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童乔凌亚张玉香菏泽化工高级技工学校山东菏泽274000
摘要:师生和谐相处,主导在老师,为师者应先从自我做起。做起来很难,不做更难,努力去做了,赢得了学生也赢得了自己,这是一个双赢的话题。
关键词:师生和谐相处尊重
一、互相尊重,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在执教和受教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非常希望能互相尊重,尤以师者最为迫切。学生对执教者的不恭不敬不服,当然会引起教师心灵的反感,回之以不尊重,施之以简单粗暴,于是乎师生之间思想隔阂、感情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教育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同时进行感情性的学习,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执教中只有把情感因素与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反之,即使教师说得句句正确,谈得和言悦色,学生也只当耳边风,甚至反感厌恶。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如果对方不尊重你,你也要适当地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特别是在师生之间。对于老师来说,往往把公然对抗自己看作是对自己权威的威胁,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尊重的态度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才能使对方把心里话讲出来。所以,当师生冲突出现后,要互相尊重,不能毫无根据地批评、指责、讽刺对方。要做到只评论事情、不攻击对方的人格,让沟通能在一种尊重的气氛中进行。
二、教学相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有掌控课堂的权威,因此,教师的身份似乎高高在上。但当今社会,知识突飞猛进,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更加崇尚个性化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教师单一教的角色受到学生的挑战。
一次练习课上,我认为练习册所给答案是错的。其中一个班级学生没有任何异议,按照我的要求更正了答案;再到另一个班级,个别学生持异议,我就让反对者各抒己见,有道理,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学生思考角度、理解角度和教师有很多不同,教师如果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让学生有辩解的机会,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将会提高。课堂上教师只有做到讲民主、敢放手,让学生当先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要善于倾听,不仅要倾听优秀生那些富有创见性的回答,还要认真倾听学习较差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见解。因为学生的共同心理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这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劳动的尊重和鼓励,他们也许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课堂上学生敢于、善于挑战的意识,更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在口头上,更要在行动上。
三、成为学生的知己和朋友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师与学生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技工学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绝大部分成绩都属于中等偏下,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较少,易产生对老师的疏远和排斥。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初期就打破学生这一旧习惯,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和表现的机会,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排除学生顾虑,也拉近师生距离。要让学生了解,大学阶段,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友好相助的关系,使之愿意接受教师的指点、鼓励甚至批评和惩罚;也使教师从中体会到一种自我存在的必要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愿意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付出劳动和心血。教师要融入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点,以此入手,进行沟通和交流,转变以往单纯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让沟通多样化、立体化。
四、欣赏学生,赞美学生
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抱怨。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你的赏识使他们眼睛一亮,看到了成绩,看到了光明,也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渴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能力越强,以至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舞;作为回应,学生会以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魏书生在当班主任时,班上学生犯错,他要求学生写500字的说明书而非检讨书。当有人问起他,说明书与检讨书之间的区别时,魏书生说,检讨书让学生越写越恨老师,说明书则让学生越写越恨自己。只有真正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时,对他们的教育才有实效。
总之,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推崇的是师生间的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理解、诚信、合作,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佳佳学习陶行知的师生观,感悟师生相处之道[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4,(11)。
[2]顾娟有心、细心、慧心的教育追问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3]李争萍王爱莲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治疗与调适.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