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铝论文_汪纯,黄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留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剂,地表水,组分,铸件,氯化铝,碱度,浊水。

残留铝论文文献综述

汪纯,黄宇[1](2019)在《地表水处理工艺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导致我国已经表现出水资源紧缺的情况。因此,自来水厂为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得不在紧缺且污染严重的水资源中投放铝盐混凝剂,来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但是经过铝盐混凝剂处理过的水质,多少会残留一些铝,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以及人们的身体造成了破坏。因此主要探究了地表水处理工艺与残留铝含量。(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常鼎伟,任壮,武文洁[2](2017)在《PATS的制备表征及其处理低浊水效能与残留铝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玻璃、硫酸铝和硫酸钛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钛(PATS)混凝剂。考察了混凝剂处理模拟低浊水的效能和出水残留铝含量,并且运用FTIR、XRD和SEM对混凝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当Al/Ti摩尔比为10∶1,(Al+Ti)/Si摩尔比为1∶2,水体pH为7~9,水体温度为10℃时,合成的PATS混凝剂对模拟低浊水的混凝性能最好,残留铝含量较低,当该混凝剂投量为0.10 mmol·L~(-1)(以金属离子计)时,余浊和残留铝含量分别可达到0.36 NTU和0.022 mg·L~(-1)。结果表明,PATS中存在铝、钛及其水解产物与硅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的Al—O—Si键和Ti—O—Si键。PATS不是几种原料的简单混合,而是一种无定形共聚物。与聚合氯化铝、聚硅酸硫酸铝相比,PATS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更低的残留铝含量。(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胡文超[3](2016)在《硅藻土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效果及降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许多地区饮用水水源污染加剧,传统的混凝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给水处理要求,寻找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强化混凝技术已迫在眉睫。然而,目前对于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提高混凝效果以及控制消毒副产物两方面,对于通过强化混凝技术降低饮用水处理中残留铝含量的研究甚少。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因此混凝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水厂和研究者仅关注和测定混凝出水中总铝或溶解性铝的含量,而对其它组分残留铝的研究很少,致使我们不能充分认识残留铝形态及各组分的危害性。本课题选用硅藻土联合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处理微污染水,主要进行了联合技术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PAC混凝后水中残留铝的含量及组分;对比研究了联合混凝与单独混凝对水中浊度、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重点研究了联合混凝对水中总铝、总溶解性铝、溶解性有机铝、溶解性单体铝及溶解性有机单体铝的降低情况;考察了初始pH值、投加顺序及水力搅拌条件对该联合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混凝效果及降铝效果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硅藻土联合PAC强化混凝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效果及降铝效果。硅藻土具有一定的助凝作用,加入硅藻土后混凝效果显着增强,联合混凝的最佳配比是15mg/LPAC+40mg/L硅藻土。(2)硅藻土联合PAC混凝时絮体指数(FI)峰值比PAC单独混凝时高,分别约为1.3和0.8,联合混凝过程中生成的絮体生长速度更快,絮体尺寸更大。(3)初始pH值不仅对混凝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混凝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有很大影响。去除浊度和藻类的最佳初始pH值为7.99左右,而去除有机物的最佳初始pH约为5.97,当水体初始pH值为6.95左右,即中性环境附近时,降铝效果最好。(4)投加顺序对联合混凝的混凝效果及降铝效果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先投加硅藻土然后投加PAC是最适宜的投加顺序,它不仅能明显提高混凝效果,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残留铝含量。(5)水力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及残留铝的影响是巨大的。混凝效果和降铝效果均达到最佳的水力搅拌条件为:在快速搅拌阶段,搅拌强度应控制为200rpm,搅拌时间应控制为120s;而在慢速搅拌阶段,搅拌强度应控制为50rpm,搅拌时间应控制为600s。(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5-11)

江莲[4](2015)在《地表水处理工艺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用水量也大幅度上升,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及沿海城市,纷纷发生了水资源匮乏、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地表水受到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地表水水质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源的污染,导致国内绝大多数水厂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来降低饮用水原水的污染程度。用铝盐混凝剂处理后的生活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对人体及生态都有极大的危害。随着铝盐混凝剂的广泛使用,人类及生存环境可能因过多摄入铝元素而引发各种不良后果。探索影响地表水厂混凝工艺中铝含量的因素,有效测定铝含量,从而控制出厂水的残留铝,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通过混凝烧杯实验模拟贺兰山水厂混凝沉淀工艺,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对水中残留铝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影响供水系统中残留铝含量的因素有:原水水质情况、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助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过滤工艺的滤速和滤层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原水水质情况,例如调节最佳pH值、最优水温情况;调节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优化混凝工艺;配合使用助凝剂,减少铝盐混凝剂的使用;调整过滤工艺的滤层厚度和过滤速度,都可以达到去除地表水中残留铝的目的。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水厂对混凝剂的正确选择、最佳混凝水力条件的优化、最佳净水工艺参数的选择等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从而使处理后水中残留铝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5-04-28)

杨忠莲[5](2013)在《铝盐混凝剂在给水处理中残留铝含量、组分及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建立并确定了净化水中不同组分残留铝的分离及测定方法,然后针对腐植酸-高岭土模拟地表水和不同季节引黄水库水的特点,对比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混凝剂合成条件、混凝剂投加量、水体初始pH及水力条件对混凝效果、残留铝含量、残留铝组分及余铝率的影响;从混凝效果和不同组分残留铝含量分别确定了各铝盐混凝剂处理不同地表水的最佳投加量以及最佳处理pH,并明确了各铝盐混凝剂在不同季节引黄水库水处理中的最佳作用水力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残留铝含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混凝效果(絮体特性操作参数)与各组分残留铝浓度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腐植酸-高岭土模拟地表水混凝处理中,氯化铝、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在不同投加量下的浊度和UV254去除率最高可达90%左右;PAC投加量较高时混凝效果较好,其混凝出水巾残留总铝量(约为0.9mg/L)和余铝率(-3.0%)均是叁种混凝剂巾最低的,且PAC能够有效降低出水巾毒性较大的溶解性铝的含量(约为0.6mg/L);在pH为6.0-7.0之间,氯化铝、硫酸铝和PAC的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4%,91.5%和90.5%,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88.5%和82%;不同pH下PAC混凝出水中残留铝含量及余铝率最低;叁种混凝剂在投加量范围为10-12mg/L下处理腐植酸-高岭土模拟地表水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混凝去除效果和最低的残留铝含量;但它们取得最佳混凝效果和最低残留铝含量的pH范围分别为6.0-7.0和7.0-8.0;叁种混凝剂净化后水中残留铝均大部分以溶解性总铝的形式存在(约60%-80%),溶解性有机铝在总溶解性铝巾所占比例较大,溶解性单体铝组分基本均为溶解性无机单体铝。2.PAC更适于春秋季节引黄水库水混凝处理,不同投加量和pH下具有比传统氯化铝混凝去除率更高、电中和能力更强、残留铝含量更低、混凝剂本身余铝率更低和对水体pH改变的适应性更强的优点;氯化铝和PAC的电中和能力在酸性条件下更强,两种混凝剂混凝出水中大部分是亲水性有机物,增加投加量以及中性和偏碱性条件更利于疏水性有机物的去除;不同条件下PAC中的铝不易残留,余铝率均明显低于氯化铝的余铝率,但其混凝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结合铝含量较高;PAC在春秋季节引黄水库水处理中,取得较好混凝效果的碱化度(B)为2.0、投加量范围为12-15mg/L、初始水体pH为6.0左右;净化后水中残留铝均大部分以溶解性总铝的形式存在,且溶解性有机铝在总溶解性铝中所占比例较大,溶解性单体铝主要以溶解性无机单体铝为主;各组分残留铝浓度及混凝剂余铝率均在投加量为12~15mg/L、pH为7.0-8.5下较低,可有效控制混凝出水中的残留铝含量;此外,B值为2.0的PAC在春季水库水处理巾余铝率较低。3.在冬季低温低浊引黄水库水处理中,聚硅氯化铝(PASiC)以吸附架桥和卷扫絮凝为主,B值为2.0、硅铝摩尔比为0.05时PASi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更低的残留铝含量;不论B值和硅铝摩尔比如何变化,PASiC均在投加量范围为12-15mg/L、初始pH为6.0-7.0时对引黄水库水中的浊度和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在投加量为10~15mg/L、初始pH为7.0-8.5下PASiC混凝后水巾含有较低浓度的残留铝;PASiC更适宜于去除水库水巾疏水性和具有芳香族特性的大分子有机物;PASiC在冬季低温低浊引黄水库水处理中,混凝出水巾残留铝中大部分是总溶解性铝,在总溶解性铝中溶解性单体铝的成分最大,溶解性单体铝主要以溶解性无机单体铝为主;同使用PAC处理春秋季引黄水库水相比,使用PASiC(?)昆凝处理冬季低温低浊引黄水库水时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较高4.在夏季高藻引黄水库水处理中,向PAC中引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后制备出的聚合氯化铝-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的混凝特性受无机有机组分质量比(MR值)及B值的影响,B值为2.0、MR值为4:1时复合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较好;PAC-PDMDAAC处理夏季高藻引黄水库水的最佳投加量为6mg/L,最佳水体pH为6.0左右;B值为2.0、MR值为4:1的PAC-PDMDAAC()昆凝出水巾不同组分残留铝含量较低,更易降低出水中残留铝的浓度;投加量与pH值对复合混凝剂在水体中的残留铝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投加量为6-8mg/L、初始pH为7.0-8.5的条件下可有效控制净化水中残留铝含量;混凝剂混凝出水中残留铝中大部分是总溶解型铝,总溶解性铝溶解性有机铝成分最大,溶解性单体铝主要以溶解性无机单体铝为主。5.总铝、总溶解性铝、溶解性单体铝及溶解性有机铝的浓度随混凝沉淀水力条件的变化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从残留铝含量及组分分布来看,快速搅拌强度、快搅时间、慢速搅拌强度、慢速搅拌时间和沉淀时间对水中不同组分残留铝的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用PAC和PASiC处理相应季节引黄水库水中选择快速搅拌转速为200r/min、快速搅拌时间为1min、慢速搅拌转速为40r/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5min时对不同组分残留铝的控制效果最佳;使用PAC-PDMDAAC处理夏季引黄水库水巾选择快速搅拌转速为100~200r/min、快速搅拌时间为1min、慢速搅拌转速为40~50r/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5~20min、时能够使PAC-PDMDAAC(?)争化后水中含有较低浓度的残留铝:相对于混凝过程,沉淀过程对残留铝组分的影响略小。综合考虑水处理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及不同残留铝组分的浓度,在使用不同的铝盐混凝剂处理相应季节引黄水库水中应选择沉淀时间为30min较好。6.使用同种混凝剂在不同水体pH下处理引黄水库水时存在一个最佳粒径、强度、生长速度和浊度去除率使净化后水中总铝和颗粒态铝浓度最低。复合混凝剂中MR=2:1时最佳粒径为335~347μm、最佳生长速度为35.2~35.7μm/min、最佳絮体强度为30、最适浊度去除率为75.2%-76.1%;MR=4:1时该最佳粒径为342-381μm、最佳生长速度为38.5~47.7μm/min、最佳絮体强度为26、最适浊度去除率为78.6%-80.9%;MR=8:1时该最佳粒径为278~300μm、最佳生长速度为32.1-33.7μm/min、最佳絮体强度为33、最适浊度去除率为74.6%-75.1%。在某一水体pH下采用具有不同MR值的复合混凝剂处理引黄水库水时,絮体粒径和生长速度越大、强度越低、浊度去除率越高,相应组分残留铝浓度尤其是颗粒态铝浓度越低;颗粒态铝浓度与絮体粒径或生长速度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其与絮体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正线性相关性;同种混凝剂下影响残留铝浓度的最主要因素是pH变化引起铝溶解度的变化;在某水体pH下采用不同MR值的混凝剂处理引黄水库水时影响铝浓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混凝去除效果;溶解态有机结合部分残留铝的浓度与有机物去除率之间以及颗粒组分残留铝浓度与浊度去除率之间均呈现较弱的负线性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3-05-19)

李润生,金立新,李凯,韩晓刚,欧国华[6](2013)在《高盐基度PAC降低饮用水中残留铝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水pH值为6.5~8.5的条件下,采用常规的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高盐基度(≥85%)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控制在1.0~5.0mg/L(以Al2O3计),控制沉淀水浊度在1.0~3.0 NTU、滤后水浊度≤1.0 NTU,可使净化后饮用水中的残留铝含量在0.05~0.11 mg/L,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铝含量限值(0.2 mg/L),为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与其他铝盐混凝剂相比,采用高盐基度PAC混凝剂净化生活饮用水的药剂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水厂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3年07期)

郭婷婷,刘锐平,易秀,陈桂霞,胡承志[7](2013)在《高碱度水库水混凝过程中残留铝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碱度水库水源的某水厂残留铝超标问题,选取碱化度(B)与Alb含量不同的3种铝盐絮凝剂,研究不同投量与pH值下混凝效果与残留铝浓度水平。结果表明,碱化度和Alb含量显着影响混凝效果。DOC和浊度的去除率随着3种絮凝剂AlCl3(B=0)、PACl-1(B=1.2)、PACl-2(B=2.2)投量增大而升高。3种絮凝剂投量在1.5~2.0 mg/L(以铝计)范围内,总铝和溶解铝含量最低。对于该水厂自制的絮凝剂PACl-2,可通过降低絮凝剂碱化度,或将水的pH值降低至7~7.5之间,以此可以提高PACl-2混凝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出厂水残留铝浓度。考虑工程应用可行性,可优先考虑调整絮凝剂生产工艺。(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潘玉洪[8](2012)在《浅议钢熔模铸件中残留铝的合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结构钢熔模铸件化学成分中的残留铝的实验分析,提出了工频炉(酸性炉衬)熔炼中残留铝的合理含量,以及如何控制残留铝的含量。对编制熔模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或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实际作用。(本文来源于《凿岩机械气动工具》期刊2012年03期)

张卫飞,陈昌军[9](2011)在《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在焦化废水中的混凝效果及残留铝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量滴碱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试验了它在焦化废水中的混凝性能、残留铝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投加量、pH、碱化度影响PAC的混凝效果;当碱化度为1.5时,混凝效果最佳,残留铝含量最低;随着COD的降低,残留铝含量也降低,两者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1年06期)

杨忠莲,高宝玉,岳钦艳[10](2011)在《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中的混凝效果与残留铝含量及组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初始pH和投加量对AlCl3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混凝过程中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出水中的残留铝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PAC对黄河水混凝效果更好,且在碱性条件下对初始pH改变较少.在投加量为15mg/L、溶液初始pH为6.0时,AlCl3和PAC对黄河水中浊度、UV254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较高.2种混凝剂在黄河水处理中最佳投加量是15mg/L,最佳初始pH是6.0;出水中有机物大部分是亲水性的,增加投加量以及中性和偏碱性条件利于去除疏水性有机物;PAC中的铝不易残留余铝率较低,2种混凝剂中的铝在投加量11~15mg/L、初始pH为8.0左右残留较少.混凝出水中残留铝中大部分是总溶解性铝,总溶解性铝中溶解性有机铝成分最大,溶解性单体铝主要以无机单体铝为主.在投加量10~15mg/L,初始pH为7.0~8.5下可有效控制残留铝含量.PAC混凝出水溶解性有机铝含量较高,其他几种组分残留铝较低,且能有效降低毒性较大的溶解性铝和溶解性单体铝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1年14期)

残留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水玻璃、硫酸铝和硫酸钛为原料,采用共聚法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钛(PATS)混凝剂。考察了混凝剂处理模拟低浊水的效能和出水残留铝含量,并且运用FTIR、XRD和SEM对混凝剂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当Al/Ti摩尔比为10∶1,(Al+Ti)/Si摩尔比为1∶2,水体pH为7~9,水体温度为10℃时,合成的PATS混凝剂对模拟低浊水的混凝性能最好,残留铝含量较低,当该混凝剂投量为0.10 mmol·L~(-1)(以金属离子计)时,余浊和残留铝含量分别可达到0.36 NTU和0.022 mg·L~(-1)。结果表明,PATS中存在铝、钛及其水解产物与硅发生相互作用生成的Al—O—Si键和Ti—O—Si键。PATS不是几种原料的简单混合,而是一种无定形共聚物。与聚合氯化铝、聚硅酸硫酸铝相比,PATS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更低的残留铝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留铝论文参考文献

[1].汪纯,黄宇.地表水处理工艺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

[2].常鼎伟,任壮,武文洁.PATS的制备表征及其处理低浊水效能与残留铝控制[J].环境工程学报.2017

[3].胡文超.硅藻土联合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效果及降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4].江莲.地表水处理工艺与残留铝含量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

[5].杨忠莲.铝盐混凝剂在给水处理中残留铝含量、组分及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

[6].李润生,金立新,李凯,韩晓刚,欧国华.高盐基度PAC降低饮用水中残留铝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3

[7].郭婷婷,刘锐平,易秀,陈桂霞,胡承志.高碱度水库水混凝过程中残留铝控制[J].环境工程学报.2013

[8].潘玉洪.浅议钢熔模铸件中残留铝的合理含量[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2

[9].张卫飞,陈昌军.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在焦化废水中的混凝效果及残留铝量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1

[10].杨忠莲,高宝玉,岳钦艳.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中的混凝效果与残留铝含量及组分[J].科学通报.2011

论文知识图

铬污染土壤的XRD分析6 氯化铝混凝沉淀出水中不同组分残留7 硫酸铝混凝沉淀出水中不同组分残留混凝剂投量对混凝出水残留铝浓...1 不同组分残留铝的分离流程不同pH时残留铝随AlCl3投量的变...

标签:;  ;  ;  ;  ;  ;  ;  

残留铝论文_汪纯,黄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