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不是纯粹的学术探讨,而是对历史问题恶俗地娱乐或别有用心地歪曲。这一做法亵渎了历史、混淆了是非,影响到公众对国家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动摇党的执政事业。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尊重历史规律和历史事实,对我国革命英雄和革命历史心存敬畏,反对“以点概面”“抽象人性”以及主观臆造历史等唯心主义历史观,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坚决的抵制。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史观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无论是对待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还是评价共产党人楷模的问题上,都以所谓的“事实还原”来极尽贬低英雄人物道德人格之事;相反却对人们公认的反派人物做翻案文章。更有甚者还对一些进步性的历史事件横加指责,认为其是逆“潮流”的鲁莽之举;反之则对一些已有定论的反动事件报以“理解的同情”,以学术研究为幌子为其开脱历史罪责。大体来看,这些所谓的反思和重评不仅让人们怀疑学术公器的正义标准何在,更解构了我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基本共识。反思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的严重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借助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言论和著作的分析和批判,希望人们提高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并认清虚无历史的现实根源。
(3)钢筋笼须经监理验收后方可入槽,预埋件标高以钢筋笼笼顶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控制钢筋笼顶标高,在成槽完成后根据吊筋位置在导墙上分别测量出吊筋处四点位置的标高,再确算吊筋长度,以确保钢筋笼顶标高。
一、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颠覆性评价,导致好人不好,坏人不坏,好事不好,坏事不坏,这样一种分析历史问题的方式就是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突出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分析方式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西方虚无主义的代表人物尼采曾说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罢黜。何为最高价值?如何罢黜?对此尼采有一句极简的回答,即“上帝死了”。上帝是西方社会精神世界存在的根本,上帝死了最高价值也随之消亡,没有了最高价值,人的一切活动就没有了根据和意义。如尼采所说“没有了目的,没有了对目的的回答”。但这时虽然西方“神义论”意义上的最高价值消亡了,可“人义论”价值和道德金规则却依然存在,社会运行就需要在上帝之外重新构建一个可供遵循的价值体系。因此尼采在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不仅重新估算了历史、宗教、哲学、文学等的价值,而且还重估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一系列进步思想的价值,并对法国大革命提出了质疑。可见,尼采的虚无主义不仅否定了上帝这一最高价值,而且还否定了人们依托基督教道德发展而来的近代西方几个世纪的启蒙传统及其价值。因此尼采的“上帝死了”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宗教观,而是尼采终其一生从未放弃过的对价值的追求,其哲学思考的目的在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人类新的价值体系并以此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这是尼采式的虚无主义在分析问题时的深层动机,他在怀疑和否定既有传统和权威的同时更要依据自我意志去解释和分析社会存在。
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了虚无主义由否定权威、价值重估到怀疑现实、影响现实的逻辑理路。它对历史事实的肢解和分析不是单纯的学术探讨而是试图影响现实世界。正如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所信奉的:搞垮一个国家,首先要攻击这个国家的执政党,要搞垮执政党,就要丑化主要领袖和英雄人物。[1]
第一,尊重历史规律,反对唯心推定。唯物史观尊重历史规律,认为社会发展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而历史虚无主义则无视规律,主观假设历史道路的选择。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经实践证明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正确选择,但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却以革命“血腥”“残忍”为由宣称中国的现代化不应当通过激进的革命而应当通过稳健的改良来推进。这一观点无视在革命之前我国已有过的多种失败的社会改良的积累,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近代中国是在失去通过改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可能的基础上才选择了以革命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是在革命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候发生的。这是历史的选择而不是革命者们主观臆造的结果。就像列宁说的,“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2]所以说,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发展进行主观的假设和推定的分析方式,是必须加以反对和抵制的。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第三,危及青少年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其个人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然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借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等具有很强迷惑性的平台和方式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和革命历史进行歪曲和否定,直接影响到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误导青年一代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有个著名的“洞穴之喻”,说有一群人从小就生活在山洞里,他们每天只能看到眼前墙壁上火光照出来的影子,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如果我们的青少年长期处于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的影响下,就会陷入“无英雄的爱国主义”的西方意识形态陷阱中,动摇其爱国主义信念,造成其正确价值观的错位和偏离。
历史虚无主义破坏了人们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应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对和抵制。
第一,弱化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共识和认同。历史事实不以人的偏好为转移,但人的偏好却可以影响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歪曲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实践,不顾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背景和人们对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已有的共识,凭借主观意志要么是娱乐至上、要么是个人泄愤、要么是受到操纵蛊惑,对历史共识发起挑战。一些人借反思和重评的口号肢解历史、玩弄历史,使得高尚的革命英雄和严肃的历史问题娱乐化、碎片化、歪曲化。这些做法表面上提供了多维的分析视角,实际上却混淆了视听、弱化了认同,而对历史问题和主流意识形态缺乏认同的国家是难以形成长期稳定发展合力的。
第二,认清历史主流,反对以偏概全。列宁说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实质,毛泽东同志把矛盾分析法通俗地归纳为两点论,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也应分清主流和支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以随意挑选的碎片化历史片段质疑和否定客观历史事实的错误做法,尤其是一些精心挑选的所谓“历史真实”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我们需谨慎识别。比如对我国的土地革命问题,近年来有人通过讲座或者撰写书籍的方式渲染和夸大土改中的一些不理性做法,比如对个别地主的错划或者过火批斗,进而质疑土地革命的正当性。这些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混淆了公众对土地革命的认知。但常识和史实表明,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进行土地革命是农民翻身做主的关键,是革命战争年代凝聚人心、推动革命的正确选择。在土地革命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人因为知识和理性的欠缺而做出了过激的行为,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土地革命的历史进步意义。
三、积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
第二,动摇理想信念和执政党的事业根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怀疑和否定既有的历史价值弱化主流意识形态,继而消解决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此以往整个党的事业会受到动摇。苏联亡党亡国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警醒。解体前苏联国内盛行着否定革命领袖和抹黑革命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矛头先后指向斯大林、列宁和社会主义制度,对领袖人物和革命历史提出质疑和攻击,一步步瓦解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我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宣扬全盘西化。如20世纪30年代,面对列强入侵,一些人不是积极抵抗而是极力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并得出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全盘西化的结论。后来随着革命胜利中国人民族自信心极大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所收敛。但20世纪末期的苏东巨变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共运低潮使得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悲观失望,外加一些西方反动势力的蛊惑,导致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时隐时现、延续至今。近年来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把矛头主要指向中国革命和改革,通过否定革命英雄、否定革命实践、否定改革开放,来达到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比如一些人将我们熟知的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英雄的事迹恶搞成供人娱乐的网络段子,消解了人们对英雄的崇尚。还有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对已有共识和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翻案重评,混淆了人们对严肃历史事实的认知。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物,或者更为具体的关系——货币关系体现出来的。虽然我们并不否定人的外在化和对象化的重要性,但在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自由个性完全由“财富”这个占有物所支配,人的能力的对象化和自我实现的体现也完全依赖于物,甚至以客体来重新审视主体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这就可能会造成人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和自由个性的泯灭。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三,坚持阶级分析, 反对抽象人性。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所谓客观公正的旗号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解读历史,经过一番人性化的演绎把好人说得坏一点,把坏人说得好一点,结果得出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结论。毛泽东同志曾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3]所以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了其阶级属性,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客观评价。如近年来有人看过蒋介石日记后认为蒋介石在日记中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认为他是一个爱国的人,因此要重新评价蒋介石。这样的观点确实很吸引人但却和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因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蒋介石的日记确实反映了他面对民族危亡时的内心动态,但我们更需考量的是他的外在行为及其客观后果。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红军的五次围剿以及抗日战争中的三次反共高潮等给我国革命带来损失的实际行为表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蒋介石虽存在担忧和愤怒,但他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领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更关心的还是国民党的政权问题和自身的利益问题,为此在革命中表现出了不彻底性。这是我们在认知和评判蒋介石历史地位时不可忽视的事实。因此对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单纯凭借其个别的言行而从普遍抽象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纯粹的道德角度去分析和评价,而是要看他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即我们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清历史人物所处的阶级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从特定的阶级和历史时空中对其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
第四,尊重历史事实反对臆想臆造。凭借主观意愿臆想臆造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虚无历史的重要方式,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坚决反对和抵制的错误观点。对历史事实的臆想主要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以自己的主观臆想歪曲史实、混淆是非。比如现在网络和影视作品中流行的戏说之风渗入严肃的历史事件,一些人附会历史题材,通过主观想象对重大历史史实进行任性的改写和描画,甚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歪曲丑化,使得英雄人物的事迹成为笑谈,瓦解了人们对英烈应有的敬畏。更有甚者采用未经证实甚至虚假的信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戏说性的解构,虽然具有噱头和娱乐性,但却不尊重事实、颠倒黑白。如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走向共和》在播出不久便因明显美化慈禧、李鸿章、袁世凯,歪曲孙中山等进步人士而受到质疑。对历史的臆造则主要是用虚假杜撰的方式歪曲史实,混淆认知。比如周总理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世人的敬重,但却有人别有用心出版《叫父亲太沉重》《晚年周恩来》等书籍,从个人品格、生活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尤需注意的是在这些书籍背后存在着一些西方势力的支持。说明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非常激烈,对此我们要保持警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我们民族苦难辉煌的历史心存敬畏,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在地铁换乘站应用了通道换乘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客流量的变化以及地铁站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的,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补救措施,但是这种换乘方式需要乘客行走较长的距离,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城市地铁换乘网络中大多采用的是垂直换乘方式,尽管这一方式建筑设计较为紧凑,但是对于客流量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垂直换乘往往是单方向的换乘,很难实现具有平衡的换乘距离这一目标。
可见,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将历史研究通俗化,也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通过戏说的方式将英雄和国难娱乐化,或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将客观历史进行主观误读。这些做法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依凭主观意志解构历史的唯心主义做法,其盛行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党的执政事业造成冲击。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其进行清醒地认识和坚决地抵制。一方面要尊重规律。历史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是特定时期主客观条件共同影响下发生的而不是人们随意选择和假设的结果。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应当全面分析事件发生时的特定环境及其客观影响,而不是以今日之标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苛求和妄评。另一方面要敬畏历史。历史虽然已经成为无法再现的过去,但它并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我们对历史的记录和演绎要坚守敬畏、客观的底线,无论是史料解读还是文学创作都应遵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不能不负责任地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
“十三五”期间,平罗县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号召,努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落实自治区“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对部分村庄进行了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道路、给排水、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朱继东.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6,(21).
[2]梁 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刘 仓.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73(2019)03-0039-04
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19.03.009
[收稿日期]2019-04-18
[作者简介]刘媛媛(1982-),女,中共晋城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李春辉]
标签:历史论文; 虚无主义论文; 尼采论文; 土地革命论文; 历史人物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政治学史论文; 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年第3期论文; 中共晋城市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