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在岳阳推广区的实施效果观察

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在岳阳推广区的实施效果观察

岳阳县鹿角血防站湖南岳阳414100

【摘要】目的观察在岳阳推广区行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岳阳推广区2011年2月~2014年2月行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前后的实施效果数据。观察并统计分析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人群患病率、耕牛患病率情况。结果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呈直线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10%下降为2014年的0.44%,差异显著(p<0.05);岳阳推广区4年人群患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22%下降为2014年的1.09%,4年人群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年间耕牛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31%下降为2014年的1.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岳阳推广区的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实施效果显著,该措施可有效降低钉螺感染率、人群感染率以及耕牛感染率。

【关键词】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防治策略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inyueyangareaeffectofschistosomiasisinfectioncontrolstrategies.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yueyangpromotionareainFebruary2011toFebruary2014linesofschistosomiasisinfectioncontrolstrategybeforeandaftertheeffectofthedata.Yueyangobservationandstatisticalanalysisof4yearstopromotetheinfectionrateofsnail,populationprevalence,morbidityfromcattle.Yueyangresults4yearstopromotetheinfectionrateofsnailstraightdecline,downfrom1.10%in2011to0.44%in2014,th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Yueyangpromotionzone4yearstheproportionofschistosomiasiswerediagnoseddroppedfrom2.22%in2011to1.09%in2014,fouryearspopulationprevalenceofcomparison,th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Fouryearstheproportionofcattleinfectedwithschistosomiasisdroppedfrom2.31%in2011to1.45%in2014,th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Yueyangpromotionofschistosomiasisinfectioncontrolimplementationeffectisremarkable,themeasurescaneffectivelyreducetheinfectionrateofsnail,prevalenceandcattleinfectionrate.

【Keywords】sourcecontrol;Schistosomiasis.Preventionandcontrolstrategy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均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病,对人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经济发展均存在严重危害。该疾病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1]。据相关资料显示[2],我国建国初期有143亿平米的钉螺面积,1160万血吸虫病患者,120万头血吸虫病病牛。但经过我国几十年的努力,血吸虫病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湖南省属于血吸虫病疫情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于岳阳、常德、长沙等,虽然得到一定遏制,但疫情常出现反复,且病人、病畜数量居高不下[3]。因此需对这些地区采取更有效的控制策略。本次研究通过对岳阳推广区行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探讨其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岳阳推广区2011年2月~2014年2月行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前后的实施效果数据。岳阳推广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总面积2716.12平方公里,其中12个建制镇,8个乡,总人口71万人,有30平方公里的镇乡建成区面积,22.5万城镇人口,31.9%城镇化水平。工业以建材、医药、服装、化工等为主,农业有名茶、蔬菜、红豆杉等高产优质高效基地。该地区2011年钉螺面积为31km2,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有3870人左右,血吸虫病牛42头。

1.2方法

①安全饮水:加强管理饮用水源并提高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对分散式供水水源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并强化对供水的防护措施,净化并消毒饮水,保证饮水卫生;②改建厕所:新建或改建岳阳推广区的农户家庭厕所为无害化厕所。包括三联式沼气池、三格化粪池、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根据农户家庭实际情况选择无害化厕所的其中一种进行新建或改造。同时在学校、村庄中心等人流较多地区建立公厕,并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③改厩圈养:对家畜实施圈养措施,遵循集中连片、先重后轻的原则,同时需国家、地区给予相应经济扶持,如改厩、培训农机手、购买农机以及售后保养等。禁止牛群放羊,加强对家畜圈养的管理;④建沼气池:鼓励村民建立沼气池,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又可对人畜粪便进行规范处理。同样需要国家、地区给予经济扶持;⑤有螺环境禁牧:通过对岳阳推广区人民实施行政干预、政策引导、宣传动员等措施,禁止人民在有螺区放牧。于钉螺分布区域树立警示标识,螺情较重地区则需种植隔离林带或建立篱笆墙等;⑥常规防治:在岳阳推广区内进行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人民对该疾病的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已感染血吸虫病患者需采取入户化疗和定点集中化疗相结合的措施,对家畜则采用普治方法;根据当地环境采取浸杀或喷洒等方法灭螺,采用药物为50%氯硝柳胺,浸杀为2g/m3,喷洒为2g/m2,7~10d/次,3遍/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人群患病率、耕牛患病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结果数据均采用SPSS16.0for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人群患病率、耕牛患病率比较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4年间钉螺感染率、人群患病率、耕牛患病率情况比较

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呈直线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10%下降为2014年的0.44%,差异显著(p<0.05);岳阳推广区4年人群患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22%下降为2014年的1.09%,4年人群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年间耕牛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31%下降为2014年的1.45%,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自1980年代后期,对血吸虫病的防止工作主要以化疗为主,综合措施疾病控制策略为辅,主要防治措施为健康宣教、人畜化疗以及易感染地带灭螺处理等。这些措施在对血吸虫病的疫情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4]。但由于受我国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我国的血吸虫病疫情在前些年有回升趋势,特别是血吸虫病高发地区。说明传统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已不能满足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5]。其回升原因主要为:①难以控制血吸虫的再感染;②难以同步实施人畜化疗;③日趋严重的家畜传染源污染情况;④难以控制钉螺的大面积扩散。

本次研究通过对岳阳推广区实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其原因在于钉螺感染血吸虫毛蚴后,多数会于1年左右死亡,如能有效控制感染源,则第2年的新生螺钉则不会被血吸虫毛蚴感染。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积极加强对安全饮水的管理及消毒,可有效减少人群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建立沼气池及改建厕所则可通过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对人畜同步化疗措施进行巩固,以降低人群感染血吸虫病的几率。研究结果显示,岳阳推广区4年人群患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22%下降为2014年的1.09%,4年人群患病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人群患病率。对家畜实施改厩圈养,并以机代牛,同时禁止在有螺环境放牧,在螺情较重地区种植隔离林带或建立篱笆墙等,可有效减少耕牛接触钉螺的几率,从而防止感染血吸虫病。结果显示,4年间耕牛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由2011年的2.31%下降为2014年的1.45%,差异显著(p<0.05)。说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耕牛血吸虫病的感染率。常规防治措施通过7~10d对有螺环境进行1次灭螺,且3遍/次,可从根本上减少钉螺数量和钉螺感染率。4年间岳阳推广区的钉螺感染率呈直线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10%下降为2014年的0.44%,差异显著(p<0.05),且钉螺数量也从7658只下降到3612只。说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钉螺数量及钉螺感染率。陈喆等[6]学者通过对鄱阳湖区永修县推广区实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其结果与本次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采取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该地区的钉螺数量,并降低钉螺感染率、人群感染率以及耕牛感染率。

参考文献:

[1]钱熠礼,汪伟,洪青标,梁幼生.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6):626-631.

[2]苏继好,张先有,潘秧生等.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研究Ⅱ河滩地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2,10(3):136-138,141.

[3]李珊珊,肖邦忠,吴成罘等.2005-2010年重庆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96-98.

[4]邓玉军,强广翔,蔡朝华等.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研究Ⅰ内陆水网地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2,10(1):5-7.

[5]朱绪元,刘星媛,吴朝俣等.2009-2014年潜江市血吸虫病防控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67-69,73.

[6]陈喆,饶贤龙,李宜锋等.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永修县推广区实施效果[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6):579-582.

标签:;  ;  ;  

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在岳阳推广区的实施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