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配体论文_徐晓南,王梦琳,张丁

导读:本文包含了和配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先导,化合物,晶体,荧光,氢键,能级。

和配体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南,王梦琳,张丁[1](2019)在《不同炎症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和配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炎症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Eph)和ephrin配体的影响。方法采用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在0、1、2、6、12、24 h时,检测hPDLFs Eph受体及ephrin配体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TNF-α和IL-1β均可引起hPDLFs Eph受体和ephrin配体发生时间依赖性变化。两组中ephrinA2表达量24 h内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均<0.05),TNF-α组的ephrinA2 mRNA 1 h时即出现明显高表达,24 h时TNF-α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IL-1β组(P<0.05)。EphB4在短时间高表达后,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趋势。结论 TNF-α和IL-1β均可引起hPDLFs EphB4和ephrinA2的表达变化,两者引起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但TNF-α的作用更显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艳,章小慧,徐志广,陈华彬,刘海洋[2](2019)在《取代基和配体的负离子效应对(TPFC)Mn(Ⅴ)O轴向配位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P86方法对系列β位取代的锰(Ⅴ)-氧咔咯(TPFC) Mn(Ⅴ) O配合物与咪唑的轴向配位作用,以及无β位取代的(TPFC) Mn(Ⅴ) O与4-甲基咪唑和吡咯的轴向配位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显示:β位取代基吸电子性质和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均能缩短配位键长并增强结合能,显着增强(TPFC) Mn(Ⅴ) O配合物的轴向配位作用,其中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影响更加显着.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发现,这2种效应加强(TPFC) Mn(Ⅴ) O轴向配位作用的主要因素:配位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N)与Mn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Mn,4s)和锰氧反键轨道σ*(Mn≡O)间形成较大的二级微扰稳定化能E(2).(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田田,郑盛润[3](2018)在《基于4-(1-咪唑基)苯甲酸配体构筑的一个单一配体和两个混和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1-咪唑基)-苯甲酸(HIBA)为配体,与Cu(NO_3)2·6H_2O和Cd(Ac)_2·2H_2O在加入或不加入5-硝基间苯二甲酸(H_2NPA)的情况下,通过水热法得到了3个新的配位聚合物,分别为{[Cu(IBA)_2]·DMF}n(1)、{[Cd(IBA)2(H_2O)]·3H_2O}n(2)和[Cd_3(IBA)_2(NPA)_2]n(3)。配合物1和2分别为4重和3重穿插的具有金刚石拓扑网络的叁维框架结构,配合物3是由混合配体形成的基于一维Cd-羧基次级构筑基元的叁维框架结构,其一维构筑基元由Cd髤离子通过IBA-和NPA2-配体同时桥联形成的。此外,还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晶相纯度以及配合物2和3的荧光性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阮亚杰,邹淑凯,杜各各,刘宝林[4](2017)在《混和配体体系双核Ni(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双核化合物Ni_2H_3LHL_1·CH_3OH(Ⅰ),并通过IR,元素分析,UV-vis和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Pī空间群,叁斜晶系.晶胞参数:a=1.229 5(1)nm,b=1.236 8(1)nm,c=1.642 9(2)nm,α=69.083(2)°,β=82.337(2)°,γ=86.421(2)°,V=2.312(4)nm3,Z=2,C_(45)H_(52)NiN_8O_(13),M=1 030.37,ρ_c=1.480 g/cm~3,μ(MoK_α)=0.888 mm~(-1),F(000)=1 076,GOOF=0.908,Z=2,R1=0.058 3,wR_2=0.100 7,I>2σ(I).化合物Ⅰ的结构由双核单元组成.通过不同分子间O-H…O和N-H…O相互作用显示出四核氢键合框架.(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马虹莹[5](2017)在《毒物代谢酶CE2探针种属差异比较和配体结合位点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羧酸酯酶2(carboxylesterases 2,CE2)可催化水解含羧酸酯键、酰胺键、硫酯键等酯类环境毒物及致癌物,已作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生物标志物而被广泛应用。用小分子探针底物测定生物标志物的活性,可快速、灵敏的反应环境样品和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本文以新型人羧酸酯酶(human carboxylesterases 2,hCE2)特异性荧光探针(比率型双光子荧光探针NCEN和近红外探针底物DDAB)开展毒物代谢酶CE2荧光探针种属差异及其配体结合位点的探索。(1)通过探针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轮廓和几种酯酶特异抑制剂对DDAB水解的抑制情况,结合不同种属间羧酸脂酶(Carboxylesterases CE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对比结果和CE2倾向于代谢小酰基、大醇基底物结构特点,通过比较代谢动力学常数V_(max)和K_m明确探针DDAB与NCEN在不同生物种属间的代谢差异。(2)利用同源模建,获得hCE2蛋白结构,并通过分子对接计算和动力学抑制实验预测荧光探针DDAB、NCEN和FD(商品化h CE2荧光探针)与hCE2的配体结合位点。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获得了NCEN和DDAB在不同种属中的代谢动力学类型,及其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通过比较试验结果与计算数据得出NCEN和DDAB这两种荧光探针在人、大鼠、小鼠、猴、狗和猪肝微粒体中主要是由CE2水解。并得出DDAB、NCEN和FD与hCE2的配体结合位点各不相同。为之后利用探针DDAB和NCEN检测哺乳动物体内CE2催化活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快速、灵敏、高通量的检测环境样品和生物体内酯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7-06-30)

姚停停[6](2017)在《基于受体和配体策略的计算机辅助农药生物合理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农业有害生物的抗性日益严重,农药的生态毒理与环境相容性要求日趋严格,传统的农药分子设计方法已经显露出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当今新农药创制研究急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支持。本论文围绕农药创制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尝试以农业有害生物特定的关键生理生化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运用生物合理设计理念,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手段,从受体结构或配体结构出发,实现先导化合物的高效筛选和合理优化,力争为我国新农药创制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方案。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创新性研究:1)首次尝试以真菌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JAK激酶作为靶标受体,发展了一种基于JAK激酶结构的选择性杀菌先导化合物的虚拟筛选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成功地发现了选择性杀菌先导化合物V4,该化合物对于水稻纹枯病菌丝的EC50值达到0.87 μg/ml。同时,筛选到了活性优异的抗肿瘤JAK抑制剂先导化合物V8。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对接研究了先导化合物的作用模式及其选择性产生的结构基础。2)选择真菌线粒体呼吸链中关键复合物琥珀酸脱氢酶(SDH)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SDHI类杀菌剂结构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酰胺官能团”特征的药效团模型虚拟筛选方法,并通过虚拟组合化学库构建,成功地发现了具有新颖吡唑联苯甲酸骨架的先导化合物A16c,离体生测表明该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和稻瘟病的EC50值分别达到1.9、4.1 mg/L,优于对照噻呋酰胺;活体生测表明该化合物对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也优于噻呋酰胺(200 mg/L)。此外,体外酶活抑制测定表明A16c对于SDH的IC50值为1.07 μM。3)基于琥珀酸脱氢酶的结构对先导化合物A16c的羧酸母核进行骨架迁越,设计、合成了 45个新颖的吡唑呋喃/吡咯甲酰胺类化合物,并进行深入地构效关系研究,成功发现了二次先导化合物12Ⅲ-f。该化合物对于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菌丝的EC50分别达到1.2和0.5 mg/L,相比A16c活性得到显着提高,并且12Ⅲ-f对于油菜菌核病的活体防治效果优于对照噻呋酰胺(200 mg/L)。4)选择昆虫脂质代谢中的关键蛋白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广谱高效ACCase抑制剂螺虫乙酯的作用机制及其代谢途径,发现对其螺环季酮酸母核的C8、C5’、C2’位进行衍生,有望改善先导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为提高分子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识别模型的先导化合物衍生方法。通过预测发现向C5’位引入肟甲醚基团或进行环合修饰,有望在保持先导骨架杀虫活性的前提下,提高其代谢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该类骨架的进一步合理优化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25)

彭宇涛[7](2017)在《适配体和配体调控纳米银催化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钾离子和铵根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蛋白质以及环境分析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不仅能够检测吸附到金属表面的单分子层和亚分子层的分子,还能将表面分子的结构信息给出,具有快速、灵敏、信息丰富、选择性高等特点,应用广泛。本文将银纳米粒子(AgNPs)催化、核酸适配体、配体等反应与RRS以及SERS光谱技术结合,建立了测定痕量钾离子、铵根离子的适配体纳米银催化RRS和SERS新方法。具体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室温条件下,H_2O_2和HAuC14反应以及葡萄糖和AgNO3反应较慢,而在加入纳米微粒后,纳米微粒具有催化作用,催化此反应得到红色粒径较大不规则的金纳米颗粒,在370nm处产生一个共振瑞利散射峰(RRS),维多利亚蓝4R(VB4r)分子探针分别在1616 cm~(-1)处有一个较强的SERS峰。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AgNP)催化剂的浓度在0.05~0.80μmol/L范围内,在I1616cm~(-1)处增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同时也对球形纳米银(AgNP)、叁角形纳米银(AgNTs)、棒状纳米银(AgNR)纳米催化剂对H202-HAuCl4、葡萄糖-AgN03微粒反应的催化进行了研究。纳米银颗粒本身具有较强的纳米催化作用,在加入适配体后,纳米银颗粒被适配体包裹,可以有效的降低纳米银的催化作用,SERS/RRS信号较弱。以VB4r作为SERS探针,由于AgNP有较强的催化作用。AgNPs浓度在0.05-0.6μmol/L范围内与I1615cm~(-1)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适配体反应液中,Apt对纳米银催化H202还原HAuCl4生成金纳米粒子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产物金纳米微粒在1615cm~(-1)处有一较强的拉曼散射峰。随着Apt+浓度增大,催化作用减弱,导致体系在1615cm~(-1)处的拉曼散射峰降低。Apt浓度在0.5~16nmol/L范围内与其拉曼散射峰降低值△I1615cm~(-1)成线性。当溶液中存在K+时,由于适配体对钾离子的亲和力较强,因此K+与Apt形成Apt-K+结构,此后,Apt对AgNP的亲和力变弱,从而使AgNP从AgNP-Apt中析出并恢复了催化作用,对H202-HAuCl4/GLC-AGNO3反应催化生成的纳米金/银,分别在1615cm~(-1) 1616cm~(-1)处各有一个较强的拉曼峰。随着K+浓度的增加,体系在1615 cm~(-1) 1616cm~(-1)处拉曼峰线性增强,K+浓度在50-4500nmol/L范围内与SERS增强值ΔI1615cm~(-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简便检测K+的适配体纳米金催化SERS和RRS新方法。2.纳米银颗粒本身具有较强的纳米催化作用,在加(C6H5)4BNa配体后,纳米银颗粒被(C6H5)4BNa配体包裹,可以有效的降低纳米银的催化作用,SERS/RRS信号较弱。以VBB作为SERS探针,由于AgNP有较强的催化作用。AgNPs浓度在0.05-0.6μmol/L范围内与I1615cm~(-1)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适配体反应液中,(C6H5)4BNa配体对纳米银催化H202还原HAuCl4生成金纳米粒子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产物金纳米微粒在1616 cm~(-1)处有一较强的拉曼散射峰。随着(C6H5)4BNa配体浓度增大,催化作用减弱,导致体系在1616 cm~(-1)处的拉曼散射峰降低。配体浓度在0.25~2.25μmol/L范围内与其拉曼散射峰降低值△I1615。m~(-1)成线性。当溶液中存在NH_4~+时,由于(C6H5)4BNa配体对钾离子的亲和力较强,因此NH_4~+与(C6H5)4BNa反应形成(C6H5)4BNH4结构,此后,(C6H5)4BNa配体对AgNP的亲和力变弱,从而使AgNP从(C6H5)4BNa配体中析出并恢复了催化作用,对H202-HAuCl4/GLC-AgN03反应催化生成的纳米金/银,分别在1615cm~(-1),1616cm~(-1)处各有一个较强的拉曼峰。随着K+浓度的增加,体系在1615cm~(-1)、1616 cm~(-1)处拉曼峰线性增强,NH_4~+浓度在50-3500nmol/L范围内与SERS增强值ΔI1615。m~(-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灵敏、简便检测NH_4~+的配体调控纳米银催化SERS和RRS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张向前,邓玲玲,冯新港,许静秀,贾英英[8](2016)在《日本血吸虫Wnt信号通路受体和配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日本血吸虫Wnt信号通路受体和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日本血吸虫5个Wnt配体和4个Frizzled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了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p3×FLAG-Wnts、pRK5-frizzleds-myc真核表达载体均能在293T细胞中被成功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所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与理论分子质量相符。双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共转染受体和配体重组质粒p3×FLAG-Wnt2、p3×FLAG-Wnt4与pRK5-frizzled5-myc、pRK5-frizzled8-myc能够在同一细胞内共表达。本研究为下一步分析Wnt受体和配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陈敏[9](2016)在《氧化还原、路易斯酸和配体调控在烯烃聚合以及共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Drent催化剂问世以来,大量基于膦磺酸配体的钯,镍催化剂(尤其是钯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乙烯聚合以及乙烯与多种极性单体的共聚。经过多年的研究,通过简单的配体调节来得到新型高效的膦磺酸钯镍配合物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尝试引入新的化学调控手段(氧化还原调控,路易斯酸调控),从而实现对烯烃聚合过程的调节。近年来,鉴于膦磺酸镍体系在聚合过程中所表现出问题:热稳定性差;所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低;很难进行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因此我们的工作同时也聚焦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二茂铁基团的膦磺酸钯配合物。由于二茂铁基团的氧化还原特性,这些钯配合物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氧化还原态之间的可逆转换。通过氧化还原调控的钯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乙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以及降冰片烯的单聚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质。这种催化效果的不同在降冰片烯的聚合中尤其明显:氧化态的钯催化剂可以进行降冰片烯的聚合,而还原态的催化剂则不能。利用二者对降冰片烯催化效果的区别,我们进行了原位调控,成功实现了对聚合过程的开/关调控。这是首次通过氧化还原调控这一概念对烯烃聚合过程实现有效的调节。2.其次,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烯丙基配位的膦磺酸镍,钯配合物,同时也成功的分离出由路易斯酸B(C_6F_5)_3络合所形成的两性离子化的镍配合物。在将冰片烯聚合过程中,镍配合物表现出很低的活性。但当体系中加入路易斯酸B(C_6F_5)_3后,活性比之前提高4000倍。通过条件优化,活性可以高达1.2×107g·mol~(-1)·h~(-1)。有趣的是,无论加入路易斯酸B(C_6F_5)_3与否,相同配位环境的钯催化剂对降冰片烯未表现出活性。在乙烯聚合过程中,当加入路易斯酸B(C_6F_5)_3后,镍催化剂活性显着提高,分子量随之降低。对于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B(C_6F_5)_3配位后的镍配合物亲电性增强。在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过程中,镍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共聚物中降冰片烯的插入比可达到10.1%。当引入B(C_6F_5)_3后,镍催化剂对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活性会稍有降低。3.另外,我们通过理性设计,成功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的膦磺酸镍催化剂。其中设计因素包括:增加金属催化剂轴向上以及骨架上的位阻;改变金属配合物的电子效应。我们所制备膦磺酸镍催化剂的高性能体现在:催化剂聚合活性高,热稳定性好,聚乙烯分子量高;可以进行乙烯与多种极性单体的共聚且得到的共聚物分子量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9-20)

王恒,翟光美,张继涛,杨永珍,刘旭光[10](2016)在《PbS量子点能级结构的尺寸和配体依赖性及其对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和吸收光谱测试,确定了有机配体(油酸)和原子配体(四正丁基碘化铵,TBAI)钝化的不同粒径(2.6~4.5 nm)Pb S量子点的导带和价带能级,并研究了量子点尺寸对Pb S/TiO_2异质结电池(空气气氛中制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 S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受其粒径大小和表面配体特性的影响。当Pb S量子点尺寸从2.6 nm增加至4.5 nm时,油酸包覆Pb S量子点的导带底从–3.67 eV减小到–4.0 eV,价带顶从–5.19 eV增加到–4.97 eV;而对于TBAI配体置换的Pb S量子点,其导带底和价带顶则分别从–4.15 eV和–5.61 eV变化至–4.51 eV和–5.46 eV。粒径为3.9 nm的Pb S量子点所制备的电池性能最优,其能量转化效率达到2.32%,这可归因于其适宜的禁带宽度、结晶质量和良好的Pb S/TiO_2界面能级匹配度。(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和配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P86方法对系列β位取代的锰(Ⅴ)-氧咔咯(TPFC) Mn(Ⅴ) O配合物与咪唑的轴向配位作用,以及无β位取代的(TPFC) Mn(Ⅴ) O与4-甲基咪唑和吡咯的轴向配位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计算结果显示:β位取代基吸电子性质和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均能缩短配位键长并增强结合能,显着增强(TPFC) Mn(Ⅴ) O配合物的轴向配位作用,其中轴向配体负离子效应影响更加显着.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发现,这2种效应加强(TPFC) Mn(Ⅴ) O轴向配位作用的主要因素:配位氮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N)与Mn原子的孤对电子轨道LP(Mn,4s)和锰氧反键轨道σ*(Mn≡O)间形成较大的二级微扰稳定化能E(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配体论文参考文献

[1].徐晓南,王梦琳,张丁.不同炎症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激酶受体和配体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

[2].徐艳,章小慧,徐志广,陈华彬,刘海洋.取代基和配体的负离子效应对(TPFC)Mn(Ⅴ)O轴向配位作用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田田,郑盛润.基于4-(1-咪唑基)苯甲酸配体构筑的一个单一配体和两个混和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8

[4].阮亚杰,邹淑凯,杜各各,刘宝林.混和配体体系双核Ni(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J].化学研究.2017

[5].马虹莹.毒物代谢酶CE2探针种属差异比较和配体结合位点探索[D].大连交通大学.2017

[6].姚停停.基于受体和配体策略的计算机辅助农药生物合理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7

[7].彭宇涛.适配体和配体调控纳米银催化反应—共振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钾离子和铵根离子[D].广西师范大学.2017

[8].张向前,邓玲玲,冯新港,许静秀,贾英英.日本血吸虫Wnt信号通路受体和配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16

[9].陈敏.氧化还原、路易斯酸和配体调控在烯烃聚合以及共聚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10].王恒,翟光美,张继涛,杨永珍,刘旭光.PbS量子点能级结构的尺寸和配体依赖性及其对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叁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化合物16的分子结构化合物18的π···π作用构筑的二维...由羧酸和迭氮混桥构筑的配合聚合物氰化亚铜与二吡唑基配体形成的1D链状...的合成途径

标签:;  ;  ;  ;  ;  ;  ;  

和配体论文_徐晓南,王梦琳,张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