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综合分析柴北缘东段区域构造背景、残留地层分布、构造变形、裂变径迹和构造演化史,认为研究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可划分为燕山早中期伸展弱断陷—挤压坳陷、燕山晚期挤压隆升、喜马拉雅早期弱挤压坳陷和喜马拉雅晚期强烈逆冲4个阶段。不同构造带的沉降、隆升活动时间与强度存在差异,燕山晚期的差异剥蚀决定了中—下侏罗统的残留展布,喜马拉雅晚期不同的改造作用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架。构造运动期次和强度控制了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过程和生排烃期次,燕山期以来继承性古隆起和喜马拉雅早期发育的古构造是深层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有效烃源岩落实、古构造继承性发育、油源断裂时空匹配较好的马海东构造L1井的勘探发现证实了以上认识。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孙波,王金铎,王大华,肖永军,张俊锋,柴先平,林武,陈云锋
关键词: 柴北缘东段,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油气控制作用,勘探方向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柴北缘东段中生界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恢复”(YKK1710)
分类号: P618.13
页码: 351-360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3663K
下载量: 98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柴北缘赋煤区构造单元新厘定[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 [2].柴北缘东段构造特征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3(02)
- [3].柴北缘东段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构造演化模式探讨[J]. 高校地质学报 2014(02)
- [4].柴北缘东段中、新生代构造物理模拟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9)
- [5].柴北缘东段石炭纪沉积特征及原型盆地恢复[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1)
- [6].柴北缘大柴旦红旗沟金矿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2)
- [7].柴北缘榴辉岩的变质演化——进展、规律、成因与问题探讨[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4)
- [8].柴北缘西段新生代弧形构造带演化历史及成藏过程[J]. 地质与勘探 2016(02)
- [9].柴北缘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 内江科技 2015(05)
- [10].柴北缘泥盆系牦牛山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J]. 西部探矿工程 2014(09)
- [11].柴北缘地区断裂控藏综合模式[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02)
- [12].柴北缘西端盐场北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含矿性分析[J]. 岩石学报 2018(08)
- [13].柴北缘超高压地体折返过程中地壳深熔的岩石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019(10)
- [14].柴北缘东段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6)
- [15].柴北缘潜西地区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因素分析[J]. 青海石油 2009(03)
- [16].青海柴北缘“三低”油藏自生气压裂体系研究与现场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3(12)
- [17].柴北缘构造带泥盆纪构造属性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8].柴北缘沙柳河地区洋壳超高压变质单元中异剥钙榴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学前缘 2011(02)
- [19].柴北缘红山沟煤矿聚煤规律和构造控煤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4)
- [20].苏干湖地区与柴北缘侏罗系原始沉积关系探讨[J]. 地质论评 2018(05)
- [21].柴北缘锡铁山地区镁铁质岩石的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12(12)
- [22].柴北缘地区古近系储层地质控制因素分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02)
- [23].柴北缘滩间山群玄武岩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4].柴北缘西段侏罗系沉积特征[J]. 古地理学报 2017(04)
- [25].柴北缘西段古近纪物源体系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8(01)
- [26].柴北缘腹部深层异常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J]. 沉积学报 2018(04)
- [27].原特提斯洋的俯冲、增生及闭合:阿尔金-祁连-柴北缘造山系早古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J]. 岩石学报 2015(12)
- [28].柴北缘大型基底断裂——马仙断裂的构造特征研究[J]. 地质科学 2010(01)
- [29].柴北缘锡铁山滩涧山群c岩性组的时代归属及其物源特征[J]. 地质学报 2014(06)
- [30].柴北缘构造活动及其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