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补骨脂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补骨脂,高效,液相,动力学,毒性,给药,大鼠。
异补骨脂素论文文献综述
门伟婕,霍香香,毕亚男,袁晓美,张玥[1](2019)在《异补骨脂素重复给药3个月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重复给药3个月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14.0、7.0、3.5 mg·kg-1的异补骨脂素(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每天给药1次,分别在末次灌胃的给药前及给药后取血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异补骨脂素浓度,用DAS 3.0程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异补骨脂素重复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AUC分别为:(27287.42±2680.24)(、18483.87±2455.46)、(5189.97±791.67)μg·L-1·h-1;t1/2分别为:(4.67±0.80)、(11.30±2.37)、(5.87±1.52)h;Cmax分别是(2509.26±191.78)、(2287.06±172.43)、(825.64±76.45)μg·L-1。大鼠体内的AUC、Cmax与MRT随剂量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3.5~14.0 mg·kg-1),异补骨脂素重复灌胃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过程属于非线性药代动力学。(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警戒》期刊2019年10期)
王军,王剑,鲁敏,牧亭亭,耿亚会[2](2019)在《异补骨脂素对氧化应激介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对氧化应激介导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选择雌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各20只,模型组大鼠予醋酸泼尼松灌胃,干预组同时给予异补骨脂素,实验14周后,观察2组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FoxO3a、Axin2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明显升高,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明显下降(t/P=7.026/0.000、5.472/0.000、17.238/0.000、13.147/0.000、5.742/0.000);干预组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P=9.072/0.000、26.795/0.000、5.194/0.000)。模型组大鼠股骨、骨盆、脊柱及全身骨密度值均低于干预组(t/P=6.126/0.000、6.364/0.000、5.187/0.000、6.036/0.000);叁点弯曲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的弹性载荷、弯曲能量、断裂载荷及刚性系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t/P=16.257/0.000、9.138/0.000、11.426/0.000、5.035/0.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1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干预组FoxO3a和Axin2蛋白水平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P=8.547/0.000、7.049/0.000、5.815/0.000)。结论异补骨脂素可能通过下调FoxO3a信号通路,并激活Wn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为骨质疏松防治起到参考。(本文来源于《疑难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宋蕾,毕亚男,于英莉,周昆[3](2019)在《异补骨脂素灌胃9天对雌性ICR小鼠肝毒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考察异补骨脂素对小鼠肝功能及肝脏转运体的影响。方法异补骨脂素加入药物重量5%的黄着树胶助溶,用水配制为混悬液。3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助溶剂组(黄着树胶)和100 mg·kg~(-1)异补骨脂素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9 d。给药结束后收集血液,3000转·min-1离心取上清,使用Hitachi702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GPT,GOT,ALP等血清生化指标。剖取肝称重并计算肝系数。取部分肝组织剪碎研磨后提取总RNA,使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肝组织BSEP,MRP2,MDR1,OATP2和NTCP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血清GPT为(31.1±6.0)U·L~(-1),GOT为(186.2±23.9)U·L~(-1),ALP为(143.8±44.0)U·L~(-1),肝系数为(4.93±0.79)%;助溶剂组小鼠血清GPT为(29.4±5.9)U·L~(-1),GOT为(174.8±23.9)U·L~(-1),ALP为(138.8±27.2)U·L~(-1),肝系数为(4.36±0.34)%;因此,助溶剂黄着树胶对小鼠的肝功能和肝系数均无明显影响。与助溶剂组相比,异补骨脂素组小鼠体质量降低但无显着差异,肝系数显着升高(6.25±0.79)%(P<0.05),血清GPT和GOT水平显着升高,分别为63.9±29.5和(213.1±29.9)U·L~(-1)(P<0.05,P<0.01)。PCR结果显示,异补骨脂素组小鼠肝中BSEP,NTCP,OATP2的mRNA转录水平显着降低,分别为助溶剂组小鼠的0.47±0.17,0.51±0.08,(0.55±0.39)倍(P<0.05,P<0.01),而MDR1和MRP2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异补骨脂素100 mg·kg~(-1)连续灌胃ICR小鼠9 d可影响雌性小鼠肝功能,对肝胆汁酸转运体mRNA水平也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张玥,杨莉,毕亚男,袁晓美,史红[4](2019)在《异补骨脂素灌胃7 d对大鼠的毒性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异补骨脂素对大鼠的毒性作用,并初探其毒性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和异补骨脂素组(60 mg/kg·bw),连续灌胃7 d。给药结束后,取血清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甘油叁脂(TG)、总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Cr)水平,取肝和肾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对血清进行~1H-NMR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探究其毒性机制。结果异补骨脂素60 mg/kg·bw暴露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降低,肝脏和肾脏系数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肝发生空泡性病变,AST、ALT、TG和BUN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共找到1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4个代谢通路。结论异补骨脂素对大鼠肝毒性作用比较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异补骨脂素造成的氨基酸代谢紊乱有关。(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吴小梅,刘征宙,郭德勇,卢晓伟,陈再洁[5](2019)在《不同选择性的C18检测全鹿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不同键合工艺的C18柱在药典要求的流动相条件下对全鹿丸中目标物进行分离的不同效果,通过使用不同选择性的色谱柱对全鹿丸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成分全鹿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方法。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满足药企对全鹿丸的质量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7期)
周俪姗,鄢素琪,熊小丽,黄娟,秦欢[6](2019)在《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下调NF-κB活性改善LO2细胞脂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正常人肝细胞(LO2)内脂质沉积的改善及作用机制。建立棕榈酸(PA)诱导的人LO2细胞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给予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干预,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叁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细胞上清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促炎因子(IL-6,TNF-α)及趋化因子(IL-8,MCP-1)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 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转化因子(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组细胞内TG,TC含量降低(P<0. 01,P<0. 05),细胞上清液中ALT和AST含量、促炎因子及趋化因子分泌水平均有降低(P<0. 01,P<0. 05),细胞内p-p65/p65比值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 01);异补骨脂素组细胞内TG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余检测指标均有降低(P<0. 01,P<0. 05)。补骨脂素疗效优于异补骨脂素(P<0. 01,P<0. 05)。结果表明,补骨脂素对PA诱导LO2细胞脂肪变性具有改善作用;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均对PA诱导LO2细胞损伤具有缓解作用,可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并下调TGF-β1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菊阳,王琴,毕亚男,史红,王跃飞[7](2019)在《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转运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骨脂活性成分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灌胃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胆汁酸转运体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补骨脂素60 mg·kg~(-1)灌胃给药1 d组、3 d组以及7 d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的体质量和肝重;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ALP、TBA、TC、TG、TBIL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胆汁酸转运体BSEP、NTCP、MRP2、MRP4、MDR1、ABCG5、ABCG8、OST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异补骨脂素能明显增加肝脏的重量,不同给药时间均能引起肝脏系数的增加;异补骨脂素给药后,大鼠血清中ALT、 AST、TBA、TG、TBIL的含量明显增加,ALP没有明显变化,TC明显降低,且AST的水平在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1 d之后即有明显升高;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后,肝脏中BSEP、NTCP、MRP2、MDR1、ABCG5、ABCG8、OSTαmRNA的水平明显下降,MRP4 mRNA的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异补骨脂素灌胃给药1~3 d即造成肝脏的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胆汁酸转运体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林云良,耿岩玲,于金倩,朱姮,付瑞明[8](2018)在《异补骨脂素标准样品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的工作导则,研制异补骨脂素标样样品。采用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异补骨脂素单体,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热重分析,建立了HPLC检测分析方法。异补骨脂素样品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明,该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储存条件下48个月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标准值为99.83%,置信度95%的不确定度为0.22%。(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8年10期)
李凯,鲁亚奇,周宁[9](2018)在《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分别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自变量,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总提取率作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体积分数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1.15倍量体积分数55.7%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15 h。结论:两种方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相似。正交试验设计实验次数少,但精确度不高;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验次数多,但其预测性良好,精确度更高。为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并尽量减少实验次数,可将正交试验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联用,优化药物提取工艺。(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张盼阳,王琴,袁晓美,毕亚男,张玥[10](2018)在《异补骨脂素单次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异补骨脂素浓度并用于异补骨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蛇床子素为内标,建立大鼠血浆中异补骨脂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用该法测定大鼠单次给予3.5,7.0,14.0 mg·kg~(-1)异补骨脂素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异补骨脂素的浓度,用DAS3.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低、中、高3个剂量异补骨脂素单次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这3个剂量异补骨脂素的t_(1/2)分别为(2.55±2.08),(3.10±2.83)和(5.32±3.86)h,AUC分别为(1408.54±571.73),(1341.27±349.77)和(7783.83±4593.26)μg·L~(-1)·h~(-1),C_(max)分别为(600.61±231.14),(558.05±191.85)和(1298.93±217.37)μg·L~(-1)。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单次灌胃给药的异补骨脂素在大鼠体内的过程属于非线性药代动力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异补骨脂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异补骨脂素对氧化应激介导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选择雌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各20只,模型组大鼠予醋酸泼尼松灌胃,干预组同时给予异补骨脂素,实验14周后,观察2组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FoxO3a、Axin2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N)、骨保护素(OPG)明显升高,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明显下降(t/P=7.026/0.000、5.472/0.000、17.238/0.000、13.147/0.000、5.742/0.000);干预组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t/P=9.072/0.000、26.795/0.000、5.194/0.000)。模型组大鼠股骨、骨盆、脊柱及全身骨密度值均低于干预组(t/P=6.126/0.000、6.364/0.000、5.187/0.000、6.036/0.000);叁点弯曲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的弹性载荷、弯曲能量、断裂载荷及刚性系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t/P=16.257/0.000、9.138/0.000、11.426/0.000、5.035/0.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实验14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干预组FoxO3a和Axin2蛋白水平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P=8.547/0.000、7.049/0.000、5.815/0.000)。结论异补骨脂素可能通过下调FoxO3a信号通路,并激活Wnt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为骨质疏松防治起到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补骨脂素论文参考文献
[1].门伟婕,霍香香,毕亚男,袁晓美,张玥.异补骨脂素重复给药3个月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9
[2].王军,王剑,鲁敏,牧亭亭,耿亚会.异补骨脂素对氧化应激介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J].疑难病杂志.2019
[3].宋蕾,毕亚男,于英莉,周昆.异补骨脂素灌胃9天对雌性ICR小鼠肝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4].张玥,杨莉,毕亚男,袁晓美,史红.异补骨脂素灌胃7d对大鼠的毒性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毒理学杂志.2019
[5].吴小梅,刘征宙,郭德勇,卢晓伟,陈再洁.不同选择性的C18检测全鹿丸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J].化学试剂.2019
[6].周俪姗,鄢素琪,熊小丽,黄娟,秦欢.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下调NF-κB活性改善LO2细胞脂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7].黄菊阳,王琴,毕亚男,史红,王跃飞.异补骨脂素不同时间给药对大鼠肝脏功能和转运体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
[8].林云良,耿岩玲,于金倩,朱姮,付瑞明.异补骨脂素标准样品的研制[J].分析试验室.2018
[9].李凯,鲁亚奇,周宁.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J].中医学报.2018
[10].张盼阳,王琴,袁晓美,毕亚男,张玥.异补骨脂素单次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