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主义论文_李书齐,史维琴,吴叶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知,主义,分歧,英语,音乐,实在论,难题。

认知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齐,史维琴,吴叶军[1](2019)在《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焊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焊接技术是制造业领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焊接专业英语是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焊接技术人才的重要课程。文章结合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的实践,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综合总结和论述了高职焊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52期)

章琦[2](2019)在《基于社会认知主义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殊地位,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也应与专业发展同步,全面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从分析社会认知主义的内涵及其与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关系,探究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出发展路径,旨在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孙健,金立[3](2019)在《皮尔斯溯因推理的认知主义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溯因推理是为观测事实作出合意解释的推理活动,认知属性是其基本属性,形式逻辑因无法刻画该属性而陷入困境。认知主义将一切推理都视为针对观察事实和经验图式的心智操作,揭示了形式逻辑无法揭示的叁点特征:第一,解释消解被解释项带来的惊异感,第二,被解释项作为线索,帮助个体从经验图式当中提取信息,并将其作为解释。第叁,解释是经验图式和观察事实的语义纽带,兼具合情性和可废止性。认知主义视角为人们理解溯因推理与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一方面,溯因推理与演绎推理一样具有知识扩展性。另一方面,合情性和可能性分别是判定溯因结论和归纳结论的指标,经验图式的不断进化导致溯因推理结论的可废止性,齐一性假设的主观心理属性导致了归纳推理结论的可废止性,这显示了溯因推理与归纳推理的重要区别。(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冯鑫[4](2019)在《认知主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重视学习过程的良性互动,符合新课改学生为本的培养的目标。本文以人教版课本必修1为例,从同化顺应、掌握概念,内化已知,探索未知,总结归纳、自我建构叁个方面探究认知主义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运用,期望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9年06期)

王昊[5](2018)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社会认知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最近二十年来我国陆续开展了多轮包括中学英语在内的课程改革。外语学界对英语课程改革的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然而,这些讨论多是课程与教学理论或方法探究,鲜有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证据作为数据支撑。因此,有学者提出,较之对英语课程改革理念和原则的探讨,学界对英语课程改革课堂实施的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有关理念和原则的课堂实施。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效果和实施过程复杂性的理解,而且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提供实证证据。具体来说,本研究试图回答下列研究问题:(1)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教师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组织了哪些教学活动?(2)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关注了哪些知识和技能?(3)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使用呈现怎样的系统性特征或模式?(4)学生话语产出呈现怎样的系统性特征?为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对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文献梳理和述评,本研究讨论并阐释指导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理论取向,进而提出社会认知主义视域下的英语教学理论框架。总的来说,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英语知识传输向知识构建转变;课程目标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向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转变等。具体来说,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以配对/小组活动为代表的合作性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通过社会互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同时强调通过体现实践性特征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目标语接触和使用的最大化。课程改革还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机会和互动空间。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个人生活经验、语言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采用系统观察与会话分析两种研究工具探究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有关理念和原则的课堂实施。具体来说,本文采用所开发的英语课堂观察系统分别考察实际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焦点、目标语和母语课堂使用以及学生话语产出,并对基于转写语料的课堂话语语料库数据进行会话分析,以补充和扩展课堂观察量化分析结果。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所收集课堂观察数据来自东北叁省10个市县11所普通中学21位教师,期中11位教师讲授初中8年级英语课程,10位教师教授高中10年级英语课程。样本数据包括21个教学单元、96个课时、337个课段、4217分钟的课堂音像语料。然后,按照科学的转写规范对课堂视频数据进行转写,建立中学英语课堂话语语料库。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本项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总的来说,实际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有关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说,所研究的中学英语教师倾向于更多地使用教师独白讲授、叁话轮互动、齐声重复朗诵等体现教师中心和独语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而代表以学生为中心和对话教学模式的配对/小组活动、全班提问与讨论和全班演示等课堂组织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则占比很低。这些发现表明,所研究课堂活动形式主要呈现正式性和外显性的系统性特征,而较少体现自然性、非正式性、体验性和附带性等特征,强调对孤立语言知识点的传输,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通过互动合作建构语言知识的机会。课程改革倡导在课堂上使用配对/小组任务以及全班提问与讨论等合作性教学活动。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意义协商和支架协助等策略在课堂上开展上述合作性教学活动。这些实证数据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范式。(2)总的来说,实际的课堂教学未能较好地贯彻课程改革针对课堂语言教学焦点的有关理念和要求。具体来说,所研究中学英语教师主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而对语言技能教学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一方面,英语词汇知识教学占用了将近一半的课堂时间,语法知识教学也占了接近叁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尽管阅读技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课堂教学却很少关注听力、口语和写作技能。这一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要求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的理念不符。此外,所研究的课堂教学更多地采用“以语言形式为纲”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而较少使用“语意和形式兼顾”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通过互动交际活动习得语言知识的机会。再者,在实际的课堂词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词汇习得的形式注意层面和形意匹配层面,而较少使用意义协商和支架协助策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处理和使用目标词汇的能力。在实际的课堂语法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演绎式语法教学模式,而较少采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归纳式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更为注重对抽象语法规则的显性呈现,而忽略了培养学习者通过自身努力探索发现语言规则的能力。这些发现说明,中学教师对语言形式准确性的关注远高于其对语篇层面交际流利性的关注。课程改革强调使用合作性教学活动开展语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教师如何使用意义协商和支架协助策略开展词汇教学以及通过归纳式教学模式开展语法教学。这些数据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范式。(3)总的来说,所研究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使用缺乏系统性和原则性,未能较好地贯彻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和原则。具体来说,教师主要使用母语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目标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课堂十分少见,而目标语与母语相结合和以母语使用为主的课堂则占比极高。此外,尽管所研究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使用具有一些教学功能(如语言知识讲解、发布指令、课堂纪律监管、维系师生关系等),但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的选择决策上呈现随机性和任意性特征,未能较好地贯彻社会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最佳课堂语言使用”原则。过分依赖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课堂现状减少了学习者接触目标语语言实例的机会,并进而影响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成功习得。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目标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教师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最大化聚焦意义的目标语使用。这些课堂实证数据为教师提高课堂语言使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范式。(4)总的来说,所研究课堂的学生话语产出未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和原则。具体来说,学习者课堂话语以限制性话语产出为主。在所研究的中学英语课堂中,主要的学生话语产出范畴包括无产出、简短口语应答、笔头选择题填空、口头读诵、口头造句等限制性话语产出类型。需要强调的是,在超过叁分之一的教学时间里学生没有任何形式的目标语产出。然而,作为课程改革教学效果的重要观测点,学习者持续连贯口笔语表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则占比很低。这些发现表明,所研究课堂教学未能创设足够的基于可理解输出的内化外语语言知识的机会,也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通过话语产出注意中介语以及在句法层面处理和反思语言的机会。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目标语产出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教师如何通过意义协商和支架协助的策略为学生持续连贯的话语产出提供机会和互动空间。这些数据为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可操作的范式。根据以上主要发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未能较好地贯彻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和原则,体现出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规律性特点。具体来说,实际的课堂教学以体现教师中心和独语模式的教学活动为主,主要聚焦语言知识而对语言技能则关注较少,课堂教学语言以汉语为主且缺乏系统性,学生话语产出尤其是持续连贯的口笔语表达十分有限。这些结论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具体来说,一方面,为了实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学原则,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更多地使用合作性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提高教师目标语输入和学生目标语产生。另一方面,本研究建议,基于“校本”的高校与中学英语教师合作发展模式是提高一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关理念和原则的理解的有效途径。总而言之,本项研究在理论上加深了对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考察,拓宽了课程改革研究的范畴,有助于深入理解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复杂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丰富了对进行中的课程改革的课堂实施研究,弥补了单一量化研究缺乏细节和单一质化研究缺乏概括性的不足。在实践上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并为进一步改革提供有用的实证资料。(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王海若[6](2018)在《认知主义的预设》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主义对模糊性的研究在模糊性理论中独树一帜,其特点是,兼具强有力的论证性和强烈的反直观色彩。认知主义的这个特点说明,其背后有很多隐含的非平凡的哲学预设。通过论证可以发现,这些哲学预设之间存在强烈的内部张力。这种内部张力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义对"模糊概念""情形"以及"相似性"的使用。这种张力的根源,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认知主义认为"模糊概念"独立于认知;二是认知主义对可能世界语义的内含性使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杨征源[7](2018)在《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史蒂文森主张道德分歧是态度分歧,而吉伯德认为道德分歧是计划分歧。他们的理论都与事实不相符,因为两个人之间有对立态度或者计划有差异并不代表两人之间一定有道德分歧。道德分歧应该是规定分歧,是假想情况下和理想情况下分歧双方的规范性讨论,而不是实际存在的态度对立或者计划分歧。同样,信念分歧也可以理解为假想和理想条件下的规范性讨论。规定分歧理论比史蒂文森和吉伯德的理论都更完善,它能解释后者不能解释的、直觉上的分歧,同时它为道德分歧和信念分歧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8年04期)

杨征源[8](2018)在《道德语句的非认知主义语义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道德语句的一种意义理论——非认知主义——的可行性。非认知主义有两个主要观点:首先,语句的意义要通过语句通常表达的心灵状态来解释;其次,道德(规范)语句表达的心灵状态的功能与描述语句表达的心灵状态的功能有根本的区别:描述语句表达的心灵状态是表征性的、非动机性的,规范语句表达的心灵状态是非表征性的、动机性的。非认知主义吸引了许多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因为它能够解释道德话语和道德思维的许多显着特征,同时又不预设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有问题的实体。如此,非认知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的自然主义世界观,又保留了道德(规范性)活动的合法性。尽管非认知主义有这许多优点,但它也面临严重的问题。其中弗雷格-吉奇难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但没有得到普遍关注的、也未被解决的问题。鉴于一个哲学理论的合理性需要全面评价,我们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本文将讨论非认知主义面临的五个问题,以及非认知主义是否能够解决它们。第一,非认知主义是否面临“一厢情愿”问题,即非认知主义能否解释有效的道德假言推理的合理性?笔者认为,非认知主义能够解释有效道德假言推理的合理性,前提是非认知主义能够解决弗雷格-吉奇难题。就是说,如果非认知主义能够解决弗雷格-吉奇难题,它也能够解决一厢情愿问题,能够解释道德假言推理的合理性。因而,一厢情愿问题并不独立于弗雷格-吉奇难题,前者也不对非认知主义构成单独的决定性反驳;相反,一厢情愿问题与弗雷格-吉奇难题是相关联的,一厢情愿问题是弗雷格-吉奇难题的延续。第二,动机内在主义是否为真?或者说,人们先前认为的支持非认知主义的理由是否真的存在?动机内在主义主张,道德判断本身包含动机。即如果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那么他有动机根据道德判断行动。如果道德判断本身可以促使行动,这表明规范性判断(至少部分地)是由非认知的动机性状态(motivational state)构成的,因而非认知主义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动机内在主义是错误的,道德冷漠现象是其明显的反例:道德冷漠者做出道德判断,却无相应动机。因而,道德判断和道德动机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动机外在主义理论才是解释正常人的道德动机的最佳理论。第叁,非认知主义是否能解释道德的心灵独立性特征?日常道德思维的心灵独立性特征是:道德价值是独立于心灵的或者说是客观的——某人判断某件事是道德上错误的,并不会真的使它道德上错误的。否认这个观点意味着接受一种主观主义。非认知主义被认为与道德思维的上述特征相冲突,因而其合理性受到质疑。一些非认知主义者对此作出了回应,试图为非认知主义辩护。笔者认为,非认知主义者解释道德心灵独立性的努力并不完全成功:他们对心灵独立性的内在解释与心灵独立性特征的概念身份不相符,他们对心灵独立性的外在解释与非认知主义的核心观点不一致。第四,非认知主义是否能解释道德不确定性这个伴随道德判断的特征?笔者认为,非认知主义能够解释道德不确定。但道德确信(确定、不确定)——无论是衍生的道德不确定还是根本的道德不确定——不是道德判断的特征。衍生的不确定属于经验上的不确定,它不需要任何解释。根本的道德不确定是分类的不确定,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与关于描述性问题的不确定背后的因素是相同的。第五,非认知主义与适真性极简主义是否兼容?非认知主义主张,道德判断并不表达关于道德事态的信念。但根据适真性极简主义,道德判断表达信念。因而,适真性极简主义与非认知主义不兼容,并且有人通过支持前者来反驳后者。笔者认为,适真性极简主义与非认知主义并非不兼容。说明它们并非不兼容的方法是区分两种不同的信念:一个是与句法规则相关的极简信念,另一个是描述世界的实质信念。如果这种区分是正确的,那么适真性极简主义与非认知主义并非不一致,因而也不能通过支持适真性极简主义来说明非认知主义是错误的。本文讨论了关于非认知主义理论的五个重要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目的是弄清楚非认知主义理论的可行性,或者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前途的理论。笔者希望,即使本文不能够使每个人就非认知主义理论是否是一个有前途的理论得出结论,但它至少能够为关于非认知主义的共同认识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6-06)

张锐,季慧慧[9](2018)在《认知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教育——评《音乐教育心理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音乐在我国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产生了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学法、音乐教材论、音乐教育史和音乐教育心理学等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学科。然而,在现实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很少出现与认知主义相关的研究教材,关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学、音乐学和心理学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为促进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有必要从认知主(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8年06期)

王航赞,王彦方[10](2018)在《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与伦理非认知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伦理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确定伦理陈述的属性。在这方面,存在着情感性的非认知与描述性的认知两种看法。布莱克本在确定伦理陈述的属性时,既继承了情感主义,坚持非认知立场,又接受了某种意义上的实在论观点,以避免情感主义解释"成真性"问题时的困境。基于布莱克本的这种"准实在论"观点,通过分析非认知主义和道德判断之间存在的关系,表明与认知的实在论相比,这种观点无需进行形而上学层面的那种预设,就能很好地解释混合世界的非存在性。客观地讲,这其中所蕴含的伦理非认知主义,使布莱克本的那种实在论在弗雷格-吉奇难题的解答上表现出特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认知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殊地位,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也应与专业发展同步,全面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从分析社会认知主义的内涵及其与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关系,探究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并提出发展路径,旨在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书齐,史维琴,吴叶军.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焊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章琦.基于社会认知主义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3].孙健,金立.皮尔斯溯因推理的认知主义转向[C].2019年中国逻辑学会第叁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2019

[4].冯鑫.认知主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必修1”为例[J].风景名胜.2019

[5].王昊.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社会认知主义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8

[6].王海若.认知主义的预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8

[7].杨征源.元伦理学非认知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分歧[J].道德与文明.2018

[8].杨征源.道德语句的非认知主义语义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8

[9].张锐,季慧慧.认知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教育——评《音乐教育心理学》[J].高教探索.2018

[10].王航赞,王彦方.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与伦理非认知主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外语教师认知、影响因素、外语教学实...总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认知主义的语言形成机制通过这个...建构主义确实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叁种主要认识论视角及相关二语理论

标签:;  ;  ;  ;  ;  ;  ;  

认知主义论文_李书齐,史维琴,吴叶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