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发热件和吸油件(9),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区域和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区域,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雾化区域和出气口形成气流通道,吸油件(9)连接在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发热件位于雾化区域内并与吸油件(9)连接,发热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加快吸油速度,使烟雾导出更加顺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件和吸油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区域和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区域,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雾化区域和出气口形成气流通道,吸油件连接在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发热件位于雾化区域内并与吸油件连接,发热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发热件和吸油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区域和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区域,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雾化区域和出气口形成气流通道,吸油件连接在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发热件位于雾化区域内并与吸油件连接,发热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与所述气流通道同轴设置或者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封油盖和油杯,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都位于油杯内,所述封油盖设置在油杯上端并与油杯的内壁连接,上盖设在封油盖上并与油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开在上盖上,封油盖设有连接出气口与雾化区域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通气管,连通在所述通孔和雾化区域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发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热丝固定座,发热丝固定在发热丝固定座上,发热丝固定座与油杯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和电极座,电极与发热丝电连接,电极固定在电极座上,电极座固定在油杯的下端,所述进气口开设在电极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中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开孔,吸油件与该开孔的位置相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件为棉芯结构或无纺布缠绕结构。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其与普通的香烟有着相同的外观,以及与香烟相同的味道,但是电子烟相对于传统的香烟更为的健康以及环保,电子烟中不含普通香烟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也不会产生二手烟,因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喜爱,成为传统香烟的替代品。
然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子烟的雾化器(或雾化组件)的发热丝都是采用横放式的吸油的方式,对应的包围着发热件的吸油件也是横放,在一定程度上与烟油的接触不充分,使得发热丝导油慢,气流不顺畅,导致工作产生的蒸汽无法快速、充分、有效的被吸取,雾化的烟雾不能有效的带出,影响口感;加热组件与通气管垂直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烟雾导出不顺畅,会存在蒸汽藏仓现象,藏仓烟雾冷凝后凝结在发热丝上,还会产生炸油的现象,同样也会影响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能够加快吸油速度,使烟雾导出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发热件和吸油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区域和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区域,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雾化区域和出气口形成气流通道,吸油件连接在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发热件位于雾化区域内并与吸油件连接,发热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发热件与所述气流通道同轴设置或者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封油盖和油杯,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都位于油杯内,所述封油盖设置在油杯上端并与油杯的内壁连接,上盖设在封油盖上并与油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开在上盖上,封油盖设有连接出气口与雾化区域的通孔。
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通气管,连通在所述通孔和雾化区域之间。
其中,所述发热件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发热丝。
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还包括发热丝固定座,发热丝固定在发热丝固定座上,发热丝固定座与油杯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还包括电极和电极座,电极与发热丝电连接,电极固定在电极座上,电极座固定在油杯的下端,所述进气口开设在电极座上。
其中,所述油杯中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开孔,吸油件与该开孔的位置相应。
其中,所述吸油件为棉芯结构或无纺布缠绕结构。
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发热件与壳体平行放置,对应的吸油件也与油杯同轴设置,使得吸油件可以进行垂直吸油,吸油速度快;壳体底部设有入气口与雾化区相连通,发热件竖放,烟雾顺着雾化组件的方向流入通气管,阻力小,气流更顺畅,使烟雾导出更加顺畅,不会产生炸油现象,提升口感;为了增加加热功率,对应的发热件可以设置为多组发热丝,能快速对烟油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雾化组件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壳体、发热件和吸油件9,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区域和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区域,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雾化区域和出气口形成气流通道,吸油件9连接在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发热件位于雾化区域内并与吸油件9连接,发热件沿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发热件与所述气流通道同轴设置或者平行设置,这样的设置方式保证了气流充分穿过发热件,使发热件上产生的雾化烟雾被气流充分带走。
图中,所述壳体包括上盖1、封油盖2和油杯3,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都位于油杯3内,所述封油盖2设置在油杯3上端并与油杯3的内壁连接,上盖1设在封油盖2上并与油杯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开在上盖上,封油盖设有连接出气口与雾化区域的通孔。
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通气管4,连通在所述通孔和雾化区域之间,这样雾化区域的烟雾可以通过通气管4到达封油盖内。
其中,所述发热件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发热丝5,发热丝的数量可以根据加热功率来具体确定,设置多组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的加热。
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还包括发热丝固定座6,发热丝5固定在发热丝固定座6上,发热丝固定座6与油杯3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发热丝5、发热丝固定座6和油杯3就固定在一起,保证结构上的稳定。
所述的一种雾化组件,还包括电极7和电极座8,电极7与发热丝5电连接,电极7固定在电极座8上,电极座8固定在油杯3的下端,所述进气口开设在电极座8上。
其中,所述油杯3中储油区域和雾化区域之间开孔,吸油件9与该开孔的位置相应,由于设置有该开孔,储油区域中的烟油更容易被吸油件9吸收,保证吸油的顺畅。
其中,所述吸油件9为棉芯结构或无纺布缠绕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雾化组件。
在使用时,只需将雾化组件的电极与电池进行连接,即可。通过图中可知,气流由进气口进入后穿过电极座,进入发热丝固定座,到达雾化区域,再经过通气管、穿过封油盖,由上盖的出气口流出,烟油被吸油件吸收后进入雾化区域,在雾化区域中被发热丝雾化,被雾化的烟油随气流方向移动,即可形成被抽吸的烟雾,发热丝的设置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在图中可以理解为竖直方向,这样产生的烟雾被气流充分带出,不会出现滞留或者残留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炸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发热件与壳体平行放置,对应的吸油件也与油杯同轴设置,使得吸油件可以进行垂直吸油,吸油速度快;壳体底部设有入气口与雾化区相连通,发热件竖放,烟雾顺着雾化组件的方向流入通气管,阻力小,气流更顺畅,使烟雾导出更加顺畅,不会产生炸油现象,提升口感;为了增加加热功率,对应的发热件可以设置为多组发热丝,能快速对烟油进行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878.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63499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A24F 47/00
专利分类号:A24F47/00
范畴分类:15P;
申请人: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茶光路波顿科技园A座15F
发明人:刘秋明;向智勇
第一发明人:刘秋明
当前权利人: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代理人:韦鳌
代理机构:4439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子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