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化反应论文-沈叙言,刘家文,王冲,郑乔木,邹璐遥

水泥水化反应论文-沈叙言,刘家文,王冲,郑乔木,邹璐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水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石灰石粉,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水化反应

水泥水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沈叙言,刘家文,王冲,郑乔木,邹璐遥[1](2019)在《石灰石粉-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灰石粉具有水化活性,能与硅酸盐水泥中的C_3A、铝酸盐水泥中的CA、CA_2等铝酸盐矿物发生反应,水化产物为水化碳铝酸钙。利用微量热仪法、胶砂强度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不同比例的石灰石粉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反应,结果表明:石灰石粉会加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进程,水化过程诱导期缩短,放热速率峰值下降;复合体系中石灰石粉占比越高,早期水化反应速率越快,但水化反应放热量越低;相对而言,复合体系中石灰石粉掺量为20%时石灰石粉参与反应程度最高,且掺量为20%时石灰石粉对复合体系强度有显着贡献。随复合体系中石灰石粉比例增加,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越来越不明显;石灰石粉掺量为20%~40%时,水化碳铝酸钙XRD特征峰相对最明显,复合体系中石灰石粉与铝酸盐水泥存在一个最佳的比例范围。研究表明,石灰石粉与铝酸盐水泥间会发生明显的水化反应,石灰石粉与铝酸盐水泥复合有望制得一种新型胶凝材料。(本文来源于《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5期)

廖宜顺,桂雨,沈晴,袁正夏[2](2018)在《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rrhenius公式,通过测定不同养护温度(20,30,40,50℃)下硫铝酸盐水泥浆体的水化热,利用指数法和线性双曲法分别计算其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同时研究了硅灰和高钙粉煤灰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指数法和线性双曲法计算得出的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5.54,55.44kJ·mol-1;在所测试的所有试样中,采用指数法计算所得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采用线性双曲法计算所得之值;采用2.5%,5.0%硅灰或40.0%高钙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后,硫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增大,但以20.0%高钙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后,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能降低.(本文来源于《建筑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阿依江·布胡达西,王晓云,王玉玉,卫来,张丽[3](2017)在《酒石酸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度可控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对酒石酸掺入量分别为1.2 wt%、1.5 wt%的水泥复合体系进行了实时检测,结果表明:酒石酸主要对水泥水化反应的起始期产生作用(过程ii),而对其他过程的作用影响不大.当酒石酸掺入量为1.2 wt%时,过程ii出现了3个子过程;而酒石酸掺入量为1.5 wt%时,过程ii出现了2个子过程.由于酒石酸的掺入,对水泥浆体中Ca(OH)_2的浓度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延长了过程ii的反应时间,使得C3S水化更加充分.而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ii以及水化反应进入稳定期的时间点进行统计,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表明酒石酸是一种主要在水泥水化反应起始期起作用的缓凝剂.(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杨凡[4](2017)在《基于PZT机电阻抗技术的水泥水化反应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制备了一种用于水泥的水化反应进程监测的压电传感器,对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压电传感器的机电阻抗谱能够实时反映出水泥浆体结构的变化,尤其在水泥水化反应初期,压电传感器的电阻抗谱图随着水泥水化反应进程产生了显着变化;依据压电传感器的机电阻抗谱图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量化指数,可将水泥12h内的水化反应分为叁个主要阶段,即水化开始后大约3h内,水化约3~8h阶段和水化8~12h阶段。说明利用压电传感器与水泥浆体结构间的机电耦合特性,能够为水泥的水化反应进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检验检测》期刊2017年04期)

邓超[5](2017)在《水泥颗粒形貌及粒径分布对水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材料是典型的多孔材料,其微观结构是其作为建筑材料的力学特性和热湿传输特性的基础。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的过程。近20多年来,研究学者根据实验数据和反应机理,提出了许多水泥水化模型。但现有的水化模型大多假设水泥颗粒为圆球,与颗粒的实际形状有一定的差距,影响了模拟的精度。因此,构建出能够表示不同形貌水泥颗粒的水化模型,对于研究颗粒形状及粒径分布对水化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综合比较了各种形貌颗粒的构造方法之后,本文将水泥骨料假设为椭球形颗粒,改进了椭球形颗粒的重迭检测算法和体相标记算法,并将重构的椭球形颗粒堆积模型应用于CEMHYD3D水化反应。通过对比不同轴径比颗粒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认为轴径比为3.0的椭球颗粒可以较好地代替真实颗粒。同时观察了水化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发现在28 d龄期时,小颗粒已经水化完毕,而大颗粒仍接近椭球状。水化过程中水化程度与水化热和化学收缩量成正比,与孔隙率成反比,因此在实验中只需测得其中的一个量即可以推算出其它叁个量的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比较了椭球形颗粒的轴径比、轴径比分布区间、水灰比和粒径分布对水化进程中的水化程度、固相连通率和孔相连通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原因。研究表明:随着椭球颗粒轴径比的增大,水化程度也增大,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和孔隙封闭的截止时间提前;当轴径比服从均值为1.0的正态分布时,随着轴径比区间的增大,水化程度也增大,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和孔隙封闭的截止时间提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水化程度也增大,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和孔隙封闭的截止时间延迟;随着平均当量直径的增大,水化程度降低,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和孔隙封闭的截止时间延迟。颗粒形貌及粒径分布影响了堆积模型的比表面积,进而引起了这种差异。(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权娟娟,王宁,王晴,王晓峰,张凯峰[6](2016)在《不同温度下矿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水化温度对矿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化温度的降低,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速率、非蒸发水含量、强度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负温条件下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特性与常温一致;通过计算获取各个阶段的反应速率曲线,可较好地对由量热实验数据绘制的复合胶凝体系实际水化速率dα/dt曲线进行分段的模拟;将不同温度下复合胶凝体系水化放热量的数据转换为水化反应程度α,对既有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现有模型可较准确的预测低温下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程度。(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6年10期)

张强,崔欢欢,杨雪,王晓云,卫来[7](2016)在《不同水灰比对水泥水化反应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湿度可控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方法,对水灰比分别为0.6、0.8、1.0的水泥净浆水化过程进行力学谱检测,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水化反应的预诱导期、诱导期、减速期随着水泥水灰比的升高而延长,而加速期却显着缩短.这是由于高水灰比情况下,离子和硅酸盐离子浓度较低,水泥颗粒间距大,因此在预诱导期水化膜的形成比较慢;诱导期颗粒表面半透膜不易破裂;减速期水化体致密化时间较长;而加速期则是由于单位体积可供反应硅酸盐离子浓度低,反应时间也较短.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水灰比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对湿度可控的RMS-L方法在水泥水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施韬,杨泽平,郑立炜[8](2017)在《碳纳米管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早龄期水化反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TIR方法对硅酸盐水泥及其碳纳米管改性试样早龄期的水化进程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显示:FTIR是一种操作简便且能够快速取得分析结论的研究方法,能够反映水泥水化后主要产物的基本变化情况。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FTIR中的Si—O振动吸收峰峰值由低波数向高波数迁移,这一过程反映了C—S—H凝胶体中硅氧四面体的聚合过程,也同时反应了该阶段水泥浆体的水化反应速度。在8~12h龄期时,掺CNTs试样与空白试样在800~1 025cm-1处特征峰的迁移速度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认为CNTs材料在掺入到硅酸盐水泥时并未对早龄期的水化反应产生影响。水化温度的试验也证明了上述观点。(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崔欢欢,杨雪,张强,王晓云,阿依江·布胡达西[9](2016)在《样品量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方法,对水灰比(w/c)为0.8,样品量为70 Hz的水泥净浆的水化过程进行了测量,并与样品量分别为50 Hz和90 Hz的水泥净浆的水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70 Hz样品量相比,样品量较小(50 Hz)的水泥浆体由于表面张力、浆体内部水泥颗粒的自由运动空间较小,使得诱导期损耗因子Qc-1并没有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而样品量较大时(90 Hz),由于在稳定期水分子的缓慢扩散进入,在水泥颗粒表面生成钙矾石,固相体积增加使钙矾石薄膜局部胀裂,水化反应突然加速进行,接着新生成的钙矾石又将破裂处重新封闭,致使水化延缓,导致其共振频率一阶导数(dfc/dt)出现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贾海涛,侯帅,张立泉,张功辉,王辉[10](2015)在《简述水泥的组成、水化反应及化学腐蚀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颗粒与水接触后,即开始水化反应。反应从颗粒的表面逐层进行,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凝胶、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钙矾石。化学腐蚀对水泥石的破坏原理,主要包括4种。侵蚀性介质就是随着外界水分从孔道渗入水泥石中的,它们可与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反应,从而对水泥石起到破坏作用。(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15年12期)

水泥水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Arrhenius公式,通过测定不同养护温度(20,30,40,50℃)下硫铝酸盐水泥浆体的水化热,利用指数法和线性双曲法分别计算其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同时研究了硅灰和高钙粉煤灰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指数法和线性双曲法计算得出的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5.54,55.44kJ·mol-1;在所测试的所有试样中,采用指数法计算所得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采用线性双曲法计算所得之值;采用2.5%,5.0%硅灰或40.0%高钙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后,硫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增大,但以20.0%高钙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后,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能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水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沈叙言,刘家文,王冲,郑乔木,邹璐遥.石灰石粉-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的水化反应[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19

[2].廖宜顺,桂雨,沈晴,袁正夏.硫铝酸盐水泥水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计算[J].建筑材料学报.2018

[3].阿依江·布胡达西,王晓云,王玉玉,卫来,张丽.酒石酸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杨凡.基于PZT机电阻抗技术的水泥水化反应监测[J].中国检验检测.2017

[5].邓超.水泥颗粒形貌及粒径分布对水化反应过程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7

[6].权娟娟,王宁,王晴,王晓峰,张凯峰.不同温度下矿渣-水泥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反应特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

[7].张强,崔欢欢,杨雪,王晓云,卫来.不同水灰比对水泥水化反应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检测与分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施韬,杨泽平,郑立炜.碳纳米管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早龄期水化反应的傅里叶红外光谱[J].复合材料学报.2017

[9].崔欢欢,杨雪,张强,王晓云,阿依江·布胡达西.样品量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影响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贾海涛,侯帅,张立泉,张功辉,王辉.简述水泥的组成、水化反应及化学腐蚀作用[J].商品混凝土.2015

标签:;  ;  ;  ;  

水泥水化反应论文-沈叙言,刘家文,王冲,郑乔木,邹璐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