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包括管筒,管筒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连轴通孔,管筒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尾梁板的内部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外侧开设有凹孔。本实用新型中连轴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能够使尾梁板与管筒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连接板与尾梁板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与尾梁板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包括管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开设有连轴通孔(3),所述管筒(1)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5),所述尾梁板(5)的内部开设有插孔(6),所述插孔(6)的外侧开设有凹孔(7)。
设计方案
1.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包括管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开设有连轴通孔(3),所述管筒(1)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5),所述尾梁板(5)的内部开设有插孔(6),所述插孔(6)的外侧开设有凹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通孔(3)垂直于管筒(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通孔(3)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2)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6)与凹孔(7)为同心圆,且插孔(6)的直径小于凹孔(7)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与尾梁板(5)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4)与尾梁板(5)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上安装有加强筋(9),且加强筋(9)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
背景技术
在顶煤采煤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机械支架,而一般的机械支架骨架结构不够稳定,连接插杆为单一式,容易松动,且压煤破碎煤块的效率较低,不便于人们的长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能够使尾梁板与管筒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连接板与尾梁板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与尾梁板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包括管筒,所述管筒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轴通孔,所述管筒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所述尾梁板的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侧开设有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轴通孔垂直于管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轴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与凹孔为同心圆,且插孔的直径小于凹孔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与尾梁板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与尾梁板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连轴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连接板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能够使尾梁板与管筒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连接板与尾梁板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与尾梁板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管筒;2、固定座;3、连轴通孔;4、连接板;5、尾梁板;6、插孔;7、凹孔;8、弧形边;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三面连轴支架,包括管筒1,管筒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开设有连轴通孔3,管筒1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5,尾梁板5的内部开设有插孔6,插孔6的外侧开设有凹孔7。
进一步的,连轴通孔3垂直于管筒1,能够便于通过连轴通孔3外接连杆后能够连通于管筒1内,方便和管筒1内外接的连接杆相贴合形成垂直结构。
连轴通孔3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2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
连接板4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8,能够使尾梁板5与管筒1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
插孔6与凹孔7为同心圆,且插孔6的直径小于凹孔7的直径,能够使外接的插杆安装在插孔6内后,运动灵活自如。
连接板4与尾梁板5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4与尾梁板5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连接板4上安装有加强筋9,且加强筋9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使连接板4的承重能力增强,提高了抗压效果,防止连接板4断裂。
具体的,在固定座2上开设有连轴通孔3,管筒1的外侧还安装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一端安装有尾梁板5,尾梁板5的内部开设有插孔6,插孔6的外侧开设有凹孔7,通过连轴通孔3外接连杆后能够连通于管筒1内,方便和管筒1内外接的连接杆相贴合形成垂直结构,连轴通孔3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2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连接板4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8,能够使尾梁板5与管筒1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连接板4与尾梁板5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4与尾梁板5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连轴通孔3的数量为两个,且在固定座2的外表面上横向排列,采用双通孔结构,能够形成外接的双连杆结构,大大提高了支架的抗扭能力,连接板4的底面设置有弧形边8,能够使尾梁板5与管筒1之间上下回转角度大,增加了对煤的破碎能力,连接板4与尾梁板5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板4与尾梁板5相连接形成鱼尾状结构,加强了整个机械支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243.X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565084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02C 23/00
专利分类号:B02C23/00
范畴分类:26B;
申请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第一申请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申请人地址: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广州路9号
发明人:熊博昌;汪丽华
第一发明人:熊博昌
当前权利人: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代理人:宋涛
代理机构:116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