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_刘彬,杨万勤,吴福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山,生态系统,森林,草地,过程,光合作用,黄芪。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彬,杨万勤,吴福忠[1](2010)在《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高山森林是以冷、云杉属为建群种或优势种的暗针叶林为主体的森林植被。亚高山森林在庇护邻近脆弱生态系统、保育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碳吸存和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其多样化的植被和土壤组合为研究生态系统过程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亚高山森林的群落演替与更新、生物多样性保育、水文生态过程、生物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亚高山森林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等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有关全球变化条件下的亚高山森林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冬季生态学过程等研究明显不足。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冬季生态学过程、极端灾害事件对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亚高山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机制、亚高山森林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的耦合机制等可能是未来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16期)

赵义海,罗辑,符义坤[2](2004)在《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冰川退缩9年迹地形成的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进行了研究。根据植物固定的有机碳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CO2呼吸量,结合群落区域大气温度与土壤CO2排放关系,研究得出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草地亚系统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周期为88年,是CO2循环的库。(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赵义海[3](2000)在《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生产力及形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介于北纬29°20'-30°20'和东经101°30'-102°15'之间,面积约1万km~2,海拔最高达7556米。贡嘎山拥有完整的自然垂直带谱、典型的高山自然景观和呈现出过渡性、混合性、复杂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拥有生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分化显着、特有种多、地理成分混杂、替代现象明显的特征;它还拥有发育典型的海洋性冰川。以贡嘎山为依托的有关高山生态方面的研究,对揭示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形成和演变,对了解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途径,重建功能稳定、结构合理和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保护及合理开发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建立山地学和发展地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了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生产力及与生产力形成有关的如演替、植物种多样性及光合作用等因素,地点设在冰川退缩迹地和泥石流迹地,以冰川退缩迹地为主,以泥石流迹地为参考,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从1891到1999年的110年间一直在退缩,其年退缩距离随地势的不同而呈现出忽快急慢的表观特点,但其水平退缩距离(X)和垂直退缩距离(Y)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Y=-0.00024X~2+0.238X+2930.5,R~2=0.9992。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这一时期内冰川呈匀速退缩状态,以其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区系气温呈现缓慢和均匀上升的趋势。2 冰川退缩迹地和泥石流迹地上发生着植被的原生演替,冰川退缩迹地上共有草本植物32科61种,泥石流速地上共有草本植物34科59种,在不同演替时间下,迹地草本植物优势种变化剧烈,呈现出明显的格局分布特点。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群落各个阶段总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最大。冰川退缩迹地上演替28年时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最低;物种多样性最高值出现于退缩110年后。泥石流迹地上中龄林阶段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最低;成熟林阶段的草本物种多样性最高。3 群落生物量的分布随演替时期的不同也呈现出一定变化。冰川退缩早期生物量绝大部分分布在地下,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最高可达1:9.0。随着演替的进行,这种分布趋势逐渐减缓,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布接近于1:2。冰川退缩迹地生物量最大值出现于演替58年地段,最小值为演替17年地段。对泥石流迹地地上生物量调查表明,中龄林阶段草本生物量最低,成熟林阶段的生物量最 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生产力及形成机制研究 高,同时发现苔劳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大. 4冰门退缩 9年迹地草本群落优势种小叶黄乾MStragalSS polyCladuS)在生长季 早期,光合作用主要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光是影响其光合作用能力的主导因子, 生长季末期,其光合作用主要受 pAR的影响.东万草毒(FigQriQ OrientOliS)+ 鹿蹄草(Pyrola rotundghlia)+长叶火绒草(Leontopo价urn long@hurn)群落中, 优势种东方草毒生长初期对PAR变化反应敏感,且在九月前的整个生长期, 其净光合值随PAR的增力。而增加;PAR较低时它的光合效率较高.鹿蹄草M Rtun帅lia)+大叶菌草(Rubia Ieio。uns)群落中,优势草本鹿蹄草净光合速率 在生长季与 P肌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4月:Y——0.0037X’+0.752lX-5.3269, R‘一0.8094;6月:Y=.0刀244X‘+1.3567X-13.427,R’=0.6159),其光合生长 初期与PAR相关,生长中后期与温度有关.成熟林群落中,优势草本双舌蟹 甲草(Cacalia davidii)生长初期对光的利用效率较高,生长后期对光的利用能 力有所下降,但仍为正值,其高的生产力是保证该植物分布范围广泛的原因之 一.大叶冷水花(Ptlea mataniiL 南星(Arisaema sppX 离舌囊吾(Ltwlar。 。itchm。)、鹿药(3inilaciM spp)、珠芽艾麻(Laportea bulbgh。)对弱光的吸 收效率较高,但在PAR较大时净光合能力下降.所有草本植物生长早期的净光 合速率为最高,但其小的叶量和叶面积指数(LAI)限制了总的生产力. 5冰川退缩9年迹地的碳循环周期为88年,群落碳周转速度较慢,群落有机物 质处于积蓄阶段,是CO。循环的库;氮元素随演替的进行其合量从接近子零逐 渐上升,磷含量在群落中的变化不明显,二者的积累动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所有迹地上大量元素中以 C的含量为最高,Na含量为最低.矿质元素尤其是 微量元素中 Ba、Sr、AI、Ti和 Mn的次序基本不变,其它元素次序在不同演替 阶段有不同的变化. 6草本植物种类分布格局、生物量分布格局均与环境因子有关.典范对应分析 (CCA)表明,植物种类分布与PAR、pH值、土壤有机碳、全氮、Co、Zn和 Ni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PAR和Zn的作用最明显,pH和Ni的作用次 之。由于环境因素差异导致的植物分布格局是生物量分布格局的根(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0-09-01)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冰川退缩9年迹地形成的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进行了研究。根据植物固定的有机碳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CO2呼吸量,结合群落区域大气温度与土壤CO2排放关系,研究得出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草地亚系统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周期为88年,是CO2循环的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彬,杨万勤,吴福忠.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

[2].赵义海,罗辑,符义坤.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小叶黄芪群落C循环研究[J].草业学报.2004

[3].赵义海.贡嘎山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草地亚系统生产力及形成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亚高山针叶林的退化与恢复演替途径主要土壤类型全磷含量空间分布附表1987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附表1987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叁江源生态系统类型(a)和主要土壤类型...附表1987年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目...

标签:;  ;  ;  ;  ;  ;  ;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论文_刘彬,杨万勤,吴福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