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程序论文_张子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并行程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程序,澳大利亚,死锁,药品,全息,不确定性,骨架。

并行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航[1](2019)在《基于骨架程序的并行程序运行时间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对超算平台上运行的并行程序的运行时间预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对并行程序构建骨架程序的方法能够在程序的运行环境发生改变的情景下对程序的运行时间作出预测。但是骨架程序无法对程序在不同输入下的运行时间进行预测,导致其适用范围较窄。在骨架程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能够对并行程序在不同输入以及不同运行环境下的运行时间进行预测的方法。本文所介绍的主要工作包括:1.使用代码插桩的方法来对并行程序中分支和循环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从而获取程序在不同输入下的执行逻辑,并使用逻辑回归和LASSO回归算法来训练一个能够从程序的输入预测其执行逻辑的预测模型。2.根据获取的执行逻辑来对并行程序的多个进程进行聚类,之后使用Tracing工具来生成并行程序的通信Trace,并根据聚类的结果来对Trace进行合并与压缩的处理。之后,结合通信Trace和对执行逻辑的预测结果来还原并行程序的运行过程,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反映了原始程序运行过程的还原程序。还原程序的执行时间比原始程序要短,从而能够以较少的时间代价完成对原始程序运行时间的预测。3.对MCB、LULESH和STREAM叁个并行程序在不同的输入与运行环境下的运行时间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各个程序的特征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对于适用范围内的并行程序而言,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预测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7)

周世康,蒋欣欣,周航,姚蕊,张灿恒[2](2019)在《一种面向并行程序的代码调试分析工具设计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行程序的应用在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往往难以复现,传统的调试工具越发难以满足并行程序的调试需求.据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并行程序错误检测以及确定性回放的方法,针对并行程序中容易发生的数据竞争、死锁、原子性违反这几类错误进行检测判断;对并行程序的运行进行插桩以保证程序重复执行时的次序一致.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实现了Eclipse插件.通过试验,该工具可以对并行程序易发的错误进行有效的检测判断,较大程度地减少程序调试的工作量.(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灿恒,蒋欣欣,周航,赵宏伟,张杨[3](2019)在《混合触发的并行程序过程重现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并行程序的过程重现复现初始执行时的错误,对源程序进行词法语法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确定性复现所需的信息模板;基于信息模板通过插桩技术实现基于时间和事件混合触发的记录,并设计自适应动态采样周期和记录信息约简方法;基于混合触发实现程序执行时序的确定性以及初始输入的确定性记录,并在Eclipse环境下实现相应的并行程序过程重现插件。试验验证混合触发的记录方式在回放的一致性、记录阶段的开销方面比现有的单一触发具有较好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航空计算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田甜,郭庆,张辰[4](2018)在《基于占优关系的MPI并行程序死锁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性能技术的发展,MPI并行程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可靠性也得到了软件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MPI并行程序有多个并行执行的进程,每个进程包含一系列串行执行语句.死锁是并行程序的一类典型错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占优关系的死锁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通信语句之间的占优关系,得到每个进程内,通信边之间的占优关系;然后,通过判定通信边占优关系是否相互违背,检测程序中的死锁.基于上述思想,开发了基于占优关系的死锁检测原型工具,用于检测多个典型的MPI并行程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检测出程序中的死锁缺陷.(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杨超,程汤培,邓力,付元光,温丽丽[5](2019)在《叁维并行程序JSNT对HBR-2装置的屏蔽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屏蔽计算是反应堆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计算结果直接影响核系统的寿命以及周边环境的辐射安全。JSNT是由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自主研发的叁维离散纵标(S_N)中子/光子输运程序,采用区域分解实现大规模并行,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本文利用JSNT对HBR-2装置进行屏蔽计算,分析了辐照监督管处和中子剂量测量仪处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以及6个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发现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随着网格的加密,计算结果趋于实验值;除在中子剂量测量仪处的~(237)Np(n,f)~(137)Cs和~(238)U(n,f)~( 137)Cs外,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20%,满足工程要求。(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朱越,蒋蓉,邵蓉[6](2018)在《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澳大利亚自2011年起实行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允许同时对药品进行注册评估与医保准入评估,保证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及时性。通过对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的基本内涵、管理机构、实施流程及主要成效以及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医保目录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经济》期刊2018年11期)

朱越,蒋蓉,邵蓉[7](2018)在《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完善的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为我国医保准入管理提供借鉴。方法:检索澳大利亚卫生部、药品福利计划委员会、医疗用品管理局网站及相关文献,研究并行程序的基本内涵、管理机构、实施流程和主要成效。结果:澳大利亚自实行并行程序以来,保证了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及时性,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讨论:建议结合我国实情,探索建立类似于澳大利亚TGA-PBAC并行程序的医保早期评估,并积极推进医保用药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信息共享。(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张美迪[8](2018)在《面向并行程序的高访存效率DMA部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工艺尺寸从原先的350nm到180nm,再到28nm,目前能达到最低的7nm。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使得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每年处理器的速度基本提速百分之六十,而片外存储体的带宽每年仅提高了百分之十。存储体的速度严重地与处理器的速度不相匹配,极大地制约了处理器计算的速度,存储体成为了处理器的速度的瓶颈。而且,随着工艺尺寸的降低,摩尔定律逐渐程失效的趋势,未来将可能出现不能依靠降低工艺尺寸的方式来提高处理器速度的情况。这个时候,芯片的架构和数据的搬移带宽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片外存储体和片内存储体数据传输带宽的增加将极大地提高处理器的计算速度。现代存储体常用的策略包括Data Cache、DMA(Direct Memory Access)等,其中Data Cache主要用于片内存储体间的数据交换,而DMA常用于片外存储和片内存储间的数据交换。本文主要研究DMA的传输方式,由于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下,传输的数据带宽是不同的,因此,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能极大地减少传输延时、增加传输带宽,提高存储体的性能。本文将基于高性能多核GPDSP(General Purpos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项目,介绍了作者在DMA传输设计和验证方面作出的工作和贡献。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基于现代片外存储体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探讨存储体的访问流程、多核GPDSP的芯片结构和传统DMA传输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DMA数据搬移的流动过程的研究。紧接着,分析研究了多个并行程序的特点,设计出多种特殊传输方式,其中包括数据分散传输、广播传输、数据合并传输,并且依据不同数据规模、数据形状配置的基准测试程序对比了DMA普通传输模式和特殊模式传输下数据带宽、DRAM行命中率的对比,归纳总结了规律,得出带宽提高85%的结论。然后,依据多核GPDSP项目的需求,需要兼容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标准协议总线,学习研究看AXI协议的特点和结构,设计出DMA-AXI转接桥模块。DMA-AXI转接桥由DMA-AXI主桥、DMA-AXI从桥和DMA-AXI仲裁器组成。最后,按照模块级验证的方式,确定验证计划,设计输入激励,搭建UVM验证平台,对DMA-AXI转接桥模块所有功能点进行验证,功能覆盖率达到百分百,代码覆盖率可解释百分百,满足指标的要求。在DC综合环境下,使用TSMC 40nm工艺库,对DMA-AXI转接桥进行了综合。时序、面积、功耗满足指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子鸣[9](2018)在《并行程序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的协同进化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并行程序的广泛应用,并行程序的测试问题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其中,消息传递并行程序是一种常用的并行程序,这类程序的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生成问题可以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但是,传统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并行程序调度序列提供的知识,导致算法效率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改进并行程序的测试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测试数据协同进化生成方法,并开发了相应原型系统,提高了测试效率。本文主要有以下内容:(1)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路径覆盖测试数据协同进化生成方法。首先,根据调度序列生成对应的种群;然后,给出种群与个体的性能评价方法;最后,依据种群与个体性能,在进化过程中执行个体迁移、种群消亡、种群合并等操作,生成测试数据。该方法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不但没有引入对调度序列人工分析等额外人工干预,提高了测试自动化程度,而且在生成测试数据的过程中使用多个调度序列,通过评价各调度序列生成测试数据的难易程度得到对应种群的性能,进化过程中将资源更多地分配给性能较好的种群,提高了算法效率。(2)开发了并行程序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生成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包括程序处理、进化求解和结果处理等3个模块,用于对程序执行前的预处理、使用所提方法进行进化求解,以及结果保存和输出等。进化求解模块是该原型系统的主要部分,使用C语言编写,主要包种群定义、种群初始化,以及种群迁移、种群消亡、种群合并、种群规模计算、适应值计算、编码、解码、选择、交叉、变异等函数。利用该原型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程序使用本文所提方法自动高效生成测试数据,提高了测试效率。本文所提方法能够针对并行程序高效生成测试数据,对软件测试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马静,邸江磊,肖锋[10](2018)在《OpenMP并行程序在数字全息叁维重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和CCD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空间光调制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成为一种新技术-数字全息成像技术。正因为数字全息技术涉及光学全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成像技术,所以它不仅可以得到原始物体的振幅,还能得到相位信息,使其在重构叁维物体表面形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分析了基于卷积的离轴数字全息重构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离轴数字全息叁维重构的一般过程,通过最小范数法对图像进行解包裹计算。结合全息重构算法,使用C语言实现了数字全息叁维重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通过重构软件对CCD采集的全息图进行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比较了OpenMP的不同并行方法对重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OpenMP并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全息叁维重构的速度,并得到了理想的重构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8年03期)

并行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并行程序的应用在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往往难以复现,传统的调试工具越发难以满足并行程序的调试需求.据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并行程序错误检测以及确定性回放的方法,针对并行程序中容易发生的数据竞争、死锁、原子性违反这几类错误进行检测判断;对并行程序的运行进行插桩以保证程序重复执行时的次序一致.在此理论基础上设计实现了Eclipse插件.通过试验,该工具可以对并行程序易发的错误进行有效的检测判断,较大程度地减少程序调试的工作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并行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子航.基于骨架程序的并行程序运行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周世康,蒋欣欣,周航,姚蕊,张灿恒.一种面向并行程序的代码调试分析工具设计实现[J].河南科学.2019

[3].张灿恒,蒋欣欣,周航,赵宏伟,张杨.混合触发的并行程序过程重现技术研究与实现[J].航空计算技术.2019

[4].田甜,郭庆,张辰.基于占优关系的MPI并行程序死锁检测[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杨超,程汤培,邓力,付元光,温丽丽.叁维并行程序JSNT对HBR-2装置的屏蔽计算与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6].朱越,蒋蓉,邵蓉.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8

[7].朱越,蒋蓉,邵蓉.澳大利亚药品注册与医保准入并行程序研究[C].2018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8].张美迪.面向并行程序的高访存效率DMA部件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9].王子鸣.并行程序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的协同进化生成方法[D].中国矿业大学.2018

[10].马静,邸江磊,肖锋.OpenMP并行程序在数字全息叁维重构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8

论文知识图

所示,线程推测执行事务内存系统并行...定点流水线各级节拍功能框图网格匀}分及算注诵信示煮图和GPU微框架示意图3-14 500 个 C 原子体系的矩阵计算并行...结构图

标签:;  ;  ;  ;  ;  ;  ;  

并行程序论文_张子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