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垄平台论文_赵淑红,刘宏俊,曹秀振,周勇,李天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垄平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台,大豆,农业工程,覆土,作业,湿地,耕地。

高垄平台论文文献综述

赵淑红,刘宏俊,曹秀振,周勇,李天宇[1](2016)在《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改进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第一代滴灌带铺设机作业速度波动时滴灌带输出量不稳定、产生堆积、缠绕,覆土动作不稳定问题,文章在原有基础上设计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改进覆土轮结构和尺寸,实现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及滴灌带间隔性覆土作业,完成第二代滴灌带铺设机设计。在田间试验中,滴灌带未出现堆积、缠绕;当开沟铲入土深度为18 cm,覆土轮压力657 N,机组作业速度6 km·h-1时,相应覆土量727 g,覆土间隔233.8 cm,开沟宽度29.6 cm。结果表明,第二代滴灌带铺设机可完成滴灌带铺设、间隔覆土、抚垄等作业,满足实际作业需求。(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田佰亮[2](2014)在《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的研究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性因素,决定了能否实现农作物的丰产丰收。中国是全球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且我国现有水资源分布及其不均,降雨时节集中,耕地面积又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使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尖锐。本文是针对具有抗旱抗涝功能的高垄平台耕作方式,设计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滴灌带铺设机,本机器是在高垄平台上进行滴灌带的铺设,并对铺设后的滴灌带进行间歇性的覆土作业。机器主要包括滴灌带悬挂机构、导向机构、间歇覆土机构及输送控制机构。通过滴灌带悬挂机构对滴灌带进行可转动支撑以及可以方便装卸。滴灌带自卷筒中输出经过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来控制滴灌带的输出量稳定性,再经过导向装置将滴灌带由不断变化的输入方向导为一个方向输出,再经过间歇覆土装置将滴灌带铺在地表并间歇性的对其进行覆土作业。本文对整机结构及各部件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叁维建模、样机加工及田间试验。对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进行了定性试验,在作业速度2-6km/h的范围内观察滴灌带的输出情况,试验表明,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可以满足此作业速度范围内控制滴灌带适时、适量输出,保证了滴灌带不会发生缠绕、堆积等不良现象。采用叁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进行间歇覆土机构的定量试验,在满足滴灌带铺设的的农艺要求及不妨碍滴灌带后续使用的前提下,按照最大覆土量以保证对滴灌带位置的限定,最小开沟宽度以保证对土壤扰动量最小以及最大作业速度以提高作业效率的原则进行优化。当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6km/h、铲子深度为16.5~17.2cm、覆土轮预压力大于380N时,可达到覆土量500kg、开沟宽度28cm、覆土间隔235cm的作业效果。本机器具有播种期铺设滴灌带的功能,也可以在苗生长初期的干旱时节单独进行铺设滴灌带作业。经试验验证,本机在滴灌带铺设方面达到了铺设整齐,作业效率高等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田佰亮,杨悦乾,赵淑红,闫以勋[3](2013)在《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全球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且现有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降雨时节集中,耕地面积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导致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针对具有抗旱、抗涝功能的高垄平台耕作方式,设计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滴灌带铺设机,该机兼有中耕及扶垄等功能。滴灌带铺设部分包括滴灌带支撑、导向及间歇覆土等机构。在机架上设有固定松土铲和扶垄器的安装孔,可以根据需要安装配件来进行中耕或扶垄作业。(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田佰亮,杨悦乾,赵淑红,闫以勋[4](2011)在《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综合作业机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具有抗旱、抗涝功能的"高垄平台"耕作方式,设计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滴灌带铺设综合作业机,该机具有中耕、扶台及滴灌带铺设等功能。滴灌带铺设部分包括滴灌带支撑、导向及间歇覆土等机构,滴灌带支撑机构利用球面轴承与平面轴承的配合实现了滴灌带卷筒的顺畅转动以及方便装卸。导向采用凹槽轮式导向机构,工作时对滴灌带无损伤。覆土采用圆轮式间歇覆土器,保证了覆土器与滴灌带的持续接触,使覆土更准确,间歇覆土后,不但可以防止风吹走滴灌带,同时由于大部分滴灌带是裸露于地表的,所以对滴灌带的使用性能基本无影响。在机架上设有固定松土铲和扶台器的安装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中耕、扶台作业。(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2)

杨悦乾,李翼,陈立,何君,乔金友[5](2005)在《高垄平台联合作业机的研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垄平台”耕法是治理低湿易涝地的有效手段。为此,给“高垄平台”耕法配套了主要作业机具—播种机,以保障此耕法的顺利实施,保障低湿易涝地丰产丰收。对机器的总体配置和关键部件进行具体设计和试验。经过3年试验表明,该机器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丁乔[6](2003)在《叁江平原低湿地高垄平台耕法及配套机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把黑龙江省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的战备目标为指导,以叁江平原低湿地的治理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我省低湿地的治理指出了具体出路(即采用高垄平台法这一旱作措施),并对其耕法及配套机器系统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马秀峰,刘丽君,龚振平,陈立,祖伟[7](2002)在《低湿地大豆机械化“高垄平台”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叁江平原地区以大型机械为载体 ,集成“筑台、深松、分层深施肥、气吸式精播与镇压”的播种机械为突破口 ,采用“高垄平台”技术栽培模式 ,以解决低湿地的内涝及周期性干旱问题 ,明显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 ,实现整个轮作周期农作物的稳产增产(本文来源于《大豆通报》期刊2002年04期)

孟英,夏红梅[8](2002)在《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增产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分析了低湿地采用高垄平台耕作法土壤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 ,着手研究其对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 ,探讨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耕作法的增产机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02年04期)

乔金友,陈立,于寿馨,颜亮[9](2002)在《“高垄平台”大豆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垄平台”耕作体系为基础,以多年的生产试验为依据,对叁江平原地区国有农场“高垄平台”大豆机械化生产方案和传统垄作大豆机械化生产方案的直接生产成本、机耕费用以及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了“高垄平台”大豆机械化生产方案经济效益增加的原因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2年02期)

孟英,刘丽君,祖伟,龚振平,马秀峰[10](2002)在《叁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垄平台耕作法与垄作对照土壤温度的对比调查 ,结果表明 ,高垄平台可明显提高白天温度 ,14 :0 0高台提高 5 % ,常规台提高 2 .8% ;7:30高台提高 4 .96 % ,常规台提高 3% ;降低夜间温度 ,高台为垄作的 98% ,常规台为垄作 99% .这样可以加大昼夜温差 ,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02年03期)

高垄平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性因素,决定了能否实现农作物的丰产丰收。中国是全球严重缺水国家之一,且我国现有水资源分布及其不均,降雨时节集中,耕地面积又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使我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尖锐。本文是针对具有抗旱抗涝功能的高垄平台耕作方式,设计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滴灌带铺设机,本机器是在高垄平台上进行滴灌带的铺设,并对铺设后的滴灌带进行间歇性的覆土作业。机器主要包括滴灌带悬挂机构、导向机构、间歇覆土机构及输送控制机构。通过滴灌带悬挂机构对滴灌带进行可转动支撑以及可以方便装卸。滴灌带自卷筒中输出经过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来控制滴灌带的输出量稳定性,再经过导向装置将滴灌带由不断变化的输入方向导为一个方向输出,再经过间歇覆土装置将滴灌带铺在地表并间歇性的对其进行覆土作业。本文对整机结构及各部件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叁维建模、样机加工及田间试验。对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进行了定性试验,在作业速度2-6km/h的范围内观察滴灌带的输出情况,试验表明,滴灌带输送控制机构可以满足此作业速度范围内控制滴灌带适时、适量输出,保证了滴灌带不会发生缠绕、堆积等不良现象。采用叁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进行间歇覆土机构的定量试验,在满足滴灌带铺设的的农艺要求及不妨碍滴灌带后续使用的前提下,按照最大覆土量以保证对滴灌带位置的限定,最小开沟宽度以保证对土壤扰动量最小以及最大作业速度以提高作业效率的原则进行优化。当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6km/h、铲子深度为16.5~17.2cm、覆土轮预压力大于380N时,可达到覆土量500kg、开沟宽度28cm、覆土间隔235cm的作业效果。本机器具有播种期铺设滴灌带的功能,也可以在苗生长初期的干旱时节单独进行铺设滴灌带作业。经试验验证,本机在滴灌带铺设方面达到了铺设整齐,作业效率高等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垄平台论文参考文献

[1].赵淑红,刘宏俊,曹秀振,周勇,李天宇.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改进设计与试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2].田佰亮.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的研究与试验[D].东北农业大学.2014

[3].田佰亮,杨悦乾,赵淑红,闫以勋.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13

[4].田佰亮,杨悦乾,赵淑红,闫以勋.高垄平台滴灌带铺设综合作业机的研究与设计[C].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5].杨悦乾,李翼,陈立,何君,乔金友.高垄平台联合作业机的研究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5

[6].丁乔.叁江平原低湿地高垄平台耕法及配套机器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3

[7].马秀峰,刘丽君,龚振平,陈立,祖伟.低湿地大豆机械化“高垄平台”高产栽培新技术[J].大豆通报.2002

[8].孟英,夏红梅.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增产机理[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

[9].乔金友,陈立,于寿馨,颜亮.“高垄平台”大豆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2

[10].孟英,刘丽君,祖伟,龚振平,马秀峰.叁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

论文知识图

附图高垄平台的耕层构造工作原理被检表(1)被检表(2)被检表...滴灌带铺设机结构示意图间歇覆土轮抓土Fig.5Theroundofinterm...田间试验图滴灌带铺设后Fig.6Afterlaidthedripir...

标签:;  ;  ;  ;  ;  ;  ;  

高垄平台论文_赵淑红,刘宏俊,曹秀振,周勇,李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