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论文_肖传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阁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阁制,素养,总统制,明朝,约法,内侍,君主立宪。

内阁制论文文献综述

肖传林[1](2019)在《民初内阁制之变异及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人立法"的《临时约法》确立了民初的内阁制政治体制,然而民初内阁制在其运行及实践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政治实践与文本表达的背离。结果是事与愿违,发生变异,成为当权者专制集权的附庸,成为为专制复辟服务的工具,成为民主的幌子,甚至是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本文论述了民初内阁制变异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变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武汉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凌,章迪禹[2](2019)在《有名无实的内阁制与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清代政治得失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皇帝周知万事,极少数人才可以预闻朝政,而多数大臣甚至不知政策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管理怎能没有弊端呢?在上期专栏文章中,笔者专注于清朝制度的顶层设计—"私中有公"做出了针对性分析,事实上"公中有私"也是家族企业有必要去区分甄别的。在本文中,我们关注在清代顶层设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对清代具体的中枢制度进行分析。众所周知的清朝的军机处与历朝历代的内阁有什么区别?清朝的明诏与寄信(本文来源于《家族企业》期刊2019年10期)

苏佳楠[3](2019)在《运用时空观念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国明朝内阁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学科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文章以中国明朝内阁制为例,运用时空观念来思考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16期)

许忠明[4](2019)在《民国初年内阁制的出台经过》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的内阁制在本质上是革命党人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采取的一项斗争策略。它之所以能够产生,乃是各方面历史合力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当家给人们提供了历史镜像。除却革命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努力之外,立宪派的作用也值得关注。在清末的君主立宪大潮中,立宪派一直追求责任内阁,这种历史惯性发生了作用。袁世凯出于大局需要,从权变的策略出发,最终接受了这一改变。但是,各方对这一重大改变的文本内容和实践后果均缺乏研究和预判,内阁制的内部设计并没有受到任何一方的足够重视,更谈不上周密、科学、严肃的思考和评估,它们根本就没有形成共识,这就为后来的争端留下了祸根。(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3期)

陈春华[5](2017)在《试析英国内阁制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释了英国内阁的萌芽及其发展。英国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政制度—内阁制:首相内阁的权力以下院的支持为后盾,并依靠在下院的多数优势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执行;首相的失败意味着整个执政党的失败,所有阁员和首相一道辞职。与首相共进退的责任内阁制原则形成,这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创立为其它国家建立行政制度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7年31期)

何晓松[6](2017)在《试析安倍首相“一强”政治格局——日本议会内阁制的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后,日本借鉴英国议会内阁制,改革政治体制,推进首相集权,寻求政治、军事大国化。日本废除中选举区制,实施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以"简单多数决定型"议会内阁制取代"合意型"议会内阁制。选民投票选举候选人就是挑选首相、执政党和执政党政策纲领,政党政策、信誉以及党首人气决定选举结果。政治改革限制政治家个人收受政治献金,政府给予政党补助金。党首掌握政治资金分配权和政党公认权,容易控制党内议员。安倍首相以安倍经济学吸引选民,以右倾保守政策吸引日本会议等右派团体,取得四次国政选举胜利,建立了自民党"一党独大"体制。日本行政改革加强了首相官邸权力,建立了辅佐首相的行政机构,安倍首相成为二战后最强首相。(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期刊2017年05期)

严泉[7](2017)在《内阁制的困境:孙宝琦与北京政府后期的府院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系首领曹锟担任总统的北京政府后期,人事纷争与财政问题一直是其与国务总理孙宝琦之间的政治焦点。内阁人选、财长留任、金佛郎案、德发债票案等问题,成为府院角力的主要内容。不同于黎元洪与段祺瑞时代,曹锟和孙宝琦的府院之争的外部环境主要受制于内部的权力之争。1923年民国宪法关于内阁制的政制设计,使得在府院权力关系中总统始终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总理则受制于总统。这种权力关系,不仅是当时的军政实力决定的,也是宪法中内阁制度设计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7年04期)

陈二力[8](2017)在《明朝内阁制:不算完美的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改革是否得当关系到朝代兴衰。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为了弥补丞相制度废除带来的不足,内阁制逐渐形成。由于内阁作为内侍和顾问机构,没有法定地位,在中枢权利运作机制中权责不明,带来诸多问题,导致了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加剧了社会危机,走向衰亡。(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7年09期)

杨仪[9](2017)在《高中生历史理解素养培养策略——以高中历史教材“明代内阁制”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生历史理解素养,可以通过探索历史表象背后的本质、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过程、思考历史事件的复杂联系这叁种方式来培养。(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7年07期)

李学智[10](2017)在《总统制如何改为内阁制》一文中研究指出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原先实行的总统制改为了内阁制。对此,学界似乎已有定论:《临时约法》的制定者要以此限制其所不放心的大总统袁世凯。历史真相是否如此,其实或并非已无探讨之余地。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7-01-05)

内阁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皇帝周知万事,极少数人才可以预闻朝政,而多数大臣甚至不知政策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管理怎能没有弊端呢?在上期专栏文章中,笔者专注于清朝制度的顶层设计—"私中有公"做出了针对性分析,事实上"公中有私"也是家族企业有必要去区分甄别的。在本文中,我们关注在清代顶层设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对清代具体的中枢制度进行分析。众所周知的清朝的军机处与历朝历代的内阁有什么区别?清朝的明诏与寄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阁制论文参考文献

[1].肖传林.民初内阁制之变异及原因分析[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

[2].陈凌,章迪禹.有名无实的内阁制与信息不对称的危害清代政治得失与启示[J].家族企业.2019

[3].苏佳楠.运用时空观念提升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中国明朝内阁制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

[4].许忠明.民国初年内阁制的出台经过[J].理论月刊.2019

[5].陈春华.试析英国内阁制的确立[J].新西部.2017

[6].何晓松.试析安倍首相“一强”政治格局——日本议会内阁制的变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7

[7].严泉.内阁制的困境:孙宝琦与北京政府后期的府院关系[J].史林.2017

[8].陈二力.明朝内阁制:不算完美的制度改革[J].学园.2017

[9].杨仪.高中生历史理解素养培养策略——以高中历史教材“明代内阁制”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

[10].李学智.总统制如何改为内阁制[N].团结报.2017

论文知识图

:政协宪草示意图利益导向与民主结果关系示意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图内阁制100年叁杨辅政阁臣重中坐在王椅

标签:;  ;  ;  ;  ;  ;  ;  

内阁制论文_肖传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