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损伤论文_唐立冈,相磊,王继纲,王晓溪,李宝增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伤,阿霉素,糖尿病,乳腺癌,反射,心电,紫杉醇。

电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唐立冈,相磊,王继纲,王晓溪,李宝增[1](2019)在《家兔皮肤低电压电损伤组织病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数值低电压对家兔皮肤电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皮肤电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家兔35只,随机分为36V、110V、220V生前和死后电击组各3组及正常对照组,共7组,每组5只。应用自制电击装置对家兔进行生前不同数值电压电击和死后不同时间电击,然后对电击处皮肤取材,常规石蜡包埋及HE染色制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 36V生前和死后电击皮肤组织学未见改变;110V、220V生前和死后不同时间予以电击均出现电流斑改变;220V和110V生前与死后电流斑形态无差异;220V较110V电击皮肤电流斑明显。结论电流斑与电压的数值大小存在相关性,电压越高电流斑越明显,36V交流电不能形成电流斑;相同数值电压下电击,生前和死后组电流斑无明显形态学差异,电流斑在36V、110V、220V电压时不能用于区分电击损伤是否为生前或死后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孙毓明,宋晨飞,孙逸翔,上官宝,张永振[2](2019)在《滚动转速对GCr15钢载流摩擦电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轴承GCr15钢载流摩擦电损伤的问题,以61808型轴承为样品,研究了不同滚动转速下轴电流击穿行为和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承转速从100 r/min增加至800 r/min,轴承击穿电压从6. 6 V增加至7. 8 V,最终的系统电阻从3. 15Ω增加至10. 55Ω。轴承击穿后,GCr15钢表面形成电弧烧蚀坑和球状颗粒,并发生氧化反应,电弧影响区在滚动过程中被碾压成片状。而轴承单纯机械滚动和处于未击穿状态时,GCr15钢表面损伤以擦伤划痕和磨粒磨损为主。(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蒋金[3](2018)在《膈下逐瘀汤对大鼠肝脏手术电损伤快速康复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现代外科临床中,肝脏、胆道手术对肝脏创伤大,对肝功能影响严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和高能手术器械的应用,肝脏手术中出现的电损伤已成为肝胆外科医师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快速康复外科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成了我们研究的新课题。本课题研究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以大鼠模型进行动物实验,采取围术期干预处理,在术前和术后分别给予西药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方案和联合应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方案,对术中高能器械造成的肝脏电热损伤进行治疗。肝细胞损伤酶学变化为实验观察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观察围术期应用膈下逐瘀汤在肝脏电损伤快速康复方面的效果,探索中医药在快速康复外科领域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按体重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阿拓莫兰组,D膈下逐瘀汤组。A组只进行皮肤切开后缝合,不进行电凝棒灼伤肝脏,为假手术组。其余叁组为造模组,采取高频电凝棒灼伤肝组织模拟术中高能器械电损伤的方式制作肝损伤动物模型。给予围术期干预,方式分别为B模型组:术前和术后常规饲养,不施行药物干预。C阿拓莫兰组:术前和术后给予阿拓莫兰(还原性谷胱甘肽片)保肝治疗。D膈下逐瘀汤组:术前和术后给予阿拓莫兰(还原性谷胱甘肽片)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干预时间均为术前2周至术后1周。观察各组大鼠术前术后一般生长情况,并于干预开始前1天,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测定各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制作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形态,比较四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损伤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了解各组造模前后肝损伤指标变化趋势,动态比较各组数据,观察电凝器械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并通过组间对比方式,了解保肝药物围术期干预对肝损伤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围术期应用膈下逐瘀汤对肝脏损伤康复时间的影响和效果。结果:造模组小鼠术后一般活动状态、饮食情况、毛色较空白组差。术后第1天B、C、D组大鼠肝损伤相关生化指标明显升高,ALT,AST,GGT,TBIL均明显高于空白组。提示模型制作成功。组间对比,围术期药物干预组大鼠,即C、D组各指标升高程度低于模型组(B组),除B、C组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各指标均低于C阿拓莫兰组,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生化指标逐渐下降,其中C,D组ALT,AST,GGT,TBI L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指标均低于C组阿拓莫兰组,除TBIL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检测结果,各组大鼠生化指标进一步下降,其中C,D组ALT,AST,GGT,TBIL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指标均低于C组阿拓莫兰组,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指标接近A组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A组大鼠肝组织细胞排列整齐,肝小叶结构明显,呈正常表现。C组,D组大鼠肝中央静脉扩张,肝细胞轻中度水肿,体积增大,肝血窦受压变窄,汇管区血管稍扩张,伴红细胞浸润,肝组织损伤较轻,呈瘀血表现。B组大鼠肝细胞严重水肿,变性坏死明显,范围较大,中央静脉周围伴坏死细胞和炎细胞浸润,损伤程度较重。结论:1、肝胆外科手术中高能器械的应用,其电灼危害对肝组织损伤明显,造成肝功能下降,肝细胞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升高。2、围术期使用保肝药物能够明显减轻肝损伤程度和促进肝功能恢复。3、围术期联合应用膈下逐瘀汤,对大鼠肝损伤有明显减轻和促进康复作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谷胱甘肽保肝治疗。4、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围术期应用中药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方面大有可为,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机制需要并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30)

赵欣龙[4](2017)在《开关叁极管抗过电损伤能力的提高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叁极管在二十世纪初期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第叁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人们逐渐从机械化时代走向了自动化时代。开关叁极管是一种功能特殊的叁极管,它的外观和一般叁极管一样,但是普通叁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对信号进行放大,而开关叁极管对电路实现开关功能是通过叁极管工作在饱和区和截止区来实现的。开关叁极管被经常的用于高频振荡电路、A/D转换电路、脉冲电路以及电源开关电路等电子电路中。开关叁极管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失效模式,即过电应力损伤(Electrical over stress),简称EOS。EOS是指施加在芯片上的电流强度超过了芯片规定的最大电流强度,导致芯片受损。这种损伤带来的后果可以是导线熔断、芯片击穿和烧毁等直接及时的表现;损伤也有可能在发生EOS以后许久才表现出来。在半导体器件使用过程中EOS的问题是影响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EOS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IEEE学会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关于EOS的研究会,专门针对EOS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针对开关叁极管2907进行研究,研究在芯片设计和封装过程中,如何去提高芯片的抗EOS的能力。研究内容有以下叁点:1.芯片优化:修改芯片版图的金属导线布局,同时更改了发射极的SiO_2膜的生长方式,让SiO_2膜更致密和均匀,有效的提高了芯片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2.封装优化:通过调整模机的参数,塑封料成分以及框架上的“V”型槽设计,有效的减少了分层,更避免了水分和粒子的进入。同时研究金属之间的共晶特性,调整适当的温度,在极少产能损失的情况下提高芯片与框架之间的共晶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抗EOS能力。3.可靠性验证:电子器件各工艺中的轻微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器件本身可靠性的变化,对改善后器件进行全面的可靠性验证,确认了确认器件的可靠性。通过从这叁方面入手,在每一个环节上改善,提升芯片的抗过电损伤能力,从测试结果来看,开关叁极管2907的抗过电损伤能力提升17%。(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9-01)

王蕊,杜晓峰,罗宙红[5](2017)在《紫杉醇药物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1])。广泛应用于食管癌、胃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多种肿瘤~([2])。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微管解聚,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复制,最终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3])。据统计,有高达16%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对于合并糖尿病这一危险因(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王媛,周浩行[6](2016)在《表阿霉素化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电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表阿霉素化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电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作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化疗4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化疗后的QT间期(QTc)均较化疗前显着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比较,研究组化疗后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min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窦性R-R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均较对照组和化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两组化疗前比较亦有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化疗后的LF/HF比值较化疗前和对照组升高,且化疗前两组指标比较亦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表阿霉素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不仅会导致患者心室复极化延迟,而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6年22期)

董肇杨,张磊,施闻华,李佳轩,蒋秋萍[7](2016)在《骨质磨削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颅骨、右下肢关节电损伤骨质外露创面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男,41岁,电工,于2014年12月17日工作时被36 000V高电压电击伤头部、右上臂、右大腿、右足、后躯干后昏迷,被发现后送至山西某部队医院。具体诊断不详,分别于2014年12月17日行右前臂清创术,12月26日行右上肢、右足清创+右上臂中下段离断术。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于2015年1月9日转入我院,门诊以电击伤全身多处、7%总体表(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杨晨[8](2015)在《GDNF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神经电损伤后修复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工业用电及生活用电的使用日益频繁,人类在日常生产及生活中因意外接触造成的电损伤常有发生。人体作为导电体,接触电流后,因电流通过组织产生高热而造成损伤,故临床上也称为电烧伤。电流通过同一横截面时,电阻越大的部位,产热越高,对人体造成损伤也越明显,因此皮肤骨骼等部位损伤严重,神经损伤较轻。同时根据电流传导的方向最初接触皮肤进入人体的部位为电流入口,经组织传导流出体外的部位为电流出口。电流接触或流出皮肤的瞬间均可能产生放电现象,对人体造成损伤,损伤程度甚至高于热损伤,电流出口放电现象更明显,因而组织损伤更严重。由于接触放电造成损伤创面的修复目前临床上手段多样,效果良好。然而电流通过时产热或引起组织其他病理改变而造成的血管栓塞、肌肉坏死、神经变性等问题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据统计,电损伤多缘于四肢接触,周围神经损伤多发,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手段,损伤后预后较差,肢体功能减退、丧失甚至截肢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电损伤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目前发现的生物活性最强的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损伤后可以减少神经元死亡,促进神经元存活、生长和分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多向分化潜能及旁分泌功能对于促进神经修复有着巨大的潜力。本实验通过慢病毒转染基因的方法使得ADSCs持续过表达GDNF,观察其对于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肢体运功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1.采用SD雄性大鼠5只,提取腹股沟脂肪,采用胰酶消化法及差速贴壁法分离并纯化大鼠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连续传代培养至第3代,进行分化鉴定及表面标记流式细胞鉴定。2.构建过表达GDNF的慢病毒,以适当滴度感染ADSCs,观察感染效率。3.采用SD雄性大鼠33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220V电损伤模型,其中3只用于电损伤病理验证,余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个正常组(6只,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四个不同处理组(每组6只大鼠):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ADSCs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GDNF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GDNF-ADSCs组)。将蛋白溶液或细胞悬液进行损伤神经表面注射,等量盐水对照处理。观察时间8周,每周同一时间进行垂绳积分及后肢平均步幅测量,记录结果。并于第8周最后一天处死,收集伤侧及正常组同侧坐骨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4.采用SD雄性大鼠120只,每组24只,分组及处理同上。伤后4周处理组取伤侧坐骨神经,正常组收取同侧神经提取组织蛋白,通过蛋白印迹法对GDNF蛋白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培养并鉴定了SD大鼠腹股沟脂肪来源的ADSCs;成功构建过表达GDNF的慢病毒载体;慢病毒感染ADSCs成功,感染效率高达95%。垂绳积分平均分显示GDNF-ADSC是组恢复趋势较好。根据统计分析,伤后第8周,GDNF-ADSCs组垂绳积分明显优于NS组,ADSCs组、GDNF组,μ值分别为6.02、2.54、2.67,p<0.05或p<0.01,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NS组、ADSCs组、GDNF组、GDNF-ADSCs组在伤后各时间点后肢步幅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3、5、7周,ADSCs组及GDNF组后肢步幅均明显优于NS组(p值均小于0.05),第8周GDNF组后肢步幅优于NS组(p值小于0.05);伤后4~8周,GDNF-ADSCs组后肢步幅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伤后组(p值均小于0.05)。伤后8周,NS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髓纤维数明显减少(p值均小于0.05);ADSCs组、GDNF组GDNF-ADSCs组与正常组比较,有髓纤维数明显升高,轴突直径明显减小,髓鞘厚度明显增加(p值均小于0.05);GDNF-ADSCs组有髓神经纤维数及髓鞘厚度明显高于ADSCs组及GDNF组(p值均小于0.05)。伤后4周4个伤后组G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均小于0.05);GDNF-ADSCs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DSCs组、GDNF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1.慢病毒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效率较高,且稳定,对干细胞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2.过表达GDNF的慢病毒转染的ADSCs对于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神经修复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3.采用慢病毒转染的手段可以有效改变ADSCs对GDNF的表达;在伤后4周,经GDNF慢病毒载体修饰的ADSCs处理组大鼠损伤神经内依然稳定持续过表达GDNF,其表达量与最终恢复效果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任盼,徐晓丽,黄蓉,王晓琳,邓晨[9](2014)在《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的实验性痛定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疼痛行为进行定量检测,探索周围神经电损伤后出现的感觉功能障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电损伤65 V、75 V、100 V、125 V、150 V和坐骨神经慢性压榨(CCI)组,共7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4周对大鼠后足进行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定量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65 V和75 V组表现出明显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减小,125 V组1周时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减小,而2周和4周时则明显增大。150 V组1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无明显变化,2周和4周时明显增大。100 V、125 V和150 V均表现为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CCI组不论机械还是热刺激,其缩足反射阈值均减小。结论:坐骨神经电损伤可引起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改变,其中较低电压损伤组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减小,而较高电压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和热刺激阈值反而增高,说明较高电压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完全受损。(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时春晓[10](2014)在《表阿霉素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电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乳腺癌已占妇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成为妇女健康的最大威胁。蒽环类药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引起的心脏毒性常常限制其抗肿瘤疗效,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根据WHO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心脏毒性的评定分别从节律、心功能和心包炎叁个方面进行。蒽环类药物导致心室舒张或收缩功能变化时已是较晚期阶段,短期观察阳性率低,而心脏电生理变化出现较早,而且阳性率高。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指标中校正QT间期(QTc间期)和心率变异性(HRV)相对特异性高、可重复性强,故用于监测心电活动的变化优于QRS波、心律失常、ST-T变化等。据统计,有高达16%的乳腺癌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对于合并糖尿病这一危险因素的乳腺癌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后产生的心脏毒性作用研究尚少。本试验拟通过比较合并糖尿病女性乳腺癌患者和不合并糖尿病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表阿霉素等药物化疗后的QTc间期及HRV,评估当前临床常用的乳腺癌化疗方案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毒性作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加重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乳腺中心自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间住院的合并糖尿病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5例,设为糖尿病组,并收集同时期年龄匹配的非糖尿病女性乳腺癌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术后采用EC方案(E:Epirubicin,表阿霉素;C: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化疗4-6周期,试验阶段观察前4周期,化疗前和前4周期化疗结束后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所有糖尿病患者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病程<10年,平均(3.43±2.58)年。所有患者未接受过其它药物化疗及放疗,化疗前证实无心肺基础疾病,EF值≥50%,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无贫血,无甲亢或甲减,无严重电解质紊乱,试验前1周内未服用延长QT间期及保护神经类药物。为了试验结果不受干扰,所有病人未使用保护心肌类药物。分析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化疗前后QTc间期和HRV的变化情况。HRV的分析指标包括:⑴时域分析指标:①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normal-to-normal intervals,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②SDANN(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all normal-to-normal intervals in all5-minute intervals,24h每5min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③RMSSD (root mean squar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normal-to-normal intervals,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④pNN50(percent of NN50in the total number of normal-to-normalintervals,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窦性R-R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⑵频域分析指标:①LF(low frequency低频0.04~0.15Hz)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影响;②HF(high frequency高频0.15~0.40Hz)反映迷走神经张力;③LF/HF(低频带与高频带的比值),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均衡性。结果:化疗期间所有患者无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3例患者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未予处理。化疗后血红蛋白、电解质、甲功均未见明显异常。1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QTc间期的比较:糖尿病组化疗后QTc间期比化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后QTc间期比化疗前明显延长,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化疗前QTc间期和对照组化疗前QTc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化疗后QTc间期比对照组化疗后QTc间期延长,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糖尿病组患者接受表阿霉素化疗后QTc间期延长更明显。3两组患者HRV的比较:糖尿病组化疗后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比化疗前降低,LF/HF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后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比化疗前降低,LF/HF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化疗前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比对照组化疗前低,LF/HF比值高,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化疗前后SDNN、SDANN、LF、HF、LF/HF的差值比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化疗前后RMSSD、pNN50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蒽环类药物化疗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更明显,此时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糖尿病组患者化疗前已有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调,化疗后更明显。结论:1表阿霉素化疗会导致乳腺癌患者的心室复极化延迟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2糖尿病加重表阿霉素化疗导致的心电损伤。(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电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轴承GCr15钢载流摩擦电损伤的问题,以61808型轴承为样品,研究了不同滚动转速下轴电流击穿行为和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轴承转速从100 r/min增加至800 r/min,轴承击穿电压从6. 6 V增加至7. 8 V,最终的系统电阻从3. 15Ω增加至10. 55Ω。轴承击穿后,GCr15钢表面形成电弧烧蚀坑和球状颗粒,并发生氧化反应,电弧影响区在滚动过程中被碾压成片状。而轴承单纯机械滚动和处于未击穿状态时,GCr15钢表面损伤以擦伤划痕和磨粒磨损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唐立冈,相磊,王继纲,王晓溪,李宝增.家兔皮肤低电压电损伤组织病理学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

[2].孙毓明,宋晨飞,孙逸翔,上官宝,张永振.滚动转速对GCr15钢载流摩擦电损伤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蒋金.膈下逐瘀汤对大鼠肝脏手术电损伤快速康复作用的实验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

[4].赵欣龙.开关叁极管抗过电损伤能力的提高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王蕊,杜晓峰,罗宙红.紫杉醇药物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损伤[J].实用医学杂志.2017

[6].王媛,周浩行.表阿霉素化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电损伤[J].糖尿病新世界.2016

[7].董肇杨,张磊,施闻华,李佳轩,蒋秋萍.骨质磨削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颅骨、右下肢关节电损伤骨质外露创面1例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

[8].杨晨.GDNF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神经电损伤后修复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

[9].任盼,徐晓丽,黄蓉,王晓琳,邓晨.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的实验性痛定量检测[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4

[10].时春晓.表阿霉素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电损伤[D].河北医科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不同排电极刺激时在视觉皮层诱发响应...小鼠髓鞘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下观察小...样品的XRD图谱和He在不同比例下SiN薄膜的应力特性跟腱测试信号示意图电流钳模式下给予去极化跃阶电流刺激后...

标签:;  ;  ;  ;  ;  ;  ;  

电损伤论文_唐立冈,相磊,王继纲,王晓溪,李宝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