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针叶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热带针叶林,荧光参数,日变化,环境因子
人工针叶林论文文献综述
陈敬华,王绍强,李悦,王辉民,杨风亭[1](2019)在《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绿素荧光技术能够快速、灵敏、无损地测定植物光合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已成为当前植物光合能力测定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探讨亚热带森林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受环境因子影响的研究较少,更缺乏与植被生产力关系的研究。以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6年叶绿素荧光测量和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湿地松和马尾松叶片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效率(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Φ_(PSⅡ))和非光化学淬灭(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的日变化特征,并结合增强回归树等统计方法,定量化环境因子对其影响,最后探讨了荧光参数与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和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的关系。结果表明,Φ_(PSⅡ)日变化总体上呈现"U型",早晚高午间低,而NPQ先升后降,午间达到峰值,与Φ_(PSⅡ)的日变化显着负相关。研究发现,光照是影响亚热带人工针叶林Φ_(PSⅡ)日变化最主要的环境因子,Φ_(PSⅡ)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升高而降低,PAR对湿地松和马尾松叶片Φ_(PSⅡ)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83.0%和51.1%。PAR对湿地松叶片NPQ日变化的相对贡献率也最高(77.2%),但马尾松的NPQ主要受叶片温度(Leaf temperature,T_(leaf))的影响(59.6%)。此外,GPP与Φ_(PSⅡ)显着负相关,而与NPQ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LUE随着Φ_(PSⅡ)增长,但存在Φ_(PSⅡ)高而LUE低的情况,LUE与NPQ显着负相关,热耗散的比例越高,光能利用效率也相应降低。(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韩佳音,叶舒,郭初莹,张雷明,李胜功[2](2019)在《多云条件有利于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不同季节净生态系统碳吸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有重要影响,而不同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改变对森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影响还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2012年的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晴天、多云、阴天叁种天气对NEE的影响。基于一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中,不同天气下光响应曲线的变化没有季节性差异。和晴天条件相比,多云条件下的表观量子效率(?),150和750 W m~(–2)光强下的潜在光合速率(P_(150)和P_(750))分别平均提高了82.3%、217.7%、22.5%;阴天条件下的α和P_(150)分别平均提高了118.5%和301%。中等辐射条件有利于NEE达到最大值,但低辐射条件对NEE有抑制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晴天相比,多云下NEE的相对改变量(%NEE)为正,但阴天下为负。多云条件下最大%NEE的平均值在春夏秋冬分别为42.4%、34.1%、1.6%、-87.3%。本研究表明多云天气促进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潜在光合速率和NEE。(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2期)
唐洪雪,吕春雷,杨洪泽,江虹[3](2019)在《2012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蒸散力的影响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2年千烟洲全年的天空状况、气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气象因子对人工针叶林蒸散的影响特征,通过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及插补,使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常规气象因子与蒸散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蒸散的季节变化模式与净辐射(Rn)、空气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表现为一单峰曲线,在7月达到峰值。饱和水汽压差、净辐射、土壤表层温度、冠层温度都与蒸散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净辐射(Rn)对蒸散的影响最大,相关性(R2)达到了0.76;其次是饱和水汽压差;温度(冠层温度和土壤表层温度)对蒸散的制约也不小;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散的影响在阴晴两类天气状况下有明显的差异,晴天时比阴天时对蒸散的影响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气象灾害防御》期刊2019年01期)
邓娇娇,周永斌,殷有,魏亚伟,秦胜金[4](2019)在《辽东山区典型人工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不同人工林树种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LGe)和红松人工林(PKe),以及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LGd)和红松人工林(PKd)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树种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LGe和PKe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无显着差异,LGd显着高于PKd。(2)从群落组成来看,该地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中土壤主要由34个门类群的菌群组成,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和芽单胞菌门。(3)从群落结构来看,LGe和PKe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着差异,PKd的多样性指数显着极高于LGd,丰富度指数无显着差异,且Metastats分析结果表明,较LGd和PKd相比,LGe和PKe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显着差异的个数较少,表现为趋同性。(4)优势细菌类群相对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全氮、碱解氮的含量以及C/N是本区针叶林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在保护区选择单一树种落叶松或红松造林对改善土壤养分及优化微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着差异,而在实验林场选择落叶松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徐明洁,张涛,孙怡,李庆康,杨风亭[5](2018)在《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对温湿环境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体现之一。森林小气候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调节的特征及其机制,进而为农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对象,以2005—2014年林外与林内平行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比林内外的温度、湿度差异,研究中亚热带人工林对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要素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10年时间尺度上森林对温湿环境调节作用的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该人工林对温湿环境表现出了显着的调节作用。林内气温多年平均值低于林外0.5℃,林内月最高气温低于林外2.0℃,月最低气温高于林外0.4℃。随着林龄从20年增长到30年,夏季的降温效应显着增强,对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调节作用显着增强。该人工林林内水汽压高于林外,表现出明显的增湿效应。从2005—2014年,林内水汽压呈显着升高趋势。森林对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大于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林内5 cm深土壤温度多年均值比林外低3.6℃。炎热的夏季表现为极显着的降温作用,冬季表现出极显着的保温作用;对土壤温度的调节作用没有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而是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弥,温学发,张雷明,王辉民,郭一文[6](2018)在《极端高温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碳吸收影响的多时间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高温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重要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本研究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2003—2012年的CO_2通量及常规气象数据,结合小波分析方法,明确极端高温及极端高温事件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的影响,以及极端高温及事件发生时,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因子对净碳吸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极端高温发生时,日最高气温在35~40℃时,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平均日总净CO_2交换量(NEE)较30~34℃下降51%;极端高温及极端高温事件对月及年总NEE的影响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关,2003年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时,7、8两个月总NEE仅为-11.64 g C·m~-2·(2 month)~-1,较多年平均值下降了90%,使年总NEE的相对变化率达-6.7%.在极端高温及事件发生的7—8月间,气温(T _a)、饱和水汽压差(VPD)是控制NEE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相干性分别可达0.97、0.95;在8、16、32 d周期上,T _a、VPD、土壤5 cm处含水量(SWC)及降水量(P)均对NEE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在32 d周期上,NEE与SWC、P的相干性超过了0.8.极端高温及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尺度上大气干旱影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吸收,而长时间尺度上,大气干旱与土壤干旱共同影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吸收.(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吴君君[7](2017)在《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和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化将会引起输入到土壤中植物凋落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然而土壤有机碳对凋落物变化的响应还没有被完全了解。凋落物输入调控试验(Detritus Input and Remval Treatment,DIRT)提供了比较好的方法来研究凋落物质量和数量的改变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和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在丹江口库区林龄20-30年的侧柏人工林中进行凋落物输入调控试验(设置对照、去地上凋落物、去根、去根并且去地上凋落物以及双倍凋落物处理),探讨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有机碳以及与有机碳相关的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碳释放即土壤呼吸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凋落物输入处理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碳的分布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对照相比,去除根系和无碳输入处理>2000 μm的团聚体含量降低了 23.4%和27.7%,且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降低,土壤结构变差,抗侵蚀能力减弱;同时,去根处理和无碳输入处理土壤大团聚体中碳的含量也低于对照;添加凋落物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碳的分布没有显着影响;最后,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维持的重要作用。凋落物输入处理改变了土壤有机碳中易变碳和惰性碳的相对比例。去除地上凋落物和去根处理使土壤易变碳的含量显着降低,但是土壤惰性碳没有显着变化,因此土壤惰性碳的相对比例增加。凋落物输入处理2年后,与对照相比,去除地上凋落物、去除根系和无碳输入处理土壤惰性碳指数分别提高了 9.7%,10.6%和12.2%,尤其是无碳输入处理,土壤惰性碳指数显着高于对照。添加凋落物对土壤易变碳和惰性碳的影响不及去除凋落物的影响。(2)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凋落物输入处理显着改变了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综合3个时期的数据来看,去除凋落物(去除地上凋落物或者是去除根系),尤其是无碳输入处理使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降低,并且提高了真菌的相对比例;添加凋落物只在处理两年后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并且降低了真菌比例,其它时期对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总体上来看,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对去除凋落物的响应比添加凋落物的响应强烈。凋落物输入处理也显着改变了土壤酶的活性。然而水解酶和氧化酶对凋落物输入的改变响应有所不同:添加凋落物增加了 5种水解酶中4种酶的活性,但是去除凋落物处理土壤水解酶活性基本没有发生显着变化;添加凋落物处理中土壤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提高,但是去除凋落物处理显着提高了这两种氧化酶的活性。(3)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呼吸及其同位素的影响凋落物输入调控通过改变呼吸底物的有效性和碳的输入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及其同位素。凋落物输入处理2年后,与对照相比,去除地上凋落物、去除根系和无凋落物输入处理显着降低了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低了 34.4%,25.5%和35.3%;添加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年通量没有显着影响。土壤呼吸易受到凋落物减少的影响,而对添加凋落物的响应比较迟缓,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去除地上凋落物或者是去除根系显着改变了土壤呼吸底物的质量(土壤惰性碳比例上升);同时,去除地上凋落物或者是去除根系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真菌的比例上升),并且降低了土壤呼吸熵,从而使土壤呼吸降低;而添加凋落物处理中,底物质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呼吸熵都没有显着改变,因此土壤呼吸也没有显着变化。土壤呼吸的碳同位素值在去除地上凋落物和无凋落物输入处理中升高,而在添加凋落物处理中降低,主要是由于去除和添加凋落物使土壤的微气候(主要是含水量)以及土壤呼吸的组分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土壤呼吸的碳同位素值。本研究强化了我们对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凋落物输入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影响的基础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7-06-01)
卫楠,张弥,王辉民,张雷明,温学发[8](2017)在《散射辐射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中散射辐射的改变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的重要因素。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30 min通量和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晴空指数(kt)和地表接受的散射辐射(S_f)占太阳总辐射(S_0)的比值(S_f/S_0)为指标,分析了2003—2012年生长旺季(6—8月)散射辐射变化对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利用改进的光响应曲线模型分析了散射辐射变化对植被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生长旺季中,kt在0.6—0.7范围内的LUE比kt在0.4—0.5范围内的LUE平均减少了44.66%;S_f/S_0在70%—85%之间的LUE比S_f/S_0在55%—70%之间的LUE平均提高了22.24%。由此可以看出,与晴朗天空相比,多云及气溶胶增加导致的散射辐射增加可使该生态系统的LUE提高。并且,未受到高温干旱影响的2005、2006、2008、2009、2010及2012年散射辐射下该生态系统的初始量子效率αf比直接辐射下的αr平均增加了0.63 g CO2/mol;而10年间所有年份散射辐射下的光饱和时的潜在最大光合作用速率比直接辐射下平均提高了0.81 mg CO_2m~(-2)s~(-1),说明散射辐射可使该生态系统植被光合能力提高。(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陈蝶聪,王绍强,黄昆,周蕾,于泉洲[9](2015)在《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谱反射率测量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RI)估算植被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效率(LUE),能够更好地为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估算及尺度扩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通量网(ChinaFLUX)千烟洲通量观测站为研究区域,2013年9月和12月在通量塔上测量了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植被反射光谱,并获取了通量塔上同步观测的气象数据和涡度相关通量数据,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RI-LUE相关关系(R2=0.20,P<0.001)优于NDVI-LUE.在整个观测期内,土壤水分含量(SWC)与PRI组合的二元回归模型能够提高LUE的估算精度(日间观测R2=0.29,P<0.001;正午观测R2=0.30,P<0.01),而在秋季,饱和水汽压差(VPD)与PRI组合的二元回归模型能较好地估算正午LUE(R2=0.448,P<0.001),表明环境因子SWC和VPD是影响PRI-LUE关系的重要因素,不同季节的二元回归模型所选择的最佳环境变量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沈竞[10](2015)在《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蒸散及其组分拆分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散组分拆分是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估算水分利用效率重要基础。目前国内针对蒸散的研究绝大多数仍停留在蒸散总量或蒸发、蒸腾单组分的研究,对蒸散组分拆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用改进后的Shuttleworth-Wallace (SW)模型,将蒸散拆分为植被蒸腾、土壤蒸发和冠层截留蒸发。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覆盖率高,水热资源丰富,导致人工针叶林蒸散总量极大且冠层截留蒸发不容忽视。本研究将模型与千烟洲站点的2011年涡度相关及小气候观测资料结合,采用Monte Carlo随机参数化方案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对千烟洲人工林蒸散及其组分进行模拟,以期为科学管理人工针叶林提供可靠精确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为:(1)改进后的SW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后,能够较好地模拟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的蒸散状况。半小时尺度上蒸散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在晴天和雨天都较高。半小时尺度上全年蒸散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为0.73、1.55mmolm-2s-1和0.21 mmol m-2 s-1。(2)蒸散是该生态系统水分输出的最主要贡献项,占全年降水的80%。蒸散组分拆分的结果为:在蒸散中,植被蒸腾约占总蒸散量的85%,可推测2011年千烟洲人工林生态系统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该生态系统的蒸腾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和气温两种环境因素以及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影响且与叁者均呈正相关。土壤蒸发约占总蒸散量的5%,季节变化平缓;模拟的观测截留蒸发量约占总蒸散量的10%,季节变化大,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暴雨频次呈负相关,说明冠层无法有效截留强降水。鉴于该模型参数较少、时间分辨率高、且可以有效模拟蒸散及其组分特征的特点,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过程研究有力的模型工具。(3)选取改进后SW模型的驱动变量时,建议使用动态监测的大气CO2浓度数值和叶面积指数;当使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观测时,可以不必考虑冠层内部风速,直接应用冠层上方的风速;当冠层表层温度没有观测值时,可以使用冠层附近的空气温度暂代:模型对消光系数及其敏感,大区域应用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系统的消光系数差异导致的模拟效果偏差。(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5-05-01)
人工针叶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有重要影响,而不同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改变对森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影响还不明确。本研究利用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2012年的通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晴天、多云、阴天叁种天气对NEE的影响。基于一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中,不同天气下光响应曲线的变化没有季节性差异。和晴天条件相比,多云条件下的表观量子效率(?),150和750 W m~(–2)光强下的潜在光合速率(P_(150)和P_(750))分别平均提高了82.3%、217.7%、22.5%;阴天条件下的α和P_(150)分别平均提高了118.5%和301%。中等辐射条件有利于NEE达到最大值,但低辐射条件对NEE有抑制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晴天相比,多云下NEE的相对改变量(%NEE)为正,但阴天下为负。多云条件下最大%NEE的平均值在春夏秋冬分别为42.4%、34.1%、1.6%、-87.3%。本研究表明多云天气促进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潜在光合速率和NEE。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针叶林论文参考文献
[1].陈敬华,王绍强,李悦,王辉民,杨风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9
[2].韩佳音,叶舒,郭初莹,张雷明,李胜功.多云条件有利于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不同季节净生态系统碳吸收(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3].唐洪雪,吕春雷,杨洪泽,江虹.2012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蒸散力的影响因子[J].气象灾害防御.2019
[4].邓娇娇,周永斌,殷有,魏亚伟,秦胜金.辽东山区典型人工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2019
[5].徐明洁,张涛,孙怡,李庆康,杨风亭.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对温湿环境的调节作用[J].生态学杂志.2018
[6].张弥,温学发,张雷明,王辉民,郭一文.极端高温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碳吸收影响的多时间尺度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8
[7].吴君君.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凋落物输入调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和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7
[8].卫楠,张弥,王辉民,张雷明,温学发.散射辐射对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
[9].陈蝶聪,王绍强,黄昆,周蕾,于泉洲.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J].应用生态学报.2015
[10].沈竞.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蒸散及其组分拆分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