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藏书楼封闭之原因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冯佳,张鸿声[1](2021)在《现代作家与“藏书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宋至晚清,我国约定俗成地称各类公、私收藏图书文献典籍的地方为"藏书楼"。这是一种泛指。其一,大多数藏书楼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并不是"楼",而是厅堂、斋室、楼阁、殿宇等处所。其二,其命名除称为某某楼、某某阁外,也多以"堂"、"轩"、"馆"、"亭"、"台"、"房"、"斋"、"室"、"舍"、"洞"、"屋"、"居"等为名。纵观古代藏书史,我们发现早期的藏书建筑均未冠名,而将藏书建筑比较普遍地冠以"阁"、"楼"等名称的,是明、清两代以来的传统。
姬广凯[2](2021)在《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是中国古代藏书事业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古代藏书开放与流通程度最高的时期,无论是开放思想的发展,还是开放实践的贯彻,均取得卓越成就。研究清代藏书开放思想,对于揭示了解清代的藏书开放理念与行为、获取藏书开放的现代启示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研究以官府、私人、书院、寺观四大藏书类型为横轴,以图书的刊刻流布、藏书楼的开放管理、藏书家的致用思想为纵轴,大体上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并总结出清代藏书在刊刻流传方面的实践活动,在官私领域创立的各类藏书开放借阅、流通利用的规约制度,涌现出具有藏书开放思想的代表,并从中获得清代藏书开放思想在重藏重传、仁者爱人、以用为传三方面的现代启示。
周晨阳[3](2020)在《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文中指出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和文人墨客对于儒学、理学等思想学说的认可、推崇及褒扬。它物化地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复合载体。随着朝代的更替,书院的主要职能略有差异:唐代初诞生时以藏书为主;宋元时期主要是集会和讲学,兼具藏书与祭祀功能;明清则以讲学和科举并重。浙江是书院大省,历来书院的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明清之际,浙江的书院林立,办学规模和数量曾一度达到鼎盛,学者辈出,其中以浙东绍甬地区尤为繁盛。绍甬地区是指地处长江流域、地理位置相邻的绍兴和宁波地区。两地文化背景相近,在历史上的地位、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大体相似,两地间人员往来,物质交换频繁,文化交流活跃,相互影响甚大,因此绍甬地区书院存在着共同的特征。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遗存数量较多,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从书院历史、分布、选址、建筑布局、功能组成、单体空间形态、艺术装饰、景观营造等方面,对该地区现存的明清时期书院建筑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探讨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全文66538字,图表152幅(图123幅,表24幅,附录5个)。
刘聪玲[4](2020)在《寺院与书院的传统“学修”空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现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文化的自信、教育的发展,依旧是当前重要的发展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国文化也在相互交融,文教类的建筑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表达,如何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适宜当代人使用的建筑空间,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在传统文教类建筑中,书院与佛教寺院作为传播儒、释文化的载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建筑,其独特的空间形式投射出自身的教育文化和理念,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学习。论文主要以传统佛教寺院与书院的“学修”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保存较为完整且典型的34所寺院和30所书院进行实地和文献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二者的学修空间进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结合文献梳理在学修体系下寺院与书院空间格局的演进历程,并对二者的学修空间进行界定;然后,对寺院与书院的学修空间进行比较,先从整体空间再到讲学、藏书、居住自修三类单体空间,并结合寺院与书院的文化背景及教育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二者空间特征的异同,探索背后的规律;最后,总结寺院与书院在学修空间设计中的共性及方法,并以实践的方式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实际意义具体如下:(1)从教育的视角,依据寺院与书院各时期学修体系的不同,总结寺院与书院空间格局演变的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交织影响,探索二者作为传统教育场所的文化内涵。(2)总结归纳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的布局形式、空间序列组织、流线组织、空间营造以及单体建筑形制等方面的特征,探究建筑空间所表达的人文氛围和场所精神,发掘我国传统学修空间的独特价值。(3)比较研究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的异同,并探索产生异同的背后因素。寺院与书院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并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等影响下,呈现出空间的相似性;但因自身文化、学修体系等不同,反应在空间上又存在较大差异性。(4)跳出传统建筑造型、装饰等表象,总结归纳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设计的内在特质,不仅为当代文教建筑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也使传统学修空间模式能够具备时代特征。
郭静[5](2019)在《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滋养。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重视儒家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这就更加奠定了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儒学物质文化遗产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承历史教育和引领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区域广泛、遗产丰富的文化遗产廊道。儒学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庙、书院、藏书楼、儒家名人庙祠和贡院等。本文在详细界定京杭大运河所流经范围的前提下,对京杭大运河及其沿线儒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概述。基于此,梳理并论述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现存有的20所文庙,以是否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划分为两所价值重大型文庙、八所价值重要型文庙和十所价值存在型文庙,并按照区域划分制作了各省段的文庙简介表;梳理并论述了78所京杭大运河沿线现存有遗迹或延续文脉的书院,具体以北京段、天津段、河北段、山东段、江苏段、浙江段六部分展开,并按照区域划分制作了各省段的书院简介表;梳理并论述了京杭大运河沿线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儒家名人故居等其它儒学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根据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与保护利用现状,借鉴其它地市的较成熟经验,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因地制宜、分类保护,明确责任、分层管理,找准优势、提升保护考虑;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应从功能延续和功能创新展开实施。其中,功能延续主要涉及延续文庙的祭祀功能、书院的教育功能和藏书楼的藏书功能;功能创新主要从国学教育、儒学传播、遗产旅游和文化创意角度展开论述。
刘晓霞[6](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从传教士在上海建立第一所近代图书馆开始,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上海密切相关。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近代公共图书馆思想,开始新式分类法、卡片目录、巡回文库、邮借服务等新式管理方法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本文在对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及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按照时代发展的先后顺序,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阐释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历程,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公立图书馆和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对比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从藏书楼到图书馆的变化。我国的藏书机构由来已久,但“图书馆”却是一个舶来品,它的产生伴随着古代藏书楼的衰落与近代西方图书馆思想在国内的传播。本章分析了清末战乱和封建社会解体致使藏书楼的衰落,而西方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公共图书馆思想的传播及在国内的实践、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和创建图书馆的初步尝试所引发的近代图书馆的诞生。主要表现在由藏书楼的重藏轻用到图书馆的公开开放,馆藏也由四书五经的典籍收藏向通俗性、实用性等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内容转变。图书馆不仅保留了藏书楼的文献与文化保存功能,更注重公开、公用。第二章研究初创时期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其中主要有外侨和上海文化精英及官商作为首批创建人的努力,外侨创建了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并在国内传播了西方近代公共图书思想,但其影响有限,仅在外侨社会。而文化精英和官商所创建的图书馆真正为国人服务,在上海产生了较大影响。初创时期的上海近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表现为对公众开放,变重藏为重用,从馆藏内容、规章制度、文献组织方式、服务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图书馆的开放姿态;从藏书楼关注藏书本身转向关注读者,各个类型的图书馆开始从读者角度出发思考图书馆的运作与发展,与读者相关的服务在逐步发展。虽然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空间有限等不足,但整体而言,起点较高。第三章论述民国成立至“八·一三”之间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这一阶段是上海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期。本文对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进行详细统计,得出期间先后创建图书馆330余所。并分阶段对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是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全面展开,基础到馆借阅服务和延伸至馆外的邮借、巡回文库、分馆、送书上门、续借、预约、馆际互借等服务相互补充,构成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利用馆藏和馆员的专业知识开始开展参考咨询和阅读推广服务。第二是公共文化展览成为图书馆界的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展览内容和主题多元化,充分显示展览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作用。第三是文化演讲服务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时尚,彰显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和图书馆为吸引读者、提升社会知名度而做的努力。第四章,抗战期间和战后上海近代图书馆艰难的公共文化服务。陈述“一·二八”事变对东方图书馆的毁灭,“八·一三”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严重破坏。研究抗战期间图书馆界的抗日救亡及对文献的保护,分析其公共阅览服务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并研究战后图书馆所形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学术研究服务及为迎接上海解放所作的努力。第五章,对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以公立图书馆中工部局公共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为代表,私立图书馆中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和申报流通图书馆为代表,概述其创办和发展过程,详述其服务,并对服务成效作简要评述。最后对四个案例加以比较分析。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百年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现今图书馆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启示。本研究发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该过程融合了时代发展特色,具有较为典型的时代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公共图书馆缺失,以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为主。私立图书馆承担了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直到20世纪30年代公共图书馆方才出现并发挥一定作用,战后才形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社会公众对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始终发挥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从图书馆建设方式来看,社会捐助在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上海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来看,上海近代图书馆均各有不同,总体上呈现出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图书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上海近代图书馆的诸多服务理念与服务举措较为先进,是上海图书馆事业繁荣发达的标志,也是图书馆人职业精神的体现和勇于追求的成果。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图书馆界正在热烈探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展现上海近代图书馆在百年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展示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变化与进展,总结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启示,这对于当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公共文化空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与以往仅关注上海近代个别图书馆的研究不同,本研究首次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系统研究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力求全面展示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状况,弥补学术界对于上海近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从中获取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启示,指导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陈银涛[7](2018)在《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文中研究说明探讨了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表现迥异的原因。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说明了古今藏书场所差异极大的原因。古代藏书楼呈现的自私封闭特征其实是当时社会经济水平落后的产物,近代图书馆模式的维持成本太高,不切实际,是导致古代近代藏书楼没能发展为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的根本原因,但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陈银涛[8](2017)在《“藏书楼”为什么不能成为“图书馆”》文中研究指明讲述了中国古代藏书楼不能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原因。阻碍传统藏书楼成为近代图书馆的因素,大体上分别是政治上的专制思想、经济上的普遍贫困、文化上的愚昧落后三个方面,说明了古代藏书楼转变为近代图书馆的困难和必须的要求,指出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只能在现代史出现。
陈银涛[9](2017)在《“藏书楼”与“图书馆”的三种关系》文中指出介绍了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的三种不同说法的关系。这三种关系大体可称作"发展说"、"重生说"与"继始说",它们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结果,都有一定的道理。通过认真解读这三种关系,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史。
王宗佳[10](2016)在《嘉兴、湖州地区传统藏书楼现状调查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藏书文化自秦汉以来,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变革和发展。数千年来,承载着藏书文化的公私藏书楼不仅在历史的演变中保存了先人的精神遗产,而且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浙江自古便是人文渊薮之地,藏书文化兴盛,着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成为保藏典籍和文化载体的象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研究现存藏书楼对于了解建筑历史和中国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嘉兴、湖州两地区现存传统藏书楼为研究背景,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分析,探究其文化源头;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测绘、理论梳理及图表绘制等研究方法获取了现存藏书楼的选址、环境布局、空间营造、建筑形式、技术措施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并对其进行汇总研究。利用调研、论述和对比等手段,解析藏书楼建筑特色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与技术属性,深入探讨私家藏书楼的建筑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方法理论。第二部分:以历史的角度对藏书楼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阐述传统藏书楼建筑的类型和各自特点。第三部分:从社会和历史两方面探究嘉兴、湖州两地区私家藏书事业的演变过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整理出两地现存藏书楼的保护现状。第四部分:从私家藏书楼的选址、布局和空间组织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第五部分:对嘉兴、湖州两地区现存私家藏书楼建筑平面、立面、技术、材料、装饰几个方面做了逐一分析和归纳。第六部分:对藏书楼建筑遗产价值和利用进行理论分析。古老的藏书楼建筑是传统文化载体,是古代藏书家“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本研究从建筑学的角度着手,一方面,希望能为藏书楼建筑日后的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在新的环境下,发掘藏书楼潜在的文化价值,传承其优秀的精神内质,以期重新建构今天的城市文化脉络。
二、古代藏书楼封闭之原因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代藏书楼封闭之原因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学术论文 |
二、学术着作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清代藏书概况 |
一、官府藏书概况 |
二、书院藏书概况 |
三、私人藏书概况 |
四、寺观藏书概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以刊为传”的图书流通思想 |
第一节 编纂源流思想 |
一、分类编目 |
二、校勘注释 |
三、辨伪辑佚 |
第二节 刊刻流布思想 |
一、官府刻书 |
二、书院刻书 |
三、私家刻书 |
四、寺观刻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藏为用”的藏书管理思想 |
第一节 官府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内廷四阁 |
二、江浙三阁 |
三、其他宫廷藏书 |
第二节 书院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征集制度 |
二、编目制度 |
三、借阅制度 |
四、保管制度 |
第三节 私人藏书楼开放管理制度 |
一、藉书园书目 |
二、守先阁藏书 |
三、共读楼条规 |
四、古越藏书楼章程 |
五、玉海楼藏书规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予为达”的藏书致用思想 |
第一节 互抄互借的交互思想 |
一、曹溶古书流通说 |
二、丁雄飞、黄虞稷《古欢社约》 |
三、藏书四友借书交谊 |
第二节 书贵与共的公读思想 |
一、卓天寅:遗书万卷为讲席 |
二、广仁义学:聚书以资学者 |
三、鲍廷博:散书为聚 |
四、吴翌凤:书传善读者 |
五、黄遵宪:开书藏启民智 |
六、缪荃荪:编目刊刻、流传私藏 |
七、梁鼎芬:兴贤育才、开放共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重藏重传:中国古代藏书文化的主流 |
第二节 仁者爱人:藏书开放的伦理学基础 |
第三节 以用为传:古今图书馆的共同文化使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主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概况 |
2.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沿革 |
2.1.1 唐代——初兴与肇始 |
2.1.2 宋代、元代——发展与完善 |
2.1.3 明代——繁荣与积淀 |
2.1.4 清代——普及与转型 |
2.2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历史分布和遗存现状 |
2.3.1 历史分布 |
2.3.2 遗存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与布局 |
3.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的类型 |
3.1.1 山林书院——寻求隐逸,潜心修学 |
3.1.2 乡村书院——耕读文化,服务乡民子弟 |
3.1.3 城镇书院——靠近政教中心 |
3.2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的选址特征 |
3.2.1 依山傍水 |
3.2.2 藏于市井 |
3.3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选址的影响因素 |
3.3.1 自然环境因素 |
3.3.2 堪舆观念因素 |
3.3.3 经济因素 |
3.3.4 文化因素 |
3.4 书院建筑功能组成 |
3.4.1 前导区——甬道、门坊 |
3.4.2 讲学区——讲堂 |
3.4.3 尊礼区——祭祠 |
3.4.4 藏书区——藏书阁(楼) |
3.4.5 生活区——师生斋舍 |
3.4.6 游憩区——园林 |
3.5 书院建筑空间布局特点 |
3.5.1 规整式布局 |
3.5.2 自由式布局 |
3.6 影响书院空间布局因素 |
3.6.1 地形因素 |
3.6.2 文化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与单体营造 |
4.1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筑空间形态 |
4.1.1 空间形态与营造特点 |
4.1.2 空间处理手法 |
4.2 书院主要建筑单体营造分析 |
4.2.1 讲堂 |
4.2.2 祭祠 |
4.2.3 藏书楼 |
4.2.4 斋舍 |
4.3 书院主要建筑元素的形式与特征 |
4.3.1 院墙门 |
4.3.2 墙窗 |
4.3.3 屋顶 |
4.4 绍甬地区书院建筑形制与当地传统民居的联系 |
4.4.1 择址观 |
4.4.2 布局形式 |
4.4.3 建筑营造方式 |
4.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与其他地区书院比较分析 |
4.5.1 与岳麓书院布局特点的比较分析 |
4.5.2 与省内其他地区书院的比较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绍甬地区传统书院艺术装饰与景观营造 |
5.1 书院建筑的艺术装饰 |
5.1.1 图案装饰 |
5.1.2 文字装饰 |
5.2 书院景观营造 |
5.2.1 自然之趣 |
5.2.2 人工之巧 |
5.2.3 文化之雅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两宋时期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创建情况统计 |
附录二:明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三:清代绍甬地区传统书院建造情况统计 |
附录四:绍甬地区传统书院遗存状况 |
附录五:部分遗存书院测绘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寺院与书院的传统“学修”空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相关文献研究概况 |
1.3.1 寺院教育与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书院教育与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寺院与书院的综合研究 |
1.3.4 研究概况小结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方法概述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的思维框架 |
第2章 寺院与书院相关背景概述 |
2.1 “学修”体系下寺院空间格局的演变与功能界定 |
2.1.1 寺院的“学修”体系 |
2.1.2 “学修”体系下寺院空间格局的演变 |
2.1.2.1 多派共处的“道宣式”寺院 |
2.1.2.2 别立禅居的“百丈式”寺院 |
2.1.2.3 三教同源的“后百丈式”寺院 |
2.1.3 寺院功能空间的界定 |
2.1.3.1 学修空间 |
2.1.3.2 礼佛空间 |
2.1.3.3 后勤接待空间 |
2.1.4 各功能空间在寺院中的布局概况 |
2.2 “学修”体系下书院空间格局的演变与功能界定 |
2.2.1 书院“学修”体系 |
2.2.2 “学修”体系下书院空间格局的演变 |
2.2.2.1 文人发展的书院雏形 |
2.2.2.2 理学影响下的定型化 |
2.2.2.3 官学影响下的世俗化 |
2.2.3 书院功能空间的界定 |
2.2.3.1 学修空间 |
2.2.3.2 祭祀空间 |
2.2.3.3 游憩空间 |
2.2.4 各功能空间在寺院中的布局概况 |
2.3 寺院与书院演变发展中的交织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整体特征比较 |
3.1 寺院“学修”空间的整体特征 |
3.1.1 寺院的学修行为模式 |
3.1.2 寺院学修空间的布局形式 |
3.1.2.1 中轴分散式布局 |
3.1.2.2 主次轴分散式布局 |
3.1.2.3 中轴集中式布局 |
3.1.3 寺院学修空间的序列组织 |
3.1.4 寺院学修空间的流线组织 |
3.1.4.1 流线组织方式 |
3.1.4.2 日常学修流线 |
3.1.5 寺院学修空间的营造 |
3.1.5.1 寂静自然的院落空间 |
3.1.5.2 静穆庄严的建筑意象 |
3.1.5.3 潜移默化的佛学意境 |
3.2 书院“学修”空间的整体特征 |
3.2.1 书院的学修行为模式 |
3.2.2 书院学修空间的布局形式 |
3.2.2.1 中轴集中式布局 |
3.2.2.2 中轴交叉式布局 |
3.2.2.3 多轴分散式布局 |
3.2.3 书院学修空间的序列组织 |
3.2.4 书院学修空间的流线组织 |
3.2.4.1 流线组织方式 |
3.2.4.2 日常学修流线 |
3.2.5 书院学修空间的营造 |
3.2.5.1 清静怡人的院落空间 |
3.2.5.2 质朴清幽的建筑意象 |
3.2.5.3 情景交融的文化意境 |
3.3 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比较 |
3.3.1 空间布局形式比较 |
3.3.2 空间序列组织比较 |
3.3.3 空间流线组织比较 |
3.3.4 学修空间营造比较 |
3.4 影响“学修”空间异同的原因分析 |
3.4.1 造成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相似性的因素 |
3.4.1.1 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 |
3.4.1.2 地域文化的协同表达 |
3.4.1.3 教育背景的特定需求 |
3.4.2 影响寺院与书院学修空间差异性的因素 |
3.4.2.1 思想文化的不同 |
3.4.2.2 学修模式的差异 |
3.4.2.3 政治经济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寺院与书院单体“学修”建筑空间比较 |
4.1 讲学空间比较 |
4.1.1 以法堂为中心的寺院讲学空间 |
4.1.1.1 讲学行为模式 |
4.1.1.2 空间概况 |
4.1.1.3 建筑形制 |
4.1.1.4 空间营造 |
4.1.2 以讲堂为中心的书院讲学空间 |
4.1.2.1 讲学行为模式 |
4.1.2.2 空间概况 |
4.1.2.3 建筑形制 |
4.1.2.4 空间营造 |
4.1.3 寺院与书院讲学空间形态比较 |
4.2 藏书空间比较 |
4.2.1 以藏经阁为中心的寺院藏书空间 |
4.2.1.1 藏书的发展与作用 |
4.2.1.2 空间概况 |
4.2.1.3 建筑形制 |
4.2.1.4 空间营造 |
4.2.2 以藏书楼为中心的书院藏书空间 |
4.2.2.1 藏书的发展与作用 |
4.2.2.2 空间概况 |
4.2.2.3 建筑形制 |
4.2.2.4 空间营造 |
4.2.3 寺院与书院藏书空间形态比较 |
4.3 居住自修空间比较 |
4.3.1 以僧寮为中心的寺院居住自修空间 |
4.3.1.1 空间概况 |
4.3.1.2 建筑形制 |
4.3.1.3 空间营造 |
4.3.2 以斋舍为中心的书院居住自修空间 |
4.3.2.1 空间概况 |
4.3.2.2 建筑形制 |
4.3.2.3 空间营造 |
4.3.3 寺院与书院居住自修空间形态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统“学修”空间设计方法及运用 |
5.1 传统“学修”空间的设计方法总结 |
5.1.1 对场所、场地的积极反馈 |
5.1.1.1 文化背景的指导性 |
5.1.1.2 场地环境的适应性 |
5.1.1.3 场所文脉的延续性 |
5.1.2 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 |
5.1.2.1 注重空间功能序列安排 |
5.1.2.2 注重单体建筑空间形式 |
5.1.3 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方式 |
5.1.3.1 院落式空间组织 |
5.1.3.2 廊道式空间组织 |
5.1.4 建筑与自然的互动性表达 |
5.1.4.1 庭院空间将自然元素引入 |
5.1.4.2 模糊的建筑内外边界设计 |
5.1.4.3 对场地外景观的借景处理 |
5.1.5 学修氛围以及意境的营造 |
5.1.5.1 将文化元素植入日常环境 |
5.1.5.2 通过引导增强空间的感知 |
5.1.5.3 富有审美情趣的空间体验 |
5.2 弘法寺本焕学院综合楼设计实践 |
5.2.1 设计背景 |
5.2.1.1 设计目标 |
5.2.1.2 场地概述 |
5.2.2 设计构思 |
5.2.2.1 适应场所的建筑形态设计 |
5.2.2.2 使用需求指导的空间设计 |
5.2.2.3 灵活多变的空间流线组织 |
5.2.2.4 建筑与自然的多维度融合 |
5.2.2.5 学修氛围以及意境的营造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 |
附录 B 调研表 |
附录 C 经典寺院学修空间调查表 |
附录 D 四大书院学修空间调查表 |
致谢 |
(5)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综述 |
一、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发展概况 |
(一)京杭大运河历史概况 |
(二)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儒学发展 |
二、京杭大运河沿线文庙 |
(一)价值重大型文庙 |
(二)价值重要型文庙 |
(三)价值存在型文庙 |
三、京杭大运河沿线书院 |
(一)北京段书院 |
(二)天津段书院 |
(三)河北段书院 |
(四)山东段书院 |
(五)江苏段书院 |
(六)浙江段书院 |
四、京杭大运河沿线其它儒学物质文化遗产 |
(一)藏书楼 |
(二)儒家名人庙祠 |
(三)贡院 |
五、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一)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1.因地制宜,分类保护 |
2.明确责任,分层管理 |
3.找准优势,提升保护 |
(二)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1.功能延续 |
2.功能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6)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说明 |
第一章 从藏书楼向图书馆的变迁 |
第一节 藏书楼的衰落 |
一、战争对藏书楼的破坏 |
二、封建社会解体对藏书楼的冲击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的诞生 |
一、传教士对西方图书馆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二、早期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 |
三、国人创建近代图书馆的初期尝试 |
第三节 从重藏轻用到公开开放 |
一、重藏轻用 |
二、从封闭到开放 |
三、从服务精英到服务公众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初创 |
第一节 外侨创立的图书馆 |
一、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
二、“上海图书馆” |
三、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 |
四、圣约翰大学图书馆 |
第二节 文化精英和官商创建的图书馆 |
一、文化精英创建的图书馆 |
二、官商创办的图书馆 |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的早期公共文化服务 |
一、面向公众 |
二、拓展服务 |
第三章 上海近代图书馆的发展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
一、图书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
二、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
三、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
一、公共阅览的全面展开 |
二、公共文化展览遍地开花 |
三、文化演讲服务盛行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日军侵略对图书馆的破坏 |
一、“一·二八”事变与东方图书馆的损毁 |
二、抗日战争中图书馆的破产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
一、积极开展阅览服务 |
二、举办各种文化及学术活动 |
三、收集保存文献、保护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战后(1945-1949 年)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兴 |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 |
二、学术研究服务 |
三、迎接服务新转型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特色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公立图书馆 |
一、专为英美外侨服务的工部局公共图书馆 |
二、为上海公众服务的上海市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力量创办的私立图书馆 |
一、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上海通信图书馆 |
二、为平民服务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
第三节 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藏书楼与图书馆并不对立 |
2 阻碍藏书楼发展的因素 |
2.1 藏书楼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读者数量实在太小 |
2.2 古代藏书少 |
2.2.1 文字载体笨重昂贵 |
2.2.2 古籍成书困难 |
2.2.3 图书收集艰难 |
2.2.4 社会知识总量有限 |
2.3 图书的保存问题 |
2.4 图书的流通 |
3 现代图书馆的情况 |
4 古代统治者并不因愚民而限制藏书楼 |
5 宗法制度导致的公共分享意识缺失也不准确 |
6 结束语 |
(8)“藏书楼”为什么不能成为“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本质区别 |
2 政治文明方面 |
2.1 古代国家本身即是私有的 |
2.2 民众本身也归统治者私有 |
2.3 社会资源为民众公有的观念直到民国才出现 |
3 经济文明方面 |
3.1 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对文教事业投入很少 |
3.2 古籍的数量少, 价值高 |
3.2.1 图书制作工艺和技术落后 |
3.2.2 书籍收集艰难 |
3.3 图书的保存和流通困难 |
3.4 民众普遍穷困, 无暇顾及精神文化需求 |
3.5 只有发达的社会经济才能诞生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
4 文化文明方面 |
4.1 有阅读需求的人群实在太少 |
4.2 阅读的功利化明显 |
4.3 精神文明发达的社会是图书馆赖以发展的基础 |
5 结束语 |
(9)“藏书楼”与“图书馆”的三种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作为一种机构的继承和发展 |
1.1 发展说 |
1.2 古代藏书楼发展成近代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必然事实 |
1.3 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联系紧密 |
1.4 西方国家的藏书机构一直都是“图书馆” |
2 作为两种类似机构的消亡和移植 |
2.1 重生说 |
2.2 传统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的性质根本不同 |
2.3 两者经费、用途、目的根本不同 |
2.4 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是西方舶来品 |
3 认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始于近代的藏书楼 |
3.1 继始说 |
3.2 近代藏书楼是清末仿照西方图书馆建立的 |
3.3 近代藏书楼与古代藏书楼的不同 |
4 总结 |
(10)嘉兴、湖州地区传统藏书楼现状调查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国内专着类研究 |
1.4.2 国内学术论文研究 |
1.4.3 国内期刊论文研究 |
1.5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藏书楼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2.1 藏书楼的相关概念 |
2.1.1 藏书 |
2.1.2 藏书家 |
2.1.3 藏书楼 |
2.2 藏书楼的类型与特点 |
2.2.1 官府藏书楼及特点 |
2.2.2 私家藏书楼及特点 |
2.2.3 寺观藏书楼及特点 |
2.2.4 书院藏书楼及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3 嘉兴、湖州地区私家藏书楼发展脉络及现状 |
3.1 嘉兴地区私家藏书的发展历程 |
3.1.1 嘉兴藏书事业的兴起 |
3.1.2 嘉兴藏书事业的兴盛 |
3.1.3 嘉兴藏书事业的繁荣 |
3.1.4 嘉兴藏书事业的变革 |
3.2 嘉兴地区私家藏书楼现状 |
3.2.1 曝书亭 |
3.2.2 衍芬草堂 |
3.2.3 西涧草堂 |
3.3 湖州地区私家藏书的发展历程 |
3.3.1 湖州藏书事业的兴起 |
3.3.2 湖州藏书事业的兴盛 |
3.3.3 湖州藏书事业的繁荣 |
3.3.4 湖州藏书事业的变革 |
3.4 湖州地区私家藏书楼现状 |
3.4.1 皕宋楼千甓亭 |
3.4.2 嘉业堂 |
3.4.3 文治藏书楼 |
3.5 本章小结 |
4 嘉兴、湖州地区私家藏书楼空间营造分析 |
4.1 私家藏书楼的选址与布局 |
4.1.1 藏书楼的选址类型 |
4.1.2 藏书楼的布局形式 |
4.2 私家藏书楼的空间组织 |
4.2.1 藏书楼的空间序列 |
4.2.2 藏书楼的空间形态 |
4.2.3 藏书楼的视觉分析 |
4.2.4 藏书楼的理景手法 |
4.3 实例分析 |
4.3.1 曝书亭 |
4.3.2 皕宋楼 |
4.3.3 嘉业堂 |
4.3.4 衍芬草堂 |
4.3.5 西涧草堂 |
4.3.6 文治藏书楼 |
4.4 本章小结 |
5 嘉兴、湖州地区私家藏书楼建筑特点分析 |
5.1 藏书楼建筑的平面形制 |
5.1.1 园林厅堂形制 |
5.1.2 合院通道形制 |
5.1.3 近代别墅形制 |
5.1.4 书楼内其他建筑形制 |
5.2 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形态 |
5.2.1 围护形态 |
5.2.2 屋顶形态 |
5.2.3 造型手法 |
5.3 藏书楼建筑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
5.4 藏书楼建筑的技术措施 |
5.4.1 采光、通风 |
5.4.2 排水系统 |
5.4.3 防火、防潮 |
5.5 藏书楼建筑的材料选取 |
5.5.1 木材 |
5.5.2 石材 |
5.5.3 砖瓦 |
5.6 藏书楼建筑细部与装饰 |
5.6.1 门 |
5.6.2 窗 |
5.6.3 雕刻艺术 |
5.6.4 铁艺装饰 |
5.6.5 建筑色彩 |
5.6.6 匾额楹联 |
5.6.7 室内陈设 |
5.7 本章小结 |
6 藏书楼建筑遗产的价值与启示 |
6.1 藏书楼建筑的价值分析 |
6.1.1 社会历史价值 |
6.1.2 文化艺术价值 |
6.1.3 地域环境价值 |
6.2 藏书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
6.2.1 藏书楼的保护建议 |
6.2.2 藏书楼的利用建议 |
6.3 藏书楼建筑文化启示 |
6.3.1 藏书楼的环境观 |
6.3.2 藏书楼的营造观 |
6.3.3 藏书楼的人文观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 |
附录 藏书楼测绘图 |
致谢 |
四、古代藏书楼封闭之原因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作家与“藏书楼”[J]. 冯佳,张鸿声.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02)
- [2]清代藏书开放思想研究[D]. 姬广凯.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浙江绍甬地区明清传统书院建筑研究[D]. 周晨阳.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寺院与书院的传统“学修”空间比较研究[D]. 刘聪玲. 湖南大学, 2020(12)
- [5]京杭大运河沿线儒学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 郭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上海近代图书馆发展研究[D]. 刘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J]. 陈银涛. 晋图学刊, 2018(01)
- [8]“藏书楼”为什么不能成为“图书馆”[J]. 陈银涛. 晋图学刊, 2017(06)
- [9]“藏书楼”与“图书馆”的三种关系[J]. 陈银涛. 晋图学刊, 2017(05)
- [10]嘉兴、湖州地区传统藏书楼现状调查及研究[D]. 王宗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