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究

关于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究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必要性;管理;类型

在高职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适应就业需要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实验室是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打开实验室大门,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践,有足够的接触工程实践时间,是学校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创建开放型实验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开放实验室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很多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修实验课,由学生选做的实验项目相应增加,每个实验要求在时间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实验室教学范围拓宽,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实验教学的内容将逐步更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将大幅度增加,一些较大的综合训练实验项目不可能局限于课堂。因此要求实验室不仅能够按计划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任务,还要提供开放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场地和设施,实验室要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传统的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其封闭性、限制性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实验室,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项目做实验,并且多数实验项目为验证性的,实验的操作、方法、步骤由老师提前设置好,学生比葫芦画瓢,在同一模式下进行,缺乏积极参与性。实验教学要创新,要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教”和“学”并重,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实验室要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解决实验室的开放问题。

3、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利用实验室宝贵资源的有效措施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掌握生产一线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会,更重要的是操作娴熟、技术精湛,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验证,而应该是实际应用中的模拟和仿真,所以学生进行的某一项试验也许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才能达到理解、熟练,进而提出改进、创新等。所以,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应以服务于教学、科研、生产作为其使命,要避免使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化,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利用实验室宝贵资源的有效措施。要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勇于创新,挖掘潜能,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开放模式,高效率地发挥每台仪器设备的作用,提倡“宁可将设备用坏,也不能把设备放坏”,使实验室在开放的同时,积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增强实验室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的动力。这样既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又促进了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造条件、完善措施,多种形式开放实验室

1、提高师生认识,树立实验室开放的观念意识

开放实验室教学应作为高职院校目前乃至今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教师应结合教学改革,树立实验室开放的观念意识,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的形式、方法,在人才培养方面不限于单一的课程教学,以多种形式开放实验室,把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实验室开放结合起来,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开放中各环节的管理,努力做到在时间、空间、设施上的全方位开放。开放的内容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以及实验室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进入实验室选做实验项目、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参与科研课题提供实验场所,给学生创造最大的自由选择和学习的空间。

2、完善实验室开放的配套措施

实验室开放必须有满足它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管理机制、硬件条件、维持的经费、开放的内容、方式以及相配套的保证措施、和谐的环境和有效的管理等,决不能理解成把实验室的门打开,让学生自由出入、放手随意操作的简单问题。在实验室管理上,要进一步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度建设上,要规定开放实验室以服务学生主体为目标,实验室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进行,实行分层次开放或部分开放,鼓励各实验室积极探讨多种开放形式,鼓励创新。为规范开放过程管理,对开放工作的组织管理、保证措施提出具体要求,这对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三、开放实验室常见类型

1、科研引导型

学生可以在二年级利用相对多的课余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的进入实验室,结合所学、所思和生产、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课堂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师进行指导时要尽量将自己的思维方法展示给学生,但对学生正在探讨的问题不要过早的下结论,要尽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与科研的异同,自觉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此外,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引导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将课题的某一步骤或某一部分交给学生,教师积极引导,只要不违背科学原理,教师一般不作过早的肯定与否定,这样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团结协作、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

2、预约实验型

实验室设置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题目,学生到实验室预约,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不同来选作实验,开放实验课题由学生独立进行方案设计,鼓励创新设计,完成实验后撰写详细实验报告。甚至有些实验可以搬到实验室以外,将实验室闲置或一时用不到的仪器由学生借出,在校园或校外实训基地等结合学校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开展实验。通过这种形式的开放,既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又为学生大胆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校外实训基地辅助型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地域、时间、资金的影响,学生不可能在校外实训基地呆的时间很长,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模拟出实训基地的核心内容,既可省时省力,又有很强的灵活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控制,高层建筑内楼梯的控制等均可在开放实验室中进行。

4、学生管理型

把部分实验室的管理权下放给高年级学生管理,既方便于管理教师本人又方便于学生。实践证明,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管理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训练技能的兴趣,同时又将一部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例如在家用电器、电子制作、钳工等实验室的管理上均可采用此种方式。

5、社会服务型

将实验室面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置,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学校,将社会服务的收入返哺于实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室的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型实验室使学生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建立开放型实验室,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时间和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造思维,使其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做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树军,李继然.关于建设开放型实验室促进高职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究[J].时代农机,2016,43(03):137+139.

[2]刘棣中,陈炳森.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178-179.

标签:;  ;  ;  

关于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