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退两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制,西部地区,贫困,草场,畜牧业,实证,农户。
一退两还论文文献综述
贾丽丽[1](2011)在《“一退两还”政策运行机制及补偿政策的完善——以吴起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退耕农户对林木的管护行为对工程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在二期工程尤为凸显,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伊始据当时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补贴政策、责任分配政策和林权政策,探讨了工程进入二期工程后,原有政策有所调整,由此引发了其内在机制运行中的一些问题,针对弱激励问题提出了在补偿政策方面的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黄文清[2](2008)在《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于世纪之交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一退两还”工程实施区绝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山区、丘陵区以及荒漠区,使得该工程在客观上便具有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个双重性质却难以通过西部落后地区自身的循环来实现,必须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来促使“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格局的全面建立。为此,中央政府特出台了以经济补偿为核心的“一退两还”政策,确保了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但是,由于该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其生态目标要求其政策必须保证这项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目标,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下,“一退两还”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受到冲击。第一个“258”补偿期即将结束时,退还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新旧结构的衔接与均衡问题,生态与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便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按照既定政策解决好目前补偿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对补偿期结束后的预期研究,即探讨后补偿问题,以便从整体上完善“一退两还”政策,增强政策整合后的整体效用和长期效用,以保证“一退两还”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这对于奠定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为东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并由此引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后补偿作为一种在现行的既定补偿政策效用期结束后根据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再补偿形式,与现行补偿政策相比,其未来实施既是对既定政策的一种继续,也是对政策在更大范围内的调整与完善。由于二者在背景、对象与环境等方面已存在差异,后补偿与现行补偿相比,在补偿标准、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与途径等方面也应存在区别。如现行补偿侧重于对目前工程项目的贯彻和落实,属于任务型,而后补偿则应从促使和实现退还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退还效益和彻底解决退还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制度型。这对西部地区在退还工程中有效维护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区域经济和农户个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实现西部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共计十章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子,包括第1、2、3章。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概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重点对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一退两还”补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2)重点运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效率与公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主要原理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为现行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全面构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借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观,从理论上论证了“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对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由4、5、6叁章构成。(1)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多种方法,以调查的截面数据和农村固定观察点1992-2006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实证上论证了“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该机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其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影响;(2)从理论上分析了切实巩周“一退两还”成果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西部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得知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需要到2020年左右,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一退两还”补偿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构建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确定为两个组成部分:由公共财政补偿手段和市场化补偿手段构成的“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第叁部分包括第7、8、9叁章,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基于公共财政补偿的视角,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与对象的范畴、补偿额度与期限、补偿资金筹集渠道与补偿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2)基于市场手段补偿的视角,通过借鉴国际上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主要经验,并结合“一退两还”工程实施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开展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等3种市场化手段来获得生态建设的补偿资金;(3)基于政策整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政策的局部功能的视角,从生态建设和反贫困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的配套支撑体系,为早日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贯彻实施并保证其顺利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第四部为第10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揭示了本文的创新性及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直接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将目标定位在我国既定“一退两还”补偿政策实施期结束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建设长期效用的巩固上,并对如何实施后期补偿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奠定了基础。2.研究方法上,直接引入了灰色系统方法对西部退还地区构建新产业结构所需的时长和资源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得到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需要到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入了CVM条件评估方法,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3.研究结论上,通过分析证实了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补偿期结束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构建起新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发展环境与条件下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的时间与资源量。此外,本文在优化“一退两还”公共政财补偿途径的同时,重点提出了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及生物柴油原料林生产基地建设等叁种“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并增加了配套支撑体系的分量,从而为全面深化、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黄文清,张俊飚[3](2008)在《论碳贸易筹集我国“一退两还”后补偿资金——兼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退耕补偿方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依靠"一退两还"自身发展获取其补偿资金的前提,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碳贸易需求急剧增长等宏观背景的分析以及"一退两还"建设中碳贸易所具有的资源条件优势的判断,提出以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退耕还林(草)地区为重点,面向全球和全国开展碳贸易以获取"一退两还"工程可持续发展资金的基本思路。(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08年02期)
颜景辰,雷海章[4](2007)在《“一退两还”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农户畜牧业行为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志丹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内容。“一退两还”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不仅对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志丹县为例,实证分析了“一退两还”背景下的农户畜牧业行为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一项能够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重要结论。这对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实施“一退两还”,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切实推进舍饲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经济》期刊2007年02期)
张俊飚,李海鹏[5](2003)在《“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 ,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 ,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 ,结合分析结论 ,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03年06期)
张俊飚,周国洋[6](2003)在《对“一退两还”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所确定的一项重大的生态重建工程。由于"一退两还"是一种对既定的经济与生态系统的打破,所以补偿成为新系统建立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分析"一退两还"过程中的补偿问题,对确保生态重建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行对策。(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问题》期刊2003年05期)
李俊利[7](2003)在《我国西部地区“一退两还”与缓解贫困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于世纪之交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生态重建工程,由于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高度关联性,使得“一退两还”的实施地域更多的是在西部贫困地区,由而赋予了“一退两还”以更多的功能,即在促使生态环境恢复的同时,也承担着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缓解退还地区贫困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利用“一退两还”的有利时机来缓解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便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作者在对“一退两还”工程给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国家、地方政府和退耕农户立场出发的相应对策建议。 论文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实施“一退两还”的背景以及过去两次大规模退耕还林的特点,概括了世界其他有关国家退耕还林的情况,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西部贫困与恶劣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缓解贫困是“一退两还”面临的重大问题。第叁部分在对“一退两还”的内涵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详尽论述了“一退两还”对西部退还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以实例加以印证。第四部分则以前一部分的观点为依据,提出了促进西部退还地区缓解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如完善补偿机制,确定林种比例,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集约化经营,推进产业化发展以及探索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设模式和经营机制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张俊飚,任燕顺[8](2003)在《对“一退两还”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是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战略。由于“一退两还”实施地域大多是在贫困地区 ,因此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何确保“一退两还”的有效实施和贫困问题的有效缓解 ,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 ,文章在分析“一退两还”对贫困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 ,对现行的相关政策对缓贫问题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完善政策和推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张俊飚[9](2002)在《论“一退两还”过程中补偿机制的构建及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退两还” (即退耕还林还草 )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由于“一退两还”是对现有平衡的一种打破 ,要建立新的平衡 ,就必须借助于外力的作用。其中补偿机制的构建就是对外力作用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对此 ,作者在重点分析补偿机制内容的基础上 ,对构建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2年05期)
申兰旺[10](2000)在《搞好“一退两还” 发展坝上农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尚义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历史上,这里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牛羊肥壮。之后,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盲目扩耕增地,缩小林草面积,使得目前坝上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农林牧叁业比例严重失调。(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00年15期)
一退两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于世纪之交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一退两还”工程实施区绝大部分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人地关系严重失调的山区、丘陵区以及荒漠区,使得该工程在客观上便具有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个双重性质却难以通过西部落后地区自身的循环来实现,必须在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来促使“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不反弹”格局的全面建立。为此,中央政府特出台了以经济补偿为核心的“一退两还”政策,确保了该工程的良好运行。但是,由于该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保障、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其生态目标要求其政策必须保证这项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目标,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压力下,“一退两还”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受到冲击。第一个“258”补偿期即将结束时,退还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新旧结构的衔接与均衡问题,生态与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建立可持续的补偿机制,便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在按照既定政策解决好目前补偿问题的同时,应加强对补偿期结束后的预期研究,即探讨后补偿问题,以便从整体上完善“一退两还”政策,增强政策整合后的整体效用和长期效用,以保证“一退两还”生态目标的最终实现。这对于奠定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为东中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并由此引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后补偿作为一种在现行的既定补偿政策效用期结束后根据发展需要而采取的再补偿形式,与现行补偿政策相比,其未来实施既是对既定政策的一种继续,也是对政策在更大范围内的调整与完善。由于二者在背景、对象与环境等方面已存在差异,后补偿与现行补偿相比,在补偿标准、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与途径等方面也应存在区别。如现行补偿侧重于对目前工程项目的贯彻和落实,属于任务型,而后补偿则应从促使和实现退还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确保退还效益和彻底解决退还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的角度出发,更侧重于制度型。这对西部地区在退还工程中有效维护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区域经济和农户个体目标的顺利达成,实现西部地区的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的基本框架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共计十章内容。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全文的引子,包括第1、2、3章。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概述了本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重点对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一退两还”补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提出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2)重点运用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效率与公平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主要原理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为现行的“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全面构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从整体上对西部地区实施“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和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借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观,从理论上论证了“一退两还”生态补偿机制对西部地区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由4、5、6叁章构成。(1)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等多种方法,以调查的截面数据和农村固定观察点1992-2006年的时序数据为基础,对西部地区“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实证上论证了“一退两还”补偿机制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该机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及其对预期目标实现的影响;(2)从理论上分析了切实巩周“一退两还”成果的关键在于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西部地区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其进行了预测,得知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需要到2020年左右,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3)通过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一退两还”补偿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构建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将该理论框架确定为两个组成部分:由公共财政补偿手段和市场化补偿手段构成的“一退两还”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配套支撑体系。第叁部分包括第7、8、9叁章,为本研究的落脚点。其主要内容与结论为:(1)基于公共财政补偿的视角,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与对象的范畴、补偿额度与期限、补偿资金筹集渠道与补偿方式等进行了探讨,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2)基于市场手段补偿的视角,通过借鉴国际上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主要经验,并结合“一退两还”工程实施情况,认为可以通过开展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建设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等3种市场化手段来获得生态建设的补偿资金;(3)基于政策整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政策的局部功能的视角,从生态建设和反贫困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的配套支撑体系,为早日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贯彻实施并保证其顺利运行提供经济、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第四部为第10章,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思想,揭示了本文的创新性及其不足,并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设想。通过以上章节内容的分析,可以归纳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直接从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生态区位的现实情况出发,将目标定位在我国既定“一退两还”补偿政策实施期结束后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及其生态建设长期效用的巩固上,并对如何实施后期补偿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本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为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奠定了基础。2.研究方法上,直接引入了灰色系统方法对西部退还地区构建新产业结构所需的时长和资源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得到在既定补偿机制下西部地区需要到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真正构建起新的具有良性循环的产业结构,并且急需大量的农业投入以及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入了CVM条件评估方法,评估出处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居民对“一退两还”提供的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为103.10.175.76元/(a·户)。3.研究结论上,通过分析证实了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补偿期结束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构建起新产业结构,并提出了“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西部退还地区在既定发展环境与条件下新产业结构得以构建所需的时间与资源量。此外,本文在优化“一退两还”公共政财补偿途径的同时,重点提出了碳汇贸易、森林水文服务交易及生物柴油原料林生产基地建设等叁种“一退两还”市场化补偿途径,并增加了配套支撑体系的分量,从而为全面深化、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理论以及贫困地区的发展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退两还论文参考文献
[1].贾丽丽.“一退两还”政策运行机制及补偿政策的完善——以吴起县为例[J].绿色科技.2011
[2].黄文清.西部地区“一退两还”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3].黄文清,张俊飚.论碳贸易筹集我国“一退两还”后补偿资金——兼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退耕补偿方式转换[J].生态经济.2008
[4].颜景辰,雷海章.“一退两还”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区农户畜牧业行为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志丹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
[5].张俊飚,李海鹏.“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6].张俊飚,周国洋.对“一退两还”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3
[7].李俊利.我国西部地区“一退两还”与缓解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
[8].张俊飚,任燕顺.对“一退两还”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9].张俊飚.论“一退两还”过程中补偿机制的构建及运行[J].中国农学通报.2002
[10].申兰旺.搞好“一退两还”发展坝上农业[J].经济论坛.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