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走向审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学,艺术,能力,艺能,主体,现象学,内容。
走向审美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茜[1](2019)在《从“气韵”到“气氛”:走向日常感知世界的审美现象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气氛美学的角度来看,气韵从属于艺术形象单方面的审美特性拓展为艺术形象与欣赏者、事物与感知者共在的意向性审美经验。气韵既是艺术形象或事物迷狂式的空间存在方式,也是欣赏者性情化的身体在场方式,同时还是由人和事物、艺术形象和欣赏者共同营造的意向性审美空间的敞开方式。从气氛美学的视角理解气韵也揭示出日常感知经验与艺术审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基于气韵体验的艺术审美训练能够通过塑造人的趣味偏好与感受力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实践行动的审美标准,这对于提高感知经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减少审美经济学和消费主义对人的隐蔽操控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建平[2](2019)在《解读、解构、重构:语用教学走向“审美”叁步曲》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语用的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不仅包括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包括工作、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不仅包括实用的、工具的"语言文字运用",也包括审美的、文学的"语言文字运用"。这表明:审美是语用的内容,审美性表达更是语用的追求。语用视域下的审美是一种言语体验和表达,是基于"形式感"的体认和创生,以审美性表达、创意性表达为语用目标。对具体的课文教学而言,要读懂文字表达上的情趣和趣味,(本文来源于《阅读》期刊2019年71期)
黄友鑫[3](2019)在《文学审美批评传统及其当代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先从文艺美学时代意义进行分析;再分析文艺美学审美传统;然后阐述政治美学对文艺审美的价值增值;其次分析文艺审美流派;最后阐述文艺审美当代发展的反思。以期使得更多文艺美学的相关专业人士对文学审美批评传统及其当代走向进行深入了解。(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18期)
李拓[4](2019)在《“走向环境审美”的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于2015年改组后,至今已走到第五个年头,其前身为发起于2003年的"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随着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环境设计"已不再囿于一种纯艺术审美的窄化视野当中,而是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人居环境系统下的审美框架中。学年奖的改组变化也因应于此,并由此走向一条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08期)
梁昌辉[5](2019)在《走向审美:校本阅读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第叁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叁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我们对待校本阅读大约也可以有这样叁种基本态度: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实用的阅读,求其读了管用,比如可以学到阅读与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巧,其下者即为应付考试有效,可以得高分;科学的阅读,意在求知,是一种认知式的阅读,指向知(本文来源于《师道》期刊2019年08期)
陈文婷[6](2019)在《从社会问题走向身份建构——论20世纪80年代问题小说的审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报刊发表了一批紧贴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生活、婚姻、工作等各方面问题的小说作品,借此讨论了新时期相关社会问题。小说在表达时代热点时以刻画人物内心为支点,建构出独特的审美趣旨。以《文学报》为代表的一些专业报刊对问题小说创作现状进行讨论,因报刊定位、论述范围、论者身份等诸多原因的局限,讨论并没有深入下去,也造成了文学史对问题小说的忽视。对这一文学写作现象的研究不仅弥补了问题小说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缺席"现象,而且有助于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分子身份建构的实质。(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习婷[7](2019)在《浑:常州词派审美宗尚的确立与晚清词学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论中的"浑"是从诗学借用的既有范畴,其内涵旨趣的变化始终与诗词关系的调整相关合。"浑"在宋代诗论中有着风格"浑厚"与中作"浑成"两种主要含义。在"以诗为词"的语境中,"浑"主要是指创作上的要求,而并非词的整体风格。常州词派将二者合二为一,既吸纳诗之"浑厚"体性,又详论词之"浑成"手法,最终赋予"浑"词学内涵,并将其确立为最高审美境界。"浑"所隐含的以诗衡词的批评逻辑,成为晚清词学中一大主流,也触发了讨论词法的"梦窗热潮",最终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作用下走上复古的回归。(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9年04期)
陈星玲[8](2019)在《日本:走向审美创造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办,来自俄罗斯的风情歌舞、巴基斯坦的民谣、土耳其的火舞等具有各国特色的歌舞节目,共同承载了促进亚洲文化繁荣的美好祈愿。其中日本的和太鼓表演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充满无限张力,更充斥着浓浓的日式和风特色。在这场精彩纷呈的表演中,日本的艺术教育可见一斑。艺术是儿童最佳的心智启蒙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深邃的事物与原理。而艺术教育绝非天才教育,应为全体学生所共有。日本艺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从(本文来源于《青春期健康》期刊2019年11期)
孙盛辉[9](2019)在《审美如何走向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西方美学关于“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历史语境,考察当代法国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的审美概念。朗西埃关于美学与艺术的全部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应“审美如何走向政治”的激进版本,呈现出同历史上其他理论家相比极为迥异的面貌。在他为我们提供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朗西埃审美概念最为独特之处:在朗西埃的激进平等视域中,审美主体与政治主体不存在泾渭分明的区别,“审美”与“政治”皆是同一个平等主体之平等实践的不同领域,通过“感知分配”这一独特概念,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实现了自然的转化。因此,朗西埃审美概念的核心问题便转化成了“现代的政治—审美主体”的生成问题。朗西埃改变了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审美如何走向政治”这一问题的回应方式,不再试图将审美主体转化为政治主体以实现审美的感性能量介入现实经验领域的政治问题,而是将审美主体与政治主体进行了同一化操作,这种同一化操作从重新确立政治主体开始。通过对于以往政治哲学所蕴含的不平等秩序的揭示和对民主的新理解,朗西埃规划了一种新型态的政治行动主体——“无分之分”。“无分之分”通过践行平等预设而与共同体内部的依据等级秩序所建立的话语逻辑产生冲突,引发“歧义”的出现。“歧义”的出现导致了原有的“治安秩序”的断裂,扰乱了共同体内部关于可见与不可见、可感与不可感的秩序,由此实现对“感知分配”机制的搅动。在此搅动行动中,作为政治主体的“无分之分”引入了被既有的感知模式所排斥的事物,同时构建了一种新的、异质性的感知模式,重新配置了可见、可感的感知秩序。“感知分配”成为了连结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的关键因素。朗西埃从“审美”的感性维度出发,将“美学”理解为一种界定可见性、可感性的特定感知模式。广义上的美学即是感知分配本身,狭义上的美学则是对艺术的可见性、可感性的衡量,即艺术领域的感知分配。就此而言,政治与审美同属“感知分配”的不同领域,政治主体与审美主体在此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朗西埃具体阐述了现代的政治—审美主体如何通过引发艺术领域的“歧义”而实现“重构感知”的政治目的,这一过程通过变革艺术的可见性、可感性形式而引发“歧感”效应从而使得一个时代通行的“艺术体制”发生激烈的变革,让曾经在艺术创造中被共同体等级秩序所遮蔽和无视的元素在新的艺术产品中得到平等的呈现,使艺术在“自律”与“他律”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扰乱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以此扰乱艺术领域的“感知分配机制”,使平等的理念在人民的审美感知中直观地呈现,由此实现艺术的政治功能。(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陈星玲[10](2019)在《日本:走向审美创造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是儿童最佳的心智启蒙,有助于“人类的自我发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深邃的事物与原理。艺术教育绝非天才教育,而应为全体学生所共有。日本艺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受中获得审美体验,并(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报》期刊2019-03-27)
走向审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语用的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不仅包括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包括工作、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不仅包括实用的、工具的"语言文字运用",也包括审美的、文学的"语言文字运用"。这表明:审美是语用的内容,审美性表达更是语用的追求。语用视域下的审美是一种言语体验和表达,是基于"形式感"的体认和创生,以审美性表达、创意性表达为语用目标。对具体的课文教学而言,要读懂文字表达上的情趣和趣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走向审美论文参考文献
[1].王茜.从“气韵”到“气氛”:走向日常感知世界的审美现象学[J].江西社会科学.2019
[2].张建平.解读、解构、重构:语用教学走向“审美”叁步曲[J].阅读.2019
[3].黄友鑫.文学审美批评传统及其当代走向[J].东西南北.2019
[4].李拓.“走向环境审美”的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J].装饰.2019
[5].梁昌辉.走向审美:校本阅读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第叁维[J].师道.2019
[6].陈文婷.从社会问题走向身份建构——论20世纪80年代问题小说的审美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习婷.浑:常州词派审美宗尚的确立与晚清词学走向[J].东南学术.2019
[8].陈星玲.日本:走向审美创造的中小学艺术教育[J].青春期健康.2019
[9].孙盛辉.审美如何走向政治[D].海南师范大学.2019
[10].陈星玲.日本:走向审美创造的中小学艺术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