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奥氏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合金,低温,价电子,磁导率,曲线。
奥氏体论文文献综述
曹建春,叶亚平,阴树标,张卫强,陈伟[1](2019)在《铌微合金化抗震钢筋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铌对高强抗震钢筋生产过程中组织转变的影响,通过热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无铌碳素钢筋及铌微合金化钢筋(铌质量分数为0.03%)形变奥氏体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组织和相变规律,获得动态CC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3%铌使试验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有明显变化。从连续冷却曲线(CCT)可看出,添加铌后,发生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相变的冷却速度范围减小,铁素体、珠光体转变温度降低;贝氏体相变的冷却速度区间整体右移。添加铌能细化组织,各冷却速度下含铌钢的硬度均大于无铌钢。利用TEM对不同冷却速度下含铌钢中析出相进行观察,发现Nb(C,N)弥散分布于钢中,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析出的Nb(C,N)逐渐减少,析出相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2℃/s冷却速度冷却得到的析出相尺寸细小且数量较多。(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12期)
周庆龙,蒋一,竺安果,江来珠[2](2019)在《节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质量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模式和相组织转变温度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借助Gleeble-3800热模拟机测试了铸坯高温塑性,利用EPMA探针分析了钢卷表面裂纹脱皮缺陷的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试验结果表明: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类似于低碳钢的包晶反应,会导致铸坯纵裂纹及塑性降低。基于Thermo-Calc模拟计算,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成分优化后,铸坯纵裂纹发生率由8.92%降到2.64%,钢卷裂纹脱皮发生率由12.45%降到3.77%。(本文来源于《炼钢》期刊2019年06期)
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3](2019)在《河钢舞钢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开发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冶炼、轧制和热处理技术的进步,开发具有明显技术和经济优势的超低温钢能力逐渐加强。继韩国浦项之后,舞钢率先开发出LNG船用低温高锰奥氏体钢。该钢板具有晶粒细小,夹杂物含量低,显微组织为等轴状准多边形晶粒组成的全奥氏体组织,晶粒内有孪晶,有韧窝状形貌(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11-26)
杨春雷,徐红,曾庆辉,栾佰峰,李明杨[4](2019)在《304奥氏体不锈钢冷拉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不均匀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硬度测试、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能谱仪(EDS)、透射菊池衍射(TKD)和透射电镜(TEM)等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冷拉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4奥氏体不锈钢原始盘条中存在少量α′马氏体,且中心区域的马氏体体积分数高于表面区域。在拉拔过程中,钢丝的硬度沿钢丝表面至中心呈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马氏体在钢丝半径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造成的,即沿钢丝半径方向不同的轴向应变导致了边部至中心区域不同的织构及马氏体体积分数。另外,在冷拉拔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元素偏析现象。(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凯强,屈华鹏,冯翰秋,郎宇平,陈海涛[5](2019)在《温变形0Cr14Mn21NiN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hermal-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0Cr14Mn21NiN奥氏体不锈钢Cr含量进行了优化设计,探究合金成分与温变形工艺对试验钢磁导率、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磁导率随钢中Ni当量/Cr当量值的升高而降低,随析出相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在变形温度为900~1000℃时,试验钢的力学性略优于P530钢。当变形温度降低为600℃,变形量为20%时,试验钢屈服强度为1043.7 MPa,冲击吸收能量为50 J,硬度为375.36 HBW,明显优于P530钢。晶间腐蚀结果表明,Cr含量较高的试验钢没有发生晶间腐蚀,Cr含量较低的试验钢在变形温度为600℃,900℃时,发生了明显的晶间腐蚀,试样表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晶间腐蚀裂纹。综合磁导率、力学性能、耐晶间腐蚀性能,确定试验钢Cr含量为16%,温锻工艺为600℃,变形量为20%时,试验钢具备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韧性,不会发生晶间腐蚀,磁导率为1.006。(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宋逸思,李传维,陈益华,郑奇峰,郭正洪[6](2019)在《短时奥氏体化条件下25Cr2Ni4MoV钢的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IL 805A/D/T多功能淬火膨胀仪,结合显微组织表征和硬度测试,研究了25Cr2Ni4MoV钢在短时奥氏体化条件下的连续冷却转变(CCT)动力学和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850℃短时奥氏体化条件下,连续冷却相变发生在450~150℃区间;当冷速大于2℃/s时得到的室温组织为马氏体,随着冷速降低,试样中出现贝氏体;当冷速小于0.5℃/s时其显微组织主要为贝氏体组织;随着冷速的进一步降低,当冷速为0.02℃/s时,除了贝氏体以外还有少量的马氏体/奥氏体岛和残留奥氏体。冷速从2℃/s降低至0.5℃/s时硬度变化较明显,这与组织中形成的马氏体与贝氏体的比例有关。由于短时奥氏体化条件下存在未溶解的碳化物,基体碳浓度较低,其Ms温度较高;贝氏体转变速率也较快,这可能与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小和存在未溶碳化物有关。(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孙晓冉,丁辉,孙岩,赵楠,海岩[7](2019)在《冷却速度对抽油杆用NiCrMnMoV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淬火膨胀仪研究了冷却速度对抽油杆用Ni Cr MnMoV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借助EPMA对微观组织的带状结构进行了元素偏析分析,探讨了带状结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试验钢在0.05~40℃/s较宽的冷速范围内均可以形成贝氏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转变区与贝氏体转变区完全分离,珠光体转变极少;随冷速增加,试验钢微观组织细化,硬度提高;低冷速下,显微组织呈现明显的带状结构,EPMA面扫描结果显示存在明显的元素偏析,随冷速提高,带状结构逐渐消除,冷速过低和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是导致带状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1期)
吴叶军,孙尧尧,马国新[8](2019)在《S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管钨极氩弧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尺寸?60mm×3mm的S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管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形的钨极氩弧焊,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焊缝表面未出现气孔、焊瘤、凹陷、咬边等缺陷,内部未出现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缝成形性能良好;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等轴晶,热影响区与母材组织为奥氏体;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525 MPa,且接头在热影响区断裂,断裂性质为韧性断裂;弯曲180°后,面弯试样和背弯试样表面均无裂纹,满足标准要求;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最高,焊缝的次之,母材的最低;焊缝与母材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均较小,且焊缝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仅略低于母材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翟永臻,袁建路,赵英利,嵇爽,张坤[9](2019)在《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冷变形及碳含量对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的影响规律,选取2种碳含量和6种变形量的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结合实验结果及微观组织分析,得出结论: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随着变形量增加,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但伸长率逐渐降低。随着奥氏体晶粒拉长,微观组织中孪晶密度随着变形量的加大而增加,变形孪晶破坏,孪晶在滑移分割作用下呈现条带状。对比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材料拉伸结果,屈强比随冷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小变形量(10%~20%)时,加工硬化值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变形量较大时,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含碳量高的实验钢表现出更强的加工硬化。(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刘铖霖,曹建春,周煌,高鹏,阴树标[10](2019)在《铌对高碳钢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铌可以显着改善钢的组织,提高钢的性能。同时,铌在钢中还存在偏聚现象,可有效提高钢的淬透性,使共析点右移。因此,利用金相法和等温热处理试验,对高碳钢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发现铌的析出和固溶将细化晶粒,同时铌的加入将推迟高碳钢的珠光体转变,并使其孕育期延长。利用合金价电子结构理论,构建了不含铌和含铌的两种体系的奥氏体合金价电子晶胞,从电子层次研究铌对高碳钢奥氏体的影响规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在碳质量分数为0.86%时的最大共价电子对数nA分别为0.972 5、0.962 4。铌的加入会改变体系中键的组成,并与碳原子结合形成新的最强键C—Nb键。而NbC的析出阻碍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推迟了珠光体的形成和长大,进而推迟了珠光体相变,导致添加铌元素后的CCT曲线右移。(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11期)
奥氏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凝固模式和相组织转变温度等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借助Gleeble-3800热模拟机测试了铸坯高温塑性,利用EPMA探针分析了钢卷表面裂纹脱皮缺陷的微观形貌和微区成分。试验结果表明:节镍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类似于低碳钢的包晶反应,会导致铸坯纵裂纹及塑性降低。基于Thermo-Calc模拟计算,对节镍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成分优化后,铸坯纵裂纹发生率由8.92%降到2.64%,钢卷裂纹脱皮发生率由12.45%降到3.7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奥氏体论文参考文献
[1].曹建春,叶亚平,阴树标,张卫强,陈伟.铌微合金化抗震钢筋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J].钢铁.2019
[2].周庆龙,蒋一,竺安果,江来珠.节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质量改善研究[J].炼钢.2019
[3].邓建军,龙杰,莫德敏,赵燕青,张晨光.河钢舞钢高锰奥氏体低温钢的开发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9
[4].杨春雷,徐红,曾庆辉,栾佰峰,李明杨.304奥氏体不锈钢冷拉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不均匀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9
[5].李凯强,屈华鹏,冯翰秋,郎宇平,陈海涛.温变形0Cr14Mn21NiN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性能[J].金属热处理.2019
[6].宋逸思,李传维,陈益华,郑奇峰,郭正洪.短时奥氏体化条件下25Cr2Ni4MoV钢的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J].金属热处理.2019
[7].孙晓冉,丁辉,孙岩,赵楠,海岩.冷却速度对抽油杆用NiCrMnMoV钢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8].吴叶军,孙尧尧,马国新.S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管钨极氩弧焊接头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9
[9].翟永臻,袁建路,赵英利,嵇爽,张坤.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行为[J].锻压技术.2019
[10].刘铖霖,曹建春,周煌,高鹏,阴树标.铌对高碳钢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规律的影响[J].钢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