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aP数据的中国大陆近5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次生灾害关系研究

基于GSMaP数据的中国大陆近5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次生灾害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极端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形势不容乐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经济承载能力、基础设施、物质财富等暴露水平不断提高,山洪灾害和城市洪涝灾害等极端降水次生灾害日益严重,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从近年来大家热切关注的极端降水为出发点,采用日尺度与小时尺度的GSMaP遥感降水产品,利用Python及极端降水指数对中国大陆近5年极端降水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地理环境对降水极值的影响。利用从微博数据中提取极端降水次生灾害信息,以及典型区域实勘地质灾害信息,研究极端降水与次生灾害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及防洪水利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GSMaP降水遥感产品在我国大陆具有真实可靠性。(2)我国极端降水具有十分规律的地带性特征。南方地区强降水次数多、连续时间长、发生时间分散。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占年降水比值高,强度大,年内强降水集中度高,洪涝灾害风险大,降水总时长相对其他地区偏少,也反映出华北干旱特征明显。西藏年内降水时长较长,极端降水强度偏低,集中度高,干湿季分明。西北大部、东北大部日均降水集中度较高,表达了这些地区的降水过程在年的非均匀分布特性。(3)研究区年降水平稳,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黄淮地区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华北-黄淮地区较干旱,但极端降水强度大、历时短。北方地区极端降水比南方地区集中。华南地区年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下,降水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呈集中趋势。(4)海岸线距离、地形、高程、地形起伏度、社会经济水平,对降水极值、总量值有影响。海洋大气以及高程对极端日降水量、极端小时降水量的影响较大,地形起伏度对其他因子有协同作用;温度带与高程对降水总时长有较高的解释力。受海洋大气影响,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降水极值与年降水量向东增长趋势明显,且山体西侧的降水极值高于东侧,而年降水量在山体东侧高于西侧,降水总时长受地形影响较大,与高程呈正相关。内陆地区的盆地地区的降水极值高于相邻的山体,而降水量、降水时长低于相邻的山体;青藏高原东缘随着地形突变,年降水量、年内降水总时长出现明显的高值突变;准格尔盆地年降水量、年降水时长较低,但降水极值较高。极端降水强度大的区域的地均GDP和人口密度往往较高,城市发展与短时强降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排除地形影响下,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城市降水极值将高于周围区域,从而易形成城市暴雨。(5)极端降水次生灾害点呈聚集的分布模式,且不同类型的灾害的地理环境有差异。地理位置上,洪水灾害事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点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与研究区概况一致,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该区域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在地理环境上看,洪水多分布于我国海拔较低、地势较平坦、植被较稀疏、距海较近的地区,对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威胁较大;滑坡与泥石流多分布于我国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稀疏的地区。(6)次生灾害的降水极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对短时强降水敏感。灾害点对小时极端降水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相对于滑坡与泥石流,洪水灾害对最大连续降水更为敏感。洪水灾害点最大日降水量、最大小时降水量、最大连续降水量均高于滑坡与泥石流灾害点。典型区域分析中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对极端降水较为敏感,短时强降水易引起其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易受周围水系影响。在一些地区由于人烟稀少,往往产生的洪涝、滑坡等次生灾害有害无灾。(7)不同地区引发的极端降水次生灾害的极端降水类型不同。我国东部部分灾害点尤其是偏北方地区,对研究中大部分极端降水指数表现出较高的响应水平,其中对小时尺度的极端降水指数的响应水平较高,表明该区易受短时强降水困扰。青藏高原东缘局部地区灾害点对干旱较为敏感,原因是在较高的年降水总时长的协同作用下,干燥的土体遇降水稳定性变差,易引发地质灾害。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对日尺度的极端降水指数较敏感。而我国东部还有部分灾害点,对各极端降水指数均表现出较低的响应水平,但不排除指数间或与环境间有协同作用。不同区域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不同,并且对不同极端降水指数种类的敏感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极端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方法与资料
  •   2.1 原理与方法
  •     2.1.1 集中度/集中期
  •     2.1.2 关联分析
  •     2.1.3 空间统计分析
  •     2.1.4 聚类分析
  •   2.2 栅格时序分析工具
  •     2.2.1 NumPy
  •     2.2.2 GDAL
  •   2.3 研究数据
  •     2.3.1 GSMaP数据
  •     2.3.2 其他数据
  •   2.4 极端降水指数
  • 第三章 极端降水分布特征与环境关系
  •   3.1 极端降水指标计算
  •   3.2 分布特征
  •     3.2.1 降水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降水总量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3.2.3 极端降水逐年指标时空分布
  •   3.3 降水极值与环境的关系
  •     3.3.1 降水指标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     3.3.2 降水指标与地形关系
  •     3.3.3 极端降水与经济、人口密度的关系
  •     3.3.4 降水极值与城市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次生灾害空间分布与环境关系
  •   4.1 次生灾害空间分布
  •     4.1.1 灾害点预处理
  •     4.1.2 灾害点空间分布
  •     4.1.3 灾害点空间分布模式
  •   4.2 次生灾害与极端降水量的关系
  •     4.2.1 空间分布
  •     4.2.2 空间格局
  •     4.2.3 灾害点对极端降水量的响应
  •   4.3 灾害点对极端降水指标的响应
  •   4.4 灾害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4.5 典型区域次生灾害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晓婧

    导师: 马金辉

    关键词: 极端降水,时序栅格数据集,空间格局,次生灾害

    来源: 兰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气象学,地质学

    单位: 兰州大学

    分类号: P407;P426.6;P694

    总页数: 115

    文件大小: 17199K

    下载量: 203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利部四措施确保灾区次生灾害防范取得胜利[J]. 治黄科技信息 2008(04)
    • [2].社会性次生灾害:概念溯源、生成逻辑与治理架构[J].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0(05)
    • [3].芦山地震触发次生灾害特点统计分析及规律预测[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1)
    • [4].杉树育苗中对水涝及其次生灾害的应对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5(10)
    • [5].疫情压力下,谨防心病成次生灾害[J]. 科学大观园 2020(04)
    • [6].信心比黄金更珍贵[J]. 支点 2020(04)
    • [7].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次生灾害”的避免策略[J].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9(04)
    • [8].地震大逃生[J]. 儿童故事画报 2016(28)
    • [9].别让网络谣言成为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J]. 人民论坛 2013(20)
    • [10].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次生灾害的生成及治理[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1].四川修复受损公路 严防次生灾害[J]. 中外公路 2008(02)
    • [12].应对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基层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思考[J]. 西南金融 2010(12)
    • [13].地震过后,会有哪些次生灾害[J]. 生命与灾害 2013(05)
    • [14].城市易发生次生灾害目标的防护[J]. 城市与减灾 2009(01)
    • [15].警惕灾区次生灾害的发生[J]. 瞭望 2008(21)
    • [16].地震后防止次生灾害[J]. 中国科技产业 2008(05)
    • [17].别让孩子沉迷网游成疫情次生灾害[J]. 家长 2020(13)
    • [18].山地灾害研究专家崔鹏指出:应高度关注地震引发的地表次生灾害[J]. 世界科学 2008(06)
    • [19].次生灾害:灾难与理性的面对[J]. 中国报道 2008(06)
    • [20].盯紧吸烟的“次生灾害”[J]. 健康生活 2012(05)
    • [21].暴雪诱发次生灾害[J]. 科学大众(中学版) 2008(03)
    • [22].电力设施应对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研究进展[J]. 高电压技术 2019(06)
    • [23].5·12地震后北川次生灾害迹地植被的自然恢复与更新[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02)
    • [24].火灾——汶川地震遗漏的次生灾害[J]. 城市与减灾 2013(03)
    • [25].地震安全逃生手册[J].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5(05)
    • [26].谨防“领导重视”成“次生灾害”[J]. 人民之友 2015(01)
    • [27].瑞再研究院最新sigma报告显示 次生灾害将在全球范围引发更多自然灾害损失[J]. 中国保险 2019(05)
    • [28].公共事件次生灾害——生成原因、危害及预防途径探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3)
    • [29].美国白蛾飞防次生灾害规避技术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 2019(02)
    • [30].巩义市加强检查严防强降雨引发次生灾害[J]. 资源导刊 2013(08)

    标签:;  ;  ;  ;  

    基于GSMaP数据的中国大陆近5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次生灾害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