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可逆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导体,临界,涡旋,玻璃,薄膜,高温,各向异性。
不可逆线论文文献综述
聂阳,王智河,邱里,蒋树声,高炬[1](2008)在《GdBa_2Cu_3O_(7-δ)薄膜样品中的不可逆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测量了GdBa2Cu3O7-δ薄膜样品在H//c和H//ab时多个磁场下以及H=4T时不同角度下的的R-T曲线。低电阻区的电阻温度关系可以用磁通玻璃模型来解释,从中得到不可逆磁场-温度关系与R-T曲线上R/Rn=0.05%定义的磁场-温度关系相一致。H//c和H//ab两种情形下得到的磁场-温度关系具有较大差别表明不同的晶轴方向存在着不同的磁通钉扎行为。基于叁维Ginzburg-Landau理论的有效磁场标度方程得到恒定磁场下不可逆温度随角度的变化关系获得了各向异性参数γ=7.3,表明GdBa2Cu3O7-δ薄膜的各向异性较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8年S4期)
冯双久,李广,李晓光[2](2005)在《Bi2212单晶本征钉扎的不可逆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输运测量得到了磁场垂直于晶体c轴时Bi2212单晶的不可逆线,发现在2T附近发生变化趋势的改变,表明Josephson涡旋物质在此处可能存在相变或渡越行为.采用涡旋弯折扩展模型,分别讨论了低场/高温和高场/低温区域的不可逆线的表达式,并采用这些表达式很好拟合了实验得到的对应区域的不可逆线.(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严少平[3](2001)在《高温超导体不可逆线的本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 Anderson磁通蠕动模型 ,考虑磁通的反跳对磁通蠕动速度的影响 ,得出了超导体中不可逆线的一般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所得结论与其他类似讨论结果的不同之处 ,认为不可逆线的实质是反映磁通钉扎势中外场 H和温度 T之间的关系 ,而与磁通格子的融化可能没有关系。并给出了验证这种解释是否合理的一种实验方案(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蒋中[4](2000)在《Pr掺杂对Bi_2Sr_2Ca_(1-x)Pr_xCu_2O_y单晶不可逆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 Pr掺杂对 Bi2 Sr2 Ca1 - x Prx Cu2 Oy 单晶不可逆线的影响 ,讨论了不可逆线的起源 ,结果表明不可逆线起因于涡旋线脱钉(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王智河,曹效文,方军,陈治友,李可斌[5](1999)在《YBa_2Cu_3O_(7-δ)外延薄膜的不可逆线与磁通玻璃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0—10T磁场范围内,系统地测量了YBa2Cu3O7δ外延薄膜处于磁场平行和垂直膜面两种情况下的RT曲线和IV曲线,并对该样品的不可逆线和磁通玻璃线作了直接的比较.结果表明,由不同约化电阻率判据给出的不可逆线和磁通玻璃线遵守相同的H∝(T(0)-T(H))n关系.对于不可逆线,n=3/2,对于磁通玻璃线,n=4/3.不可逆线的位置不仅与判据有关而且与测量电流密度也有关,磁通玻璃线位于不可逆线的下方.探讨了磁通玻璃线与不可逆线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冯双久,韩宇峰[6](1998)在《Anderson磁通蠕动模型和超导体中不可逆线》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derson磁通蠕动模型,分析了超导体中的磁通弛豫过程。发现了当钉扎势与热激发能的比值减小到一定值之后,超导体就会发生从磁性不可逆性向磁性可逆性的转变;不可逆线对应的是超导体中临界态消失的一条曲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6期)
林建伟,丁世英,王国强,姚希贤[7](1995)在《频率影响掺杂的TlSr_2Ca_2Cu_3O_y样品不可逆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影响掺杂的TlSr_2Ca_2Cu_3O_y样品不可逆线的研究林建伟,丁世英,王国强,姚希贤(河海大学数学物理系)(南京大学固微微结构物理实验室)不可逆线[1]将BT相图平面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可逆区和不可逆区。在可逆区,尽管超导体处于超导态(T<...(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6期)
石蔼如,贾云发[8](1995)在《不可逆线以下载流高温超导体内的电流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得到载流高温超导体在不可逆线以下磁感应强度 B 和电流密度 j 的标度解.结果表明,超导体内的电流密度同外加的电流密度有显着差别,并讨论了对 I-V 特性曲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5年04期)
李存建,储少岩,王绪威,程先安,王俊奎[9](1995)在《低场下Bi系高温相超导体的不可逆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外加直流磁场测量超导样品交流磁化率的方法,通过对外场II和起始抗磁转变温度TP的测量,获得了Bi系高温相超导块材、粉末和晶体样品在低场、液氮温区的不可逆线。块材、粉末和品体样品的不可逆线分别为: 对不可逆线的意义、被测3种样品磁通钉扎强弱和特性及样品微结构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戴远东,刘尊孝,陈海英,卫崇德,彭获田[10](1993)在《Tl系1223相超导体的不可逆线》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Tl_(0.5)Pb_(0.5))(Sr_(0.8)Ba_(0.2))_2Ca_2Cu_3O_y超导体的不可逆场H~*(T),并与Y系、Bi系和Tl1212相超导体作了比较。实验表明,在77K下Tl 1223相的不可逆场高达5T。证明了该材料在高温下的磁通钉扎比Bi系超导体和Tl 1212相超导体强得多,并对此作了讨论,由磁滞回线估计的磁化电流密度J_c在77K和2T磁场下大于10~4A/cm~2。(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1993年06期)
不可逆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输运测量得到了磁场垂直于晶体c轴时Bi2212单晶的不可逆线,发现在2T附近发生变化趋势的改变,表明Josephson涡旋物质在此处可能存在相变或渡越行为.采用涡旋弯折扩展模型,分别讨论了低场/高温和高场/低温区域的不可逆线的表达式,并采用这些表达式很好拟合了实验得到的对应区域的不可逆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可逆线论文参考文献
[1].聂阳,王智河,邱里,蒋树声,高炬.GdBa_2Cu_3O_(7-δ)薄膜样品中的不可逆线[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
[2].冯双久,李广,李晓光.Bi2212单晶本征钉扎的不可逆线[J].低温物理学报.2005
[3].严少平.高温超导体不可逆线的本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4].蒋中.Pr掺杂对Bi_2Sr_2Ca_(1-x)Pr_xCu_2O_y单晶不可逆线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5].王智河,曹效文,方军,陈治友,李可斌.YBa_2Cu_3O_(7-δ)外延薄膜的不可逆线与磁通玻璃线[J].物理学报.1999
[6].冯双久,韩宇峰.Anderson磁通蠕动模型和超导体中不可逆线[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
[7].林建伟,丁世英,王国强,姚希贤.频率影响掺杂的TlSr_2Ca_2Cu_3O_y样品不可逆线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5
[8].石蔼如,贾云发.不可逆线以下载流高温超导体内的电流密度[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
[9].李存建,储少岩,王绪威,程先安,王俊奎.低场下Bi系高温相超导体的不可逆线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5
[10].戴远东,刘尊孝,陈海英,卫崇德,彭获田.Tl系1223相超导体的不可逆线[J].低温物理学报.1993
论文知识图


![Cl-系超导体和其它含两层[CuO2]平面的...](/uploads/article/2020/01/03/9bd229b0ff4a061d6958df3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