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轮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左右两侧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通过第一轴承活动安装有斜齿轮套,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输入法兰盘和输出端法兰盘,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还固定安装有双活塞油缸,所述双活塞油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二轴承座。由于斜齿轮套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当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分别外移时,使斜齿轮套产生一个扭转,达到对轮堆加载负荷的作用,实现了轮堆加载负荷测试。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包括第一轴承座(1)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内通过第一轴承(4)活动安装有斜齿轮套(5),所述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的顶部均设置有直线导轨(6),所述直线导轨(6)上均设置有能够沿直线导轨(6)移动的第二轴承座(7),所述第二轴承座(7)内分别通过第二轴承(8)活动安装有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所述斜齿轮套(5)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一端,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输入法兰盘(11)和输出端法兰盘(12),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双活塞油缸(13),所述双活塞油缸(1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二轴承座(7)。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包括第一轴承座(1)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内通过第一轴承(4)活动安装有斜齿轮套(5),所述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的顶部均设置有直线导轨(6),所述直线导轨(6)上均设置有能够沿直线导轨(6)移动的第二轴承座(7),所述第二轴承座(7)内分别通过第二轴承(8)活动安装有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所述斜齿轮套(5)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一端,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输入法兰盘(11)和输出端法兰盘(12),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双活塞油缸(13),所述双活塞油缸(1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二轴承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均为阶梯轴,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第二外斜齿轮轴(10)和斜齿轮套(5)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输入法兰盘(11)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外斜齿轮轴(10)和输出端法兰盘(12)之间也通过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活塞油缸(13)为同步双活塞油缸,所述双活塞油缸(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双活塞油缸(13)的输出端均通过锁紧螺栓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6)的延展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轴向。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轮堆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
背景技术
自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铁路以来,由于运输速度和运输能量上的优点,铁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各国的交通运输骨干。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高铁轮堆测试是高铁轮堆安全测试中重要环节,主要通过高速旋转的噪音大小来检测这套设备的同心度,一般速度为16000转\/min。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测试技术缺少轮堆加载负荷测试平台的应用,如何发明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包括第一轴承座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左右两侧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通过第一轴承活动安装有斜齿轮套,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顶部均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均设置有能够沿直线导轨移动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分别通过第二轴承活动安装有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所述斜齿轮套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输入法兰盘和输出端法兰盘,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还固定安装有双活塞油缸,所述双活塞油缸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二轴承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均为阶梯轴,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第二外斜齿轮轴和斜齿轮套同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和输入法兰盘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外斜齿轮轴和输出端法兰盘之间也通过键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双活塞油缸为同步双活塞油缸,所述双活塞油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双活塞油缸的输出端均通过锁紧螺栓紧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直线导轨的延展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的轴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双活塞油缸充油后推动第二轴承座在直线导轨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分别外移,由于斜齿轮套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当第一外斜齿轮轴和第二外斜齿轮轴分别外移时,使斜齿轮套产生一个扭转,达到对轮堆加载负荷的作用,实现了轮堆加载负荷测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轴承座;2-第一基座;3-第二基座;4-第一轴承;5-斜齿轮套;6-直线导轨;7-第二轴承座;8-第二轴承;9-第一外斜齿轮轴;10-第二外斜齿轮轴;11-输入法兰盘;12-输出端法兰盘;13-双活塞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加载高铁轮堆测试台,包括第一轴承座1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座1左右两侧的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所述第一轴承座1内通过第一轴承4活动安装有斜齿轮套5,所述第一基座2和第二基座3的顶部均设置有直线导轨6,所述直线导轨6上均设置有能够沿直线导轨6移动的第二轴承座7,所述第二轴承座7内分别通过第二轴承8活动安装有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所述斜齿轮套5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一端,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输入法兰盘11和输出端法兰盘12,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双活塞油缸13,所述双活塞油缸1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到第二轴承座7。
具体的,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均为阶梯轴,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第二外斜齿轮轴10和斜齿轮套5同轴。
具体的,所述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输入法兰盘11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外斜齿轮轴10和输出端法兰盘12之间也通过键连接。
具体的,所述双活塞油缸13为同步双活塞油缸,所述双活塞油缸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所述双活塞油缸13的输出端均通过锁紧螺栓紧固。
具体的,所述直线导轨6的延展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的轴向。
具体的,双活塞油缸13充油后推动第二轴承座7在直线导轨6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分别外移,由于斜齿轮套5内的两端分别啮合于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当第一外斜齿轮轴9和第二外斜齿轮轴10分别外移时,使斜齿轮套5产生一个扭转,达到对轮堆加载负荷的作用,实现了轮堆加载负荷测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双活塞油缸13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双活塞油缸13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7121.3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14934U
授权时间:20190806
主分类号:G01M 17/10
专利分类号:G01M17/10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无锡市华腾门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无锡市华腾门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区芙蓉四路蓉阳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邓华
第一发明人:邓华
当前权利人:无锡市华腾门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