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协同教育探究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协同教育探究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上洋中学529623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难度大,仅仅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依靠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开展全方位的协同教育。高效的协同教育呼唤专业水平高的教师和高素质家长。

一、培训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只有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农村中学的教师培训,实现教师成长由“他觉”向“自觉”转化。

1.读书提升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会使人充满希望,充满理想,心胸开阔,积极向上;会使人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工作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精彩纷呈。

有一位教师在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读书使自己豁然开朗。读了这本教育理论书籍之后,我感觉到自己被这个时代甩得好远好远!我无法掩饰自己一脸的羞愧,并开始在羞愧中扪心自问:我对“教育”究竟懂多少?我所做的一切,究竟离“教育”有多远?

这位教师能够如此彻底自觉地解剖自己,主要原因就是他把视野投向了教育理论书籍之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专业引领

校本培训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家的指导是校本培训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家的指导与参与,校本培训就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地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学术专题报告、辅导讲座、现场指导。

3.合作互助

教师在读书提升的同时,也要让教师在教育活动上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我们开展了经验共亨、深度会谈(沙龙)、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的合作互助。

通过沙龙或专题讨论,改变由教师进行工作总结、领导布置任务的呆板状况,让教师共同讨论学校的工作内容,促进他们思想的交流及火花的碰撞,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向全体教师作经验介绍和方法指导,并对教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反思,引发大家的共鸣和思考,让全体教师进行充分的互动。

每一次活动,可以围绕主题展开。研讨的主题不必“高大上”,但要有针对性。如何整体策划并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如何与家长沟通等等,都可作为专题讨论活动的主题。

4.自我反思

外部的支持和刺激固然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但是教师自身成长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自身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才能够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校本培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因此,我们要鼓励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思考、总结、探索、反思、创新,撰写个人教育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教师的成长轨迹。

开展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读书提升、专业引领、合作互助、自我反思等策略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只有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由“他觉”向“自觉”转变,主动地向专业化道路靠近、主动向名师靠近。

二、转化家长,改进家教方法

每个问题学生的出现都与家长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化问题生的重要环节是转化家长,只有帮助家长解决自身存在的子女教育问题,取得家长的支持,整合家庭和学校的力量,才能转化问题学生。

1.纵向引领

一方面,通过《家长手册》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通识培训,引导家长明确家庭的基本教育职责。另一方面,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年龄、心理特点,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分年级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

2.横向互助

在家长中,有一批关心学校教育的有识之士和家庭教育的成功者,他们是家校互动的重要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举办家长沙龙或专题座谈会等,让家长间同伴互助,就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

3.外力提升

针对家庭教育中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校互动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先后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公益性家庭教育讲座8次,培训家长多达9600多人次,受到家长的欢迎。

学校设立了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奖和优秀论文奖,组织家庭教育论文大赛,开展“优秀家长”评选,举办家长事迹报告会,激发家长工作热情,提升家长素质和教育能力。

4.自我提高

学校鼓励家长撰写优秀教育案例和优秀论文,并刊登在学校创办的《家校互动》刊物上,让家长自我完善。

三、协同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全方位地对问题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在问题学生的周围形成一个教育、引导、督促其行动的教育转化网络,使他们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期望,从而重新认识与评价自我,转变思想认识,最终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1.搭建家校联系平台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及时沟通家长信息,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电话联系、短信联系等。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家校互动专页,设置“家校活动”、“家教经验”、“校园之声”、“家教资源”、“家长留言”等栏目,学生、家长可以登录校园网直接了解近期的工作情况及教学改革动向。大家既可以在网上及时讨论问题,也可以留言回复,深入探讨。内容既有孩子一天中某一方面的表现,也有向家长发送家教方法,回复家长的咨询,互相交流教育工作,也可以向家长发送孩子的获奖情况、有关通知等。

2.组织开展活动

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项活动,如家长会(一学期两次):相互交流、探讨孩子的学习、习惯、素养等问题;家长报告会(一学期两人次):学习经验,让自己的孩子也变得聪明;家长开放日(一学期一次):走进教室,透过老师的课堂看孩子的发展;家长读书、写读后感:评比、交流,使家长们各方面真正的得到提高;班级博客、论坛、QQ、电话互动交流:加强合作交流,使我们的合作走向成熟;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交流、合作,真正发挥“成长型家长”的作用,给兄弟班级、学校做报告。

3.建立“家校联系本”

学生在每天的家校联系本上除了可记录当天的作业外,还可由教师和家长共同填写,以最方便、快捷、透明的方式,使老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情况,充分交流信息,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互动,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意见与要求。而且教师需要交代的一些事情,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传达。

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为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新生入学时给每个新生建一个个人成长记录袋,老师、家长将学生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和人生成长的足迹记入袋中,帮助孩子对自己的各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提高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力量,实现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营造教育的生态化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标签:;  ;  ;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协同教育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