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人民公园辽宁鞍山114010
摘要:河岸带是一类重要的生态廊道。它具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动物迁移通道,稳定河岸,截留过滤面源污染,保护河流生态健康,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们对河岸带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河岸带被人工构筑物所侵占,使得河岸带的生态功能大为降低,甚至完全消失。伴随着人们对河岸带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河岸带生态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河岸带绿化作为河岸带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目前受到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受到河岸带自身条件,河岸带经济生产以及河流防洪功能、河流两岸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河岸带绿化远较其它绿化复杂得多。为此,下面文章将围绕河岸带绿化结构及植物多样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河岸带;绿化结构;植物多样性
引言:河岸带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河岸带不但具有防洪功能、生产功能和景观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为此,文章对河岸带绿化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岸带的特征简析
(一)结构特征
河流系统具有三维结构(纵、横和垂直)特征:第一,位于河溪两侧,一般呈狭长状;第二,由相邻生态系统向河溪传送物质和能量,必然经过河岸带,因此河溪生态系统是最典型的开放型系统;第三,河岸带将上游和下游连为一体,是高地植被和河流系统之间的桥梁。河岸带作为河流和陆地的过渡带,水陆相互作用,既有水流的作用又有生物环境的作用,还有人为的作用。它是一个特殊的相对独立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纵向(上游-下游)、横向(河床-泛滥平原)、垂直方向(河川径流-地下水)和时间变化(如河岸形态变化及河岸生物群落演替)4个方向四维结构特征[1]。其中前3个特征均与空间位置有关,是属于空间特征。
(二)自然水文特征
纵向上,一条完整的河流跨过很大的流域,由于流域降雨量和下垫面等情况均随各地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即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将具有不同的流量、流速、水深、含沙量等。横向上,河岸带与水流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不同的来水来沙条件会影响河岸的稳定、河岸带结构等,如河岸坡面形态与坡脚结构容易发生变化。特别是在洪水期,水流的侵蚀与淘刷,造成岸坡滑坡、河岸崩塌,使坡面形态与坡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当水流流速降低时,水体中携带的泥沙在某一区段沉积,经过一段时间的淤积后,就形成了河漫滩。洪水的发生,可使河床的内部产生一定的异质性,呈现河岸带复杂的初始地貌。垂向上,河岸带是一类具有高地下水位的生态系统,潜水层位于河床和河岸带下部,是充满来自地表河床水的饱和沉积层。由于潜水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体,含有截然不同的化学组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和处理溶解的营养物质,成倍提高河流去除有机废物的能力,大大促进了生物活动。即使在枯水期其地下水位也基本和最低水位齐平或略低,这样就能为植被的生长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潜水层和河岸带相互作用的强度既受河谷形态等大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如沉积物、河床岩石、浅滩等表征单个河流特性因素的影响。如在河溪尺度情况下,地形可产生广宽的浅层水流,这种水流可以很容易地与河岸带植物的根系和土壤保持接触,从而有利于河岸带植被的生长发育。
(三)独特性、复杂性和动态性
独特性是指在河岸带地区具有独特的植被、土壤、地形、地貌和水文特性,以及由其所决定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在景观廊道、多样性保护、缓冲带、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河流的频繁作用以及人为干扰决定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河流水文过程使河岸带地区地形地貌和土壤结构经常发生复杂变化;人为干扰也影响着河岸带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2]。
二、河岸带绿化结构及植物多样性分析
(一)不同城市化区域对河岸带绿化结构和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根据真实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河岸带绿化结构仅有近自然型和种植型两类,缺乏园林绿化型、高挡墙型和广场型的河岸带,而其中又以种植型的河岸带为主。城市地区的河岸带绿化结构没有种植型,近自然型和广场型仅各有一个,而园林绿化型和高挡墙型是城市地区河岸带绿化结构的主要类型。由此可知,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河岸带绿化结构存在很大的区别,河岸带的直接物质生产是农村地区河岸带利用的主要形式;而在城市化区域,河岸带逐渐变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在设计、使用和管理上也已与城市绿地趋同,并且因为防洪和河岸稳定的目的,在城市地区的河岸带往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高墙,对河流的景观和生态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和城市的乔木种类数量几乎相等,而城市的乔木多样性指数却高于农村,其原因在于农村的河岸带主要功能是木材生产,往往种植单一的种类,造成乔木层的单优种,使得均匀性降低。在灌木的种类数量上,城市高于农村,其多样性指数值也略高于农村,其中的原因,一是为了增加木材的高产,农村河岸带的人工林密度一般都很高,抑制了其下层灌木的生长发育,二是为了避免灌木同用材林竞争养分,常常人工去除灌木,而同时,城市河岸带为了景观效果往往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结构[3]。在城市河岸带乔木和灌木在种类数量上几乎是相等的,这说明在城市河岸带中灌木的使用并没受到限制。城市中灌木多样性低于乔木的原因在于,城市中的河岸带园林绿化型所占比例较高,而园林绿化型的河岸带中有一定数量的景观色块,这些色块都是由灌木而不是乔木来组成的,色块一般是由单一种类灌木形成的,这就降低了城市河岸带灌木植被的均匀性。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多样性指数,农村和城市的最大区别出现在草本植物上,在种类数量上,农村高于城市2.8种,多样性指数值,农村高于城市近0.9,这其中的原因是,农村河岸带全为近自然型或种植型,其草本植物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人为干扰较少,尽管上部有高密度的乔木层,但一些较耐荫的种类大量繁生,而城市河岸带的草本植物多为人工建植的草坪,种类单一,并且这些种类还受到经常性的人工清除杂草的“保护”。
(二)河岸带宽度对河岸带绿化类型和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河岸带宽度是影响河岸带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岸带宽度对河岸带绿化类型具有重要影响。在城市地区河岸带宽度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而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种植型和近自然型的河岸带宽度差异较小。关于河岸带内部距离河流不同距离位置的生态功能的研究鲜见报道,不过,一般认为,距离水陆交界线越近,河岸带的功能特征就越明显,由此可以推定河岸带越窄,单位面积河岸带上可以支持更多的物种存在。
结论:
简而言之,面对当下人们的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进行河岸带绿化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文章围绕河岸带绿化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岳隽,王仰麟,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2017,6(25):1422-1429.
[2]杨胜天,王雪蕾,刘昌明,等.岸边带生态系统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7,(06):894-895.
[3]陈廷贵,张金屯.山西关帝山神尾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I: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6(5):4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