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低抑菌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浓度,环丙沙星,铜绿,抑菌,最低,体外,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卞星晨,刘笑芬[1](2019)在《艾沙康唑最低抑菌浓度与侵袭性曲霉病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数据来自艾沙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曲霉病Ⅲ期临床试验(SECURE和VITAL试验)结果。SECURE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治疗曲霉和其他丝状真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时,艾沙康唑非劣于伏立康唑。药物暴露量和临床疗效之间无显着关联。对艾沙康唑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似乎(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培,林东昉[2](2019)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和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临床分离的MRSA株对万古霉素敏感但MIC1.5~2.0mg/L时,因为有治疗失败的潜在风险,许多临床医师不会选择万古霉素治疗MRSA菌血症。为了了解此常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Adani和他的同事们对166例MRSA菌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都曾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且疗程>72h。他们所在医院只根据CLSI的折点判断报告敏感性。不报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的实际MIC值,也不影响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9 1例患者分离的MRSA,万古霉素的MIC<2mg/L;另外一组为75(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玲,丁宸,陈永刚,史载祥[3](2019)在《万古霉素在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及与其最低抑菌浓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古霉素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一线经典老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万古霉素上市以来,其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所致感染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但临床上感染患者的增多、万古霉素的大量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万古霉素对SAU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升高、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患者临床疗效欠(本文来源于《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延茹,张智琪,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4](2018)在《喹诺酮信号分子和环丙沙星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影响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经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和环丙沙星2种诱导方案诱导后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QS以10,40,80μmol·L~(-1)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 d,环丙沙星以0.5×MIC,2×MIC和4×MIC 3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 d,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PQS和环丙沙星诱导前后环丙沙星的MIC值。同一诱导方案诱导前后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统计分析;2种诱导方案MIC值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共得到12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包含1株质控菌。PQS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1),环丙沙星的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PQS诱导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其变化的趋势不同;不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下MIC值随诱导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大的趋势,2种诱导方案对环丙沙星MIC值的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薛峰,李耘,吕媛,刘健,杨维维[5](2018)在《头孢硫脒最低抑菌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头孢硫脒对近年来中国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琼脂二倍稀释法对79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进行了MIC测定。比较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培养基血清蛋白含量改变后对头孢硫脒MIC值的影响。结果头孢硫脒对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_(90)值分别为0.50,0.12 mg·L~(-1);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MIC_(90)值为0.12 mg·L~(-1),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MIC_(90)值≤1 mg·L~(-1);对化脓性链球菌MIC_(90)值为8μg·L~(-1);对氨苄西林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MIC_(90)值分别为1,16 mg·L~(-1)。头孢硫脒对氨苄西林敏感嗜血杆菌属和卡他莫拉菌MIC_(90)值≤4 mg·L~(-1)。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也有一定抗菌作用。以上因素对头孢硫脒抗菌活性基本无影响。结论头孢硫脒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张佳彬,高丹丹,张艳红[6](2017)在《茶多酚对木腐菌密粘褶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证实茶多酚水溶液对密粘褶菌有抑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确定了茶多酚溶液对密粘褶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8mg/ml。(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7年17期)
范亚新,刘笑芬[7](2017)在《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重新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研究报道,经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血流感染患者,分离株MIC为2 mg/L者的疗效比MIC值<2 mg/L者的疗效更差。这也适用于经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的MSSA,说明万古霉素高MIC值是疗效差的标志,但不是原因。一些研究反驳了这一观点,2014年的一项评价MRSA和MSSA血流感染的荟萃分析总结: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分离株MIC≥1.5 mg/L的患者相比于MIC(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张智琪,李晓霞,康建邦,高雅婷,张瑞琴[8](2017)在《环丙沙星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群体感应系统正常与缺陷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群体密度(QS)系统正常与缺陷的铜绿假单胞菌(PA)通过环丙沙星诱导后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影响的区别。方法:将PA按照前期研究的基因测序方法分成正常组和缺陷组。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1/2MIC、1MIC、2MIC、4MIC的环丙沙星各诱导5代,保存1代、3代和5代的菌株。诱导浓度和诱导代数对MIC值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正常组与缺陷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在同一浓度下,2组各随着诱导代数增加MIC值均增加(P均<0.05);在同一代数下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正常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也增加(P均<0.05),缺陷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组间比较:QS系统分组与诱导代数无交互效应(P>0.05),且缺陷菌株MIC值都低于正常菌株;与诱导浓度存在交互效应(P<0.05)。固定代数固定浓度两组MIC值比较:在1MIC诱导的第3代和第5代,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诱导浓度对QS系统正常组和缺陷组MIC值的影响有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张智琪,张瑞琴[9](2017)在《环丙沙星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经环丙沙星诱导前后对4种喹诺酮类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以环丙沙星作为诱导药物,选择0.5×MIC、1×MIC、2×MIC、4×MIC 4种诱导浓度共诱导5代,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及诱导1,3,5代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考虑环丙沙星诱导浓度间的差异,不同代数间菌株对4种喹诺酮类药物MI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诱导代数间的差异,不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间菌株对4种喹诺酮类药物MI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代数因素与诱导浓度因素间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MIC有交互影响(P<0.05)。结论从0.5×MIC到4×MIC环丙沙星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使喹诺酮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有较大改变,提示临床上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应考虑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充分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王俊杰,陈艳婷,邓伟民[10](2016)在《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试管5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每组采取两个重复,凡清澈透明的试管判为无菌生长,以无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试验菌的MI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试管浑浊减轻;进一步测得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10~1/5、1/50~1/25、1/75~1/50。结论: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3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临床中医药治疗痤疮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最低抑菌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临床分离的MRSA株对万古霉素敏感但MIC1.5~2.0mg/L时,因为有治疗失败的潜在风险,许多临床医师不会选择万古霉素治疗MRSA菌血症。为了了解此常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Adani和他的同事们对166例MRSA菌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都曾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且疗程>72h。他们所在医院只根据CLSI的折点判断报告敏感性。不报告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的实际MIC值,也不影响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9 1例患者分离的MRSA,万古霉素的MIC<2mg/L;另外一组为7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低抑菌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卞星晨,刘笑芬.艾沙康唑最低抑菌浓度与侵袭性曲霉病治疗[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2].李培,林东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和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3].刘晓玲,丁宸,陈永刚,史载祥.万古霉素在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及与其最低抑菌浓度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
[4].王延茹,张智琪,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喹诺酮信号分子和环丙沙星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影响的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
[5].薛峰,李耘,吕媛,刘健,杨维维.头孢硫脒最低抑菌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
[6].张佳彬,高丹丹,张艳红.茶多酚对木腐菌密粘褶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7].范亚新,刘笑芬.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的重新审视[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
[8].张智琪,李晓霞,康建邦,高雅婷,张瑞琴.环丙沙星体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对群体感应系统正常与缺陷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
[9].高雅婷,李晓霞,康建邦,张智琪,张瑞琴.环丙沙星诱导对铜绿假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
[10].王俊杰,陈艳婷,邓伟民.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常见细菌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