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淋巴细胞论文_李若溪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淋巴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白细胞,射线,核型,细胞。

人体淋巴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溪[1](2019)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男性、女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在"男1"、"女2"视野中均可找到分散较好、形态较清晰且数量为46条的淋巴母细胞染色体。介绍了不同秋水仙素终浓度(0. 3μg/ml、0. 6μg/ml)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影响,认为这两种终浓度的秋水仙素均适合应用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过程当中。找出了分裂相数量较少的原因,如PHA浓度、秋水仙素的细胞毒性、滴片的高度或力度不合适。要多考虑秋水仙素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这两个指标,进而找出染色体制备的最优因素水平组合。(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孙杰,赖关朝,张宗军,彭颖仪,刘志芳[2](2019)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院健康体检的1 743例放射工作人员、1 000例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对照组(正常工作人员)和观察组(放射工作人员)。对比每个组别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等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后,观察组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后,工龄年限越长,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有升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白细胞的异常情况均有损伤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05期)

付玉,王文迪,许苏旸,苏全生[3](2018)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所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14名男青年分成对照组(A)与实验组(B),服用4周的安慰剂和等剂量的黄精多糖后进行一次大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取受试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Fas L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运动前相比,运动后即刻对照组与实验组凋亡率显着增高(P <0. 01),但实验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Bcl-2水平、Bcl-2/Bax均显着性降低(P <0. 01),但实验组Bcl-2/Bax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Bax水平显着增高(P <0. 01);两组Fas表达显着增高(P <0.01),Fas L无显着性差异(P> 0. 05),但实验组Fas表达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黄精多糖能抑制一次大强度运动诱导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黄精多糖通过内外源两条途径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表达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史云鹏[4](2018)在《人体组织器官固有淋巴细胞特异性表型、功能以及肝脏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肝移植是当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作为世界上终末期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我国肝移植有很大的患者需求和应用前景。自1963年实施第一例肝移植以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监护的完善,使得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显着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这也使得那些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迫切地希望通过肝移植来解决病痛。随着患者需求量不断增加,供肝匮乏成为阻碍我国肝移植开展的难题。为了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DCD肝移植的提出和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这一难题。肝移植排斥反应作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期的最大障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要使移植物长期存活,就必须给予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抑制排斥反应。早期主要应用ALG,Aza,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直到20世纪80代初,Cs A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才使得移植效果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国内外知名移植中心患者1年的生存率可达90%,大批患者可长期存活。即便如此,大多数肝移植受者(52%-82%)仍会发生排斥反应,并导致5%-10%的移植肝功能丧失。肝移植术后诱导免疫耐受和抗排斥反应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肝脏作为免疫特惠器官,通常在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概率和程度都远低于其它器官移植。这种现象表明,移植肝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着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一种免疫耐受环境。在肝肾等多器官联合移植中,肝脏还可以诱导受体对其它器官的免疫耐受形成,从而保护受体其它器官稳定生存。如今,各大移植中心和研究机构都纷纷致力于肝脏天然免疫特性的研究,其机制可能与肝脏本身的解剖与生理特点,MHC-Ⅰ类分子,APC(如DC,巨噬细胞,KCs,活化的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微嵌合现象,克隆清除以及40k Da的特殊蛋白有关。目的:通过对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的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差异的分析,研究肝脏内免疫耐受的产生机制。方法:收集DCD肝移植供体的肝脏灌洗液,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分离不同组织、器官的淋巴细胞(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并提纯。再用PHA,OKT-CD3/CD28分别做体外刺激,培养,12小时候后分别做表面和细胞内染色。用FCM技术分析探讨不同组织、器官淋巴细胞的特异性表型和功能的差异,通过检测上述淋巴细胞的细胞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炎性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探讨肝脏免疫耐受产生机制。结果:(1)相对于酶消化肝脏组织,机械匀质化肝脏组织这两种方法,用4℃的UW液灌洗离体肝脏的方法能更好更完整地保留肝内淋巴细胞的表型和功能。(2)肝内淋巴细胞中的NK和NKT细胞所呈现的表型频率明显高于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外周血中的NK和NKT细胞。肝内淋巴细胞中的CD4+T细胞和脾脏中的CD4+T细胞呈现的表型频率明显低于肠系膜淋巴结和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肝内淋巴细胞中的CD8+T细胞呈现的表型频率明显高于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的CD8+T细胞;而与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相比并无显着差异。(3)NK细胞在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表现出CD27分子的增高,而CD38、CD69分子的增高则体现在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与外周血相比,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的CD62L分子的表达则表现出抑制状态。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显示:淋巴结中CD27和CD38的表达增高,而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的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增高;而与外周血相比,在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CD62L的表达则降低。对于CD8+T细胞检测结果提示:在淋巴结中有一个升高的CD27和CD38表达,在脾脏和肝脏中CD38的表达升高,在除外周血之外叁个器官中CD69的表达均升高;在淋巴结,脾脏和肝内淋巴细胞中CD62L的表达受抑制,而外周血中CD62L的表达则增高。(4)通过对肝脏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NK、CD4+T和CD8+T细胞内的IL-10和IFN-γ表达进行检测后,我们发现肝脏淋巴细胞内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而IFN-γ的表达则恰恰相反,肝内淋巴细胞明显低于外周血淋巴细胞。结论:(1)用4℃的UW保存液灌洗DCD肝移植离体肝脏,可获得表型和功能相对完整的肝脏淋巴细胞。(2)相对于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肝内淋巴细胞中NK细胞和NKT细胞数量的增多以及CD4+T细胞的减少,是肝内淋巴细胞的明显特征。(3)肝脏内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细胞的分泌功能较强而迁移性较弱;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功能,细胞的分泌功能较弱。肠系膜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表现出强大的促进淋巴细胞活化以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的活性。(4)肝内淋巴细胞相对于外周血淋巴细胞IL-10的表达明显增高,而I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相对于其它器官移植而言,这可能是移植后的肝脏更易形成免疫耐受的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强[5](2017)在《利用淋巴细胞培养法评估人体维生素需求量的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缺乏时会影响正常生理机能,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维生素需求评估是人体健康评估的一部分。由于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在反映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不足。本论文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将被评估对象的淋巴细胞置于一系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通过对比细胞在含不同维生素的培养基中增值能力的差异,来对个体的六种维生素需求进行评估。目的:建立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评估人体六种维生素需求情况的方法,并对本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配制一系列的培养基,其中包括完全培养基、六种缺失不同的维生素(维生素B1,B2,B12,叶酸,泛酸,生物素)缺失型培养基。将人的淋巴细胞自血液中分离后接种于以上培养基中进行72h的培养,随后利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实验对培养基中植物血凝素的浓度、细胞接种量、培养时间、同位素标记时间、同位素标记浓度等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四例样本的重复实验,对本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验证。随后增加研究规模,对119例样本进行检测,计算各样本的R值(R值=细胞在缺失型培养基中的读数平均值/细胞在完全培养基中的读数平均值×100)。筛选出R值水平最低的样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生素补充后,对干预的效果及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利用完全培养基、六种维生素缺失型培养基对四例样本进行四次检测,各维生素四次重复的CV不超过16%;同一种维生素的R值在志愿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119人进行检测,筛选出R值水平最低的22例样本进行维生素补充。再次检测结果显示六种维生素的R值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增幅从15%至190%不等;同时,补充维生素后有20人次的不适症状有改善,对比干预前的24人次,有效比例达83.3%。结论:1.建立了利用人淋巴细胞培养技术评估人体六种维生素需求量的方法;2.确认了此评估方法可以反映人体对六种维生素的需求量。对于R值较低的个体,在补充维生素后,R值有明显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7-01)

李强[6](2017)在《基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内γH2AX评估碘对比剂对CT辐射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剂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法定量评估CT辐射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对照研究目的评估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两种方法定量测定CT辐射致人体外周静脉血DNA损伤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共16例,平均年龄(23±4.5)岁,抽取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8ml,以2ml/管平均分入4个肝素抗凝管中,分别命名为A、B、C和D管。A管为对照管,不进行CT扫描,B、C和D管进行CT扫描。使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Definition Flash,Siemens,德国),设定每次扫描参数一致(电压120kv,电流210mAs,关闭4D CareDose,扫描FOV 250mm×250mm,长度150 mm,机架旋转速度300ms/rot,准直器宽度0.65mm,层厚5mm),将含有2ml静脉血的肝素抗凝管4只/组水平并排放置于CT扫描床,对B、C和D管分别行1次,2次和3次扫描。以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代表CT检查的辐射剂量。CT扫描后5-10分钟内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行洗涤、固定、破膜、封闭、标抗等一系列操作,配成1ml的悬液,并取20ml细胞悬液均匀涂于防滑脱载玻片,晾干后行染色和DAPI封片处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γH2AX焦点,由两位病理科医生使用双盲法计数,选择细胞均匀,背景清晰的区域,每个标本计数50个细胞,两位医生计数的一致性使用kappa检验。剩余悬液以400ml/管分于2个离心管内,管1作为背景管,管2加入二抗并孵育,40分钟后洗涤,并配成400ml/管的悬液上机,设定流式细胞仪自动计数10000个细胞,计数γH2AX阳性细胞的个数,并以每万个细胞内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最终γH2AX阳性细胞比例为Hist(试验管%-背景管%)。结果两位病理科医生对免疫荧光γH2AX计数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2,B-D管CT辐射剂量DLP分别为(226.83±13.22)mGy·cm、(448.5±22.18)mGy·cm和(670.17±31.92)mGy·cm,A-D管免疫荧光法所测定的平均γH2AX焦点数分别为(0.059±0.029)、(0.73±0.351)、(1.211±0.509)和(1.750±0.549)个/细胞,流式细胞法所测得平均γH2AX量分别为(1.009±1.961)%、(3.313±3.778)%、(5.78±5.046)%和(11.294±6.793)%。两者所测定的代表DNA损伤的γH2AX量均与辐射次数成正相关,并且免疫荧光法与流式细胞法定量测得的γH2AX与代表辐射剂量的DLP的相关性r分别为0.63和0.74。结论1.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法均可用于CT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定量测定,两者所测定的γH2AX量与辐射次数均成正相关。2.免疫荧光法可以更直观显示γH2AX焦点数量和质量,但步骤较为繁琐,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两名观察者的一致性不够高(kappa=0.52)。3.流式细胞仪法定量测得的γH2AX与辐射剂量(DLP)的相关性高于免疫荧光法。第二部分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对CT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体外实验)目的评估离体静脉血内碘对比剂的存在对CT辐射致DNA双链损伤的生物学效应影响。材料与方法采集21例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12ml/人,平均分6管于肝素抗凝管中(2ml/管),依次标为1-6号管,1号管为对照管,加入0.1ml生理盐水,2号管加入0.1ml生理盐水,3号管加入0.05ml碘对比剂和0.05ml生理盐水,4号管加入0.1ml碘对比剂,5号管加入0.1ml高浓度对比剂,6号管加入0.05ml对比剂和0.05ml生理盐水。2-5号管并排捆绑成2×2立方体结构,平放于CT扫描床。使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Definition Flash,Siemens,德国),设定每次扫描参数一致(电压120kv,电流210mAs,关闭4D CareDose,扫描FOV 250mm×250mm,长度150 mm,机架旋转速度300ms/rot,准直器宽度0.65mm,层厚5mm),对2号、3号和4号管分别行2次扫描。以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代表CT检查的辐射剂量。CT扫描后5-10分钟使用Ficoll分层液法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行洗涤、固定、破膜、封闭、标抗等一系列操作,最后配成800ml的悬液,并以400ml/管分于2个离心管内,管A作为背景管,管B加入二抗并孵育,40分钟后两管洗涤,并配成400ml/管的悬液后上机测定,设定流式细胞仪自动计数10000个细胞,计数γH2AX阳性细胞的个数,并以每万个细胞内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最终γH2AX阳性细胞比例为Hist(试验管%-背景管%)。结果2-5号管平均辐射剂量均为(452.3±26.5)mGy·cm,1-6号管γH2AX定量评估百分比分别为(0.45±0.12)%、(4.40±2.99)%、(6.38±5.77)%、(7.28±7.37)%、(4.36±4.86)%和(4.89±5.65)%,其中3号管γH2AX百分比高于2号管,随着碘对比剂浓度升高,4号管γH2AX量较3号管升高,但碘对比剂浓度增加到0.015ml/管时,γH2AX数量反而下降。6号管为碘对比剂单独作用管,但其γH2AX量明显高于对照管。结论1.碘对比剂的存在对CT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有“增强作用”,并且与碘对比剂浓度有关,但当超过一定浓度时(本试验为24.42mgI/ml),此作用降低。2.碘对比剂可单独导致淋巴细胞内γH2AX升高,即碘对比剂可引起淋巴细胞DNA的单独损伤。第叁部分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对CT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体内实验)目的在体评估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对CT检查致淋巴细胞DNA损伤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以及碘对比剂自身对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材料与方法60例临床怀疑泌尿道系统疾病而准备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扫描均分为2次进行CTU扫描:对照组使用常规法CTU检查(包括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四期),第1次仅行泌尿系CT平扫,扫描前和扫描后10分钟内各抽取肘静脉血液2ml,分别标为A、B管,叁天后补充常规法CTU增强扫描。实验组使用分次注射法CTU检查,第1次先行分次注射增强扫描(皮髓质-排泄期)(具体注射方案为:先以3 ml/s速率注入50 ml碘对比剂,注射结束后患者静躺于检查床等待,850 s后以同样速率再次注射40 ml对比剂,再30 s后启动实质-排泄期扫描)分别于扫描前、碘对比剂注射10分钟后和扫描后10分钟内抽取肘静脉血,并分别标记为A1、C和B1。分离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经过4%多聚甲醛固定,加抗体孵育,最后使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各管内γH2AX含量。对照分析A-B和A1-B1管内γH2AX含量变化,评估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对CT辐射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影响;并且对照分析C管相对与A1管内γH2AX量的变化,评估碘对比剂对淋巴细胞DNA的单独生物学效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CT扫前γH2AX含量分别为(19.204±5.942)%和(20.217±7.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0.94);扫描后分别为(31.219±7.780)%和(39.260±8.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P=0.00);两组扫描前后差值分别为(12.015±2.119)%和(19.043±3.45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0),实验组较对照组的γH2AX数量增加了58.49%;对照组的碘对比剂注射前后(10分钟内采集血样)外周静脉血内γH2AX含量为(20.217±7.498)%和(26.100±10.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0),注射对比剂后γH2AX增加了29.08%。结论1.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可增加CT检查所致人体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内DNA损伤数量,增加幅度约为58.49%;2.碘对比剂本身可引起外周静脉血内淋巴细胞DNA的单独损伤,幅度约为29.08%。第四部分碘对比剂和CT辐射所致人体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后自体修复情况研究目的评估碘对比剂血液内环境和单独CT检查的X射线辐射所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后自体的修复程度,以及两种方法致DNA损伤后的修复-时间差异。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共10例,平均年龄42岁,抽取10名志愿者抽取外周静脉血各16ml,平均分为2ml/管共8管,存入肝素抗凝管中,将8管血样分为A、B两组,每组4管,A1-A4组为碘对比剂组,每管加入50ml碘对比剂(350mgI/ml),用100ml移液枪直接加入并混匀,操作过程保持无菌。B1-B4管为CT扫描组,每组扫描一次。使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Definition Flash,Siemens,德国),设定每次扫描参数一致(电压120kv,电流210mAs,关闭4D CareDose,扫描FOV 250mm×250mm,长度150 mm,机架旋转速度300ms/rot,准直器宽度0.65mm,层厚5mm),将含有2ml静脉血的肝素抗凝管4只/组水平并排放置于CT扫描床,对B1-B4管进行1次扫描。以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代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碘对比剂注射完毕或扫描结束后将血样存入37℃无菌保温箱,以保持活性,分别于注入碘对比剂或CT扫描后的30min、2h、4h和8h后开始处理血液。使用Ficoll分层液法~([9])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行洗涤、固定、破膜、封闭、标抗等一系列操作,最后配成800ml的悬液,并以400ml/管分于2个离心管内,管A作为背景管,管B加入二抗并孵育,40分钟后两管洗涤,配成400ml/管的悬液后上机测定,设定流式细胞仪自动计数10000个细胞,计数γH2AX阳性细胞的个数,并以每万个细胞内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最终γH2AX阳性细胞比例为Hist(试验管%-背景管%)。结果A1-A4管碘对比剂注入顺利(50ml/2ml),B1-B4号管平均辐射剂量均为(234.25±14.11)mGy·cm。在30min、2h、4h和8h后A1-A4号管γH2AX定量评估百分比分别为(38.07±21.29)%、(43.50±25.52)%、(33.60±10.46)%、(28.31±8.69)%;B1-B4管分别为(34.29±19.92)%、(49.27±16.72)%,(14.21±10.70)%、(7.82±3.49)%。两组均在2h时γH2AX达到最大量,但4小时后B组的γH2AX量明显低于A组。结论碘对比剂和CT辐射导致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后,机体有自我修复能力,2小时修复达到高峰,但4小时后,碘对比剂所致的损伤γH2AX数量明显高于CT辐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刘航[7](2016)在《白细胞介素-37(IL-37)在人体外周血CD4~+效应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求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人外周血CD4~+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中的表达情况。2.研究在脂多糖(LPS)刺激下,CD4~+效应T细胞活化程度与IL-37表达水平的时效关系。3.证明IL-37可以抑制CD4~+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方法:第一部分: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分选分选CD4~+T淋巴细胞,通过胎盘蓝检测细胞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效应T细胞纯度。1.增殖活性检测:设置刺激剂组(脂多糖-LPS:1ug/ml)、阴性对照组(即无LPS刺激细胞组),通过CCK-8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之间CD4~+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得出刺激时间(24h、48h、72h)与细胞增殖活性时效关系.2.IL-37基因水平表达情况:通过PCR技术明确CD4~+效应T细胞中IL-37mRNA的表达。3.IL-37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分别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PS刺激下,不同刺激时间下(24h、48h、72h)效应T淋巴细胞中IL-37蛋白表达水平差异.4.IL-37细胞内表达定位:通过免疫荧光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检测IL-37蛋白在效应T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明确其表达位置.第二部分: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D4~+效应T细胞,应用小分子干扰RNA沉默效应T细胞中IL-37的表达,另设置siRNA-scramble无效干扰细胞组、正常对照细胞组。1.siRNA-IL-37蛋白水平抑制效果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分子干扰RNA对IL-37的沉默效果,对比siRNA-scramble干扰后效应T细胞组、正常对照效应T淋巴细胞在LPS刺激作用72h后,IL-37表达情况。2.增殖活性检测:采用CCK-8法检测siRNA-scramble干扰后细胞组、正常细胞组、siRNA-IL37干扰后细胞组在LPS刺激72h时的增殖活性。3.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iRNA-scramble干扰组、正常细胞组、siRNA-IL-37干扰组细胞中CD152表达情况。4.细胞效应因子检测:采用Elisa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细胞组、siRNA-IL37干扰后T细胞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1.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过磁珠分选,应用胎盘蓝试剂染色检测,细胞活性大于98%;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到CD4~+效应T淋巴纯度达99%。2.应用LPS刺激效应T淋巴细胞激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段(24h、48h、72h)效应T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其在刺激达到72h时增殖活性最高。3.通过PCR技术检测,CD4~+效应T细胞中存在IL-37-mRNA的表达,且随着LPS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IL-37-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4.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4~+效应T细胞可表达IL-37蛋白;随着LPs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24h、48h、72h),CD4~+效应T细胞中IL-37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5.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效应T细胞表达IL-37蛋白,且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24h、48h、72h),细胞中IL-37-FITC表达水平增高.6.免疫荧光与激光扫描共聚焦结果显示,CD4~+效应T淋巴细胞中表达IL-37,可在细胞核、胞质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7.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152表达水平显示,siRNA-IL-37干扰组效应T细胞CD152表达水平较siRNA-scramble干扰组及正常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CCK-8检测效应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相比于siRNA-scramble干扰组及正常对照细胞组,siRNA-IL-37细胞组在450nm波长处OD值明显升高(P<0.05),表明该组效应T细胞增殖活性升高;siRNA-scramble干扰组与正常效应T细胞相比较,OD450值无明显差异性(P>0.05),表明siRNA-scramble干扰组对效应T淋巴细胞抑制效应微弱,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9.采用Elisa技术,检测siRNA-IL-37沉默后效应T淋巴细胞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在LPS刺激作用培养下72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2、IL-4. IL-17、IFN-γ含量,结果表明siRNA-IL-37干扰后,四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L-37的表达可能影响CD4~+效应T淋巴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10.比较siRNA-IL-37干扰组及正常细胞组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值,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细胞,siRNA-IL-37干扰后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比值升高,但无显着差异(P>0.05),本次实验尚不能明确IL-37对效应T细胞中Th1、Th2细胞极化趋势的作用。结论:1.健康人体外周血CD4~+效应T淋巴能够表达IL-37。2.在炎症环境刺激下,随着IL-37的表达水平随着效应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增高而升高,本实验环境下,IL-37在细胞活性最强的72小时表达尤为明显,并且IL-37蛋白表达水平与信使RNA时效性趋势相同.3.IL-37在胞质和胞核内均可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4.IL-37能够影响CD4~+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干扰IL-37的表达后,CD4~+效应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期刊2016-05-11)

邓冰,井婧,全旖,董兰,谭昭怡[8](2016)在《低剂量氚水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剂量水平下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方法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分别培养24 h和48 h,72 h后收获细胞。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的变化,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以60Co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效应作为参照,得到相同剂量下氚水的相对生物效应值。结果拟合实验结果得到氚水β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是Y=0.001+0.062D+0.053D2;比较氚水与γ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可知,方程系数的主要区别在a值,氚水β射线的RBE最大值为2.21出现在0.06 Gy,随着剂量的增大RBE值先减小而后稳定。低剂量情况下淋巴细胞微核剂量-效应关系符合线性拟合方程Y=C+αD,得到60Coγ射线对HTOβ射线诱发微核的RBE值在1.46~2.17之间,与染色体畸变所得RBE值及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低剂量情况下,β射线诱发畸变的能力更强,HTOβ射线在一个电离辐射径迹上使两个染色单体各产生一个损伤的效率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辐射卫生》期刊2016年01期)

邓冰,成琼,杜阳,杨勇[9](2014)在《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来研究低剂量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将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培养24 h和48 h,共培养72 h后获细胞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并与相同剂量下~(60)Coγ射线的细胞效应对比。将实验结果进行回归方程拟合,得到HTOβ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Y=(0.001±0.004)+(0.062±0.018)D+(0.053±0.010)D~2(n=3,r~2=0.995,P<0.01);通过比较HTO与γ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可知,方程系数的主要区别在b值,提示在低剂量的情况下β射线诱发畸变的能力更强。将~(60)Coγ射线作为参考可得HTOβ射线的相对生物效能(RBE)最大值出现在0.06 Gy,为2.17,RBE值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4增刊》期刊2014-12-20)

邓冰,成琼,杜阳,杨勇[10](2014)在《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的变化来研究低剂量氚水β射线的生物效应。将人体外周血与氚水混合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72小时后收获细胞得到与氚水作用后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并与相同剂量下~(60)Coγ射线的细胞效应对比。将实验结果进行回归方程拟合,得到HTOβ射线的最佳回归方程是Y=0.062D+0.053D~2,根据所得公式和Bender的染色体畸变形成机制的假说以及双重辐射作用理论,认(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09)

人体淋巴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来院健康体检的1 743例放射工作人员、1 000例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分为对照组(正常工作人员)和观察组(放射工作人员)。对比每个组别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等指标。结果对比分析后,观察组的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后,工龄年限越长,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双加环畸变率、微核率、细胞率及白细胞的异常率有升高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长期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白细胞的异常情况均有损伤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淋巴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若溪.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

[2].孙杰,赖关朝,张宗军,彭颖仪,刘志芳.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

[3].付玉,王文迪,许苏旸,苏全生.黄精多糖对大强度运动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

[4].史云鹏.人体组织器官固有淋巴细胞特异性表型、功能以及肝脏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王强.利用淋巴细胞培养法评估人体维生素需求量的技术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7

[6].李强.基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内γH2AX评估碘对比剂对CT辐射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剂量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7

[7].刘航.白细胞介素-37(IL-37)在人体外周血CD4~+效应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

[8].邓冰,井婧,全旖,董兰,谭昭怡.低剂量氚水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J].中国辐射卫生.2016

[9].邓冰,成琼,杜阳,杨勇.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C].《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4增刊.2014

[10].邓冰,成琼,杜阳,杨勇.低剂量氚水β射线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论文知识图

不同c(甲醛)下的体外培养人体淋巴尖海龙提取物对人体淋巴细胞的...亚硒酸钠对人体淋巴细胞SCE和染色...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增殖教师...3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3 万米跑后人体血浆中 SOD 的变化

标签:;  ;  ;  ;  ;  ;  ;  

人体淋巴细胞论文_李若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