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网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格,螺旋桨,导管,技术,水下,特性,动力。
混合网格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唐静,崔鹏程,贾洪印,李彬,李欢[1](2019)在《非结构混合网格鲁棒自适应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格式、湍流模型和计算网格是影响CFD数值模拟精度的3个主要因素。结合流场信息的网格自适应技术具备动态优化计算网格的能力,被NASA列为未来CFD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非结构混合网格,发展了网格单元分布优化、表面网格几何投影和空间网格协调匹配3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鲁棒性几何保真的网格自适应系统。首先,为了提高自适应方法的鲁棒性和通用性,发展了基于标准面网格的多面体网格单元分布优化方法。其次,发展了仅依赖表面网格信息的局部曲面重构技术,采用参数点映射方法实现了新增表面网格点的几何投影,消除了自适应系统对几何CAD系统的依赖。再次,采用改进的距离函数方法实现了空间网格与投影后表面网格的快速匹配。最后,结合基于流场特征的自适应探测器,采用二阶格式的有限体积方法,开展了30P30N叁段翼绕流和叁角翼大迎角绕流的网格自适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网格自适应对网格单元的分布进行优化后,流场求解的收敛性和模拟精度都得到了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屈程,焦晓辉[2](2018)在《混合网格技术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叁维混合网格技术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为将叁维混合网格技术应用于DSMC方法,本文首先发展了适用于叁维混合网格的的模拟分子初始分布技术,随后设计了基于直线搜索思想的叁维混合网格模拟分子搜索算法。引入碰撞距离的思想,有效降低了DSMC方法对网格尺度的限制。最后采用叁维混合网格对高超声速过渡流域Apollo飞行器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8年27期)
钟乐[3](2017)在《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的水下机器人与导管螺旋桨水动力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运用弹簧光顺与局部网格重构的组合式动网格网格更新方式来进行网格更新,在水下机器人系统所处流域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其N—S方程。以此研究水下机器人系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水动力特性和各位置螺旋桨的推力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利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进行水动力特性研究是可行的,所获得的数值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下机器人系统真实的水动力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模型试验的补充。导管螺旋桨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下,螺旋桨盘面所感受到的水流进速不同,使得螺旋桨叶切面水动力螺距角不同,造成螺旋桨所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不同,最终导致导管螺旋桨发出不同的推力。水流进速越大,水动力螺距角越小,螺旋桨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越小,则推力越小。反之,则越大。水下机器人系统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主体对周围的流场产生明显的影响:在逆向运动,螺旋桨反转时,由于主体对水流的阻塞作用和外扩作用,造成后桨、左桨、右桨所发出的推力都较单桨大;在正向运动,螺旋桨正转时,在主体两侧形成负伴流,使得两侧的螺旋桨发出的推力减小;主体对水流的阻塞作用,造成后方区域的水流减缓,使后方螺旋桨发出的推力增大;在进行深沉运动、二维直线运动、二维圆周运动、叁维圆周运动时,机器人主体对导管螺旋桨的推力特性产生显着影响。利用Fluent提供的六自由度求解器,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受海流影响下、受到不同外力作用时水下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流速度的增加,水下机器人运动的不稳定性逐渐增加,在运动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偏航,且发生偏航的距离点随着海流速度的增加而提前;随着推力的增加,位移轨迹曲线的曲度逐渐减小,由曲线逐渐过渡为直线;顺向海流影响下水下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明显高于逆向海流影响时的运动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钟乐,吴家鸣,张恩伟,侯玲[4](2017)在《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的导管螺旋桨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采用弹簧光顺与局部网格重构的网格更新方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导管螺旋桨流域内的N-S方程,研究不同运动方式下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及水动力现象。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利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进行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研究方法可行。导管螺旋桨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下,螺旋桨盘面所感受到的水流进速不同,造成螺旋桨所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不同,使得导管螺旋桨发出不同的推力。水流进速越大,螺旋桨产生的轴向诱导速度越小,则推力越小;反之,则越大。(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林育胜[5](2016)在《运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研究运动水下潜器系统的水动力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以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侧向海流作用下水下潜器系统进行直线运动时,水下潜器主体在前进方向上的阻力以及作为水下潜器的主要控制机构的导管螺旋桨所发出的推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观察了由于侧向海流的作用所引起的水下潜器主体尾涡对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的影响,对水下潜器主体所受到的阻力、导管螺旋桨所发出的推力与侧向海流水动力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所采用的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模拟运动中的水下潜器系统中水下潜器主体阻力与导管螺旋桨的推力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耦合的水动力关系,这钟模拟方法具有网格更新简单、不会出现负体积网格、流体变化剧烈区域计算误差较小等优势。计算结果表明:侧向海流对水下潜器系统各组合体流场特性的扰动十分显着;侧向海流所引起的水下潜器主体尾涡对潜器主体阻力以及导管螺旋桨推力特性都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中尾涡所造成在潜器主体尾部与导管螺旋桨连接处的交变力是影响阻力与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这种交变力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为操作过程中保持水下潜器良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只有将水下潜器主体与相应的导管螺旋桨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将这样一个组合整体结合到水下潜器系统具体的运转环境来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才能对水下潜器系统的水动力性能有一个客观的预报。(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18)
张来平,赫新,常兴华,赵钟,张扬[6](2016)在《复杂外形静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技术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生成技术是CFD复杂工程应用的重要环节,网格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准度,因此其已成为CFD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张涵信院士的指导下,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非结构网格、混合网格技术和相应的计算方法研究,并逐步发展至动态混合网格技术及非定常计算方法.在张涵信院士80华诞之际,对近年来作者及团队在网格生成技术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分别介绍了静动态混合网格生成、定常/非定常计算方法、网格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最后,就网格生成技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谨以此文表达对张涵信院士25年来的培养、关怀和帮助的崇高敬意.(本文来源于《气体物理》期刊2016年01期)
李彬,唐静,张健,周乃春[7](2015)在《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的飞行器气动特性模拟软件MFlow的并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运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建立的飞行器气动特性数值模拟软件MFlow。在MFlow软件基础上,对比了不同的消息传递模式对并行效率的影响,指出了打包发送等措施可以明显的缩短通讯时间占比。运用DLR—F6外形生成的1亿规模的非结构混合网格,分别在天河Ⅱ号、银河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研究了MFlow(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唐鹏,石飞停,朱峰[8](2015)在《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有限元建模和网格离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工业CT扫描技术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组成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后的图片通过图形识别处理进而实现了沥青混合料中的胶浆二维几何形状重构和空间分布的确定,并通过设置临界值的方法剔除了可能影响沥青混合料材料细观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的骨料和空隙几何信息,最终结合有限元方法实现了半自动的沥青混合料细观尺度上的有限元网格离散化的流程.从而为分析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建模方法,也为从细观角度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各类力学特性提供了一个有限元模型平台.(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郑小龙,黄胜[9](2014)在《基于混合网格技术的桨前超级导流管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型值参数,在Fluent前处理器ICEM软件中建立了船体、螺旋桨和超级导流管(SSD)的几何模型,并使用混合网格方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结合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RANS)方程对安装超级导流管(SSD)前后的船体模型进行CFD仿真,并将船模阻力和螺旋桨推力及转矩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研究桨前超级导流管(SSD)节能效果的CFD数值仿真方法正确。(本文来源于《船舶》期刊2014年06期)
冯德山,陈佳维,吴奇[10](2014)在《混合ADI-FDTD亚网格技术在探地雷达频散媒质中的高效正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混合ADI-FDTD亚网格技术开展频散介质GPR正演,即在物性参数变化剧烈局部区域采用细网格剖分ADI-FDTD计算,其他的区域采用粗网格剖分常规FDTD计算,ADI-FDTD突破了CFL条件的限制,可选取与粗网格一致的大时间步长,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文首先基于Debye方程,推导了粗网格FDTD及细网格ADI-FDTD频散介质差分格式,着重对粗细两种网格结合的场值交换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该算法的计算流程.然后以一个薄层模型为例,分别应用粗网格、细网格、混合ADI-FDTD亚网格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正演,计算资源的占用及模拟精度说明了混合ADI-FDTD亚网格算法的优势.最后,建立频散介质与非频散介质的组合模型,应用3种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正演,对比3种方法优劣,分析雷达剖面中非频散介质及频散介质中波形特征,有效地指导雷达资料的精确解释.(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混合网格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叁维混合网格技术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为将叁维混合网格技术应用于DSMC方法,本文首先发展了适用于叁维混合网格的的模拟分子初始分布技术,随后设计了基于直线搜索思想的叁维混合网格模拟分子搜索算法。引入碰撞距离的思想,有效降低了DSMC方法对网格尺度的限制。最后采用叁维混合网格对高超声速过渡流域Apollo飞行器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网格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唐静,崔鹏程,贾洪印,李彬,李欢.非结构混合网格鲁棒自适应技术[J].航空学报.2019
[2].屈程,焦晓辉.混合网格技术在DSMC方法中的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8
[3].钟乐.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的水下机器人与导管螺旋桨水动力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钟乐,吴家鸣,张恩伟,侯玲.基于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的导管螺旋桨推力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
[5].林育胜.运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混合技术研究运动水下潜器系统的水动力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
[6].张来平,赫新,常兴华,赵钟,张扬.复杂外形静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技术研究新进展[J].气体物理.2016
[7].李彬,唐静,张健,周乃春.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的飞行器气动特性模拟软件MFlow的并行技术[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8].唐鹏,石飞停,朱峰.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有限元建模和网格离散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郑小龙,黄胜.基于混合网格技术的桨前超级导流管的仿真研究[J].船舶.2014
[10].冯德山,陈佳维,吴奇.混合ADI-FDTD亚网格技术在探地雷达频散媒质中的高效正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