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亚鸢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鸢尾,中亚,杂交育种,孢子,雌雄,花粉,细胞。
中亚鸢尾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董晓芳,申美伦,徐尹,张绪阳[1](2018)在《膜苞鸢尾和中亚鸢尾中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鸢尾属2种植物膜苞鸢尾Iris scariosa和中亚鸢尾Iris bloudowii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薄层制备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MS、~1H-NMR、~(13)C-NMR)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从膜苞鸢尾的根及根状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鸢尾苷(1)、野鸢尾苷(2)、尼鸢尾苷(3)、芒果新苷(4)、芒果苷(5)。从中亚鸢尾的根及根状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尼鸢尾苷(3)、尼鸢尾黄素(6)、4′-羟基-5,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7)、5,5′-二羟基-3′,4′-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8)、4′-羟基-5,3′-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9)、irifloside(10)和尼鸢尾黄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化合物2、3、5、6、7、9、11及此前报道的从膜苞鸢尾中分离得到的野鸢尾黄素和irilone均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5是首次从膜苞鸢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11是首次从中亚鸢尾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结果提示化合物2、3、5、6、7、9、11以及野鸢尾黄素和irilone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23期)
李宁,董玉芝,梁风丽[2](2005)在《中亚鸢尾(Irisb lowdowill)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中亚鸢尾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中亚鸢尾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即有连续型,也有同时型。小孢子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董玉芝,昝少平,李宁,吴伟,张林[3](2003)在《中亚鸢尾的花粉生活力及其授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野生中亚鸢尾 (Irisbloudowii)为试材 ,在一天不同时间采集花粉测定其生活力 ;同一时间采集花粉 ,测定花粉的贮藏能力 ;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对去雄套袋的花朵进行人工异花授粉 ,测定最佳授粉时间 ;用套袋的方法测定该物种自花授粉是否结实。初步得出结论 :当花朵开放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 ,花粉生活力逐渐下降 ;花粉贮藏时间在 2 4h之内 ,能保持较强的生活力 ;最佳授粉时间在上午 12时左右2 ) ;初步测定 :中亚鸢尾是自花授粉不亲和性植物(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李宁[4](2003)在《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分布在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伊吾军马场附近草原的中亚鸢尾(Iris bloudowii)为材料,通过解剖观察、石蜡切片和杂交等方法,对中亚鸢尾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周期、大小孢子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花粉生活力、授粉受精和杂交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中亚鸢尾为具肉质块茎或根状茎的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只分布于新疆,国外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2.雄蕊花药的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3.雌蕊叁心皮叁室,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型,多数,内、外珠被均有,厚珠心; 4.雌配子体的发育类型为蓼型; 5.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花粉的生活力与花开放及贮存时间有关系,距花开放时间越近所采的花粉,其生活力越高,花开放十几个小时以后,花粉生活力已下降至6%左右。另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生活力逐渐减弱,当贮藏32小时以后,基本已丧失了生活力; 6.授粉受精生物学:中亚鸢尾具自交不亲和性,且授粉时间不同,所结籽粒数存在极显着差异,上午12:00为中亚鸢尾人工授粉最佳时间; 7.雌雄蕊异熟现象,散粉后约2天,雌蕊的胚囊才生长成八核的成熟胚囊; 8.中亚鸢尾授粉后花粉萌发,生成花粉管到达子房,释放精子,分别与卵子、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此过程约需要47-49小时; 9.鸢尾属植物部分种间、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共进行了40个组合,有14个组合获得了种子;从中得知马蔺是一个杂交可配性较高的种;并探讨了鸢尾属植物间杂交亲和力的大小,认为可以以单果结籽数作为判断指标。(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中亚鸢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取中亚鸢尾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中亚鸢尾花药壁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即有连续型,也有同时型。小孢子为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亚鸢尾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阳,董晓芳,申美伦,徐尹,张绪阳.膜苞鸢尾和中亚鸢尾中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活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8
[2].李宁,董玉芝,梁风丽.中亚鸢尾(Irisblowdowill)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J].植物研究.2005
[3].董玉芝,昝少平,李宁,吴伟,张林.中亚鸢尾的花粉生活力及其授粉[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
[4].李宁.中亚鸢尾授粉、受精生物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