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袋,包括标签袋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标签袋本体上,所述固定部背离标签袋的一端一体设有用于将标签袋固定的固定带,所述固定部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插设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部背离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在标签袋上的夹持部,所述固定带上套设有用于限位的卡部,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加工公司没有为混凝土浇筑件设置标签,使得混凝土浇筑件容易混淆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袋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标签袋本体上,所述固定部背离标签袋的一端一体设有用于将标签袋固定的固定带,所述固定部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插设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部背离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在标签袋上的夹持部,所述固定带上套设有用于限位的卡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袋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标签袋本体上,所述固定部背离标签袋的一端一体设有用于将标签袋固定的固定带,所述固定部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插设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部背离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在标签袋上的夹持部,所述固定带上套设有用于限位的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袋本体中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夹持孔,所述夹持孔设在开口背离密封条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设有夹持孔,所述上夹持部底面设有凸起,所述下夹持部顶面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凸起穿过夹持孔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部由弯折片和连接在弯折片两端的套环组成,所述弯折片的中部插设有使弯折片自中部弯折的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条形结构,所述固定带表面设有挡片A和挡片B,所述挡片A设在两个套环之间,所述挡片B设在背离卡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A和所述挡片B具有弹性,所述挡片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套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大于挡片的最大宽度,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小于弯折片的一半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标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A和挡片B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套环的宽度之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签袋。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在要浇注的钢筋架上贴标签,用以表示混凝土浇筑件的名称及其规格,然而现有的混凝土加工公司通常没有为混凝土浇筑件设置标签,使得混凝土浇筑件容易混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体涉及一种标签袋,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加工公司没有为混凝土浇筑件设置标签,使得混凝土浇筑件容易混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袋,包括标签袋本体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标签袋本体上,所述固定部背离标签袋的一端一体设有用于将标签袋固定的固定带,所述固定部的中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带插设在固定孔中,所述固定部背离固定带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在标签袋上的夹持部,所述固定带上套设有用于限位的卡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标签袋本体中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密封条,所述开口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夹持孔,所述夹持孔设在开口背离密封条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所述下夹持部之间设有夹持孔,所述上夹持部底面设有凸起,所述下夹持部顶面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凸起穿过夹持孔与所述固定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部由弯折片和连接在弯折片两端的套环组成,所述弯折片的中部插设有使弯折片自中部弯折的连接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条形结构,所述固定带表面设有挡片A和挡片B,所述挡片A设在两个套环之间,所述挡片B设在背离卡部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片A和所述挡片B具有弹性,所述挡片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套环的直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大于挡片的最大宽度,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小于弯折片的一半长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片A和挡片B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套环的宽度之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袋,根据所述技术问题,设计了标签袋,可将混凝土浇筑件的标签放置在标签袋中,通过开口的密封条密封,避免灰尘进入其内,通过标签袋上的固定部将其固定在钢筋上,本实用采用将固定带插入固定部中的固定孔中,将卡部的套环移动至两个挡片之间,使得卡部卡在固定孔之外而固定,通过卡部的限位将固定带固定在固定部中,且卡部的限位方式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标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标签袋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弯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标签袋本体;110、开口;120、密封条;130、夹持孔;200、固定部;210、固定带;220、固定孔;230、卡部;240、夹持部;241、上夹持部;242、下夹持部;243、凸起;244、固定槽;251、挡片A;252、挡片B;260、套环;270、弯折片;28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其中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袋,包括标签袋本体100和固定部200,其中固定部200固定在标签袋本体100上,其中固定部200背离标签袋的一端一体制造有用于将标签袋固定的固定带210,一体制造避免了固定带210弯折时断裂,其中固定部200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220,其中固定带210插设在固定孔220中,使得固定带210与固定孔220之间围成环形套设在钢筋中,其中固定部200背离固定带21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标签袋本体100上的夹持部240,将夹持部240与标签袋本体100设计为可拆分结构,是因为在混凝土加工中,标签袋本体100容易变脏,需要经常更换,如果连同夹持部240一起更换相比于只更换标签袋本体100会增加成本,其中固定带210上套设有用于限定固定带210在固定孔220中位置的卡部230。
其中标签袋本体100中一端设有开口110,用于放置标签,其中开口110处设置有密封条120,用于将标签密封在标签袋中,避免灰尘进入其中,其中开口110的其中一侧边开设有夹持孔130,用于连接固定部200,其中夹持孔130设置在开口110背离密封条120的一端,避免固定部200将开口110的两个侧边都夹紧,而使得开口110不能打开。
具体的,夹持部240包括上夹持部241和下夹持部242,其中上夹持部241和下夹持部242之间设置有夹持孔130,通过上夹持部241和下夹持部242固定在夹持孔中,使得上夹持部241和下夹持部242之间固定有标签袋,具体的固定方式为:上夹持部241底面一体制造有凸起243,下夹持部242顶面上开设有固定槽244;或者上夹持部241底面一体制造有固定槽244,下夹持部242顶面上开设有凸起243,其中凸起243穿过夹持孔130与固定槽244过盈配合,使得上夹持部241和下夹持部242紧密固定。
具体的,卡部230由弯折片270和连接在弯折片270两端的套环260组成,其中弯折片270的数量至少为两条,其中弯折片270与套环260之间的采用转轴连接,其中弯折片270在套环260上是呈环形阵列分布,其中弯折片270的中部插设有使弯折片270自中部弯折的连接杆280,当弯折片270自中间弯折时,使得弯折片270的截面宽度变大,实现将固定条限位固定在固定孔220之中,套环260使得卡部230在固定条上可自由滑动。
其中固定带210为条形结构,其中固定带210表面一体制造有挡片A251和挡片B252,其中挡片A251设置在两个套环260之间,其中挡片B252设置在背离卡部230的固定带210一端,其中挡片A251为圆形,中部开设有用于穿过固定带210的通孔,通孔周围开设有若干用于弯折片270通过的通道,其中挡片A251和挡片B252结构相同,且均具有弹性,其中挡片的最大宽度大于套环260的直径,这样才能实现将套环260限位在挡片之间。
其中固定孔220的直径大于挡片的最大宽度,使得固定带210可以穿过固定孔220,其中固定孔220的直径小于弯折片270的一半长度,使得弯折片270可以被限位在固定孔220的一端。
其中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套环260的宽度之和,使得卡部230可以被限定在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
关于卡部230的限位方式具体为:将固定带210及其表面套设的卡部230穿过固定部200的固定孔220之中,然后将不在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的套环260移动到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使得两个套环260都设置在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这样弯折片270自中部弯折,其截面的宽度增大,其最大截面宽度小于弯折片270的长度,但大于弯折片270的一半长度,使得弯折后的弯折片270不能通过固定孔220,进而实现限位的目的,如需解除限位,只需将固定带210往锁紧方向抽出离固定孔220一端距离,然后将套环260移动出挡片A251和挡片B252之间,使得弯折片270可以伸直,然后将固定带210沿着锁紧方向的反向抽出固定孔220中,实现解除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572.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67707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D 30/00
专利分类号:B65D30/00;B65D33/16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埭镇泖口路1833号
发明人:王晓鹏;王永;余霄
第一发明人:王晓鹏
当前权利人: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晨博
代理机构:50213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王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