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策略在介入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康复护理策略在介入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033)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策略在冠心病介入手术后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康复组患者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9.2±2.5)h比(16.9±5.3)h,(32.6±8.4)h比(58.2±10.4)h,(3.2±0.8)d比(4.7±1.0)d,P<0.05]。康复组患者便秘、腰背疼痛及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2.56%比30.77%,5.13%比25.64%,5.13%比28.21%,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

【关键词】康复护理;冠心病;介入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24-02

冠心病为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随着微创介入手术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广泛,改变了传统药物和手术治疗冠心病格局,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1]。冠心病介入手术对患者同样可造成一定创伤,术后有效护理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协助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2]。为探究康复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手术后护理效果,笔者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39例。康复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3~78岁,平均(58.2±5.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7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45~81岁,平均(58.6±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8例。康复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及文化程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入组标准

(1)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2)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10h内进行介入手术,均介入手术治疗指征,无手术绝对禁忌症。

(3)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合并有其它严重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有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完成治疗、护理和研究患者。

1.3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1)健康知识讲解:告知患者冠心病介入手术相关健康知识,介入术可获得疗效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介入术认知度,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术后康复中。

(2)基本护理:拔管2h后,协助患者变化体位,术侧伸直制动,用软枕协助患者侧卧,侧卧位与平卧位每2h进行交替,头部抬高不宜超过30°。术后6h取下沙袋,解除术侧制动。

(3)指导患者在病床上正确饮食、大小便,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适当运动指导,并积极预防切口感染。

(4)严格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和常规护理操作。康复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

1.4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2)统计两组患者心衰、心律失常、便秘、腰背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表示并用t检验,并发症及健康知识掌握度采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开始床上活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患者便秘、腰背疼痛及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介入术后常规需患者伸直患侧严格制动24h,卧床时间应为3~7d[3]。患者长时间卧床对心理及舒适度可造成一定影响,且可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康复护理在术后早期拔管后缩短患者制动时间,协助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缩短患者开始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冠心病介入术后长期卧床为并发症发生根本原因,研究指出,7~10d卧床可减少700~800ml循环血量,可反射性引起心动过速和直立性低血压,增加血栓栓塞风险2倍;卧床3月患者工作能力下降20~25%[5-6]。术后严格制动和卧床休克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并发症发生机率,除心脏严重并发症外,便秘、腰背疼痛及尿潴留为最长发生并发症。康复护理早期帮助患者被动和主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从而降低对肌肉和心血管影响,缩短和降低患者术后体能下降。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术后采用康复护理可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患者活动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

【参考文献】

[1]齐志华,吴冬云.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术患者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1):187-188.

[2]蒋玉兰.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5):786-787.

[3]龚美霞,李惠,陈川等.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5):4260-4262.

[4]吴世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41-343.

[5]胡东芳.1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引起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18):1918.

[6]张玲.循证护理应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42-144.

标签:;  ;  ;  

康复护理策略在介入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