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形势一片大好。我国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现在基本饱和,吸收了80%多的适龄青年参加了高等教育,为我国建设储备了巨大的人才资源,他们朝气蓬勃,奋发图强,在各个学业领域里研讨、遨游,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公益活动,充满了正能量。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充满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着实令人羡慕。“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他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与时俱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利用互联网,做好市场调查,跟踪反馈,明确社会市场需求,明确努力的层次与要求,提升创新创业的档次,更好的利用校园学习的资源,为自己创新创业积累经验或教训,充好电,打好预防针,以便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顺利过关斩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2、开展多种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
创业氛围。环境影响人的心态和情绪,导引人的价值取向。在大学校园里,通过演讲、讲座、培训、竞赛、参观等方式,让学生看到、听到、接触到丰富的创新创业的知识与信息,通过众多的感官感觉创新创业,强化创新创业的意识。用想做试一试转变为去做。
3、登高望远,开拓创新创业的思路。现在的大学生,价值取向有些偏差,每年有几万大学生挤在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上,造成校园培训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浪费着有志青年的大好青春年华,可以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教育引领大学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好青年志在四方,建设祖国、振兴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每个有志青年的神圣使命;通过及时合理地要解读国家的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创新,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创业,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走出校门,与社会接轨。借鉴高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各高校入学之初,就规划学习就业人生,第二第三学年,与专业对口的重大型企业牵手,定向、定岗地向学生介绍未来的工作形式与需求,让学生有需求感和危机感,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创新创业的萌芽。第一,立足本职,做好学生定位,既有宽松的提升空间更有严酷地竞争的压力。现在的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占同龄人群的80%以上,每年有几万人入学、毕业,高等院校有重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高职等多个层次,开设的专业几十个,各有不同。这些专业都是国家、社会筛选过的有岗位人员需求的,有创业机遇和空间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市场经济的调节成为岗位聘用的主要途径,要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早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必须是有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创业知识准备和创业能力的。
5、组建高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合力打造创新创业服务指导站。大学生有创新创业的热情,有敏捷的思维,接受新鲜事物快,不循规蹈矩,有创新创业的原动力,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社会经验、实践操作等欠缺,满腔热情创新创业,却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长时间不能解决,最后怅惘无奈的放弃。希望的星星之火被无情地现实浇灭,很可惜的。这就需要学校或社会通过服务指导站,帮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搭建平台,现身说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量身定做创新创业的计划,释疑解难,扶持他们走上创新创业的大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付出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效益。
二、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1、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
的,与时俱进,对人才的需要也是迅猛提升的,原有的按部就班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内容已落后了时代的步伐,高节奏的高科技的生活生产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创新才能占据主动,要创业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对在校的、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积极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快马加鞭地满足社会与生产发展的需要,事半功倍的成就社会上的各种事业。
2、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支配人类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都在当今社会有了改变。生产工具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对象只有不断开拓创创业,才能使生产力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对作为新时代的主要劳动力、建设人才的大学生,需要加大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主力军,是一座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矿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锤炼的璞玉,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各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引导,他们会以饱满的热情、合理的定位、合理的创新开创一个个成功的事业巅峰,一定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路上一道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与大学生们一起努力,共同成就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佳卉.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2]靳旭莹.探析创客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