酰化酶论文_罗晖,汪月,刘婧冉,仝双明,常雁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酰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霉素,头孢,磁性,头孢菌素,聚合物,纳米,负载量。

酰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罗晖,汪月,刘婧冉,仝双明,常雁红[1](2019)在《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固定化策略及其对酶学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孢菌素C酰化酶可以催化生产重要的医药中间体7-氨基头孢烷酸(7-ACA),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一般采用固定化的形式进行催化。本研究采用酶分子改造与固定化工艺调整两种途径进行酶的固定化研究,并考察了所获得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研究表明,酶分子表面的赖氨酸残基数量及分布情况会影响到酶在载体上的(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朱振亚,白成玲,王磊,王旭东,郭利妍[2](2019)在《氧化石墨烯-氨基酰化酶/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及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静电吸附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氨基酰化酶(GO-acylase)颗粒。将GO和GO-acylase颗粒分别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GO/PVDF和GO-acylase/PVDF复合膜。结果显示,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粗糙度最低(Ra=8.21nm),表面最平滑。GO/PVDF和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接触角较小(73.72°和71.31°),说明复合膜的亲水性优于纯PVDF膜。由于GO的添加会增强溶质和非溶质之间的转化过程,从而导致GO/PVDF复合膜的纯水通量最大(69.0L/(m~2 h))。经过测定,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生物活性在4℃下可以持续4周左右。研究结果表明,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成功制备为抗生物污染膜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萍,田洪年,张锁庆,张文胜,杨梦德[3](2018)在《HPLC法测定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合成头孢羟氨苄的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HPLC法测定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合成头孢羟氨苄活力的方法。方法酶与其底物7-ADCA及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在20℃的溶液中,搅拌转速为250r/min条件下反应10min,通过测定反应液中头孢羟氨苄的含量,从而换算出合成酶活力的数值。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l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0)-甲醇(98:2);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头孢羟氨苄在0.24~0.39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回收率均在99%~101%范围内,RSD为0.40%。结论该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青霉素酰化酶合成酶活力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陈振斌,王旭东,张霞云,刘冬蕾,李志忠[4](2018)在《催化环境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UV为检测手段,通过对反应生成的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6-APA)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paradimethylaminobenzaldehyde,PDAB)的显色反应,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pH值的水溶液中,在醇与Na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配制成的混合液中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IPA)催化青霉素G(penicillin G,PG)酶活保留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55℃,温度越高,青霉素催化能力越强;温度越低,酶活性保持率越高;在弱碱性条件下青霉素酰化酶催化能力强,在偏酸性或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的保存稳定性较强;对多元醇,随着醇中羟基质量分数的减小,IPA的酶活保留率依次减小;对于一元醇,溶剂的极性与IPA活性呈反相关关系,即溶剂极性越强,IPA活性越低.(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黄子轩[5](2018)在《基于磁性纤维素纳米晶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及催化头孢克洛合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头孢克洛属于第二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通过使转肽酶失活,干扰细菌细胞壁最终阶段的合成达到杀菌目的。头孢克洛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传统上,制备头孢克洛的化学法存在着步骤繁琐、大量使用有机试剂,合成过程的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损害大等缺点,与之对比,酶法制备头孢克洛具有环保绿色、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霉素酰化酶(PA)作为一种能够高效催化β-内酰胺核与酰基侧链缩合的酶,已被证明可以用于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为了克服游离酶稳定性差、重复利用困难等缺点,本文使用叁羟甲基磷(THP)作为交联剂,以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理化性质优异、便于分离回收的新型材料——磁性纤维素纳米晶(MNCC)为固定化酶载体,将青霉素酰化酶固定于磁性纤维素纳米晶上,制备出一种高载酶量、高酶活回收率、高催化效率,稳定性好,便于快速分离回收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A-THP-MNCC)。随后,将该固定化催化剂应用于头孢克洛的合成中并系统的优化了各项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反应产率,采用含深度共熔溶剂(DES)的混合体系作为反应介质合成头孢克洛。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分别使用叁羟甲基磷和戊二醛(GA)为交联剂制备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PA-THP-MNCC与PA-GA-MNCC。在各自最优的制备条件下,PA-THP-MNCC的载酶量为172.3 mg(酶)/g(载体),酶活回收率为77.6%;PA-GA-MNCC的载酶量为148.4mg(酶)/g(载体),酶活回收率分别为48.7%。结果表明使用THP为交联剂制备固定化酶可以得到更好的固定化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MNCC以及MNCC固定化酶进行物理化学表征,结果表明,PA-THP-MNCC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结构含量与游离酶和PA-GA-MNCC对比分别提高了26.6%和19.83%,无规卷曲含量比游离酶和PA-GA-MNCC分别降低了24.26%和16.25%。结果说明其PA-THP-MNCC有更强的结构刚性和稳定性。对PA、PA-GA-MNCC和PA-THP-MNCC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叁者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40、50oC,最适pH分别为9,9.5,10。PA-THP-MNCC的(温度、pH、有机溶剂)稳定性均要优于PA和PA-GA-MNCC。在4oC储藏20天后,PA-THP-MNCC仍然可以保持93%以上的酶活回收率,远高于游离酶和PA-GA-MNCC。反应动力学实验显示PA-THP-MNCC对底物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和催化效率。通过酶学性质研究发现,与游离酶和PA-GA-MNCC相比,PA-THP-MNCC具有更好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使用PA-THP-MNCC催化7-氨基-3-氯-头孢烯酸(7-ACCA)与酰基侧链苯甘氨酸甲酯(PGME)反应合成头孢克洛。研究了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等关键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20oC、pH 6.5、底物摩尔比4.0、底物浓度30 mmol/L、酶量3 U/m L。在最优条件下反应产率可达到84.3%,合成水解比(S/H)为1.24。为进一步提高反应产率,通过筛选,在深度共熔溶剂氯化胆碱:乙二醇与水混溶的体系中(混溶比为7:3)进行该合成反应,在温度20oC、pH 6.8、底物摩尔比4.5、底物浓度30 mmol/L、投酶量4 U/mL条件下下,反应产率最高,达到92.1%,S/H为1.85。本文应用新型交联剂THP成功将青霉素酰化酶固定于磁性纤维素纳米晶载体上,所得的固定化酶PA-THP-MNC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并实现了水相中和含DES与水混溶体系中头孢克洛的合成,对新型交联剂THP的使用和头孢克洛的酶法制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3)

郑春雷,卢文卿,车晓芳,刘云鹏[6](2018)在《去酰化酶SIRT5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寿因子5(Sirtuin 5),也叫SIRT5,是长寿因子(Sirtuins)家族成员之一。除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去琥珀酰化、去丙二酰基化及去戊二酰基化活性。现已明确的SIRT5的底物仅有十余种,通过对不同底物发挥相同的酶活性,或对同一底物发挥不同的酶活性,参与调控葡萄糖氧化、脂肪酸氧化、氨解毒等物质代谢和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抗凋亡、炎性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SIRT5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但其作用尚无定论。SIRT5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耐药及代谢重编程,发挥促癌基因作用;也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发挥抑癌基因作用。此外,SIRT5异常还与肥厚性心肌病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从SIRT5的结构与调控、酶活性与生物学功能、及SIRT5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SIRT5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8年10期)

黄驿胜,王竞枫,林枫,叶启文,李林立[7](2018)在《氨基酰化酶-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氨基酰化酶-1(ACY-1)在肝细胞癌(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ACY-1 mRNA表达进行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癌和癌旁标本中ACY-1蛋白的表达,同时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了ACY-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关系。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癌旁组织中ACY-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肝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另外,通过对ACY-1免疫组化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发现,ACY-1蛋白表达与AFP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ACY-1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王旭东[8](2018)在《二氧化钛的改性及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素是一种拥有优异杀菌效果的抗生素,在抗菌消炎领域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青霉素的滥用和过度生产,使大量青霉素被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青霉素原药的功效。为了保持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性能,一般通过将青霉素原药水解,使原药转变成6-氨基青霉烷酸(6-aminopenicillanic acid 6-APA),然后通过改变其侧链合成半合成青霉素。因此,6-APA是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最重要的前体。6-APA的制备方法主要化学水解法和酶催化水解法两种。目前,化学水解法由于副反应多,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已被淘汰。酶催化水解法具有催化选择性和特异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取代了化学水解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但是游离PGA在催化水解青霉素G的过程中存在稳定性差,环境耐受性弱,重复使用性差,产品提纯困难等问题。一般采用的解决方法是酶的固定化。然而,PGA经固定化后,将会导致酶活力的部分丧失。而且,废弃后的固定化PGA由于运动能力差,难以扩散,其分解产物会造成较严重的区域性环境、社会和视角污染等问题。因此,仍需对其固定化进行系统研究。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羟基,且具有超亲水表面,这非常有利于PGA活性中心的维持。此外,TiO_2对短波长紫外光具有高折射和掩蔽效应,这将有助于保护固定化PGA免遭太阳光的破坏。同时,TiO_2在阳光下又具有催化作用,可以实现对废弃固定化PGA的降解和无害化处理。因此,本论文通过对TiO_2其表面进行修饰制备了固定化PGA的载体,围绕TiO_2的修饰和PGA固定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统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现总结如下。(1)首先用戊二醛改性TiO_2颗粒,以接枝率(Graft ratio,G)为优化指标,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改性条件,如粒径(d),活化温度(T_a),改性温度(T_m),改性时间(t_m),p H值,醛醇比(R_a)和乙醇比(R_e)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改性条件为d=3.4μm,T_a=120~℃,T_m=45~℃,t_m=30 h,p H=6.0,R_a=1:10和R_e=1。在最佳条件下,戊二醛的G能够达到50%。此后,采用不同改性条件的一系列改性TiO_2研究PGA的固定化,该过程以6-APA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表征方法,研究了酶负载量(Enzyme loading capacity,ELC),酶活性(Enzyme activity,EA)和酶活性保留率(Enzyme activity retention ratio,EAR),结果表明固定化酶ELC达到8780 U,EA达到14872 U/g,EAR达到88%。(2)本文考察了不同固定化工艺条件对EA,ELC以及EAR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固定化时间t_i=24h,固定化温度T_i=35~℃,固定化p H=8,固定化酶浓度C_i=2.5%)。同时探究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温度稳定性,p H稳定性,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较游离酶有了很大提高。最后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性也得到了提高。(3)通过结构设计,对TiO_2表面进行系列改性,并以改性后的TiO_2为载体固定化PGA,初步研究微环境对EA,ELC以及EAR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的一次改性时,环氧基端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TiO_2固定化PGA的催化效果较好。TiO_2的二次改性中醛基和环氧端基硅烷偶联剂依次改性固定化PGA的效果较好。同时探究了了不同微环境下固定化PGA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醛基微环境下固定化PGA重复使用性最好,氨基微环境下固定化PGA重复使用性最差。本论文将为PGA固定化载体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帮助制备出高酶活力,高负载量和高酶活回收率的载体。(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8-03-12)

胡春苗,薛屏,曹雪荣,张玮玮[9](2018)在《磁性聚合物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用于催化合成头孢克洛》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平均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3.0 nm和123.6 m~2/g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其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6.04 emu/g。磁性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在乙二醇-磷酸盐缓冲溶液共溶剂体系中催化7-氨基-3-氯-3-头孢烯-4-酸(7-ACCA)与D-苯甘氨酸甲酯(D-PGM)合成头孢克洛,20℃反应2 h时,头孢克洛产率为33.0%,合成与水解比(S/H)为0.13;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使用游离青霉素G酰化酶,产率和合成与水解比分别为17.0%和0.08。同时考察了酶用量、反应温度以及溶剂对磁性固定化酶催化合成头孢克洛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陈星,杨露,詹望成,王丽,郭耘[10](2018)在《青霉素G酰化酶在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上的固定化(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青霉素G酰化酶(PG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物催化剂,常用于以青霉素G为底物生产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和6-氨基青霉烷酸(6-APA)等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然而,PGA较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能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将PGA固定在固体载体上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形成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性能的多相催化剂.用于生物酶固定化的良好载体应具备以下条件:(1)载体表面具有可用于与生物酶多点结合的高密度的官能团;(2)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固定更多的生物酶.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小载体的粒径来增加其比表面积,然而,小粒径的载体很难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造成固定化酶回收使用困难.为了将聚合物微球的优异固定化性能与磁性纳米粒子的独特顺磁性结合起来,我们制备了一种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作为PGA的固定化载体.但由于Fe_3O_4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在反相悬浮聚合反应过程中容易团聚成大颗粒,从而导致制备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磁体含量、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存在差异.此外,Fe_3O_4纳米颗粒与聚合反应单体之间的相容性不好,使得部分磁性颗粒不能很好地包埋于聚合物微球内部,影响固定化酶的活性和操作稳定性.本文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功能性单体,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在SiO_2包覆的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成功制备出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用SEM,FT-IR,XRD,VSM和低温氮气吸附等手段对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SiO_2对Fe_3O_4纳米颗粒的包覆和Fe_3O_4/SiO_2纳米颗粒的数量对于固定化酶的初始活性和操作稳定性的影响.SiO_2在反相悬浮聚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用SiO_2对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亲水性改性,有效改善了Fe_3O_4纳米颗粒与聚合反应单体的相容性,将其引入反相悬浮聚合体系中,可以制备得到球形度好、粒径分布均匀和超顺磁性的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其中当Fe_3O_4/SiO_2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7.5%时制备的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具有最好的PGA固定化性能.PGA通过其活性非必需侧链基团–氨基与顺磁性聚合物微球表面的环氧基团的共价结合来制备顺磁性固定化酶,该固定化PGA的初始活性为430 U/g(wet),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容易回收使用,重复使用10次后可保留99%的初始活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酰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静电吸附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烯-氨基酰化酶(GO-acylase)颗粒。将GO和GO-acylase颗粒分别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GO/PVDF和GO-acylase/PVDF复合膜。结果显示,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粗糙度最低(Ra=8.21nm),表面最平滑。GO/PVDF和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接触角较小(73.72°和71.31°),说明复合膜的亲水性优于纯PVDF膜。由于GO的添加会增强溶质和非溶质之间的转化过程,从而导致GO/PVDF复合膜的纯水通量最大(69.0L/(m~2 h))。经过测定,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生物活性在4℃下可以持续4周左右。研究结果表明,GO-acylase/PVDF复合膜的成功制备为抗生物污染膜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酰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1].罗晖,汪月,刘婧冉,仝双明,常雁红.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固定化策略及其对酶学性质的影响[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2].朱振亚,白成玲,王磊,王旭东,郭利妍.氧化石墨烯-氨基酰化酶/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及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19

[3].刘萍,田洪年,张锁庆,张文胜,杨梦德.HPLC法测定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合成头孢羟氨苄的活力[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8

[4].陈振斌,王旭东,张霞云,刘冬蕾,李志忠.催化环境对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催化性能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8

[5].黄子轩.基于磁性纤维素纳米晶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化及催化头孢克洛合成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6].郑春雷,卢文卿,车晓芳,刘云鹏.去酰化酶SIRT5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8

[7].黄驿胜,王竞枫,林枫,叶启文,李林立.氨基酰化酶-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18

[8].王旭东.二氧化钛的改性及其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

[9].胡春苗,薛屏,曹雪荣,张玮玮.磁性聚合物微球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用于催化合成头孢克洛[J].现代化工.2018

[10].陈星,杨露,詹望成,王丽,郭耘.青霉素G酰化酶在含环氧基团的顺磁性聚合物微球上的固定化(英文)[J].催化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活性位点上2-己酸辛酯结合过渡态...催化的“乒乒乓乓”机制[84]MMR204及DP19、DP8在含0·2%葡萄糖LB中...青霉素酰化酶的平均活力氨基酰化酶Ⅰ扩散进入大孔型胶囊...发酵液的主要变化与产氨基酰化酶...

标签:;  ;  ;  ;  ;  ;  ;  

酰化酶论文_罗晖,汪月,刘婧冉,仝双明,常雁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