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论文和设计-黄学伍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包括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横杆,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平衡杆,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还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平衡杆,所述顶横杆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加强板,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中心支点杆,所述第一平衡杆位于顶横杆和第二平衡杆之间。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包括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横杆(3),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平衡杆(5),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还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平衡杆(6)。

设计方案

1.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包括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横杆(3),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平衡杆(5),所述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还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平衡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杆(3)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加强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中心支点杆(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杆(5)位于顶横杆(3)和第二平衡杆(6)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上都会安装有转向器,转向器在摩托车或电动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摩托车或电动车上的转向器的耐久性较差、寿命较短并且占用空间多,不便于人们的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包括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横杆,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平衡杆,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还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平衡杆。

优选的,所述顶横杆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中心支点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衡杆位于顶横杆和第二平衡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侧架、第二侧架、顶横杆、连接加强板、第一平衡杆、第二平衡杆和中心支点杆相配合,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与顶横杆3、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同时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与中心支点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当向右转动连接加强板时,连接加强板带动顶横杆进行转动,顶横杆带动第一侧架向前方进行移动,顶横杆带动第二侧架向后方进行移动,使得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形成错位,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带动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进行转动,第一平衡杆和第二平衡杆带动中心支点杆进行转动,当向左转动连接加强板时,连接加强板带动顶横杆进行转动,顶横杆带动第一侧架向后方进行移动,顶横杆带动第二侧架向前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平衡运动,实现转向,操作简单,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的向右转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的向左转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架、2第二侧架、3顶横杆、4连接加强板、5第一平衡杆、6第二平衡杆、7中心支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包括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横杆3,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一平衡杆5,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之间还转动安装有同一个第二平衡杆6,通过第一侧架1、第二侧架2、顶横杆3、连接加强板4、第一平衡杆5、第二平衡杆6和中心支点杆7相配合,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与顶横杆3、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同时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与中心支点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当向右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前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后方进行移动,使得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形成错位,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带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进行转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带动中心支点杆7进行转动,当向左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后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前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平衡运动,实现转向,操作简单,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顶横杆3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加强板4,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中心支点杆7,第一平衡杆5位于顶横杆3和第二平衡杆6之间,通过第一侧架1、第二侧架2、顶横杆3、连接加强板4、第一平衡杆5、第二平衡杆6和中心支点杆7相配合,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与顶横杆3、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同时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与中心支点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当向右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前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后方进行移动,使得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形成错位,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带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进行转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带动中心支点杆7进行转动,当向左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后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前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平衡运动,实现转向,操作简单,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中,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与顶横杆3、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同时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与中心支点杆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当向右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前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后方进行移动,使得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形成错位,第一侧架1和第二侧架2带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进行转动,第一平衡杆5和第二平衡杆6带动中心支点杆7进行转动,当向左转动连接加强板4时,连接加强板4带动顶横杆3进行转动,顶横杆3带动第一侧架1向后方进行移动,顶横杆3带动第二侧架2向前方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前后平衡运动,实现转向,操作简单,耐久性较好,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较小,方便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804.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441525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2K 21/00

专利分类号:B62K21/00

范畴分类:32C;27C;

申请人:黄学伍

第一申请人:黄学伍

申请人地址:641200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马房村2社10号

发明人:黄学伍

第一发明人:黄学伍

当前权利人:黄学伍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两轮车用转向器论文和设计-黄学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