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歌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歌,形式,自由诗,江苏省,古诗,风韵,因子。
诗歌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尹珍珍[1](2019)在《从钟嵘“兴比赋”理论看曹植诗歌的感物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钟嵘的《诗品》来看,感物说基本在理论方面实现成熟定型,主要表现在感物形式丰富为"兴""比""赋",而叁种感物形式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定程度上的融合。在此之前建安时期曹植诗歌的感物意蕴丰厚,并且对"兴""比""赋"等感物形式灵活运用。曹植诗中的感物模式相较于钟嵘感物说的理论发展无疑是超前的,其诗歌创作实践对于感物说的定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阿卜力米提·阿卜杜热合曼[2](2019)在《回鹘文诗歌之Alliteration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鹘文献大部分都是诗歌,回鹘文献诗歌具有创造方法独特,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特点。回鹘文献诗歌的元素,如押韵、音节数的近似、韵律感,以及语言的质朴、通俗等。文章对回鹘文献诗歌的"头韵"(Alliteration)叁种形式的语音,音节和词汇关系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林[3](2019)在《郭沫若诗歌翻译观及诗歌翻译处理形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郭沫若的诗歌翻译观以及诗歌翻译处理形式进行探讨,认为郭沫若主要信奉雅性意译、诗人译诗和两道手的诗歌翻译观,并首次提出"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手法。在翻译实践中他主要采用"风韵译"、以诗译诗以及诗歌再创作的处理形式。这些方法使得郭沫若的译诗雅味十足。(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8期)
程仁君[4](2019)在《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形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一直为文艺理论家所重视,也是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含蓄表达个人情思与直接表达个人情思是诗歌主题显现的两种方式,历代诗人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创造含蓄表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5期)
丁鲁[5](2019)在《就诗歌形式问题答庄晓明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批评叶橹先生的文章,庄晓明先生写了《何必固执于新诗格律的建设?》一文,在《文学自由谈》2019年第2期发表。批评自由,反批评也自由,是正常现象,遗憾的是庄文火气较重。真理不怕辩论,上火是没有必要的。我批评叶橹先生,涉及观点的地方直截了当,但并不带个人情绪。我比叶橹先生还痴长两岁,在这种年纪如果对庄先生这样的年轻朋友怒目相向,就更说不过去了。现就庄先生的文章,择要说明几个问题。(本文来源于《文学自由谈》期刊2019年03期)
欧阳江河[6](2019)在《反词·开耳·形态 谈诗歌的记忆与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把诗歌中的声音命名为"反词"关系——不是反义词,也不是反对的意思,是一个形态在诗歌写作过程中,有的人会处理自我,处理美,处理画面,处理意象,处理恐惧,处理思想和经验之间的转化。任何一个有出息的诗人,无论处理什么主题、什么题材,使用什么语言方式,都会处理声音。只是关于诗歌的声音,长时间以来被主流研究误导了,认为诗歌的声音就是所谓的音乐性,而音乐性又变成一个固化的东西,就是音律、音部、声音的和谐、节奏等。(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9年05期)
葛兰宁[7](2019)在《借助有声艺术形式再现诗歌之美——中职语文教学经典诗词品赏新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品赏古诗词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着力倡导全新的诗词品鉴方法:在感悟诗词的意境与音乐欣赏的结合中品赏诗情;在反复吟咏和深情的朗诵中品读诗韵;在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的对比中品析诗境;在诵读经典诗词和歌舞完美结合中品味诗律,从而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18期)
李冬梅[8](2019)在《从表达形式特点入手读懂古诗——江苏省高叁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背景】在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读懂诗歌"板块是诗歌鉴赏复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面对高考题型变化,一轮复习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诗歌阅读的浅层次理解上,仅做整体感知能力的要求,学生后期复习乃至高考,就很难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得高分。笔者就一轮复习"读懂诗歌"板块,做如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诗歌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具体含义,学会快速读懂诗歌。【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语言表达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9年10期)
唐圆圆[9](2019)在《绘画形式语言视角下王维诗歌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诗歌和绘画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中外学者都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观点,并且认为两者可以相互吸收借用彼此的表达方式来取长补短。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其独特的传情达意的方式体现在绘画形式语言上。绘画形式语言表现为具体的绘画因子和技巧。画家用点,线,面,构图等绘画因子和技巧来表达内在感受和对世界的理解,达到与观众交流的目的。当这些绘画因子和技巧用在诗歌创作,由语言来构建和表征时,它们和在绘画中一样拥有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诗素来以“诗中有画”闻名于世。“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的主要成因之一是王维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一系列的绘画因子和技巧。基于绘画形式语言,王维诗中主要的绘画因子和技巧包括色,线,面,留白和散点透视,这些绘画因子和技巧不仅有助于表达诗人和译者的内在情感,而且能作用于感官,唤起读者相似的视觉经验的记忆。由此,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审美等效得以实现。为再现王维“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译者应该尝试再现这些绘画因子和技巧以及他们带来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通过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激发读者的想象,王维诗歌的英译版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让英译版读者得到与原诗读者相似的视觉享受,感受王维诗中独特的意境。从绘画形式语言视角,通过运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来对比分析王维诗歌不同的英译文,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王维诗歌英译文本中发现的有效翻译方法包括意象并置,人称主语的省略和逻辑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这些方法有利于表征和构建原文中的绘画因子和技巧,保留他们带来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这些翻译策略为何能强化“诗中有画”这一艺术特色和诗歌的画面感有其绘画理论基础及诗学理据。2)将绘画形式语言引入诗歌翻译研究有其译学价值,包括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审美等效及创新翻译的表达途径。(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9-03-15)
冯雷[10](2019)在《个人化、现代品质与形式意识——梵范诗歌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梵范是我在中国诗歌学会的微信公众号上主持"校园诗人"栏目时发现的一位青年诗人。在阅读大量"校园诗人"来稿的过程中,我发现好一点的作品大多出自小学生和大学生之手,中学生的创作普遍脱不开优秀作文选的感觉。之所以如此,我想可能是因为小学生懵懂无知,甚至语言意识也有待建立,因而即便信手涂鸦也往往不失童真童趣。而跨过高考之后,大学生的阅读相对来说会(本文来源于《广西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诗歌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鹘文献大部分都是诗歌,回鹘文献诗歌具有创造方法独特,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特点。回鹘文献诗歌的元素,如押韵、音节数的近似、韵律感,以及语言的质朴、通俗等。文章对回鹘文献诗歌的"头韵"(Alliteration)叁种形式的语音,音节和词汇关系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歌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尹珍珍.从钟嵘“兴比赋”理论看曹植诗歌的感物形式[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阿卜力米提·阿卜杜热合曼.回鹘文诗歌之Alliteration形式[J].河西学院学报.2019
[3].刘林.郭沫若诗歌翻译观及诗歌翻译处理形式探究[J].中国文艺家.2019
[4].程仁君.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形式研究[J].汉字文化.2019
[5].丁鲁.就诗歌形式问题答庄晓明先生[J].文学自由谈.2019
[6].欧阳江河.反词·开耳·形态谈诗歌的记忆与形式[J].上海文化.2019
[7].葛兰宁.借助有声艺术形式再现诗歌之美——中职语文教学经典诗词品赏新法初探[J].学周刊.2019
[8].李冬梅.从表达形式特点入手读懂古诗——江苏省高叁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设计[J].语文天地.2019
[9].唐圆圆.绘画形式语言视角下王维诗歌英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10].冯雷.个人化、现代品质与形式意识——梵范诗歌印象[J].广西文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