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守方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以解决现有防坠装置防坠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在使用时,在导轨上行时,拨块受压力相对第二凸出端转动而在连杆上滑过,同时第一侧面也会在连杆上滑过而不会挡止连杆,导轨可正常上升。在导轨坠落时,拨块受较大冲击力而使防坠块整体转过较大角度至第二侧面支撑在连杆下方,同时支撑侧面支撑在连接梁下方,从而稳定地支撑导轨,避免导轨继续坠落。

主设计要求

1.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和防坠结构,支座包括支座主体,防坠结构包括防坠块和拨块,防坠块中部开设有供转轴穿装的中心孔,拨块转动安装在第二凸出端下端远离第三凸出端的一侧,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或曲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并在被下行导轨撞击时可带动防坠块转动;防坠块包括围绕所述中心孔分布的第一凸出端、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常态下第一凸出端位于上方,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位于下方,第一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第二侧面形状与导轨中连杆的形状适配以支撑连杆,第三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支撑侧面形状与支座主体下端面形状适配以支撑支座主体,第一凸出端靠近第二凸出端的第一侧面为曲面或斜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

设计方案

1.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和防坠结构,支座包括支座主体,防坠结构包括防坠块和拨块,防坠块中部开设有供转轴穿装的中心孔,拨块转动安装在第二凸出端下端远离第三凸出端的一侧,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或曲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并在被下行导轨撞击时可带动防坠块转动;防坠块包括围绕所述中心孔分布的第一凸出端、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常态下第一凸出端位于上方,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位于下方,第一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第二侧面形状与导轨中连杆的形状适配以支撑连杆,第三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支撑侧面形状与支座主体下端面形状适配以支撑支座主体,第一凸出端靠近第二凸出端的第一侧面为曲面或斜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主支撑梁及固定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防坠块通过中心孔转动安装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梁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主体还包括固定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的竖连接板,竖连接板的下端向下伸出主连接梁,所述防坠块通过中心孔转动安装在两块竖连接板之间且转动中心线位于竖连接板伸出主连接梁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在导轨上的导轨连接端和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上的工程结构连接端,所述连接梁设置在两根主支撑梁的中部,竖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梁与导轨连接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坠装置还包括导轨和顶撑,导轨上平行排布有多根连杆,顶撑和防坠结构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上,顶撑位于防坠结构上方,顶撑包括上端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开口向上,顶撑可沿支座转动至任一所述连杆下方以支撑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连接板的上端向上伸出两根主支撑梁,所述顶撑转动安装在两块竖连接板之间,且转动中心线位于竖连接板向上伸出主支撑梁的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的下端面及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均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出端的第二侧面也为平面,且与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齐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坠块还包括位于第一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之间的第四凸出端,四个凸出端交叉排布,第四凸出端用于与连接梁限位挡止配合以限制防坠块反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凸出端为开口朝向导轨的槽形结构,拨块的伸出端朝向导轨地安装在第二凸出端的槽形空间内,常态下拨块的底部被第二凸出端的槽底所挡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的施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过程中,需要安装防坠装置以防止架体坠落。但现有技术中的防坠装置普遍存在防坠核心部件结构不合理,防坠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以解决现有防坠装置防坠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包括支座和防坠结构,支座包括支座主体,防坠结构包括防坠块和拨块,防坠块中部开设有供转轴穿装的中心孔,拨块转动安装在第二凸出端下端远离第三凸出端的一侧,拨块的上端面为斜面或曲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并在被下行导轨撞击时可带动防坠块转动;防坠块包括围绕所述中心孔分布的第一凸出端、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常态下第一凸出端位于上方,第二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位于下方,第一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第二侧面形状与导轨中连杆的形状适配以支撑连杆,第三凸出端远离第二凸出端的支撑侧面形状与支座主体下端面形状适配以支撑支座主体,第一凸出端靠近第二凸出端的第一侧面为曲面或斜面以滑过上行的导轨。

所述支座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主支撑梁及固定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防坠块通过中心孔转动安装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梁的下端面。

支座主体还包括固定在两根主支撑梁之间的竖连接板,竖连接板的下端向下伸出主连接梁,所述防坠块通过中心孔转动安装在两块竖连接板之间且转动中心线位于竖连接板伸出主连接梁的部分上。

支座主体包括用于固定在导轨上的导轨连接端和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上的工程结构连接端,所述连接梁设置在两根主支撑梁的中部,竖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梁与导轨连接端之间。

防坠装置还包括导轨和顶撑,导轨上平行排布有多根连杆,顶撑和防坠结构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上,顶撑位于防坠结构上方,顶撑包括上端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开口向上,顶撑可沿支座转动至任一所述连杆下方以支撑导轨。

所述竖连接板的上端向上伸出两根主支撑梁,所述顶撑转动安装在两块竖连接板之间,且转动中心线位于竖连接板向上伸出主支撑梁的部分上。

所述连接梁的下端面及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均为平面。

第一凸出端的第二侧面也为平面,且与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齐平设置。

防坠块还包括位于第一凸出端和第三凸出端之间的第四凸出端,四个凸出端交叉排布,第四凸出端用于与连接梁限位挡止配合以限制防坠块反向转动。

第二凸出端为开口朝向导轨的槽形结构,拨块的伸出端朝向导轨地安装在第二凸出端的槽形空间内,常态下拨块的底部被第二凸出端的槽底所挡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在使用时,在导轨上行时,拨块受压力相对第二凸出端转动而在连杆上滑过,同时第一侧面也会在连杆上滑过而不会挡止连杆,导轨可正常上升。在导轨坠落时,拨块受较大冲击力而使防坠块整体转过较大角度至第二侧面支撑在连杆下方,同时支撑侧面支撑在连接梁下方,从而稳定地支撑导轨,避免导轨继续坠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防坠结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防坠结构的正视图;

图6为图1中防坠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防坠结构与支座组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导轨1、支座2、顶撑3和防坠结构4。导轨1上平行排布有多根柱状的连杆11。支座2用于固定在结构工程上,顶撑3和防坠结构4均安装在支座2上。手动拨动顶撑3至工作状态即可支撑连杆11以固定导轨1,防坠结构4则是在顶撑3不能生效的情况下,在导轨1快速坠落时支撑连杆11以防发生事故。

顶撑3包括连杆31,连杆31上端固定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32,限位槽32的形状与连杆11的横截面形状适配,同时连杆3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2上。连杆31的转动中心线平行于连杆31的轴向方向,故连杆31转动时即可将限位槽32拨动到连杆31下方以支撑连杆11。本实施例中,限位槽32设置在连杆31靠近导轨1的那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杆31的转动中心线还可以与连杆31的轴向方向呈一夹角,只要能使连杆31上端的限位槽32在往复转动时能朝向连杆11并能远离连杆11即可。

导轨1的两侧安装有导向轮5。防坠结构4包括转动设置在支座2上的防坠块及转动设在在防坠块下端的拨块45。防坠块包括第一凸出端41、第二凸出端42、第三凸出端43、第四凸出端44,四个凸出端围绕着供转轴穿装的中心孔46分布并呈交叉状排布。第一凸出端41常态下靠近导轨1的第一侧面411为曲面,背离导轨1的第二侧面412为平面,第一侧面411与第二侧面412于端部相交。在导轨1上行或缓慢下行时,第一侧面411会在连杆11上滑过而不会挡止连杆11。在导轨1坠落时,第二侧面412用于支撑在连杆11下方。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面412还可以是凹陷的曲面,以更好地支撑柱状的连杆11。

第二凸出端42为开口朝向导轨1的槽形结构,拨块45的伸出端朝向导轨1地安装在第二凸出端42的槽形空间内,常态下拨块45的底部被第二凸出端42的槽底421所挡止。拨块45的支撑侧面451为斜面,在导轨1上行时,第四凸出端44被支座2挡止而使防坠块不能反向转动,支撑侧面451会相对第二凸出端42向上转动而在连杆11上滑过,在拨块45不受外力时,拨块45又在重力作用下回复原位为下一次滑过连杆11做准备。在导轨1坠落时,拨块45受撞击而带动防坠块4向下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拨块45的支撑侧面还可以是曲面,只要能滑过上行的导轨即可。

支座2包括支座主体21,支座主体21包括用于连接在导轨1上的导轨连接端22和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上的工程结构连接端23。支座主体21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主支撑梁24,两根主支撑梁24之间固定有连接梁25。两根主支撑梁24之间固定有竖连接板26,竖连接板26位于连接梁25与导轨连接端22之间,同时其上、下端均下伸出主支撑梁24。连杆31转动安装在竖连接板22的上端,拨块45转动安装在竖连接板22的下端。

第三凸出端43远离导轨1的侧面为支撑侧面431,支撑侧面431是与第二侧面412齐平的平面。导轨1坠落时,防坠块4向下转动至第二侧面412支撑在连杆11下方时,支撑侧面431恰好支撑在连接梁25下方,从而稳定地支撑导轨1,避免导轨1继续坠落。第四凸出端44的作用是与连接梁25限位挡止配合以防止防坠块4反向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面还可以与支撑侧面431不齐平,而是在上下方向上有一定高度差。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座2上另外设置可供顶撑3转动安装的结构,此时竖连接板的上端可不伸出两根主支撑梁24;竖连接板还可以省去,而是使主支撑梁的上下端均超出连接梁,此时可直接将顶撑转动安装在两根主支撑梁的上端部之间、将防坠块直接安装在两根主支撑梁的下端部之间;支座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能满足防坠块转动安装的要求、同时能被第三凸出端的支撑侧面支撑即可。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054.8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56329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E04G 3/28

专利分类号:E04G3/28;E04G3/3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河南北豪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北豪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绿云小康住宅3号楼12层05号

发明人:赵守方;于红山;张俊丽;岳涛;赵纪超

第一发明人:赵守方

当前权利人:河南北豪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俊红;柏琼琼

代理机构:41127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具有燕尾式防坠块的防坠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守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