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_刘志军,王晓军,干为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动力,摄动,有理,灵敏度,矩阵,算法。

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军,王晓军,干为民[1](2015)在《重频结构大修改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拓展矩阵摄动法在结构重分析中的适用范围,提高重分析计算精度,针对重频结构参数大修改提出了重频结构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采用高次增量法将反映重频结构参数改变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增量分别表示为小参数ε的一次与二次幂项之和,根据矩阵摄动理论推导得到重特征值的二阶摄动解及相应特征向量的一阶摄动解。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方法极大提高了重频结构大修改下的动力重分析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5年05期)

刘志军[2](2014)在《结构大修改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拓展矩阵摄动法在结构重分析中的适用范围,提高重分析计算精度,针对结构参数大修改提出了结构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采用高次增量法将反映结构参数改变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增量分别表示为小参数ε的一次与二次幂项之和,根据矩阵摄动理论推导得到孤立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二阶摄动解。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方法极大提高了结构大修改下的动力重分析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2014年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4-10-25)

李文雄,张敏,刘远[3](2013)在《结构动力反演计算的重分析灵敏度遗传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灵敏度遗传算法计算效率问题,引入重分析技术。采用组合近似法进行结构振动模态重分析,实现结构动力反演分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灵敏度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通过数值算例研究所得结论如下:①引入重分析技术能有效提高灵敏度遗传算法的计算性能;②由于动力反演分析结果对模态数据的误差较敏感,近似分析不能完全替代精确分析,实际应用中应通过合理设置近似重分析的比例以获得理想效果。③对进行灵敏度修正的个体采用精确分析并更新重分析的参考结构,能有效提高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21期)

郭桂凯[4](2011)在《结构动力重分析算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航空航天、造船和汽车工业及土木工程的高速发展,结构设计趋向复杂化,针对复杂结构的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经验设计方法所能解决的能力范畴。CAE技术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经验设计的不足。目前,CAE分析已经成为结构设计的必需过程和步骤。随着人们对CAE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计算精度要求的提高,计算模型变得越来越庞大。为了提高计算速度,人们在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研究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改进求解算法,缩短计算时间的工作。结合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重分析理论的简化车身多单元框架结构截面参数快速优化研究》(项目编号:50975121)、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亏损振动系统自适应重分析算法研究》(项目编号:20090061110022)和2008年度一汽集团科技创新项目《车身性能多目标优化平台建立》(项目编号:0837与093715),本文对结构动力重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重分析算法与结构动力修改、结构优化的结合应用进行了讨论。针对模态重分析问题,本文首次提出FSCA ( Frequency-Shift Combined Approximations)重分析方法,并与现有CA(Combined Approximations)和MCA(Modified Combined Approximations)重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FSCA算法在对修改后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的过程中,基于修改前的模态分析结果和矩阵分解信息,引入移频因子和Epsilon算法,通过移频基向量的线性组合加速,快速求解修改后结构的模态信息。FSCA算法解决了CA算法计算高阶模态误差较大的问题,并与MCA算法比较,计算量明显减少,并且计算精度得到提高。基于预条件Lanczos静态重分析算法,提出了一种动力响应重分析的直接积分法。本方法对修改后结构的动力响应重分析问题,将直接积分法中的等效静力学问题应用预条件Lanczos算法进行重分析计算。本文针对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中心差分法、Houbolt方法、Wilson-θ方法和Newmark方法,分别给出重分析计算的方法,并以卡车车身左前轮激励下驾驶员座椅固定点的动力响应重分析问题为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基于本文提出的FSCA模态重分析算法,求解修改后结构动力响应重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模态迭加重分析方法,通过FSCA算法进行修改后结构的模态计算,提高模态迭加法求解结构动力响应的计算效率。以卡车车身左后轮激励下驾驶员座椅固定点的动力响应重分析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在重分析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结构修改和优化过程中常用的静力学灵敏度、模态灵敏度和动力响应灵敏度分析问题,并给出了应用重分析算法求解灵敏度问题的公式。基于结构灵敏度信息,结合结构动力修改的一阶、二阶Taylor展开表达式,给出求解结构动力修改逆问题的算法和算例。算例表明:在结构模态小修改时,一阶和二阶Taylor展开式均可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当模态修改较大时,二阶Taylor展开式的优势更为明显。基于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 model)加权应变能和准则法的拓扑优化方法,针对车身接头结构的静刚度约束,讨论了不同单元类型下的加强板结构设计问题,给出修改方案,并进行了验证分析。在某卡车车身多工况试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结构重分析算法,快速计算不同试验点的刚度、模态和动力学特性,提取各响应参数,应用最小二乘技术构建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在优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外点罚函数法进行结构的优化设计,并讨论了不同罚因子下的结构优化结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6-01)

张美艳,韩平畴[5](2008)在《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子结构有理逼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子结构灵敏度综合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子结构方法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结构自由度数目,达到了减少计算量的目的。将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应用于截断的Taylor级数,提高了计算精度,扩大了收敛范围,适用于结构作大修改的情形。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结构参数发生大修改能够有效降低Taylor级数截断的误差,给出高精度的逼近结果。(本文来源于《计算力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张美艳,韩平畴,唐国安[6](2008)在《子结构灵敏度综合在结构动力重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子结构灵敏度综合进行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动力重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固定界面子结构模态综合技术,有效减少了自由度数目,达到了减少计算量的目的。同时,还给出了利用子结构灵敏度综合求解结构n阶特征灵敏度的一般表达式。所提出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8年04期)

张美艳[7](2007)在《复杂结构的动力重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动力修改问题,是结构动力学研究领域极为活跃的一个分支。作者在对已有的一些研究文献和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结构动力修改重分析方法的精度、计算速度以及收敛范围等内容开展了进一步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工程结构的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复杂因素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加以关注,导致结构动力学模型自由度数目的日益增长,应用常规方法对其振动特性进行一次计算分析就需耗费可观的时间、经费和人力,有时甚至是行不通的。作者将传统的动态子结构技术推广应用到结构的动力修改,减少了计算量。在此基础上,又考虑了结构动力特性优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重频或密集频率现象、不同介质的耦合引起的固有特性的变化、结构参数大修改等多种复杂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动力重分析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论文分六章,介绍了作者对多种复杂因素下,对基于设计参数灵敏度的结构动力重分析问题所作的研究和探讨,建立的一套切实可行的重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将动态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推广到重频系统的子结构一阶灵敏度综合和单频系统的子结构高阶灵敏度综合。通过模型缩聚,减少了自由度数目,降低了矩阵规模,从而达到了减少计算量的目的,为大型结构的动力重分析问题打下了基础。2.针对重频结构中,重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出现退化的问题。在子结构模态综合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重特征值及对应可导特征向量的子结构一阶灵敏度综合表达,解决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大型复杂重频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关键问题,并进行了计算复杂性分析,给出了子结构灵敏度综合方法对于减少计算量方面的定量结论。3.对于结构在流体介质中振动的流-固耦合问题,将流体介质的作用通过附加质量的方式补充到结构上,推导了结构在流体介质中振动的流-固耦合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关于设计参数的特征灵敏度。以航天器上的太阳帆板作为应用背景,为解决流体介质中结构的动力重分析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4.为计算附加质量,改进了分析结构振动诱导流场的偶极子配置法,根据叁维偶极子流场势函数的特殊形式,构造出一组相关函数,得以利用Stokes公式,以解析形式将面积分精确地化为线积分,既改善了面积分计算的精度,也使计算速度得到提高。5.建立了子结构高阶灵敏度综合的控制方程,详细推导了子结构n阶灵敏度综合的一般表达,不需要用到子结构的全部模态,适用于大型结构的高精度动力修改问题。6.将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应用到基于子结构高阶灵敏度综合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扩大了收敛范围,适用于结构大修改时的动力重分析问题。(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7-04-15)

张美艳,韩平畴[8](2006)在《基于有理逼近和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特征灵敏度直接法和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给出了直接法简单特征对n阶灵敏度分析的一般表达式。利用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减小固有振型n阶Taylor展开的截断误差。数值算例表明,对结构设计参数作大修改时,该方法能够给出高精度的逼近结果。新方法不需要系统的全部模态,因此,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重分析。(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6年04期)

张美艳,韩平畴[9](2005)在《基于直接法的结构动力重分析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了直接法简单特征灵敏度分析的一般表达式,并将特征值问题的Taylor展开与向量值函数的有理逼近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数值算例表明,对结构设计参数作大修改时,本方法能够给出高精度的逼近结果。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系统的全部模态,因此,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重分析。(本文来源于《2005年上海市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叁届上海市“工程与振动”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5-11-01)

孙亮,李顺华,李正光,吴柏生[10](2005)在《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向量值有理逼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动力重分析问题,针对结构参数大修改,提出一种将矩阵摄动法与向量值函数的有理逼近方法组合起来的新方法.在只增加少许计算量的情况下,利用向量值函数的有理逼近方法以及Rayleigh商来改善摄动解的逼近质量并扩大其逼近范围.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辅助.两个数值例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结构参数发生大修改能够给出高精度的逼近结果.对结构参数大修改的动力重分析,向量值有理逼近是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拓展矩阵摄动法在结构重分析中的适用范围,提高重分析计算精度,针对结构参数大修改提出了结构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采用高次增量法将反映结构参数改变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增量分别表示为小参数ε的一次与二次幂项之和,根据矩阵摄动理论推导得到孤立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二阶摄动解。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方法极大提高了结构大修改下的动力重分析计算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志军,王晓军,干为民.重频结构大修改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5

[2].刘志军.结构大修改动力重分析的矩阵摄动法[C].2014年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2014

[3].李文雄,张敏,刘远.结构动力反演计算的重分析灵敏度遗传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4].郭桂凯.结构动力重分析算法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1

[5].张美艳,韩平畴.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子结构有理逼近[J].计算力学学报.2008

[6].张美艳,韩平畴,唐国安.子结构灵敏度综合在结构动力重分析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08

[7].张美艳.复杂结构的动力重分析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

[8].张美艳,韩平畴.基于有理逼近和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动力重分析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6

[9].张美艳,韩平畴.基于直接法的结构动力重分析向量值函数有理逼近方法[C].2005年上海市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叁届上海市“工程与振动”科技论坛论文集.2005

[10].孙亮,李顺华,李正光,吴柏生.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向量值有理逼近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

论文知识图

不同周期下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车身结构修改部件图路面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软件系统的主界面地震波反应谱曲线河北机械工业科技成果与推动品牌化战略

标签:;  ;  ;  ;  ;  ;  ;  

结构动力重分析论文_刘志军,王晓军,干为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