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溴化乙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脱髓鞘,溴化乙锭,消旋-3-正丁基苯酞,少突胶质细胞
溴化乙锭论文文献综述
董乐[1](2019)在《消旋-3-正丁基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脱髓鞘模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脱髓鞘性疾病,其特征在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s)丧失,脱髓鞘,炎症和神经元变性。临床上具有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的多发性。具有全世界广泛分布的特点。可导致严重的身体或认知障碍以及神经缺陷。该病病程反复,致残率高,加重家庭与社会负担。但是目前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影响、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和氧化应激反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OLs是唯一髓鞘形成细胞。目前认为,髓鞘是由OLs膜形成的扁平突起包裹形成,OLs的数量与功能对髓鞘的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OL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免受损伤,为M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加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当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能量衰竭。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助于自由基的形成。由于来自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泄漏,线粒体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恒定来源。同时,当线粒体因伤害性因素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导致细胞凋亡。消旋-3-正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是从芹菜中提取的消旋体,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主要用于脑梗死患者。研究发现,NBP能够稳定线粒体结构稳定,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脑组织血流、抗凝、保护血脑屏障等作用,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收益。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是一种能够内嵌式DNA染料,将EB注射至脑组织可见注射区域局限性白质脱髓鞘。能够定向诱导特定部位脱髓鞘。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模型中被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旨通过定向注射EB至右侧脑室,诱导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构建EB模型。用NBP作为干预药物,探索在探讨NBP对EB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EB组(12只)、NBP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其中EB组和NBP组通过右侧脑室注射EB诱导建立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模型。假手术组通过右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BP组中的大鼠以腹腔注射的方式给予剂量为20 mg/(kg·d)NBP干预,EB组和假手术组以相同的方式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14天后,采用LFB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脱髓鞘程度;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白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BP、caspase 9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BP、Cyt C的表达。结果造模14天后,LFB髓鞘染色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可见脑室周围白质严重髓鞘脱失,大片的空泡变性脱失区域。与EB组相比,NBP组脑白质周围组织髓鞘较完整,脱髓鞘减轻。EB组、NBP组、假手术组的脱髓鞘评分分别为2.5±0.522、1.333±0.492、0.167±0.389。EB组脑白质周围组织脱髓鞘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NBP组脑白质周围组织脱髓鞘评分明显低于EB组(P<0.05)。证实定向侧脑室注射成功诱导CNS脱髓鞘。HE染色可见EB组脑室周围白质组织松散,炎性细胞浸润,与EB组相比,NBP组可见脑白质周围组织炎性细胞减少,组织相对致密。Tunel染色可见,EB组脑室周围白质弥漫性分布凋亡细胞,NBP组可见部分凋亡细胞存在,假手术组较少见凋亡细胞。EB组、NBP组、假手术组凋亡细胞占比分别为0.397±0.015、0.188±0.019、0.164±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脑白质周围组织存在大量OLs凋亡(P<0.05),与EB组相比,NBP组脑白质周围组织OLs凋亡减少(P<0.05)。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B组MBP表达减少,可见大片空泡区域。与EB组相比,NBP组MBP表达增加,但可见部分斑块状脱失。EB组、NBP组、假手术组MBP平均光密度分别是0.204±0.014、0.368±0.021、0.392±0.030。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MBP表达减少(P<0.05),与EB组相比,NBP组MBP表达增加但仍可见部分斑块状MBP脱失(P<0.05)。caspase 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B组脑室周围白质caspase 9广泛表达,与EB组相比NBP组caspase 9表达减少。EB组、NBP组、假手术组caspase 9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21±0.030、0.129±0.034、0.104±0.021。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caspase 9表达减增多(P<0.05),与EB组相比,NBP组caspase 9表达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MBP表达,EB组、NBP组、假手术组MBP灰度值分别为0.600±0.190、1.076±0.162、1.083±0.188。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MBP表达减少(P<0.05),与EB组相比,NBP组MBP表达增加(P<0.05)。Western blot检测Cyt C表达,EB组、NBP组、假手术组MBP灰度值分别为1.203±0.243、0.835±0.138、1.076±0.162。与假手术组相比,Cyt C表达减增多(P<0.05),与EB组相比,NBP组Cyt C表达增减少(P<0.05)。结论NBP对EB诱导的CNS脱髓鞘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与抑制OLs内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何熠,衡淑君,郑立[2](2019)在《低剂量溴化乙锭建立低含量线粒体DNA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剂量溴化乙锭对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线粒体DNA(mtDNA)的影响,建立低含量mtDNA的BMSC模型。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细胞未处理)、C-49d组(50ng/mL溴化乙锭处理49d+100μg/mL丙酮酸钠+50μg/mL尿嘧啶)及无尿嘧啶C-49d组(50ng/mL溴化乙锭处理49d)。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BMSC的形态,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对照组和C-49d组mtDNA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49d组细胞生长速度缓慢,细胞轮廓变大,呈现多角状,较之对照组更为短且扁平。对照组细胞活力高于C-49d组和无尿嘧啶C-49d组(P<0.05),无尿嘧啶C-49d组细胞活力低于C-49d组(P<0.05)。C-49d组线粒体相关基因ND1、ND2、ND3、COX1、COX2、COX3及CYTB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剂量溴化乙锭处理可抑制BMSC中mtDNA的含量,成功构建低含量mtDNA的BMSC模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韦雷,黄琪,曾春梅,吴月娟,董乐[3](2019)在《丁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的脱髓鞘大鼠胼胝体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丁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溴化乙锭(ehidium bromide,EB)诱导的脱髓鞘大鼠脑胼胝体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NBP对脱髓鞘大鼠脑白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给予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侧脑室注射EB制备脱髓鞘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治疗组每天经腹腔注射NBP注射液,模型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0 d后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LFB髓鞘染色观察大鼠侧脑室周围胼胝体脱髓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侧脑室周围胼胝体Bcl-2、Bax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HE染色示胼胝体结构不清、完整性破坏、大量空泡形成,LFB染色示大片区域髓鞘未被蓝染(提示脱髓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胼胝体空泡形成较少,髓鞘脱失率明显降低(17.36%vs. 42.05%,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胼胝体Bcl-2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69.47%vs. 29.95%,P<0.05),Bax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降低(33.52%vs. 68.61%,P<0.05)。结论 NBP可对脱髓鞘大鼠脑白质产生保护作用,减少髓鞘的脱失,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Bcl-2、下调Bax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普元倩,李彬,王唯斯,严长宝,赵妤[4](2019)在《溴化乙锭诱导无线粒体DNA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构建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和鉴定由溴化乙锭(EB)诱导的无线粒体DNA(mtDNA)宫颈癌ρ~0HeLa细胞系,探讨mtDNA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含50ng/ml溴化乙锭、100μg/ml丙酮酸钠和50μg/ml尿嘧啶核苷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传代培养HeLa细胞。低剂量EB连续诱导60d后,采用营养缺陷鉴定、PCR和WesternBlot鉴定无mtDNA的ρ~0HeLa细胞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ρ~0HeLa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CCK8法测定ρ~0HeLa细胞增殖曲线。[结果]经溴化乙锭诱导60d,可以培养出具有尿嘧啶核苷依赖性的无mtDNA宫颈癌HeLa细胞系。普通PCR和qPCR结果均显示,低剂量EB诱导60d的ρ~0HeLa细胞中mtDNA完全缺失。WesternBlot结果显示,HeLa细胞中能表达核编码的NDUFA9蛋白,也能表达线粒体编码MT-ND1蛋白。而ρ~0HeLa细胞中已无MT-ND1蛋白表达,但核编码的NDUFA9蛋白能够正常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ρ~0HeLa细胞内部分出现空泡改变,线粒体嵴被破坏。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ρ~0HeLa细胞系生长速度显着低于正常HeLa细胞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mtDNA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建立,为后续研究mtDNA突变和线粒体功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董乐,吴月娟,黄琪,廖宇晗,韦雷[5](2018)在《消旋-3-正丁基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脱髓鞘模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消旋-3-正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诱导脱髓鞘模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EB组、NBP组、假手术组。建立EB诱导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模型。通过LFB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脱髓鞘程度; 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白质组织炎细胞浸润; 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BP、caspase-9的表达;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BP、Cyt C的表达。结果 LFB髓鞘染色和HE染色证实定向侧脑室注射成功诱导CNS脱髓鞘;与假手术组相比,EB组CNS存在大量OLs凋亡,凋亡细胞阳性表达百分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0. 05),MBP表达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 <0. 05),Cyt C、caspase-9表达多于假手术组(P <0. 05)。与EB组相比,NBP组脱髓鞘明显减轻,OLs凋亡减少,凋亡细胞阳性表达百分率低于EB组(P <0. 05),MBP表达高于EB组(P <0. 05),Cyt C、caspase-9表达少于EB组(P <0. 05)。结论 NBP对EB诱导的CNS脱髓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OLs内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有关。(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吕嫱,姜兆兴,王海艳,赵林立,曹旭[6](2017)在《迭氮溴化乙锭与PCR技术结合检测活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把关的重要环节,而应用传统的培养法检测微生物难以做到及时、准确。PCR技术的出现为微生物快速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但该方法又难以区分食品中的死活菌。迭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PCR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活体微生物,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将对近年来EMA与PCR、RT-PCR和LAMP技术结合用于食品中活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7年24期)
李莎莎[7](2016)在《基于溴化乙锭的量子点-DNA荧光可逆调控及DNA与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分子对接为手段,采用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B)和DNA之间的嵌插相互作用研究了以量子点荧光变化为检测信号的量子点-DNA-EB体系的荧光可逆调控以及敌草快、孔雀石绿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内容包括:1.水相合成了以巯基乙胺(cysteamine, C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为表面稳定剂修饰的两类单核型硒化锌量子点。表面带正电荷的CA-capped ZnSe-QDs,粒径3.5 nm,紫外吸收介于240-300 nm之间,激发波长287 nm,发射波长576nm,半峰宽20nm:表面带负电荷的GSH-capped ZnSe-QDs,粒径4.0 nm,最大紫外吸收347 nm,激发波长300 nm,发射波长380 nm,半峰宽70 nm。2.实验结果表明,CA-capped ZnSe-QDs、鲱鱼精DNA和EB叁者之间可以构成荧光可逆调控开关,而GSH-capped ZnSe-QDs、鲱鱼精DNA和EB叁者之间不能构成荧光可逆调控开关。在pH 6.0的PBS缓冲液中,鲱鱼精DNA以光诱导电子转移方式静态猝灭CA-capped ZnSe-QDs的荧光,主要作用力为静电相互作用;而将EB加入到无荧光的CA-capped ZnSe-QDs-DNA复合体系后,它们能使鲱鱼精DNA从CA-capped ZnSe-QDs上释放出来,从而恢复CA-capped ZnSe-QDs的荧光。表明通过CA-capped ZnSe-QDs、鲱鱼精DNA和EB叁者之间的荧光可逆调控可以测定EB;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B以其菲啶环平面插入鲱鱼精DNA相邻碱基对之间,以嵌插方式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得出,在308.15 K、298.15 K和288.15 K叁个温度下鲱鱼精DNA猝灭CA-capped ZnSe-QDs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结合平衡常数K1分别为2.78×104 L/mol、4.25×104 L/mol和6.80×104 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39、1.48和1.56;量子点荧光恢复过程中,在298.15 K时EB与鲱鱼精DNA之间的表观结合平衡常数K2为8.25×1012 L/mol,结合位点数m为0.53。将此荧光开关用于EB测定时,线性范围为1.4×10-6-1.07×10-7 mol/L,检测限为1.22×10-7mol/L。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将敌草快或孔雀石绿分别加入EB-鲱鱼精DNA体系后发现,EB-鲱鱼精DNA体系的荧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猝灭,而通过比较敌草快-鲱鱼精DNA和孔雀石绿-鲱鱼精DNA与鲱鱼精DNA单独存在时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现,鲱鱼精DNA在260 nm处均显示出减色效应,这些结果均表明,敌草快和孔雀石绿均以嵌插方式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结果也表明,敌草快以整个分子嵌插到鲱鱼精DNA分子中,而孔雀石绿以其分子中的氨基苯嵌插到鲱鱼精DNA分子中。经实验测定,敌草快、孔雀石绿和EB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结合平衡常数K分别为5.38×104L/mol、6.78×104 L/mol和2.86×105 L/mol;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敌草快、孔雀石绿和EB与鲱鱼精DNA之间的对接最小自由能分别为-6.20、-8.39和-8.53 kJ/mol,表明它们与鲱鱼精DNA嵌插作用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溴化乙锭>孔雀石绿>敌草快。(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6-06-01)
田秀荣,郭丽,高兵,刘健[8](2015)在《改良溴化乙锭染色法快速检测基因组DNA》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耗时少、检出率高的基因组DNA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提取到的样本基因组DNA。采用分光光度仪进行敏感性验证,聚合酶链式反应确认该方法能否用来检测PCR产物。结果改良的溴化乙锭染色法显着减少基因组DNA的上样量,提高基因组DNA的检测敏感性,节省操作时间,无需loading buffer,并可粗略估计基因组DNA浓度。结论改良的溴化乙锭染色法只适用于初筛样本基因组DNA,不能用于评估DNA片段的长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郭瑞,董富兴,罗梦娇,张振中,曲学彬[9](2015)在《溴化乙锭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大鼠胼胝体内MCT1表达的形态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单羧酸转运体-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1,MCT1)在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大鼠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正常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溶剂组和EB组,将0.05%的EB注射到大鼠胼胝体制作脱髓鞘模型,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胼胝体中的髓鞘是否脱失,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注射位点MCT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注射EB14 d后注射部位胼胝体的LFB染色极浅且不均匀;通过MCT1分别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yclic nucleotide phosphodiesterase,CNPase)和GFAP免疫荧光双标可以看出,在正常大鼠胼胝体中,大部分表达MCT1的细胞为CNPase+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少部分表达MCT1的细胞是GFAP+细胞;注射EB14 d后,EB注射部位胼胝体中CNPase的表达明显减弱,且CNPase+细胞中MCT1的表达也减弱,而GFAP的表达则增强,且所有GFAP+细胞都表达MCT1。结论:在正常SD大鼠胼胝体中,MCT1主要在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EB诱导胼胝体脱髓鞘后,MCT1主要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颜成英[10](2014)在《迭氮溴化乙锭(EMA)联用PCR方法应用于鸡肉中沙门氏菌活菌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迭氮溴化乙锭(EMA)是一种核酸荧光染料,它具有与细胞外DNA、死亡细胞DNA或细胞膜受损细胞的DNA共价结合并抑制其发生PCR扩增反应,而对活菌细胞DNA扩增不产生影响的特点。因此将EMA与PCR技术相结合,可克服直接PCR方法无法区分死活菌的缺点,并避免假阳性试验结果。EMA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已用于多种致病菌的检验,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EMA不会对副溶血弧菌、肠弯曲杆菌、结合酵母、黏质沙雷氏菌等细菌的DNA扩增产生抑制作用,但会造成大肠杆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藤黄微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等细菌基因组DNA提取量不同程度的损失。此外,EMA是否会影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菌的DNA扩增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将EMA应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探索EMA对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菌DNA扩增的影响情况,建立一种只检测沙门氏菌活菌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试验结果如下:1. 肠炎沙门氏菌EM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部分首先探讨了EMA对肠炎沙门氏菌DNA扩增的影响情况,然后用于死/活混合菌液的检测,以建立EMA PCR检测方法。结果发现:添加EMA至终浓度为50 μg/mL、曝光时间为10 min时,可抑制浓度为2.75×107 CFU/mL的肠炎沙门氏菌死菌的DNA扩增,且不会影响PCR方法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活菌的灵敏度,可有效避免假阳性试验结果。2. 鸡肉中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EMA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部分使用EMA与RT-PCR联用的方法研究EMA处理对目标菌PCR反应的影响情况,然后将建立的EMA RT-PCR方法用于鸡肉中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发现:活菌添加EMA至终浓度为50 μg/mL时,其Ct值与未经EMA处理组的Ct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死菌经EMA处理后其Ct值与活菌经EMA处理后的Ct值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与阴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添加EMA不会影响活菌的DNA扩增。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建立的EMA RT-PCR方法用于鸡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发现,与直接RT-PCR方法相比,EMA 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更接近与平板计数结果(P>0.05)。相应地,使用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建立的EMA RT-PCR方法用于鸡肉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其试验结果也与平板计数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3.鸡肉中混合沙门氏菌EMA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本部分首先建立了沙门氏菌属通用引物建立了沙门氏菌的EMA RT-PCR检测方法,然后将其与第二部分建立的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鸡肉中混合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当只添加一种引物进行RT-PCR时,使用通用引物建立的沙门氏菌EMA RT-PCR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检出样品中活的沙门氏菌,其检测结果与与平板计数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的EMA RT-PCR方法,其对混合样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检出结果均与平板计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检测活菌/死菌混合样品时,若同时添加3对引物进行RT-PCR,其对混合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总量、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菌含量、肠炎沙门氏菌活菌含量的检测结果与平板计数均有显着差异(P<0.05),准确度较差。后续研究可考虑优化RT-PCR反应体系或反应条件等参数提高方法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5-01)
溴化乙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低剂量溴化乙锭对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线粒体DNA(mtDNA)的影响,建立低含量mtDNA的BMSC模型。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细胞未处理)、C-49d组(50ng/mL溴化乙锭处理49d+100μg/mL丙酮酸钠+50μg/mL尿嘧啶)及无尿嘧啶C-49d组(50ng/mL溴化乙锭处理49d)。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BMSC的形态,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对照组和C-49d组mtDNA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49d组细胞生长速度缓慢,细胞轮廓变大,呈现多角状,较之对照组更为短且扁平。对照组细胞活力高于C-49d组和无尿嘧啶C-49d组(P<0.05),无尿嘧啶C-49d组细胞活力低于C-49d组(P<0.05)。C-49d组线粒体相关基因ND1、ND2、ND3、COX1、COX2、COX3及CYTB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剂量溴化乙锭处理可抑制BMSC中mtDNA的含量,成功构建低含量mtDNA的BMSC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溴化乙锭论文参考文献
[1].董乐.消旋-3-正丁基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脱髓鞘模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
[2].何熠,衡淑君,郑立.低剂量溴化乙锭建立低含量线粒体DNA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模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3].韦雷,黄琪,曾春梅,吴月娟,董乐.丁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的脱髓鞘大鼠胼胝体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
[4].普元倩,李彬,王唯斯,严长宝,赵妤.溴化乙锭诱导无线粒体DNA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构建和鉴定[J].生物技术.2019
[5].董乐,吴月娟,黄琪,廖宇晗,韦雷.消旋-3-正丁基苯酞对溴化乙锭诱导脱髓鞘模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
[6].吕嫱,姜兆兴,王海艳,赵林立,曹旭.迭氮溴化乙锭与PCR技术结合检测活菌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
[7].李莎莎.基于溴化乙锭的量子点-DNA荧光可逆调控及DNA与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6
[8].田秀荣,郭丽,高兵,刘健.改良溴化乙锭染色法快速检测基因组DNA[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
[9].郭瑞,董富兴,罗梦娇,张振中,曲学彬.溴化乙锭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大鼠胼胝体内MCT1表达的形态学观察[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
[10].颜成英.迭氮溴化乙锭(EMA)联用PCR方法应用于鸡肉中沙门氏菌活菌检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标签:脱髓鞘; 溴化乙锭; 消旋-3-正丁基苯酞; 少突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