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吴春梅(山西省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病的康复疗效。方法随要抽取我院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36例,在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到音乐治疗室参加数字化音乐治疗,每周5次,每次60分钟,观察10个月。结果参加数字化音乐治疗的36例患者经精神康复观察评定各因子统计结果,显示除遵守制度项P>0.05外余项均<0.01。结论说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揭示了数字化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病具有较好的康复疗效。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治疗精神康复量表疗效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36-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了解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心理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数字化音乐治疗对增进精神疾病的康复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1],电脑像一个巨大的“音乐药房”,可以使如此纷繁复杂的音乐得到合理而有序的存贮。我院从2007年12月开始采用多媒体、五点式音响数字化音乐治疗法,观察他们的康复疗效。现将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0月音乐治疗结果作小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对象均系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者共计36人,按ICD—10诊断标准分类[2]:精神分裂症26例,情感性精神病5例,癫痫伴精分2例,酒依赖1例,轻度精神发育迟滞2例;男性28例,女性8例,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20例,高中4例,大学2例;年龄18~58岁,36.14±7.26,病程3~35年,平均15.72±3.96,主要精神症状:情感淡漠29例,思维贫乏32例,行为依赖23例,意志衰退35例,妄想9例,参加患者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氮丙嗪、氮氮平等精神药物维持治疗。
1.2治疗方式方法
1.2.1本院数字化音乐治疗配有上网电脑、效果器、调音台、低音炮、雅马哈电子琴合成器、BOSE五点式音箱、话筒、投影仪。
1.2.2方法采用强化集体聆听(接受式),结合主动参与的以点歌为主的数字化音乐治疗法进行治疗,主动参与包括:教唱歌曲,学跳舞,卡拉OK自娱自乐和歌曲讨论,还有再创造式和即兴式,具体实施分为以个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高兴趣为主,接受式音乐治疗(聆听音乐治疗)即让患者先每人在电脑音乐库中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或歌曲或现场利用电子琴演奏自己的音乐,通过聆听那些熟悉的“乡音乡情”时,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咱当兵的人》、《战友》、《花好月圆》、《梁祝》等等,与他们同时代的乐曲或歌曲,乐曲能唤醒人的情感和思维、生理、心理、认知、精神、情绪等方面的改变,以提高患者的参与兴趣与合作程序,并观察患者聆听时的情绪反应,达到较为满意后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第二阶段:产生音乐想象,生理放松,引发行为对歌词的讨论,引发记忆,创作故事,情绪宣泄,运动行为等,阶段主要引导患者如何欣赏音乐,如何从音乐的旋律,节奏中体味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选曲以中央音乐学院高天教授给我们授课时的“草原”和“大海”等音乐,用音乐可以唤起图像的回忆,也可挑选一首器乐作品,以使人想起美好的事情或草原的宁静,这些想象能帮助患者减少紧张,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想法和感受。用引导语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使患者能够与音乐产生共鸣,滋生对社会生活美好未来向往的心理感受。
第三阶段:结合音乐开展“动手动脑”活动;教唱歌曲《爱的奉献》、《团结就是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感恩的心》,或在音乐背景下开展手工制作,发展他们的想向力和创作力,在优美的音乐下,她们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丝网花,朵朵鲜艳夺目,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第四个阶段:总结巩固汇报演出阶段,采用趣味提问的方式,回顾以往治疗内容,然后开展群体交流,排练节目,大家出谋划策,提建议,出方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帮助,在情感上支持他,提出合理建议,提供外界信息,组织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又一次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疗程每周五次,每次1小时。本观察由我和工娱疗室的护师负责共同操作实施。要求每天都有观察记录,第一阶段的合作程序,第二阶段的观察心理感受程序,第三阶段观察程度,第四阶段观察活动效应。在参加过程中进行精神康复观察量表(SPPAI)评定,(该量表是专用于观察康复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的行为及反应程度)直至治疗结束,最后作统计处理,t检验。
分析康复疗效。
2结果
2.13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因躯体疾病2例,出院3例。中途剔除外,实际完成参与者31例。
2.2经观察,第一阶段结果,治疗合作程序较好的由治疗初的26例提高到34例,第二阶段治疗能够反应心理感受的患者38例,占总数的85.87%,第三阶段对开展的数字化音乐活动参与程序较满意。由治疗初的28人增中到32人,说明前三个阶段开展的数字化音乐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不仅已接受,并逐步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第四阶段的治疗,患者之间仅能相互交流,并且赠礼品以作纪念(手工编制帽子),对参加的活动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利用数字化时代能够让病人也能与时俱进,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康复活动的效应和社会适应能力。
2.3经治疗前后统计学对比较处理,各因子分结果揭示,除遵守制度项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SPRAI量表
项目治疗初期治疗末期X±SDTP
遵守制度2.22±0.232.54±0.210.79>0.05
安心合作1.35±0.482.92±0.372.71<0.01
参与态度10.8±0.272.96±0.213.62<0.01
注意集中1.12±0.332.96±0.312.73<0.01
兴趣程度1.14±0.292.97±0.225.65<0.01
情绪反应1.28±0.422.88±0.262.61<0.01
行为活动1.37±0.522.99±0.316.72<0.01
操作表现1.46±0.472.86±0.272.66<0.01
社交情况1.35±0.323.03±0.222.77<0.01
参与体会1.48±0.312.95±0.364.68<0.01
3讨论
慢性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期间,方面过着单调、刻板,服从支配封闭式的病房生活,另一方面,缺乏各种社会功能的实践。因此,患者的情感反应,思维能力在精神病理基础下愈加明显地衰退。对于这些患者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现代化、数字化时代的康复措施。目前开展的比较多的尚属数字化音乐治疗,我们在这一治疗上针对我院病人的特点,开展被动聆听、主动参与、歌曲讨论和即兴式和再创作等方法,我们认为对于这类病人是十分必要的。
从开展数字化音乐治疗进展来看,每个阶段都能按预先的计划进展,但我们发现,由于患者的文化背景与爱好不同,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偶有抵触情绪,所以音乐治疗师必须做好沟通工作,培养患者的整体概念,不能因为个人的需要影响大家的治疗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的特点,因此安排了第二阶段的治疗内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音乐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欣赏水平,就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也增加了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因此也为以后阶段的治疗计划实施奠定了基础。后二阶段治疗时间较长,目的是使患者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有充分地自我表演机会,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排练活动,增强他们的操作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所以,通过多媒体引导,充实了患者住院的文化生活,这对增进康复,重返社会是有益的。
通过实践,我们还观察到,在音乐治疗的方法上选择接受式、娱乐式、即兴式相结合的综合型主动性音乐治疗,患者除聆听音乐外,音乐治疗师还组织患者演唱曲目,带领患者伴随乐曲起舞,兴趣不断增加。另外,选择乐曲根据同质原理,要适应患者心境,同时要了解患者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采用针对性音乐治疗方法,才能保证数字化音乐治疗的质量。这在精神病患者日益增多的今天,药物治疗作用有限的情况下,配合数字化音乐治疗,无疑增加了患者的康复机会。
然而,由于我们自身水平问题,对整个治疗计划实施深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音乐理论知识和治疗技巧,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修订版)世界图书出版社北京公司,2008.5.(1)193.
[2]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