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运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模式,算法,飞行器,智能,空间,空域。
运控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赵毅,于继来[1](2018)在《多微网智能配电系统协同自律运控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网是未来高密度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要载体,其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必然使得未来智能配电系统的主要运控对象包括大量不同型式的微网系统,亟需探究新的运控机制,以适应新能源微网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比较微网与智能配电系统特征并分析多微网发展态势给传统配电系统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配电系统与多微网之间逐步培育和构建开放、友好型协同自律式运控关系的构想;阐述了协同自律运控模式的内涵,设计了具有规范性属性的协同策略和具有引导性属性的弹性自律空间的决策流程;最后对协同自律运控模式的若干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可能的解决方法。协同自律运控模式,既可以在降低配电网调控难度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承接大电网与微网关系的作用,还可以在提升微网自身能量管理灵活性的基础上更为充分高效地接纳分布式新能源,从而促进配电网主动性和智能性的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刘宇家,李振东,班佩,王正[2](2017)在《雷雨天气造访 看机场如何运用“大运控”模式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雷雨天气频发,给机场的航班起降带来一定的影响。暴雨来袭时,如何安排航班,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如何及时更新信息?这些都跟机场的一个重要部门——运行指挥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到底是个怎样的部门呢?很多旅客对此感到好奇。不妨让我们走进青岛机场(本文来源于《中国民航报》期刊2017-08-28)
田志新,王中果,乔亦实,曹京,李劲东[3](2014)在《智能遥感卫星天地一体化运控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分辨率敏捷卫星的业务特点,从操作模式、数据平衡、能源平衡叁个角度,分析了制约卫星在轨使用效能的瓶颈因素,提出了基于智能星载电子系统的天地一体化运控方案,在星载电子系统自主指令生成、成像参数计算、任务规划优化、敏捷姿态规划的支持下,实现了从静态任务规划到动态任务规划转变,从专用操控模式向通用操控模式转变,从星地开环管理向星地闭环管理转变。针对某遥感卫星的初步仿真分析表明,与传统运控模式相比,操作接口复杂度降低94%,任务注入效率提升500%,对我国区域实时成像监测能力提升100%。本文方案对高分对地观测系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叁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期刊2014-12-01)
汤亚锋,杨庆[4](2013)在《微型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及其运控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在空间态势感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微小卫星平台因其成本、技术优势而受到大量研究机构关注。首先总结了国外微小型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现状,其次对该类典型系统的运控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对发展类似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13年04期)
徐伟,金光[5](2008)在《光学有效载荷运控模式优化的多种群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光学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可提高光学有效载荷的工作效率。将其数学模型建立后,优化问题可归结为有约束条件的多变量函数极大值求解问题。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使用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的求解方法,即对0-1二值型变量和实型多维变量分别编码构建种群,以实型多维变量为中心,联合0-1二值型变量进行遗传运算求得函数极大值。此外,通过具体算例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传统优化方法求解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最优陷阱等方面的不足,适合大规模多区域搜索,可快速得到全局最优解,能更好地满足对光学有效载荷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刘薇,林宝军[6](2006)在《卫星巡天扫描运控模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巡天扫描是天文卫星进行天体观测的基础,但是使用传统方法很难实现全天球覆盖,并且会遇到能源输出瓶颈。因此,针对天文卫星巡天扫描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使用Pareto遗传算法对卫星飞行任务进行智能规划的方法。该算法引入小生境方法来保证群体多样性,并使用基于排序的适应度分配方法来克服早熟收敛。该算法智能规划飞行任务,与仅依靠被动的分段式扫描方法相比,在扫描全天球的基础上,很好解决了能源输出的问题,还大大缩短了巡天扫描的时间。从仿真结果来看,该模型是十分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刘薇,林宝军[7](2004)在《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通过遗传算法来对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进行自动控制的设计方案。设计考虑到遗传算法能够克服传统的优化方法的局限性 ,适合于大规模多区域的搜索 ,并有很好的鲁棒性 ,应用到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自动控制的设计中 ,有效地改善以往运控模式费时费力的状况。设计中改进了传统的遗传算法 ,将遗传个体设计成矩阵形式 ,有利于准确地描述载荷的工作状态。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该设计完全能满足对飞行器有效载荷进行控制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4年01期)
刘薇[8](2003)在《基于GA的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飞行器应用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仪器、多运控模式的复杂系统,由很多有效载荷组成。由于载荷工作条件的复杂性,必需根据空间飞行器飞行状态来合理安排有效载荷的运行,确定有效载荷的运控模式,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仿真计算和数据处理,原有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的运控一般是由人工来进行的,工作量大且繁杂,难于适应轨道、测控资源等因素的变化。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的实际工程背景,对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GA)的特点和适用的优化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将其用在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设计上的可行性。随后,以有效载荷的实际工作环境为基础,改进了遗传算法,使之更符合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需要,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算法,并进行了运控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利用C++语言实现了GA算法。本文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设计是可行的、有效的,并探讨了该设计以后需要改进之处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期刊2003-06-30)
宋立波[9](2000)在《飞行器运控模式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行器应用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仪器、多运控模式的复杂系统,有效载荷的运行要求有很大差异。根据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来合理安排有效载荷的运行,确定有效载荷的运控模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轨道仿真计算及数据处理。飞行器应用任务的运控模式设计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和优化问题,由于飞行器的运行至少达半年之久,逐点计算跟踪输出数据需要大量的测盘存储空间,而且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都带来极大的不便。飞行器的轨道数据是飞行器的最基本的状态参数,轨道计算成为运控模式研究的最基本任务。本文采用4阶带谐系数的GME10B地球模型,利用8阶龙格一库塔方法解飞行器的轨道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建立轨道飞行过程的模拟仿真程序,建立了计算测控覆盖区、异常区(SAA)、载荷工作区、日照情况、和星下点等地数学模型和算法,计算飞行器的星下点轨迹,研究有效载荷的运控模式。仿真程序依据特征点设计有效载荷的运控模式,节约了大量的磁盘存储空间,并且在程序中忽略了太阳和月亮对飞行器的引力,忽略了太阳光压对飞行器轨道的影响,考虑到飞行器的轨道保持,在轨道计算中轨道的保持抵消了由于大气阻力引起的轨道摄动。仿真程序以星下点轨迹图象和特征点数据文件的形式给出结果。在仿真程序中,利用了多线程的功能进行后台计算,实时显示,并对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飞行器运控模式研究中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期刊2000-06-30)
运控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期,雷雨天气频发,给机场的航班起降带来一定的影响。暴雨来袭时,如何安排航班,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如何及时更新信息?这些都跟机场的一个重要部门——运行指挥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到底是个怎样的部门呢?很多旅客对此感到好奇。不妨让我们走进青岛机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控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赵毅,于继来.多微网智能配电系统协同自律运控模式初探[J].电网技术.2018
[2].刘宇家,李振东,班佩,王正.雷雨天气造访看机场如何运用“大运控”模式保障[N].中国民航报.2017
[3].田志新,王中果,乔亦实,曹京,李劲东.智能遥感卫星天地一体化运控模式研究[C].第叁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14
[4].汤亚锋,杨庆.微型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及其运控模式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13
[5].徐伟,金光.光学有效载荷运控模式优化的多种群遗传算法[J].宇航学报.2008
[6].刘薇,林宝军.卫星巡天扫描运控模式方法的研究[J].宇航学报.2006
[7].刘薇,林宝军.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J].计算机仿真.2004
[8].刘薇.基于GA的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
[9].宋立波.飞行器运控模式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