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所述后地板本体通过冲压形成凹槽和两组连接耳,所述凹槽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六角凹槽,所述六角凹槽的内部位于弹簧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述弹簧的顶面位于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两组所述连接耳的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所述连接耳的均底部焊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使后地板受力更加的均匀,有效的增强了汽车后地板的强度,同时便于进行拆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本体(1)通过冲压形成凹槽(13)和两组连接耳(7),所述凹槽(13)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2),所述横向加强筋(2)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之间形成六角凹槽(4),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弹簧(5),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位于弹簧(5)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6),所述弹簧(5)的顶面位于凹槽(13)的内部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两组所述连接耳(7)的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内部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9),所述连接耳(7)的均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0)。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本体(1)通过冲压形成凹槽(13)和两组连接耳(7),所述凹槽(13)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2),所述横向加强筋(2)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之间形成六角凹槽(4),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弹簧(5),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位于弹簧(5)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6),所述弹簧(5)的顶面位于凹槽(13)的内部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两组所述连接耳(7)的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内部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9),所述连接耳(7)的均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8)至少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圆形凹槽(8)等距离三三对称分别在连接耳(7)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2)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横向加强筋(2)为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至少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块(10)为两两对称设置,且限位块(10)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8)的内部开设有与内六角螺栓(9)相匹配的通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8)的底部与内六角螺栓(9)之间设置有硅胶垫(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设计越来越重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各大汽车制造商在面临节能减排、成本逐年攀升等压力下,更注重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以希望在保证整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

目前,汽车后地板板材料均为0.8mm以下的冷轧钢板,上面覆盖一些垫板强度一般较弱,同时后地板的安装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汽车后地板板材料均为0.8mm以下的冷轧钢板,上面覆盖一些减震板强度一般较弱,同时后地板的安装不够方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所述后地板本体通过冲压形成凹槽和两组连接耳,所述凹槽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六角凹槽,所述六角凹槽的内部中间位置位于后地板本体的顶面焊接有弹簧,所述六角凹槽的内部位于弹簧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所述弹簧的顶面位于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两组所述连接耳的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所述连接耳的均底部焊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至少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圆形凹槽等距离三三对称分别在连接耳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横向加强筋为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至少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块为两两对称设置,且限位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内部开设有与内六角螺栓相匹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与内六角螺栓之间设置有硅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后地板受力更加的均匀,有效的增强了汽车后地板的强度,同时便于进行拆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横向加强筋、加强筋、六角凹槽和弹簧的设置,可以通过加强筋形成的六角凹槽,由于加强筋形成的六角凹槽设置在横向加强筋的四周位于汽车后地板的外壁上,这样可以通过六角凹槽和弹簧使后地板本体受力更加的均匀,然后增加汽车后地板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圆形凹槽内、六角螺栓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通过连接耳底部的限位块将后地板本体卡接在汽车的尾部,然后通过内六角螺栓将后地板本体进行固定,这样可以使安装时更加的稳定,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地板本体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后地板本体;2、横向加强筋;3、加强筋;4、六角凹槽;5、弹簧;6、聚氨酯泡沫塑料;7、连接耳;8、圆形凹槽;9、内六角螺栓;10、限位块;11、垫板;12、防滑凸起;13、凹槽;14、通孔;15、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包括后地板本体1,所述后地板本体1通过冲压形成凹槽13和两组连接耳7,所述凹槽13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2,所述横向加强筋2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之间形成六角凹槽4,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弹簧5,所述六角凹槽4的内部位于弹簧5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6,所述弹簧5的顶面位于凹槽13的内部设置有垫板11,所述垫板11的顶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2,两组所述连接耳7的顶面均开设有圆形凹槽8,所述圆形凹槽8的内部均贯穿有内六角螺栓9,所述连接耳7的均底部焊接有限位块10。

具体的,所述圆形凹槽8至少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圆形凹槽8等距离三三对称设置在两组连接耳7的顶面,这样可以使安装更加的稳定、牢固。

具体的,所述横向加强筋2至少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横向加强筋2为对称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后地板的强度,延长使用的寿命。

具体的,所述限位块10至少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块10为两两对称设置,且限位块10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可以便于对后地板进行定位,这样在安装时可以有效的防止晃动,安装更加的稳定,简单。

具体的,所述圆形凹槽8的内部开设有与内六角螺栓9相匹配的通孔14,这样可以使内六角螺栓9的拆装更加的方便。

具体的,所述圆形凹槽8的底部与内六角螺栓9之间设置有硅胶垫15,这样可以使安装更加的紧密,而且防止锈蚀方便拆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由于后地板本体1通过冲压形成凹槽13和两组连接耳7,凹槽13的顶面焊接有横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2的四周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加强筋3,加强筋3之间形成六角凹槽4,六角凹槽4的内部中间位置位于后地板本体1的顶面焊接有弹簧5,六角凹槽4的内部位于弹簧5的四周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塑料6,这样可以通过横向加强筋2增加后地板本体1的强度,然后通过加强筋3形成的六角凹槽4可以使后地板受力更加的均匀,同时在弹簧5的作用下增强韧性,从而整体提高后地板的强度;

这时可以通过连接耳7底部的限位块10将后地板本体1卡接在汽车的尾部,然后通过扳手转动内六角螺栓9将后地板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这样可以防止安装时晃动,使安装时更加的稳定,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901.2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535242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62D 25/20

专利分类号:B62D25/20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远泉大道3号

发明人:朱晨曦;汪伟;沈月明;鲁金贺

第一发明人:朱晨曦

当前权利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汽车后地板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