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儿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加强儿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张迎春鲁侠(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50-01

医院感染所导致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进一步做好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对我院儿科2000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自2000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出院人数共计11686例,其中医院感染数为368例。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15%。

1.2感染部位及例数:在全部医院感染病例中,肠道感染89例,下呼吸道感染37例,皮肤感染25例,泌尿系感染12例,血液感染9例,其他类型感染196例。

1.3病原菌:在全部医院感染病例中,获得病原学证据者32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2例,是婴幼儿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表皮葡萄球菌10例,主要造成新生儿败血症;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硝盐不动杆菌,洛林不动杆菌各1例。院内获得性泌尿系感染中,清洁中段尿培养4例阳性,分别为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莫立菌属、硝盐不动杆菌1例,镜下找到真菌3例。

1.4年龄及原发病:在42例医院感染患儿中,新生儿17例,大多因新生儿窒息、肺炎、黄疸、败血症入院,原发病为婴幼儿,肺炎者13例,肾脏疾病者12例(肾病综合征7例)。

2讨论

2.1儿科医院感染特点:由于母传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需在学龄期才能渐达成人水平,抵抗力低,易发生各种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最为常见,特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及鼠伤寒沙门菌,是近年来造成医院感染,引发败血症,肠炎的主要病原

2.2患儿感染的原因

2.2.1药物因素:临床上滥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我科1年来学龄儿童医院感染的20例中,50%曾用过免疫抑制剂,充分说明免疫功能原发或继发低下是小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客观因素:我科为综合病房,为满足患者住院需求,达到住院使用率目标,往往超负荷运转。病房床位间距较窄,环境拥挤,探视陪护人员较多,成为医院感染的客观因素。

2.2.3主观因素:医务人员自觉防范交叉感染的意识不强,因此无论从管理体制上、还是严密消毒隔离上和医护人员洗手都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2.3防范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是基本环节。除常规给患儿洗澡外,对幼小婴儿每次排便后均应予以局部清洗,以预防皮肤感染,每日早晚通风换气,每天至少紫外线照射1次,并用消毒液浸泡后的抹布、墩布擦拭桌凳及拖地,医护人员每进行1次操作或接触特殊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以免成为中介传播者。我科曾一度发生鼠伤寒沙门菌医院感染,并从抹布、工作人员手部检测出该病菌。经全面严格消毒后,重新采集样本数10处,未在培养出致病菌。这说明只要重视、措施得力,医院感染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此外,要做到按病种分室收治,防止交叉感染是十分必要的,这需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标签:;  ;  ;  

加强儿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