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噻吩磺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唑草酮,阔叶杂草,除草剂,胡麻田
噻吩磺隆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噻吩磺隆混加苯唑草酮或灭草松对胡麻田阔叶杂草防效好且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出防除阔叶杂草高效安全的胡麻田化学除草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院于5月在苗期用30%苯唑草酮SC等5种单剂除草剂、30%苯唑草酮SC180m L/hm~2+48%灭草松AS 2250m L/hm~2等7种混用组合除草剂,开展了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阔叶杂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2个混用组合除草剂对胡麻田阔叶杂草防效优良,30%苯唑草酮S C180m L/hm~2+15%噻吩(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漆天瑶,周杨群,席小倩,陈倩云,刘辰辰[2](2018)在《Fe_3O_4@PEG@SiO_2人工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噻吩磺隆的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Cl_2·4H_2O和FeCl_3·6H_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聚乙二醇2000(PEG-2000),在所得的修饰了PEG-2000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模板分子噻吩磺隆、交联剂正硅酸乙酯和催化剂氨水,水解后制得印迹了噻吩磺隆的Fe_3O_4@PEG@SiO2人工抗体。用体积比为1:4的乙酸和丙酮溶液为洗脱剂,洗脱位于SiO_2壳层中的印迹分子,形成具有与印迹分子结构、大小和功能基团互补的特异性识别位点空穴。制备的Fe_3O_4@PEG@SiO_2人工抗体对目标分析物噻吩磺隆分子选择性识别和吸附,对噻吩磺隆的最大饱和结合量为41.28 mg·g~(-1),前30 min内,其吸附速率为0.45 mg·(min·g)~(-1),分别是非印迹方法的5.34倍和3.46倍。(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王义生,徐研,董珈奇,苏前富,张伟[3](2017)在《噻吩磺隆对苘麻的活性测定及对大豆的选择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噻吩磺隆对苘麻的活性及在大豆与苘麻间的选择性。[方法]采用除草剂室内生测试验准则—土壤喷雾法。[结果]噻吩磺隆对苘麻的ED90为82.898 4 g a.i./hm~2,是大豆田推荐剂量的3.68倍,在大豆和苘麻之间的选择性指数约为0.40,小于2.00。[结论]噻吩磺隆对苘麻活性较低,大豆田苘麻较多的田地,若施用噻吩磺隆除草剂,建议与其他适合的除草剂联合施用,以确保对苘麻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李晓楼[4](2017)在《中等强度盐胁迫下噻吩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在中等强度盐胁迫下噻吩磺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掌握其中的响应规律,为在盐碱地合理应用噻吩磺隆等除草剂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盐胁迫可导致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显着减少,但对细菌的影响不显着;在非盐胁迫环境下,噻吩磺隆对细菌和放线菌均有激活作用,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另外,盐胁迫能导致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显着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提高。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与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呈正相关;在非盐胁迫下,细菌数量的增加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呈正相关,但在盐胁迫下无明显规律。(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3期)
袁雪,黄兆峰,黄红娟,魏守辉,张朝贤[5](2017)在《黑龙江省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为一年生阔叶杂草,在我国分布广泛,严重危害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李晓晶等,2004)。噻吩磺隆是杜邦公司研发的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等作物田的反枝苋、藜等阔叶杂草防效优良。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长期单一使用噻吩磺隆防除反枝苋,防效已明显下降。本研究利用生物测定法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黑龙江省部(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李金栋[6](2016)在《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能有效防除反枝苋、铁苋菜、茴麻、黎等大豆田阔叶杂草,对大豆安全,注意与防除禾本科杂草大豆田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21期)
李晓楼[7](2016)在《噻吩磺隆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吩磺隆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中最安全,毒性最低,残效期短的品种之一,属理想的新型换代产品,具有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等特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噻吩磺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展望了噻吩磺隆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袁雪[8](2016)在《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科苋属一年生的阔叶杂草,在我国分布广泛。反枝苋化感作用强,而且是多种病虫害的田间寄主,对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田危害严重。噻吩磺隆属于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类除草剂,能有效地控制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田内反枝苋、藜、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噻吩磺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农民反映其对反枝苋的防效明显下降,反枝苋的危害日趋严重。然而,国内外关于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药性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在以上研究背景下,本研究以采自黑龙江省的7个反枝苋种群为试验材料,通过培养皿种子检测法和整株植物测定法确定了其中4个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了抗药性,通过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阐明了其抗药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药性水平测定培养皿种子检测法与整株植物测定法的结果趋势一致。黑龙江省部分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与未施过药剂的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相比,反枝苋种群HLJ13-2、HLJ14-1对噻吩磺隆敏感,而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则对噻吩磺隆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培养皿种子检测法测得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5.11、63.92、26.25、8.12,整株植物测定法测得以上各反枝苋种群对应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8.91、69.86、27.20、9.46。反枝苋种群HLJ13-4、HLJ13-5属于高抗药性水平,反枝苋种群HLJ14-2、HLJ13-3属于中度抗药性水平。(2)ALS离体活性测定抗药性和敏感性反枝苋种群的ALS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个抗药性种群的ALS对噻吩磺隆的敏感性显着下降。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0.40、4.99、1.44、0.51μM,分别是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0.06μM)的6.99、83.74、24.96、8.94倍。抗药性反枝苋种群体内ALS对噻吩磺隆的敏感性降低是其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3)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抗药性和敏感性反枝苋种群的ALS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四个抗药性种群ALS基因的不同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突变。与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相比,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3的ALS基因上编码2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T突变为GTT,导致Ala突变为Val;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4的ALS基因上编码574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TG,导致Trp突变为Leu;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5的ALS基因上编码3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T突变GAA,导致Asp突变为Glu;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4-2的ALS基因上编码653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AGC突变为ATC,导致Ser突变为Ile。综上所述,ALS的敏感性降低是部分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种群ALS基因位点的突变是其ALS对噻吩磺隆敏感性降低的原因。ALS遗传基因的突变及其突变位点的不同是不同反枝苋种群产生抗药性及抗药性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晓楼[9](2016)在《噻吩磺隆降解菌Bacillus subtilis LXL-7的分离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降解噻吩磺隆的细菌LXL-7,经鉴定LXL-7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100 mg/L噻吩磺隆的培养基中,菌株LXL-7降解噻吩磺隆的72 h降解率可达99.6%以上。菌株LXL-7的最适p H为7.5,适宜温度为30-35℃,该菌还对噻吩磺隆和盐有很好的耐受性,至少能耐受400 mg/L的噻吩磺隆和4.0%的Na Cl。另外,还通过在商品化的土壤微生物改良剂中添加菌株LXL-7开发了多功能微生物制剂,新制剂除原有功能外还增加了降解噻吩磺隆的新功能,故认为菌株LXL-7能够被用于噻吩磺隆污染的处理以及相关微生物制剂的开发。(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6年05期)
赵卫松,徐莉,邱立红,郭庆港,鹿秀云[10](2017)在《噻吩磺隆降解菌Staphylococcus sp.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与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富集培养技术从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降解噻吩磺隆的细菌,命名为ZWS13.经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采用HPLC研究了初始底物浓度、温度、接种量、pH等因素对菌株ZWS13降解噻吩磺隆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ZWS13对噻吩磺隆的降解具有较广的底物浓度范围,在7 d内对初始浓度5.0~100.0 mg·L~(-1)噻吩磺隆的降解率达到60%以上;菌株ZWS13降解噻吩磺隆的较适pH为8.0,较适温度为40℃,较适接种量为1%;其中,菌株培养温度为40℃时,菌株在10 d内对50.0mg·L~(-1)噻吩磺隆的降解率达到99%以上.降解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对烟嘧磺隆、吡嘧磺隆和甲磺隆亦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采用HPLC-MS分析确定了菌株对噻吩磺隆的5个降解产物,推测菌株对噻吩磺隆的降解途径主要为磺酰脲桥C—N键的断裂、脱甲基作用或脱酯作用的甲基丢失及叁嗪环的开裂.研究表明,菌株ZWS13能够有效地降解噻吩磺隆,具有生物修复噻吩磺隆污染的潜力.(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噻吩磺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FeCl_2·4H_2O和FeCl_3·6H_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在其表面修饰聚乙二醇2000(PEG-2000),在所得的修饰了PEG-2000的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模板分子噻吩磺隆、交联剂正硅酸乙酯和催化剂氨水,水解后制得印迹了噻吩磺隆的Fe_3O_4@PEG@SiO2人工抗体。用体积比为1:4的乙酸和丙酮溶液为洗脱剂,洗脱位于SiO_2壳层中的印迹分子,形成具有与印迹分子结构、大小和功能基团互补的特异性识别位点空穴。制备的Fe_3O_4@PEG@SiO_2人工抗体对目标分析物噻吩磺隆分子选择性识别和吸附,对噻吩磺隆的最大饱和结合量为41.28 mg·g~(-1),前30 min内,其吸附速率为0.45 mg·(min·g)~(-1),分别是非印迹方法的5.34倍和3.46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噻吩磺隆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噻吩磺隆混加苯唑草酮或灭草松对胡麻田阔叶杂草防效好且安全[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漆天瑶,周杨群,席小倩,陈倩云,刘辰辰.Fe_3O_4@PEG@SiO_2人工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噻吩磺隆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8
[3].王义生,徐研,董珈奇,苏前富,张伟.噻吩磺隆对苘麻的活性测定及对大豆的选择性试验[J].东北农业科学.2017
[4].李晓楼.中等强度盐胁迫下噻吩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
[5].袁雪,黄兆峰,黄红娟,魏守辉,张朝贤.黑龙江省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其分子机制[J].植物保护学报.2017
[6].李金栋.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大豆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
[7].李晓楼.噻吩磺隆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袁雪.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2016
[9].李晓楼.噻吩磺隆降解菌BacillussubtilisLXL-7的分离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6
[10].赵卫松,徐莉,邱立红,郭庆港,鹿秀云.噻吩磺隆降解菌Staphylococcussp.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与途径[J].环境科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