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为例浅析核电站用泵采购风险

以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为例浅析核电站用泵采购风险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100840

摘要:本文以田湾5号机组上充泵的采购为例,利用项目风险管理的知识体系,从设计、原材料及外购件的采购、制造、调试等多阶段对核电站用泵的采购风险进行了识别、规划、分析,并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日后的泵类合同执行能够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核电站用泵,上充泵,风险,项目管理

一、引言

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它所输送的流体的能量的机械。泵一般用来将液体从压强较低的容器中抽吸上来,并克服沿途阻力输送到压强较高的容器中,使流体增加势能。

按工作原理,泵大致可分为叶片式泵(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容积式泵(往复泵、回转泵)及其他类型泵(真空泵、喷射泵、水机泵)等。

在压水堆核动力装置中,泵类设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回路中驱动主冷却剂循环的主泵,二回路中的给水泵、凝结水泵、滑油泵、循环水泵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大亚湾核电站中,仅离心泵就有63种不同形式和大小的泵共350台。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项目风险管理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开展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实施风险应对和监督风险的各个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正面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降低负面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二、上充泵概述

M310堆型中,上充泵是化学和溶剂系统(RCV)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

1)RCV上充功能: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提供上冲水,以维持稳压器中正常液位;

2)密封水注入功能:给3台反应堆冷却剂泵的一号密封提供冷却水,此水流起到防止高温冷却剂通过密封泄露的作用;

3)高压安注功能:用足安全注入泵,防止LOCA事故中对心的裸露,在此情况下,两台泵同时运行,流量取决于反应堆冷却剂压力泵。

田湾5、6号机组项目上充泵安全等级为RCC-P2,规范等级为RCC-M2,质保等级为Q1;实际供货泵型为卧式双壳体高压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主要由外壳体部件、外壳盖部件、内壳体部件、转子部件、前轴承部件、后轴承部件、泵座、机械密封及机械冲洗部件、疏水和排气管等部件组成。其中外壳体、外壳盖及连接螺栓为承压件;内壳体、转子部件等为内部零件;前后轴承部件及泵座等为支撑件;机械密封系统为密封件,且泵组配有电动机、增速机等设备。

由此可见,M310堆型上充泵制造标准高,结构复杂,在整个合同执行阶段中都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按合同执行周期阶段,可将易识别的泵类设备采购风险划分为四类:

1.接口交换、设计固化和周期风险。

以上充泵为例,供应商为首次为中核项目M310上充泵供货,并无前期

参考数据,该设备共有17条接口,涉及泵组外形图、数据表、性能曲线、电机外形图、电机数据表、泵组P&ID图等涉及各个专业的信息,由于一条接口往往涉及到不同专业的共同审查,导致接口关闭、图纸固化周期较长,而接口关闭又是设备开工制造的先决条件之一。

2.原材料、外购件采购风险(分包商管理风险)

上充泵结构复杂,对原材料及外购件要求高,直接导致国内可选择的分包商受限,而影响原材料的到厂时间。以核级铸件为例,因其材质、安全等级、质保等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供应商时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及其有限,最终选择了国内知名度较高,业界口碑较好的具有核电资质的某分包商。然而因国内许多核电设备的原材料均在该分包商采购,其核电车间资源紧张,因此无法保证原材料的按时到厂。

3.制造过程中质量风险

上充泵的主要质量问题在于铸件的机加工,加工过程中铸件易出现缺陷,如出现裂纹情况,甚至发生报废;而由于工艺问题,该供应商无法在本厂内对铸件进行返工,需返回原分包商进行处理。供应商与铸件分包商路途遥远,每次返修至少需一个月时间,对加工周期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4.调试风险

泵水力性能要求点特殊,而叶轮流道质量层次不齐,性能调试难度大,调试周期长,且泵本体较大,一次调试周期仅装配、试验及拆检,至少需5天时间;而调试过程中需对叶轮进行调整,该调整技术难度较大,且一次调试成功可能性较低,且有叶轮报废的风险,一旦报废,重新采购较长,更加对设备的交付产生制约。

四、风险应对措施分析

以上四类为核电站用泵在全采购周期的主要制约风险,针对不同类型风险,可采取以下不同风险应对措施:

1.设计阶段增强各方沟通

考虑接口较多、涉及专业较多等情况,可在接口提交一版之后根据意见召开会议,以设计固化、图纸关闭为目的,加强供应商与设计人员的对图纸、设备参数的沟通,力争尽快达成一致,压缩文件审查的时间。

以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的设计阶段为例,从设计阶段开始到设计固化用时6个月,期间召开多次设计协调会,会议上经讨论,就重点接口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较核电站重要泵通常的设计阶段压缩了近半年左右。

2.对重点分包商进行加强管理

对于泵类设备,关键路径上需按时回厂的主要原材料及外购件有铸件(壳体、叶轮等)、锻件(泵轴、法兰等)、电机等,前文已提到,该泵类设备真要分包商较多,无法保证每一个分包商皆安排专人驻厂,也无法保证在分包商资源紧张时本项目无法得到较高的优先级。针对这种情况,供应商可根据主要活动的不同依赖关系,来对其进行资源分配及重点管理。

以上充泵的制造逻辑为例,开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原材料回厂,而原材料中中又以铸件的采购周期较长,因此执行过程中,供应商及项目经理选择了锻件先行回厂后进行开工制造,同时派专人赴铸件分包商进行进度专项管理,以周报的形式跟踪汇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铸件采购对整个制造流程的制约;而在加工后期,则将重点放在电机上,厂内加工与外购零部件两条关键路径同时进行,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执行。

3.改进工艺,规划采购阶段考虑冗余量

(1)机加工阶段发生零部件报废或返厂修理,通常由于制造厂加工工艺问题或原材料本身质量问题造成,若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制造厂可考虑对本厂内工艺进行改进,一是可以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二也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后,在厂内直接进行修理工作,以压缩返回分包商进行处理的路途用时。

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在制造阶段选择了设置多次PT检查工序,尽早发现缺陷并进行处理,降低了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发现因前期加工缺陷而难以补救的可能性。

(2)在已经识别到可能会产生零部件报废风险,并且该风险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况下,可采取原材料采购时便留有余量的方式,保证一旦零部件报废,可有备用零部件直接用于加工。该方式有利于项目的进度,但会增加供应商的成本。

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供应商,在合同策划阶段,便针对易产生报废的叶轮等零部件采用了超额下单的方法,在后期加工阶段,产生了数次报废情况,但由于前期采购有冗余量,因此并未对整体进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4.吸取经验教训,提前对调整叶轮

大型泵类设备结构复杂,对水力性能要求高,因此叶轮的调整、切割至关重要。针对同项目同型号同要求泵类设备,可在首台泵组水力性能调试完毕、满足规格书要求后,以改泵叶轮为基准,提前对其他泵的叶轮进行切割,以减少每一台泵的调试次数,达到压缩调试时间的目的。

田湾5号机组上充泵在首台调试成功后,便开展了对后续泵叶轮的切割工作,与首台调试相比,后两台的调试工作压缩了近1/2的调试时间。

五、结束语

泵类设备作为核电站中最重要的设备类型之一。其制造质量及能否按时安装对于整个核电站的进度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反应堆冷却剂泵、上充泵、余热导出泵等安全级高、质保要求高的重要泵类,往往对核电站建造的各大节点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提前识别并规划风险,对于核电站泵类设备的采购,作用不可小觑,能否及时识别风险,是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高璞珍:《核动力装置用泵》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073-590-2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978-1-62825-186-9

标签:;  ;  ;  

以田湾5、6号机组上充泵为例浅析核电站用泵采购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