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家,道德修养,孟子,理论,道德,传统文化,人格。

道德修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艳梅[1](2018)在《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代领导干部良好品质养成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如何实现一个国家的"正义"和"善治"的问题中,领导者个人的良好品质修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领导干部良好品质的养成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儒家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其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可以为当下领导干部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09期)

张春乐,张风莲[2](2017)在《儒家修养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归纳总结了儒家修养理论中的"仁爱"精神、"忠恕"观念、"信义"准则、"礼让"标准,探索了儒家修养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二者的契合点,促进儒家修养理论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珍贵资源,提出以"仁爱"精神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信念准则,以"忠恕"观念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以"信义"准则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道德要求,以"礼让"标准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7年09期)

王中原[3](2016)在《王阳明“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对它的诠释很多,其中以朱熹与王阳明的最为着名,然而朱、王"格物致知"的内涵却相去甚远。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理论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奠定了道德修养可行性的理论基础;以良知被外物蒙蔽、失去行为导向功能,昭示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最后以"知行合一"作为修养境界,以"致良知"作为最终目标,凸显了王阳明修养理论的系统性。以此理论为依据,王阳明提出了静坐、事上磨练、改过等道德修养方法。(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朱兰,但家荣[4](2015)在《《大学》的道德修养理论及现实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是儒家经典中最重要的着作,其在继承传统儒家"修己安人"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修己治人"的观点,强调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修为之道,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重点阐释《大学》的核心思想——"叁纲八目",论述其在中国社会及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指出《大学》的道德修养理论与其内在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12期)

冀鹏[5](2015)在《浅析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多地去追求和享受物质生活,却严重忽视了精神世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包括着丰富的治国安邦、教人育人的内容,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今天,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依然对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把这些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加以整合并运用在各个领域,来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S1期)

王莎莎[6](2015)在《现代德育视阈下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修养是个人提升内在素养、塑造完善人格的方式和途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作为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波折而绵延至今。它产生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转型时期,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某些具体内容会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内涵却承继下来。跨越历史的门槛,抛除特定意识形态的窠臼,它在当今社会中仍然以富涵时代价值的角色发挥着作用。本文以现代德育为视角,在探讨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及启示意义之后,将其与现代德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加以结合,通过目标、内容、方法的现代转换分析,及着手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层面的实践应用探讨,以期挖掘出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蕴藏的丰富时代价值。文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旨在明确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与现代德育相联系的理论逻辑体系。在厘清二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辨析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与现代德育的关系,找到二者相联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从而奠定论文的可行性基础,使这一选题得到支撑。文章第叁部分,基于前文对理论逻辑体系的构建,本章节开始系统论述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涵,首先对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做出基本描述,并概括总结其立足的理论基础。在了解历史环境后,系统梳理出在这一历史状态中产生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具体形态,分别从目标、内容、方法方面总结归纳。本章节作为梳理内涵的主要章节,为下文的评述和应用提供素材。文章第四部分,是在作出内涵梳理后给出的综合评价与辩证思考。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应用于现代德育必须经过“扬弃”,因而对于其优缺点及在此基础上带给我们的启示,需经过全面分析。这一部分即以此为抓手,结合现代德育的实际,探讨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于现代德育的启示意义,为下文的路径研究指明方向。文章最后一部分,为行文落脚点,即对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与现代德育的有效承接路径探讨。对于路径的研究分为理论建构和德育实践两个层面。理论上,将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目标、内容、方法分别与现代德育相结合,实现其现代转换;实践上,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个角度作出分析,使儒家道德修养理论融于日常生活。当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考虑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结合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主席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我们可知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因而,路径探索必须将其考虑在内。(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顾文兵[7](2015)在《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以"性善论"为出发点,主张主体经过修养培育和扩充善的潜质,最终达到道德至善的目的,从而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价值主体地位。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以理想人格为目标的价值选择、以内在之维为途径的价值实现和以通权达变为原则的价值判断等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意蕴,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从内容、方式及实现途径等诸方面都具有深刻而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15年02期)

石玉慧,白杨[8](2014)在《孟子道德修养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道德修养思想是先秦时期基本文化特征和价值标准的重要体现。他的思想体系不仅论证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能性,同时也探讨确立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建立理想人格,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修养方法。本文便通过以上思路对该思想进行了浅析。(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17期)

曾钊,李文晋[9](201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更多的是从个体方面阐述道德及修养的作用。道德修养有利于人性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生活、人生幸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文化精神,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中旬刊)》期刊2013年09期)

赵青法[10](2013)在《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警察道德修养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各行各业都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地保证行业活动运行的准确和顺利,不断地塑造出一种行业新的形象。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业会出现一系列的现实难题,会被逐渐的边缘化,甚至然被淘汰出局。警察不仅应该具有职业化的道德规范,而且与其他社会行业比较起来,它应该还有更高、更准确、更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这样一个庞大的执法群体始终做到依法办事、执法为民、人性化管理、不偏不倚,使警察以让民众信任的状态,宽泛与和谐的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既然人民警察需要职业化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良好的道德修养呢?从以往的教育方式来看,多数采用纯说教的方式进行,不由得让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反感、抵触的情绪,成效就大打折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警察个体就会出现道德修养方式的迷茫,找不到立足点,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公安机关的工作效能,也降低了警察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作为中国主流思想的先秦儒家思想,提出过以“内圣外王”、“君子人格”、“止于至善”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人格体系,并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它对人性的预设兼顾了“实然”与“应然”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对人性做出“善”的肯定的同时,又看到了人性“恶”这一“实然”状态的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视角研究警察的道德修养问题,从中汲取积极的东西。本文对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警察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阐述了其中积极的价值。第一部分深入分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人性论基础,阐述了此种道德修养观的目标、方法途径等。第二部分深入分析了当前警察道德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不良后果等。第叁部分着重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具体论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对人民警察道德修养的价值,指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于警察个体以及公安机关有关道德修养内容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归纳总结了儒家修养理论中的"仁爱"精神、"忠恕"观念、"信义"准则、"礼让"标准,探索了儒家修养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二者的契合点,促进儒家修养理论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珍贵资源,提出以"仁爱"精神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信念准则,以"忠恕"观念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以"信义"准则作为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基本道德要求,以"礼让"标准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梅.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代领导干部良好品质养成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8

[2].张春乐,张风莲.儒家修养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J].新西部.2017

[3].王中原.王阳明“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

[4].朱兰,但家荣.《大学》的道德修养理论及现实价值[J].芒种.2015

[5].冀鹏.浅析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王莎莎.现代德育视阈下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7].顾文兵.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意蕴[J].江汉学术.2015

[8].石玉慧,白杨.孟子道德修养理论探析[J].才智.2014

[9].曾钊,李文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

[10].赵青法.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警察道德修养的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  ;  ;  

道德修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