就是对这种差异性感知的弥补,引导驾驶行为降低风险。研究者构建了用户风险程度感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提出用户不需要借助任何警示信号即能得到正确的风险程度感知,是最理想的驾驶情境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警示信号在用户感知风险中的介入原则。再次,以驾驶情境中不同程度的风险因子为基础,以驾驶情境中风险感知、风险解决的基本原则提炼出意象工尺评估模型,利用工作坊的形式对视听信号中的语言描述、图形、文字、色彩、动画、声音信号分别进行探索性的设计,获取大批量的设计样本,依次对重要单元进行评估,最终对信号的复合形态进行专家视频评估,推导出警示信号交互形态的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警示信号各层次评估体系。最终整合研究中涉及的情境感知设计体系,给出了具体的情境设计方法。最后基于全文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构建驾驶情境下的高、中、低风险下的警示信号系统交互设计建议。
杨国立[6](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张宁[7](2019)在《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在克服技术主义取向局限性的同时也朝着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在探寻学习和教学过程深层意义的背景下,师生交互在摆脱传统教学主客体说演绎下的教师“独白”、教学“表演”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一条最为合理化的路径。本研究通过阐释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基本理论、分析师生交互机制、优化师生交互路径,不仅能够使深度教学在课堂中得以落实,也在探析课堂深度教学理念的同时为师生交互指明了方向,因此对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问题的探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并形成三条主线分别展开:第一,什么是“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即首先要明晰研究的是什么,进而开展研究的选题论证、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第二,“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实际效果如何?即在回答是什么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实践中审视开展该研究的必要性,本研究以山东省不同地市的三所小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课堂师生交互深度层面进行考察,了解当前实际教学的现状,从而总结出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交互的主要问题并归因,为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带来启示;第三,怎样开展“课堂深度教学的师生交互”?即师生怎样交互才能实现课堂深度教学,通过分析现实问题、交流经验、搜集教学成功案例,最终建构切实可行的师生交互策略。故依据以上研究思路,本研究分别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首先交代了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在对相关文献查阅和梳理的过程中总结出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最后确定了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理论阐释。该部分首先在把握核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别界定了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描述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其次以交互主体理论和发展性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应用分析;再次在理论指导下对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特征进行剖析,进而呈现出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在相对意义上的特殊性;最后厘定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理论结构框架,促进理论完善的同时为指导教学实践作好铺垫。第三部分: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现状考察。该部分首先选取了枣庄市Y小学(市中区区属小学)、临沂市T小学(县基础教育示范学校)、济南市G小学(街道办事处小学)三所不同地市、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在师生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教学录像的方式获取了大量详实的一手资料;其次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码,借助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研发的Transana平台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并结合课堂观察笔记、师生的访谈记录和收集的教师教学设计、学生课堂笔记进行综合性归纳整理来分析现状考察结果,以此来辅助教学录像的数据分析;再次,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考察结果;最后对考察结果进行归因与反思。第四部分: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策略。该部分是在基于前三部分尤其是第三部分现状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师生交互策略,主要从提升交互主体的自身素养、设置行之有效的交互任务、合理利用多样化交互媒介、优化调控师生交互过程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邹启杰,李昊宇,张汝波,裴腾达,刘艳[8](2019)在《自主驾驶的人机交互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自主驾驶的人机交互中机器学习方法进行综述。通过介绍自主驾驶中人机交互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了人机交互问题定义以及与机器学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自主驾驶中人机交互团队的架构。围绕提出的人机交互的系统架构和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提出了人机交互问题解决的通用架构。并且,重点针对自主系统和驾驶员两部分介绍了相关机器学习算法,对自主驾驶中人机交互控制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并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穆瑞章[9](2018)在《创业者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而在创新创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创业融资平台的普及,使得以众筹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金融在支持创业者筹集所需资金方面的作用越发重要。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上,创业者社会网络条件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形势,由于互联网众筹平台面向不特定多数的国际化的中小投资者,因而,创业者由线下创业小规模、封闭性的社会网络,转向面对众多的、不特定的,并且具有国际化、多元化文化条件的社会网络关系人(投资者)的社会网络结构。在这一社会网络特性变化中,基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与线下创业相同,创业者文化因素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选择、创业模式、团队建设和管理方法等,进一步影响创业表现,从而影响创业者的众筹融资绩效。另一方面,参与互联网众筹的投资者往往只能依靠平台披露的信息了解创业者特征,由于互联网众筹平台要求创业者对性别、国籍等文化因素进行有限披露(即仅披露部分文化因素相关的信息),成为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通过同质性文化特征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众筹平台开放的社会网络、有限信息披露的新情况下,创业者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信息怎样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和众筹融资绩效,其影响机制如何,并且对现有社会网络相关理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均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文化因素,特别是创业融资研究背景下的文化因素,主要指创业者所具备的,能够引发创业者自身或投资者基于文化所作出差异选择,并且可以影响创业绩效的因素,既应当包括文化所形成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属性,也应当包括在社会文化认同中产生不同社会网络效果的属性。已有研究发现,在现代社会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之间,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差异并不显着,而文化差异和社会认同(社交认同)成为影响创业融资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提取出创业者性别、文化背景、文化距离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建立了上述三种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的总体模型和相关子研究理论模型,着重回答以下问题:一是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女性创业者在互联网众筹融资条件下是否还存在一定的创业融资劣势,如果存在,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如何?二是在不同国家文化存在差异条件下,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创业者的文化背景对于众筹融资绩效存在哪些影响,其中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行为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三是在跨文化、跨地域投融资的环境下,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文化距离对众筹融资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而社会网络中心性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基于上述问题,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国际着名互联网产品众筹平台的融资项目和创业者相关信息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利用相关数理统计模型和统计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稳健性检验。分别针对上述三种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和对应的边界条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创业者的性别劣势在互联网众筹融资条件下依然存在。研究得出在互联网众筹融资条件下,和传统创业领域类似,女性创业者同样存在着融资劣势,与男性创业者相比,女性创业者众筹融资绩效较低。由于女性创业者难于进行社会嵌入,更难以取得社会网络的社会认同,并且女性创业者社会网络成员平均教育水平和创业经验水平低于男性创业者,女性创业者也难以调动和利用社会网络教育和创业经验条件转化为众筹融资绩效,从而导致了女性创业者的众筹融资绩效劣势。相应的,女性创业者可以利用提高自身教育和创业经验水平的方式,来弥补性别因素造成的众筹融资绩效劣势。第二,创业者的文化背景对于众筹融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得出创业者的技术类教育经历、线下创业经验和众筹成功创业经验对众筹融资绩效有促进作用,而营销类的教育经历对众筹融资绩效没有直接作用,并且先前的成功创业经验可能使得创业者扩展了自身的社会网络,更有利于其获取资源。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对于众筹融资绩效没有直接影响,而且不确定性规避对于创业者的教育经历和融资绩效之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但不确定性规避程度对于创业者的创业经验和众筹融资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低的文化下,创业者的线上融资和线下创业经验更能促使融资成功。第三,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文化距离在众筹融资绩效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得出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会对创业者的众筹融资绩效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即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文化差异越小,则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人进入自己的社会网络,从而促进创业者在投资圈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进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投融资信息,有助于众筹融资绩效的提升。此外,创业经验对创业者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中心性的过程,起到负向调节效应,创业经验对创业者社会网络中心性影响众筹融资绩效的过程,起到正向调节效应。综合上述结论可知,创业者文化因素在改善众筹融资绩效方面不可或缺,对于互联网金融中,以众筹为代表的新型创业融资绩效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创业者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创新:第一,揭示了性别因素在基于互联网的创业者社会网络条件下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从创业者性别到社会网络成员特性,进而到众筹融资绩效的传导过程,以及相关调节因素的作用,建立了完整的逻辑分析链条。第二,拓展了基于国别文化属性的互联网创业者社会网络与众筹融资绩效关系的研究,在跨文化、跨地域投融资趋势下,探索了创业者所在国家或地区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以及创业者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和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影响众筹融资绩效的作用机制,建立了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借助基于正则表达式NFA引擎的数据挖掘技术,融入新方法、新功能对互联网众筹平台及其关联社交媒体账户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赋予了以数据挖掘手段生成互联网众筹研究数据库的新内涵。
张金龙[10](2017)在《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培训因其具有学习行为灵活、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方式互动、培训管理自动化等特点而得了广泛的应用。当前,网络培训已成为支持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07年至今,已有超过100万人次参加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规模效益日渐突显。与此同时,网络培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网络培训中,交互是实现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在交互视角下,探究影响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因素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教学交往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学交互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交互为视角,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的交互行为进行参与式调查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虚拟民族志和内容分析法;二是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研究方法以网络问卷调查法和相关性分析法为主。对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的虚拟民族志研究发现:(1)不同的虚拟学习社区在网络培训过程中所承担的交互功能存在差异,视频会议系统是同步教学交互的主要空间,课程论坛在教学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高校教师交流群适宜开展多人、持续、深入的交互;(2)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存在多种交互路径,但文本交互总量偏小,学员交互的参与率较低,主讲教师没有参与文本交互,教学辅助人员在同步交互中较好的发挥了对学员的指导、帮助以及联系师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未能在异步交互中体现;(3)对学员的交互行为缺乏有效的管控引导,致使与培训内容无关的焦点议题对网络培训中的有效交互构成干扰,不易形成深度对话;(4)学员的交互行为在网络培训中的价值没有得以体现,培训评价对交互行为的激励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文献研究和参与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参训目的、网络培训平台的界面等八个维度作出影响网络培训效果的研究假设。通过SPSS.19对问卷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下面四个维度:(一)网络培训平台界面维度:(1)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导航是否清晰;(2)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设计是否人性化,操作是否简单顺手;(3)网络培训平台的交互界面是否美观、简洁。(二)网络培训平台的功能与资源维度: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料与信息的丰富性与有用性。(三)网络培训管理与帮助维度:(1)学员在网络培训期间得到的指导与帮助;(2)网络培训中对学员缺课行为的监督管理。(四)交互信息渠道维度:(1)学员通过高校教师交流群与他人交互情况;(2)课程论坛是否作为学员在培训期间经常使用的交互工具;(3)即时通讯社会软件是否作为学员在培训期间经常使用的交互工具。根据研究结论,分别针对网络培训组织机构、主讲教师、学员以及教学辅助人员提出了改善网络培训效果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以交互为视角,采用虚拟民族志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实践中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在理论上探讨网络交互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网络交互规律,厘清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在实践中对改善学习者的网络培训体验,提高交互的有效性以及提升网络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在进行网络培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时,选取了一门培训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有限,可能使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网络培训效果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本研究的结论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培训中需要更多的理论修正和实践检验。网络培训主体间的交互行为如何影响网络培训的更深层次的作用机理在本研究中尚未能够得到较好解决。而构建学员的交互行为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基于交互数据的网络培训评价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特征交互问题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征交互问题导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用户行为的限定性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视听觉刺激相关理论 |
1.4.2 驾驶舱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与共享汽车系统研究 |
1.4.3 设计影响行为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
1.4.4 文献研究评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用户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调研概况 |
2.3 问卷调研 |
2.3.1 问卷调研概况 |
2.3.2 用户特征分析 |
2.4 服务猎奇 |
2.4.1 全流程内容细化分析 |
2.4.2 系统特征分析 |
2.5 深入访谈 |
2.5.1 访谈方法 |
2.5.2 访谈对象 |
2.5.3 访谈内容 |
2.5.4 资料整理 |
2.5.5 结论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 |
3.1 引言 |
3.2 “限定性设计”及“限定性交互设计” |
3.2.1 “限定性设计”及“限定性交互设计”定义及比较 |
3.2.2 “限定性交互设计”的分类 |
3.3 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基础模型 |
3.3.1 模型机理分析 |
3.3.2 “指引”、“劝导”以及“限制”规则的要素构成 |
3.3.3 “感知”、“认知”和“操作”三个交互阶段 |
3.4 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系统的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细化模型 |
3.4.1 交互设计“指引”行为规则集的细化 |
3.4.2 交互设计“劝导”行为规则集的细化 |
3.4.3 交互设计“限制”行为规则集的细化 |
3.5 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的功能分析 |
3.5.1 基于“指引”的功能 |
3.5.2 基于“劝导”的功能 |
3.5.3 基于“限制”的功能 |
3.6 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模型的综合测试交互设计方案 |
4.1 引言 |
4.2 设计过程 |
4.2.1 典型问题选定 |
4.2.2 现有解决方案及存在问题分析 |
4.2.3 改进交互设计策略 |
4.3 综合测试方案中交互设计方案的设计和制作 |
4.3.1 设计制作工具及对象 |
4.3.2 限定性交互设计方案具体设计过程 |
4.4 综合测试方案中实验方案的平台搭建 |
4.4.1 实验环境 |
4.4.2 实验设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测试的实验数据采集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任务与素材 |
5.2.4 自变量与实验设计 |
5.2.5 因变量及其测量 |
5.2.6 实验流程 |
5.2.7 实验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错误数量、反应时及任务持续时间分析 |
5.3.2 三项任务眼动指标分析 |
5.3.3 三项任务皮电指标分析 |
5.3.4 三项任务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分数分析 |
5.3.5 实验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准则及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用户行为限定性交互设计准则 |
6.2.1 指引性交互设计准则 |
6.2.2 劝导性交互设计准则 |
6.2.3 限制性交互设计准则 |
6.3 开发与应用研究 |
6.3.1 整体架构设计 |
6.3.2 基于指引性及限制性交互设计理念的VR全景操作平台开发 |
6.3.3 基于劝导性交互设计理念的语音提醒设计 |
6.4 应用研究中限定性交互设计准则的体现 |
6.4.1 操作指引的突出性和明确性 |
6.4.2 劝导任务的易完成性和分散性 |
6.4.3 用户使用的愉悦性 |
6.5 对于综合测试交互设计方案的优化完善 |
6.5.1 三维立体表现 |
6.5.2 动态视频说明 |
6.5.3 虚拟空间展示 |
6.5.4 双终端使用 |
6.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关于B2C型共享汽车(分时租赁汽车)的问卷 |
附录2 部分线下调研场景 |
附录3 SUS系统可用性量表(英文) |
附录4 四组别实验具体步骤文字描述 |
附录5 “11组”、“10组”、“01组”实验任务流程 |
附录6 “00组”实验任务流程 |
附录7 实验参与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8 实验后SUS系统可用性量表问卷 |
(3)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互动模型研究 |
二、互动类型研究 |
三、课堂教学交互分析方法研究 |
四、基于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学交互 |
二、混合式教学 |
三、自带设备 |
四、同步互动平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三、三元交互理论 |
四、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五、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交互分析 |
一、教学交互类型 |
二、教学交互平台 |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交互模式构建 |
一、构建依据 |
二、模式构建 |
三、模式阐释 |
第四章 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应用案例 |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 |
一、设计思路 |
二、教学要素分析 |
三、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教学案例应用 |
一、课前阶段 |
二、课中阶段 |
三、课后阶段 |
第三节 应用效果分析 |
一、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 |
二、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交互内容分析 |
三、基于学生提交的作业分析 |
四、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五、访谈调查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SSURE教学设计评价量规 |
附录B 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效果问卷 |
附录C 学生访谈(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警示信号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和基础 |
1.2.1 驾驶员研究现状 |
1.2.2 情境感知研究现状 |
1.2.3 车载信息警示系统现状 |
1.2.4 车载警示信号系统 |
1.2.5 面向自动驾驶的驾驶体验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车载警示信号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车载警示信号系统概述 |
2.1.1 车载警示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2.1.2 车载警示系统的原理 |
2.1.3 警示系统中的信号系统 |
2.2 驾驶者人机要素 |
2.2.1 人机工程中的身体要素 |
2.2.2 驾驶者心理、知识要素 |
2.3 交互设计与情境感知理论 |
2.3.1 交互设计理论 |
2.3.2 情境感知理论 |
2.4 论文相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驾驶情境下的特征分析 |
3.1 驾驶情境中的典型场景 |
3.1.1 司机驾驶场景实验 |
3.1.2 驾驶场景结论及典型用户画像 |
3.1.3 驾驶任务分析 |
3.1.4 驾驶过程中的情境感知路径 |
3.2 驾驶场景中的视听实验 |
3.2.1 驾驶员视觉信号实验 |
3.2.2 驾驶员听觉信号实验 |
3.2.3 驾驶过程中视线跟踪实验 |
3.3 驾驶员的视听警示信号感知和视线下的信号设计要求 |
3.3.1 警示信号形态组成和分析 |
3.3.2 情境感知下的警示信号设计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情境中风险因子及警示信号感知研究 |
4.1 驾驶情境中风险因子研究 |
4.1.1 主动驾驶风险研究 |
4.1.2 非主动驾驶行为风险 |
4.2 用户感知驾驶风险程度研究 |
4.2.1 风险因子与风险程度感知关系分析 |
4.2.2 典型驾驶情境中风险度感知研究 |
4.3 视听警示信号研究 |
4.3.1 现有车载警示信号梳理 |
4.3.2 视听警示信号与驾驶风险度感知关系 |
4.4 警示信号的认知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情境感知下的警示信号形态设计研究 |
5.1 基于风险情境的警示信号设计方法 |
5.1.1 基于风险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求解思路 |
5.1.2 风险情境转换和整合方法 |
5.1.3 情境感知下风险处理行为对警示信号的需求 |
5.1.4 警示信号内容与形态设计方法 |
5.2 基于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框架 |
5.2.1 基于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流程 |
5.2.2 现有警示信号分析与信号功能 |
5.2.3 警示信号系统概念与框架 |
5.3 驾驶情境中的警示信号形态认知设计 |
5.3.1 警示信号中描述语言设计 |
5.3.2 警示信号中的视觉符号认知设计 |
5.3.3 警示信号中的听觉符号认知设计 |
5.3.4 驾驶情境中警示信号的多通道装配设计 |
5.4 情境中的警示信号的设计评估 |
5.4.1 评估方法 |
5.4.2 评估测试指标 |
5.4.3 评估测试过程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建议 |
6.1 面向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框架 |
6.1.1 以情境为中心的数据捕捉信号采集系统 |
6.1.2 符合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系统 |
6.1.3 文化背景下的警示信号认知系统 |
6.1.4 警示系统中用户反馈行为搭建 |
6.1.5 高效清晰的警示信号阈值系统设计 |
6.2 基于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建议 |
6.2.1 基于情境感知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方法框架 |
6.2.2 驾驶情境中的警示信号交互设计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工作总结 |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参与实验志愿书 |
附录2 :车载警示信号系统的相关问卷调查 |
附录3 :车载警示系统提示语评估问卷调查 |
附录4 :车载警示系统警示图标评估问卷调查 |
附录5 :车载警示信号可用性指标列表 |
附录6 :车载警示信号情境适应性指标列表 |
附录7:其它(序号标注按照原有章节中图片的标准格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7)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理论阐释 |
(一)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概念阐释 |
(二)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理论基础 |
(三)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特征 |
(四)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理论结构 |
二、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现状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二)资料的整理与编码 |
(三)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现状 |
(四)现状归因与反思 |
三、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策略 |
(一)提升交互主体的自身素养 |
(二)设置行之有效的交互任务 |
(三)合理利用多样化的交互媒介 |
(四)优化调控师生交互过程 |
四、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课堂深度教学下师生交互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8)自主驾驶的人机交互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主驾驶系统中人机交互问题的定义 |
1.1 机器学习系统构成 |
1.2 自主驾驶等级定义 |
1.3 人机交互问题定义 |
2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机协作关系的研究 |
2.1 自主驾驶中的人机交互团队架构的构建 |
2.2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机交互各层通用结构 |
3 机器学习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3.1 自主驾驶系统 |
3.1.1 任务规划模块中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 |
3.1.2 行为决策模块中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 |
3.1.3 行为规划和操作控制模块中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 |
3.2 驾驶员模型 |
3.2.1 基于HMM的驾驶员建模 |
3.2.2 基于贝叶斯网络 |
3.2.3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的方法 |
3.2.4 基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 |
4 结语 |
(9)创业者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
1.1.2 互联网创业融资新特征:开放式、多元化社会网络 |
1.1.3 互联网创业融资平台创业者文化因素的披露及特点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社会嵌入、社会网络与文化相关理论 |
2.1.1 社会嵌入相关理论 |
2.1.2 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2.1.3 文化相关理论 |
2.2 创业者众筹的动因与影响 |
2.2.1 众筹发展概述 |
2.2.2 众筹融资绩效的内涵 |
2.2.3 创业者众筹的动因 |
2.2.4 创业者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 |
2.3 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总体模型构建与相关子研究设计 |
3.1 互联网众筹中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文化问题 |
3.1.1 互联网众筹的兴起及其影响 |
3.1.2 互联网众筹的文化相关性 |
3.1.3 互联网众筹带来的研究挑战和需求 |
3.2 总体模型构建 |
3.2.1 创业者文化因素的选择 |
3.2.2 创业者性别因素的选取 |
3.2.3 创业者文化背景因素的选取 |
3.2.4 创业者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因素的选取 |
3.3 相关子研究设计 |
3.3.1 基于创业者性别因素的子研究设计 |
3.3.2 基于创业者文化背景因素的子研究设计 |
3.3.3 创业者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因素的子研究设计 |
3.4 模型构建可能带来的实践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众筹数据库生成与数据描述 |
4.1 数据处理技术与流程 |
4.2 正则表达式与数据挖掘 |
4.2.1 正则表达式引擎的选择 |
4.2.2 数据挖掘的执行过程 |
4.3 众筹数据的选择与数据库建立 |
4.3.1 数据来源和挖掘选择标准 |
4.3.2 数据库变量设置 |
4.3.3 数据挖掘生成的众筹融资项目信息数据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业者性别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5.1 性别差异、社会嵌入与融资绩效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理论模型构建:社会嵌入理论的两种作用机制 |
5.2.2 女性创业者的众筹融资绩效劣势 |
5.2.3 女性创业者社会网络条件劣势及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5.2.4 女性创业者自身条件的调节作用 |
5.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业者文化背景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6.1 文化背景与融资绩效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创业者文化背景因素相关研究 |
6.2.2 创业者所处文化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规避倾向 |
6.2.3 创业者文化背景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6.2.4 创业者所在国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6.2.5 创业者所在国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对众筹融资绩效的调节效应 |
6.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业者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7.1 文化距离、社会网络与融资绩效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1 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与投资人文化距离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 |
7.2.2 创业者社会网络中心性的中介作用 |
7.2.3 创业者创业经验的调节效应 |
7.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管理建议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的不足 |
8.2.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 数据挖掘源代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交互 |
1.2.2 虚拟学习社区 |
1.2.3 网络培训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基本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评价的研究 |
1.3.3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4 关于网络教学中交互的类型 |
1.3.5 关于网络教学中的交互模型的研究 |
1.3.6 关于网络教学效果的研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4.4 研究思路 |
1.4.5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理论 |
2.1.1 教学交往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远程教育理论 |
2.2.1 穆尔:相互作用距离理论 |
2.2.2 贝茨、丹尼尔:双向交流理论 |
3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框架构建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的选取 |
3.2.2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的虚拟学习社区 |
3.3 研究方法 |
3.4 网络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维度的初步构建 |
3.5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交互行为考察研究 |
3.5.1 内容分析方法 |
3.5.2 同步网络培训过程与交互行为分析 |
3.5.3 异步网络培训过程与交互行为分析 |
3.6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个案中交互行为总体分析 |
3.6.1 交互总量分析 |
3.6.2 交互参与度分析 |
3.6.3 交互内容的相关性分析 |
3.6.4 交互深度分析 |
3.7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维度框架 |
3.8 小结 |
4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4.1 研究目的、对象与抽样方法 |
4.2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问卷设计 |
4.3 调查过程与问卷回收 |
4.4 样本背景及信效度分析 |
4.4.1 样本背景分析 |
4.4.2 信效度分析 |
4.5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假设的验证 |
4.6 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7 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8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对网络培训组织机构的建议 |
5.2.2 对主讲教师的建议 |
5.2.3 对参训学员的建议 |
5.2.4 对教学辅助人员的建议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网络培训主题与内容 |
附录二:网络培训中“提问”栏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三:网络培训中“聊天”栏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课程论坛 |
附录五:高校教师交流群交互文本记录 |
附录六:网络调查问卷 |
后记 |
四、特征交互问题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面向B2C型共享汽车用户行为的限定性交互设计研究[D]. 赵颖.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3]基于同步互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交互研究[D]. 李美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5]基于情境感知的车载警示信号交互设计研究[D]. 刘玉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7]课堂深度教学下的师生交互策略研究[D]. 张宁. 西南大学, 2019(12)
- [8]自主驾驶的人机交互控制[J]. 邹启杰,李昊宇,张汝波,裴腾达,刘艳.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9(02)
- [9]创业者文化因素对众筹融资绩效影响研究[D]. 穆瑞章.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10]交互视角下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金龙. 西南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