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溶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溶胶,光热,纳米,太阳能,效率,工质,吸收光谱。
金溶胶论文文献综述
展宗瑞,张琪,杨西萍[1](2019)在《基于电喷雾化学还原法合成单分散纳米金溶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电喷雾辅助化学还原法,直接在室温下,将氯酸金前体溶液的分散气溶胶喷射到含有还原剂(ODAM)和环己烷非极性溶剂(POCH)的反应溶液中来合成单分散小尺寸纳米金粒子。将电喷雾喷射分散进料与传统毛细管连续进料方法进行比较,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等对合成的纳米金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非极性溶剂中通过化学还原法合成的纳米金粒子大小取决于试剂掺入的方法。前体的连续掺入产生多分散胶体,NPs尺寸约为4.4±0.6 nm,和10.3±1.4nm,而电喷雾法掺入反应液中的微小液滴产生高度单分散的胶体,其NPs尺寸约为5.2±0.5nm。结果证明电喷雾辅助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快速通用合成单分散金纳米粒子(AuNPs)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文域[2](2018)在《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溶胶是太阳能运用技术中的一种重要金属,能够运用到集热工质中,提高光热转换效率。文章通过金纳米制备实验、照射实验及其数据的分析,观察水、水与金溶胶混合液的不同温升情况与太阳瞬时辐射值,进而探讨金溶胶的添加对于集热工质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液对于太阳能的光热转换效率显着高于超纯水,表明金溶胶能够影响光热转换效率,在太阳能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陈善俊,陈艳,李松,吴青峰,易有根[3](2017)在《金溶胶中邻羟基苯甲酸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邻羟基苯甲酸(OHBA)的常规拉曼散射(NRS)光谱以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以氯金酸为原料,柠檬酸叁钠为还原剂,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球形的金纳米粒子溶胶,采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激发波长为785nm),测定OHBA分子的NRS光谱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的SERS光谱。同时,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C,H,O)/LANL2DZ(Au)水平上,对OHBA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了OHBA分子的NRS光谱以及其吸附在Au纳米颗粒上两种不同吸附构型下的SERS光谱,并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HBA分子通过羧基吸附构型的计算值比通过羟基吸附构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的更好。最后,利用GaussView可视化软件对其振动模式进行了全面归属。通过对邻羟基苯甲酸分子拉曼谱峰的详细指认能够得出:Au溶胶中的邻羟基苯甲酸分子,是通过羧基倾斜地吸附在Au纳米颗粒表面的。可视化软件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该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分子基团振动情况,对其振动峰位的归属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工作对推进邻羟基苯甲酸在生物医药等领域进一步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7年10期)
王霄,张鸿雁[4](2017)在《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集热工质中添加纳米粒子是现阶段一种常见的提高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方法。本文首先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50 nm的纳米金颗粒溶胶,并经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分光光度计表征验证;之后在设计定做的集热装置中对超纯水溶液、超纯水-金溶胶混合液进行太阳光照射,并对光照过程中的溶液温度和瞬时太阳辐射值进行记录,研究集热工质中加入纳米金颗粒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7年04期)
刘跃,武丽萍,赵华文[5](2017)在《金溶胶用于胶体性质研究实验改进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Fe(OH)_3溶胶的制备及溶胶性质研究是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发现Fe(OH)_3溶胶的光散射性能并不突出,且电解质引起聚沉时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这些不足使得实验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以金溶胶为研究对象改进实验并进行溶胶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泳实验及电解质聚沉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金溶胶易制备且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质,性质研究实验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可以代替Fe(OH)_3溶胶作为学生实验课中的研究对象用于开展本科生实验教学。(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7年08期)
范培迪,汪孝亮,梁爱惠,蒋治良[6](2016)在《微波辐照乙醇还原法绿色合成纳米金溶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乙醇和碱性条件下绿色微波合成了金纳米溶胶,并做了电子显微镜表征。紫外吸收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研究了胶体金吸收的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不同的影响因子对合成过程的影响,氢氧化钠的量对于胶体金的形成是重要影响因子。微波法反应迅速,乙醇和氢氧根离子是缺一不可的,并探讨了SERS光谱。(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6年S1期)
王霄[7](2016)在《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光电转化技术和光热转化技术。随着对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的不断研究,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已成为新一代高效节能技术的障碍。最近,有研究表明,在水中加入纳米级别的贵金属复合颗粒可以显着增加光热转化效率。太阳光对分散在水中的纳米复合颗粒进行照射,环绕在颗粒周围的水可以很快生成水蒸气而整体水温则无需达到沸腾状态。本文制备了纳米级别的金溶胶,与纳米级别的贵金属复合颗粒进行对比,研究金溶胶对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水相法制备了纳米金溶胶,并利用zeta电位仪测出制备出的纳米金颗粒平均粒径为50nm。同时对制备出的纳米金溶胶进行紫外可见光表征,得到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其吸收峰532nm与文献上粒径50nm的纳米金颗粒吸收峰相匹配。对纳米金溶胶进行聚光照射,发现在太阳光照射下,纳米金颗粒周围水层无明显蒸汽生成现象并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纳米金颗粒受热团聚粒径变大,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减弱。对比了加入不同比例金溶胶的水溶液在太阳光照射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观察到加入金溶胶的水溶液温度上升速度及可达到的最高温度明显大于没有加金溶胶的,且随着加入的比例增加,上升速度及达到的最终温度更大。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平均光热转化效率,定量比较加入不同比例金溶胶对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了不同直径纳米金颗粒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发现随着纳米金颗粒粒径由10nm的增大到100nm,其吸收峰在可见光范围内往长波方向移动,但当纳米金颗粒的粒径大于100nm之后,吸收峰跳跃到了紫外光谱范围。这很好地解释了团聚之后的纳米金颗粒对太阳光吸收能力减弱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王大维,李岩松[8](2016)在《双还原体系制备单分散纳米金溶胶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柠檬酸叁钠-甲醛双还原体系进行了纳米金溶胶的制备,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金溶胶的粒度分布,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还原体系,以PVP为保护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分散度较高的金溶胶,其粒度可达到10~20 nm。(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6年03期)
张雪[9](2016)在《金溶胶晶核法制备纳米水滑石及其在电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水滑石的制备受到广泛关注,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寻找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滑石粒子的尺寸、形貌以及晶型的合成方法。其中小尺寸的水滑石具有相对大的比表面积,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条件,合成纳米级的水滑石,并考察其在生化检测方面的电分析性能。本文采用快速成核法制备水滑石,而且,我们选取金溶胶作为水滑石在水热过程中生长的核。通过表征及计算,我们得到了平均粒径为10?0.2 nm的Au核水滑石(记为Au/Ni-Al LDHs)。作为对照,我们在不加入金溶胶的条件下合成了纯水滑石(记为Ni-Al LDHs),其粒径为20?0.2 nm。通过实验测得,相比纯Ni-Al LDHs,Au/Ni-Al LDHs的BET比表面积增大、导电性增强。为了研究Ni-Al LDHs和Au/Ni-Al LDHs修饰玻碳电极(记为LDHs/GCE和Au-LDHs/GCE)的电化学性质,我们选择了抗坏血酸(AA)作为一种非酶类模型分子,来考察合成的水滑石在生化检测方面的电分析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LDHs/GCE,Au-LDHs/GCE对AA的检测灵敏度更高、检测限更低。另外,我们选择了血红蛋白(Hb)作为一种酶类模型分子,制备了水滑石和Hb的复合膜修饰电极Ni-Al LDHs-Hb/GCE和Au/Ni-Al LDHs-Hb/GCE,获得了Hb的直接电化学响应。实验证明,Ni-Al LDHs和Au/Ni-Al LDHs均可实现Hb与GCE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同时,我们研究了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H2O2)的催化还原以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Au-LDHs-Hb/GCE对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远远大于LDHs-Hb/GCE。(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1-01)
邵霞,索掌怀[10](2015)在《以叁苯基膦为保护剂制备纳米金溶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苯基膦(PPh3)为保护剂,采用水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金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金颗粒的尺寸及形貌进行表征.讨论了还原剂种类与用量、保护剂用量与加入方式、金粒子浓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纳米金颗粒粒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2∶1,溶液pH值为7,制得纳米金粒子平均粒径为4~5nm.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4∶1,柠檬酸钠与金质量比为10∶1,溶液pH=3~4,制得金粒子平均粒径为13~15nm.采用草酸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8∶1,草酸与金质量比为3∶1,金前驱液pH值为6,制得金粒子平均粒径为23~25nm.加入保护剂后,粒子的分散性增强,形状不规则粒子增多.(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5年03期)
金溶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溶胶是太阳能运用技术中的一种重要金属,能够运用到集热工质中,提高光热转换效率。文章通过金纳米制备实验、照射实验及其数据的分析,观察水、水与金溶胶混合液的不同温升情况与太阳瞬时辐射值,进而探讨金溶胶的添加对于集热工质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液对于太阳能的光热转换效率显着高于超纯水,表明金溶胶能够影响光热转换效率,在太阳能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溶胶论文参考文献
[1].展宗瑞,张琪,杨西萍.基于电喷雾化学还原法合成单分散纳米金溶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陈文域.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探讨[J].现代盐化工.2018
[3].陈善俊,陈艳,李松,吴青峰,易有根.金溶胶中邻羟基苯甲酸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与实验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
[4].王霄,张鸿雁.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7
[5].刘跃,武丽萍,赵华文.金溶胶用于胶体性质研究实验改进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7
[6].范培迪,汪孝亮,梁爱惠,蒋治良.微波辐照乙醇还原法绿色合成纳米金溶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
[7].王霄.金溶胶对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8].王大维,李岩松.双还原体系制备单分散纳米金溶胶的工艺研究[J].黄金.2016
[9].张雪.金溶胶晶核法制备纳米水滑石及其在电分析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
[10].邵霞,索掌怀.以叁苯基膦为保护剂制备纳米金溶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