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模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性模量,混凝土,磷灰石,纤维,釉质,热膨胀,界面。
有效模量论文文献综述
曹国辉,韩传昌,邓昂,唐皇[1](2019)在《钢筋锈蚀条件下混凝土柱有效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6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腐蚀与长期荷载共同作用的长期试验,研究构件在不同配筋率、钢筋锈蚀率及加载龄期下有效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配筋率分别为1%、2%、3%,钢筋锈蚀率分别为0%、10%、20%,加载龄期分别为7d和28d。研究结果表明:配筋率与加载龄期对钢筋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都有影响,两种影响具有迭加效应,并且这种迭加效应不只是简单的线性迭加;钢筋锈蚀率越大,钢筋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越小。在试验研究的同时,还提出了考虑配筋率与钢筋锈蚀率的混凝土柱有效弹性模量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东亮,张晓燕,莫军,王清远[2](2019)在《基于XFEM的骨料分布对混凝土有效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在计算方法上需要保证足够的准确性。基于现有的3层球壳解析模型,将骨料、界面过渡区和薄层砂浆组成的整体先行处理为等效夹杂体,并根据解析模型获得相应的弹性模量,随后将混凝土视为由此等效而来的夹杂体与基体砂浆组成的二相复合材料。在固定背景网格体系中,采用无附加自由度的扩展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级配和骨料含量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当混凝土的骨料分布发生变化时,无附加自由度的扩展有限元方法能够在程序设计上避免整体刚度矩阵的维度变化问题。此外,为了能在获得不同的骨料分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骨料含量,混凝土的级配采用固定的粒径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骨料含量同为47.12%的3种级配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基本相同,说明级配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解析解可较准确地预测稀疏骨料分布情况下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但骨料增加后其预测值出现较大偏差;混凝土弹性模量随硬骨料含量的增加线性增大,随软骨料含量的增加线性减小。(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吴丹,陆林军,乔丕忠,谢瑞峰[3](2019)在《考虑孔隙影响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预测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技术得到混凝土材料细观各相参数,基于渐进均匀化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双向游走方法建立了含孔隙混凝土的胞元模型.分析了孔隙在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情况下对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孔隙体积分数增大,界面与砂浆压痕模量相对降低,但对骨料影响较小,导致混凝土宏观弹性模量随之降低;理论分析预测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应用含孔隙混凝土胞元模型能有效地预测混凝土宏观弹性模量,进而也为其在冻融作用下老化演变机理的研究评估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力学季刊》期刊2019年01期)
何光辉[4](2019)在《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便于开展混凝土结构徐变行为的数值模拟,首先,利用梯形数值积分公式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应变,得到了混凝土徐变应力计算的递推公式;其次,在应用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AAEM)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松弛函数积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最后,为检验AAEM的可靠性,进行了混凝土固支-固支梁徐变效应算例分析。梯形公式逐步积分法和AAEM的数值对比结果验证了AAEM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建筑施工》期刊2019年02期)
邓方茜,徐礼华,池寅,王力[5](2019)在《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混杂纤维混凝土是典型的多相多层次非均质复合材料,在弹性阶段其宏观尺度力学行为由细观、微观乃至纳观组成与结构决定。为探究材料微细观结构对宏观尺度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微细观力学框架下,基于Mori-Tanaka法和叁相模型,建立了考虑界面作用的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多尺度均匀化理论模型,在经过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拓展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弹性模量,其提高幅度随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弹性模量的影响不大;混杂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随纤维界面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且纤维掺量越大其增大幅度越大;增大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界面厚度均会减小其弹性模量;骨料体积分数是影响整体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表现在骨料所占体积越大,材料整体弹性模量也越大。(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田佳艳,房学谦[6](2018)在《弹性滑移界面椭圆纤维增强型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复杂的多相复合材料,在宏观尺度上已经提出一些本构关系模型,如弹性模型,弹性-粘弹模型和弹性-粘塑性模型来描述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行为。在微观尺度上,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取决于各组分的性质(模量,形状和分布等),沥青粘合剂的性质(复数模量,沥青改性剂和粘度等)和沥青与聚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弹性接触,滑动,粘附和吸收等)。尽管沥青混凝土的微观力学模型已经得到很大改进,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沥青混凝土中的界面行为以增加其强度。本文以Mori–Tanaka方法为基础,建立弹性-滑移界面模型,研究了椭圆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通过引入有效各向同性介质的代表体积单元来描述椭圆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并采用与二阶应变有关的非线性因素考虑沥青混凝土的大变形。结合保角映射技术和多项式函数展开法,得到了有效弹性模量的闭式解。通过数值算例,详细讨论了界面材料系数和非线性因素对不同形状纤维下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同时表明,考虑弹性界面会提高有效弹性模量,同时考虑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则会增加弹性常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8-11)
查小婷,程正富,郑瑞伦,周恩民,杨文耀[7](2018)在《形变和非简谐振动对SiC有效电荷和热膨胀系数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哈里森(Harrison)键联轨道法和固体物理方法,考虑到形变和原子作非简谐振动,得到六角形二维类石墨烯AN-B8-N化合物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以及有效电荷的解析表示式;以SiC为例,探讨了形变和原子非简谐振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均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但变化较缓慢;若不考虑非简谐项,则SiC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均为零,非简谐效应是SiC的热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形变会使SiC的正负离子的有效电荷的大小均减小,减小幅度分别为14.5%和8.56%,形变对正离子有效电荷的影响大于负离子.在所述的大小、剪切、轴向拉伸、原子振动形变这几种形变中,以轴向拉伸形变对有效电荷的影响最大,以大小形变和剪切形变的影响最小.温度愈高,原子的非简谐振动效应愈显着,形变对SiC的极性和有效电荷的影响愈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伟[8](2018)在《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许多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当今的工程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体和夹杂之间存在的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力学的研究方法对考虑界面层存在的叁相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性质进行研究。本文在传统微观力学理论体系基础上,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进行了预测分析。首先,把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层被模拟成为一个线弹性弹簧模型,颗粒和界面被整体定义为一种等效夹杂,借助一种修正后的自洽方法求得球形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法则,并且提出了一个统计性脱粘准则用来表征界面脱粘进程中的有效刚度的变化。然后,提出了一个椭球体颗粒夹杂相继被界面相材料和基体相材料包围着的叁层嵌套模型,综合等效夹杂原理和M-T法求得对齐分布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性能的理论方案,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质产生重大影响的颗粒与界面之间相互作用也被考虑在内。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能量法有效应变理论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预测方案,与以往用体积平均应变表示复合材料整体的有效应变相比,基于能量法的有效应变方法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存在于颗粒则复合材料中的能量储备,包围颗粒夹杂的界面为硬性界面材料或者为软性界面材料的两种界面情况均被考虑在内。以上研究工作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广义化地扩展到包含多种类型夹杂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预测中,颗粒的形状/尺寸和界面厚度以及各组分材料力学性质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性质的影响均在结果对比中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有效模量解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宗治方[9](2018)在《牙釉质微/纳结构精确数值建模及有效模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之一,在咀嚼中直接承受外载。因其典型的多级微观组成,宏观上它兼具多项优异性能,且可服务于人类的一生。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HAP)晶体及包裹HAP晶体的蛋白质层形成HAP晶体束;HAP晶体束以独特的规律紧密排列,形成微米级钥匙扣状牙釉柱;少量无序的HAP晶体和蛋白质分布在釉柱周围,形成包裹釉柱的釉间质;釉柱和釉间质呈近似周期性排列,构成牙釉质的宏观结构。牙釉质力学性能预测研究中,往往简化掉不同尺度微结构的某些特征(如缺陷分布随机性、增强相形状近似非规则性等),以建立有效的理论预测模型,同时也导致预测结果与真实值间存在一定误差;健康牙釉质试样稀缺,试样微结构存在随机性,且其生长过程存在个体差异,使得实验测试数据存在较大的分散性;此外,当前数值模拟研究较少同时考虑釉间质和釉柱及内部HAP晶体束精确分布对牙釉质宏观弹性模量的影响,且鲜有纳米HAP晶体束组成对其有效性能影响方面的考虑。为了建立牙釉质微/纳米结构及材料组成与其宏观模量的定量构效关系,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改进课题组已有微结构建模方法:改变原自动建模方法中水平集函数交点处单元的处理顺序和处理方式,优化区分夹杂相和基体相单元的方式,使该方法更简洁,更具有通用性。同时,采用该方法建立了牙釉质微观简化结构代表胞元(RUC)有限元模型和真实牙釉质复杂微米结构的有限元模型。(2)建立牙釉质微结构弹性响应计算及其宏观模量预测方法:结合釉柱内HAP晶体束分布规律和细观力学理论,推导牙釉质宏观各向异性模量表达式,建立采用周期位移约束为边界的宏观模量计算方法;探索了不同方向加载时,RUC模型内应力分布规律;计算获得了真实及简化微米结构组成牙釉质的宏观模量,验证了建立RUC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深入探讨了多种因素的影响。(3)探讨了纳米HAP晶体束组成对其有效性能的影响:建立HAP晶体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HAP晶体束横观各向同性参数与其结构组成的关系及晶体分布、体积分数、缺陷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梁思伟[10](2018)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含气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系统普遍应用于各个场合,从机器人、航空航天等精密系统,到工厂机床、轧钢设备、车辆和工程机械等各种工业以及军工领域。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是各类车辆广泛配备的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结构,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能以及驾驶人和其它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种种原因,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液中往往含有气体,这些气体和制动液一起,形成了气液两相流。汽车制动系统是通过制动液来传递使车辆制动的机械能,如果气液两相流在制动液中出现,这将使制动液传递制动压力的能力削弱,严重影响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制动液中含有气体,会使制动液的体积弹性模量降低,体积弹性模量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反映了液压油传递工作压力的能力,制动液体积弹性模量的降低将会使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降低。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液的气液两相流现象和体积弹性模量进行研究。首先设计并搭建了一套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液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观测实验台架。其次,对制动液中气液两相流采用视频处理的方法进行流型识别,最后,对含气制动液的体积弹性模量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为:(1)设计搭建了一套汽车制动系统中制动液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及体积弹性模量检测实验台架。此实验是通过高速摄影机拍摄一段透明管的含气制动液视频,获取了含气制动液在不同车速下连续制动时的流型视频和压力数据,研究了制动时气泡的合并、溃灭、转换等演化现象。(2)探索一种基于视频处理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首先利用高速摄影机获取制动液气液两相流流型视频,高速摄影机选取的FPS为10000,可以保证在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高速运动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地捕捉到不同流型的视频。再编写基于Vibe算法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参数提取和流型识别算法,实现了对泡状流、弹状流、塞状流和环状流的分类。(3)结合液压制动系统的实际特点,推导出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模型。结合液压制动系统自身的特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亨利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其它相关假设进行理论推导,推导出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弹性模量以及含气率和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等。(4)分析车速、流型、含气率和有效体积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车速下的流型,结果表明泡状流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本文研究的透明管道内,泡状流含量比越高,制动液的含气率越低,并且含气率最低点分布在车速30~40km/h之间,车速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含气率上升。另外,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随含气率的升高而不断降低,且含气率高于1%并不断升高时,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要达到纯制动液的体积弹性模量所需的制动压力就会不断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期刊2018-01-01)
有效模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结构设计中最基本的参数,在计算方法上需要保证足够的准确性。基于现有的3层球壳解析模型,将骨料、界面过渡区和薄层砂浆组成的整体先行处理为等效夹杂体,并根据解析模型获得相应的弹性模量,随后将混凝土视为由此等效而来的夹杂体与基体砂浆组成的二相复合材料。在固定背景网格体系中,采用无附加自由度的扩展有限元方法计算不同级配和骨料含量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当混凝土的骨料分布发生变化时,无附加自由度的扩展有限元方法能够在程序设计上避免整体刚度矩阵的维度变化问题。此外,为了能在获得不同的骨料分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骨料含量,混凝土的级配采用固定的粒径分布形式。结果表明:骨料含量同为47.12%的3种级配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基本相同,说明级配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解析解可较准确地预测稀疏骨料分布情况下的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但骨料增加后其预测值出现较大偏差;混凝土弹性模量随硬骨料含量的增加线性增大,随软骨料含量的增加线性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模量论文参考文献
[1].曹国辉,韩传昌,邓昂,唐皇.钢筋锈蚀条件下混凝土柱有效弹性模量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9
[2].张东亮,张晓燕,莫军,王清远.基于XFEM的骨料分布对混凝土有效模量的影响[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3].吴丹,陆林军,乔丕忠,谢瑞峰.考虑孔隙影响的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预测分析研究[J].力学季刊.2019
[4].何光辉.混凝土徐变分析的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及其应用[J].建筑施工.2019
[5].邓方茜,徐礼华,池寅,王力.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计算[J].硅酸盐学报.2019
[6].田佳艳,房学谦.弹性滑移界面椭圆纤维增强型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C].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7].查小婷,程正富,郑瑞伦,周恩民,杨文耀.形变和非简谐振动对SiC有效电荷和热膨胀系数以及弹性模量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刘伟.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D].燕山大学.2018
[9].宗治方.牙釉质微/纳结构精确数值建模及有效模量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梁思伟.汽车制动系统中含气制动液的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